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14/30924303.jpg)
- 万斌主编;蓝蔚青,韩振亮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杭州:浙江人民出版社
- ISBN:7213013564
- 出版时间:1996
- 标注页数:369页
- 文件大小:140MB
- 文件页数:39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
第一节 社会主义是一种崭新的社会制度2
一、社会主义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2
二、社会主义是人类解放的必由之路4
三、社会主义是进步力量的长期追求7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的探索12
一、对中国式社会主义道路的初步探索12
二、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正式确立15
三、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大体形成17
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基本建立19
第三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是当代中国的马克思主义22
一、马克思主义与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22
二、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经验的科学总结26
三、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继承和发展30
四、严密的完整的科学体系35
第一章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优越性38
第一节 社会主义的本质和特征38
一、社会主义本质的系统规定38
二、社会主义的基本特征42
三、社会主义本质和特征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49
第二节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51
一、社会主义在经济上的优越性51
二、社会主义在政治上的优越性55
三、社会主义在文化、精神领域内的优越性58
四、社会主义优越性的实现是一个过程61
第三节 改革是社会主义本质的内在要求65
一、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崭新方式65
二、改革是社会主义发展的直接动力68
三、改革是一次伟大的革命71
第二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和党的基本路线75
第一节 我国正处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75
一、认清社会主义发展阶段的重要意义75
二、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必然性和长期性78
三、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特点和历史任务80
第二节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根本任务是解放和发展生产力83
一、解放和发展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本质的要求83
二、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标准87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90
第三节 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93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需要正确路线的指引93
二、正确把握“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95
三、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一百年不动摇98
第三章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发展战略103
第一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战略目标和战略步骤103
一、经济社会发展战略及其依据103
二、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目标和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106
三、社会主义经济发展的不平衡性109
第二节 切实转变经济增长方式,努力提高经济效益114
一、实现经济增长方式从粗放型向集约型转变114
二、经济发展应以提高经济效益为中心116
三、比例协调是提高经济效益的基础119
四、坚持速度和效益的统一121
第三节 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促进经济发展123
一、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的重要性及其方向123
二、切实加强农业,全面发展和繁荣农村经济125
三、继续加强基础设施和基础工业,大力振兴支柱产业129
四、积极发展第三产业131
五、引导地区经济健康发展,促进全国经济合理布局133
第四节 实现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136
一、实现可持续发展是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大战略136
二、严格控制人口增长,提高人口质量138
三、加强环境、生态、资源保护139
第四章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所有制结构141
第一节 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141
一、社会主义初级阶段所有制结构的特点及其客观必然性141
二、坚持社会主义公有制的主体地位144
三、多种经济成分长期共同发展147
第二节 社会主义公有制经济149
一、社会主义全民所有制经济149
二、社会主义集体所有制经济154
第三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私有制经济和外资经济158
一、个体经济158
二、私营经济160
三、外资经济162
第四节 社会主义社会的联合所有制经济163
一、所有制联合化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163
二、发展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股份经济166
第五章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69
第一节 市场经济的一般性质169
一、市场经济的涵义169
二、市场经济与商品经济的关系172
三、市场经济的基本特征173
四、市场经济的功能174
第二节 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76
一、改革原有经济体制的历史必然性176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目标的确立178
三、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的结合181
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特征183
五、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184
第三节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基本框架187
一、现代企业制度187
二、完备的市场体系192
三、健全的宏观调控体系196
四、合理的个人收入分配制度199
五、多层次的社会保障体系202
第六章 社会主义对外经济关系205
第一节 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205
一、当今的世界是开放的世界205
二、对外开放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一项基本国策208
三、独立自主、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关系212
第二节 发展对外经济关系的内容和基本形式213
一、发展对外贸易213
二、利用国外资金,引进先进技术216
三、发展国际劳务合作和国际旅游业220
四、企业跨国经营222
五、发展区域经济合作223
第三节 我国对外开放的格局225
一、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和发展225
二、我国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227
第七章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232
第一节 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232
一、人民民主专政是有中国特色的无产阶级专政232
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根本的政治制度235
三、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中国的一项基本政治制度239
第二节 改革政治体制,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242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必要性242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指导原则、目标和主要内容245
三、向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迈进250
第三节 社会主义法制建设255
一、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地位和作用255
二、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要求257
三、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长期性261
第八章 社会主义建设的依靠力量和外部条件265
第一节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必须依靠工人、农民、知识分子和人民军队265
一、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265
二、农民是工人阶级的可靠同盟军268
三、知识分子是先进生产力的开拓者269
四、人民军队是社会主义保卫者和重要建设力量271
第二节 加强各民族人民的团结273
一、发展平等、团结、互助的民族关系273
二、民族区域自治是解决我国民族问题的基本政策275
三、加快少数民族地区的经济文化发展278
第三节 巩固和扩大爱国统一战线280
一、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地位和作用280
二、社会主义时期爱国统一战线的内容、性质和任务281
三、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是爱国统一战线组织283
第四节 按“一国两制”实现祖国和平统一大业284
一、“一国两制”构想的形成和内容284
二、“一国两制”构想的根据287
三、“一国两制”构想的实践及其意义290
第五节 社会主义建设的外部条件和我国的外交战略292
一、社会主义建设的国际环境292
二、我国外交政策的基本目标294
三、在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基础上建立国际新秩序297
四、正确处理中国共产党同各国共产党和其他政党的关系299
第九章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301
第一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战略地位302
一、“两个文明一起抓”是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一个重要方针302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基本指导方针307
第二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和根本任务310
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主要内容310
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316
第三节 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319
一、精神文明建设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319
二、继承和发扬祖国优秀文化遗产,借鉴和吸收世界上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324
第四节 社会主义精神文明重在建设330
一、精神文明必须坚持重在建设的方针330
二、以立为本,努力探索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新途径332
第十章 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339
第一节 坚持党的领导339
一、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必须坚持党的领导339
二、坚持党的领导必须改善党的领导344
第二节 加强党的建设347
一、新时期加强党的建设的特殊重要性347
二、加强党的建设的主要内容351
结束语3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