图书介绍
中国珠江文化简史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司徒尚纪编著 著
- 出版社: 广州:中山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6052643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638页
- 文件大小:289MB
- 文件页数:658页
- 主题词:珠江流域-文化史-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中国珠江文化简史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珠江文化的概念1
二、珠江文化的特质和风格3
三、珠江文化的历史地位7
第一章 珠江文化形成发展的自然环境10
第一节 地理区位和格局10
一、地理区位11
二、地理格局12
第二节 地貌特征13
一、地貌轮廓13
二、地貌基本类型及其他14
第三节 地质基础18
一、地层岩性18
二、地质构造20
三、活动构造地震带21
第四节 气候和水文22
一、气候特征与文化的关系22
二、水文特征与文化的关系24
第五节 土壤类型27
一、自然土壤27
二、耕作土壤29
第六节 生物资源30
一、植物资源与农业文明30
二、动物资源与农业文明31
第二章 史前时期珠江文化的萌芽33
第一节 珠江流域的古人类33
一、元谋人33
二、封开洞中岩人34
三、马坝人34
四、柳江人35
第二节 珠江流域旧石器文化36
一、盘县大洞和路南旧石器遗址36
二、广西百色遗址37
三、广东英德牛栏洞遗址37
第三节 珠江流域新石器文化38
一、桂林甑皮岩遗址38
二、曲江石峡遗址38
三、南海西樵山遗址39
四、贝丘遗址40
五、沙丘遗址40
第三章 先秦珠江文化多元共存格局的建立41
第一节 百越族出现和土邦小国兴起41
一、滇人和滇国文化41
二、夜郎国和夜郎文化42
三、骆越和西瓯文化43
四、南越土邦小国和南越文化44
第二节 珠江文化内外交流48
一、对内文化交流48
二、对外文化交流50
第四章 秦汉至六朝珠江文化形成57
第一节 中原文化下珠江57
一、秦汉进军岭南和西南57
二、封建制度建立61
三、中原移民与汉文化南传64
第二节 南越文化辉煌67
一、灵渠工程68
二、民族艺术70
三、杨孚及其《异物志》75
四、葛洪道家文化77
五、城市建设滥觞79
第四节 广信文化崛起81
一、二陈经学82
二、粤语形成84
三、教育启先河86
四、佛教传入和牟子《理惑篇》87
第四节 黔贵文化成长90
一、贵州汉三贤90
二、赫章可乐墓葬文化92
第五节 滇云文化隆盛93
一、独具一格的青铜器艺文化93
二、发达的青铜农业94
第六节 海陆丝绸之路开辟95
一、海上丝绸之路95
二、西南丝绸之路98
第五章 隋唐五代珠江文化持续发展100
第一节 汉与俚蛮文化融合101
一、汉族南迁101
二、汉俚蛮文化融合104
第二节 古道开凿与中外文化大交流109
一、张九龄开大庾岭道109
二、“广州通海夷道”兴盛111
三、桂柳运河开凿115
第三节 佛教和伊斯兰教在珠江流域流布117
一、惠能创立禅宗118
二、其他高僧大德120
三、伊斯兰教传入122
第四节 流寓人士对珠江文化的贡献125
一、韩愈在阳山和潮州125
二、刘禹锡在连州128
三、李绅和李邕在肇庆129
四、柳宗元在柳州131
五、李渤在桂林133
六、牛腾在贵州134
七、宋之问在岭南135
第五节 科举教育与诗风136
一、南选制下珠江科举人才崭露头角137
二、诗圣张九龄140
三、珠江其他诗人群体145
第六节 茶马古道和器艺151
一、茶马古道的形成和普洱茶文化151
二、端砚153
三、广绣、蜡染与扎染156
四、贵州银饰160
第七节 南诏国的文化成就161
一、土地垦辟和稻作文化161
二、唐文化在南诏的传播164
第八节 南汉国的文化建树169
一、招揽人才169
二、海洋商业文化成就170
三、广州城市建设171
四、南汉国文学成就172
五、云门宗创立174
第六章 宋元汉文化成为珠江文化的主体177
第一节 两宋移民高潮与三大民系文化的形成177
一、两宋移民高潮177
二、岭南三大民系形成及其文化179
第二节 土地垦辟高潮与稻作文化的振兴192
一、土地垦辟高潮192
二、占城稻种传入196
三、农艺技术进步198
第三节 海洋商业文化走向兴盛202
一、广州设立市舶司203
二、航海及造船技术进步204
三、海上丝绸之路文化进一步繁荣207
四、江河沿海博贸兴起210
五、妈祖崇拜出现216
第四节 建筑和器艺文化日趋成熟218
一、城市建设与建筑218
二、陶瓷器艺225
三、纺织技术228
第五节 文教肇兴新局面233
一、儒学的发展233
二、流寓人物新文化贡献242
第六节 多元民族文化的风采255
一、大理国的灿烂文化256
二、多彩多姿的少数民族文化259
第七节 宋元交替的抗争文化263
一、崖门之战与文天祥大节263
二、愤怒出诗人267
第七章 明代珠江文化的繁荣270
第一节 制度文化的革新270
一、政区建置变更271
二、改土归流政策实施277
第二节 新作物传入与基塘农业兴起279
一、新作物传入279
二、基塘农业在珠江三角洲兴起285
第三节 贸易全球化下珠江商业文化异军突起288
一、海上丝绸之路与澳门贸易288
二、澳票制和定期交易制291
三、沿岸城镇商业文化繁荣293
第四节 教育和人才大起303
一、官办教育304
二、民间私人教育309
三、澳门的近代化教育318
第五节 学术流派崭露头角321
一、白沙学派322
二、甘泉之学326
三、丘海学说329
第六节 利玛窦入粤和中西文化交流333
一、利玛窦在肇庆333
二、利玛窦在韶州335
三、利玛窦入粤的文化意义336
四、中西文化新交流338
第七节 争妍斗艳的诗坛和戏剧340
一、岭南诗歌341
二、贵州诗歌343
三、地方剧种产生346
第八章 清代鸦片战争前珠江传统文化的成熟351
第一节 清初移民运动和改土归流高潮351
一、清初移民运动352
二、改土归流高潮353
第二节 清前期流域水利事业和经济开发356
一、水利事业上升356
二、经济效益361
三、城市水利365
第三节 珠江三角洲商品经济兴盛和社会风尚的异动368
一、珠江三角洲商品经济兴盛368
二、经世致用思想蔚为社会风气375
第四节 海上贸易与商帮集团的兴起378
一、广州帮379
二、潮州帮384
三、客家帮385
四、广东商帮海上丝绸之路精神387
第五节 地方学术思想成就391
一、史志编纂盛况空前391
二、屈大均其人其书395
三、梁廷枏《粤海关志》399
四、广东朴学研究初露锋芒400
五、广西学术成就402
六、贵州学术和沙滩文化404
七、云南学术和科技405
八、阮元创办学海堂408
第六节 文坛花繁果硕412
一、清初诗坛412
二、珠江小说420
三、女作家群体423
第九章 近代珠江文化的蜕变与新生427
第一节 第一次鸦片战争后珠江文化的震动427
一、西方先进器艺文化和世界史地知识传入427
二、新式报刊出现432
三、岭南人观念更新434
四、洪秀全太平天国农民运动437
第二节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西方文化传入达到高潮441
一、近代产业兴起441
二、两广留学运动445
三、西方宗教文化流布珠江流域448
第三节 战后珠江思想文化的辉煌成果453
一、郑观应与中国近代改良主义思潮454
二、康梁变法维新思想体系456
三、康梁变法维新思想在珠江流域的传播和影响461
四、孙中山建立民主革命理论463
第四节 风云色变的珠江文学艺术466
一、珠江三角洲人民反帝斗争的诗作466
二、诗界革命469
三、小说界革命476
四、文界革命477
第五节 华侨文化形成及其对珠江文化的贡献479
一、华侨文化形成479
二、华侨文化贡献481
三、华侨文化在海外历史传播483
第十章 现代珠江文化在曲折中前行486
第一节 马克思主义与新文化在珠江流域的传播487
一、马克思主义在广东传播487
二、马克思主义在广西传播491
三、新文化运动在云贵地区风起云涌492
第二节 孙中山新三民主义与珠江文化新价值取向495
一、孙中山新三民主义495
二、孙中山重建广东革命根据地的战略思想497
三、两校和农民运动讲习所成立498
第三节 五四运动后新文化运动的风潮502
一、第一次全国文化人南下广东502
二、岭南画派崛起508
第四节 各自为政背景下地方文化放异彩511
一、陈济棠治理下的广东文化512
二、新桂系治下的广西文化519
三、两广中西合璧建筑接踵而起521
四、文学艺术创作复苏522
五、学术研究的建树526
第五节 抗战期间救亡文化高涨532
一、救亡文化重镇桂林和香港532
二、抗战中的西南联大541
三、中山大学在迁徙流离中坚持办学545
四、中国音乐双璧及其他547
第六节 珠江三角洲存在的科学论证和珠江开发550
一、珠江三角洲存在的科学论证550
二、近现代珠江治理开发557
第七节 建国后运动文化中坚挺的脊梁565
一、出色的作家群体及其作品566
二、陈寅恪的最后二十年570
三、卓炯“商品万岁论”572
四、“文革”高压下的“干校文化”574
第十一章 当代珠江文化成为时代先进文化578
第一节 改革开放政策首在珠江三角洲实施及其效应578
一、改革开放成为珠江文化转折点578
二、珠江三角洲文化腾飞583
三、特区文化在江边崛起588
四、珠江三角洲和特区文化新精神594
第二节 港澳回归和粤港澳文化交流603
一、港澳回归604
二、粤港澳文化交流和互动608
第三节 珠江文化大交流613
一、千万劳工下广东613
二、珠江文化北伐与南传617
第四节 珠江文学艺术和学术研究花繁果硕621
一、文学艺术创作大观621
二、文化产业勃兴625
三、珠江文化学术研究新发现627
参考文献632
后记6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