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当代西洋文学批评综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现当代西洋文学批评综述
  • 张双英著 著
  • 出版社: 文史哲出版社
  • ISBN:9789863141419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346页
  • 文件大小:29MB
  • 文件页数:35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现当代西洋文学批评综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第一章 导论11

一、「现当代西洋文学批评」的繁富样态及其内在意蕴11

二、五种与「人」有关的「世界」及它们之间的关系13

三、「现当代西洋文学批评」的贡献33

四、本书的论述架构52

第二章 以「文学作品」为探讨中心的文学批评54

第一节 俄国「形式主义」(Formalism)文学批评55

一、时空背景55

二、文学主张59

三、小结72

第二节 美国「新批评」(New Criticism,又称为「英美形式主义」)74

一、时空背景74

二、文学主张76

三、小结85

第三节 「结构主义」(Structuralism)文学批评89

一、时空背景:社会结构的瓦解与「社会科学」的出现89

二、「结构主义」的出现与「结构主义」文学批评91

三、小结105

第四节 「符号学」(Semiology,Semiotics)文学批评108

一、「符号学」出现的背景108

二、「符号学」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及其论述109

三、小结119

第五节 「解构主义」(Deconstruction)与「后结构主义」(Post-Structuralism)文学批评122

一、「解构主义」与「后结构主义」出现的背景122

二、「解构主义」文学批评124

第三章 以「作者」为探讨中心的文学批评143

第一节 「心理分析」(Psychoanalysis,又称为「精神分析」)文学批评144

一、弗洛依德(Sigmund Freud,1856-1939)144

二、容格(Carl Gustav Jung,1875-1961,又译为「荣格」)152

三、拉冈(Jacques Lacan,1901-1981)155

第二节 「现象学」(Phenomenology)文学批评161

一、「现象学」出现的时代背景161

二、胡塞尔(Edmund Gustav Albrecht Husserl,1895-1938,又译为「胡赛尔」)的「现象学」163

三、胡塞尔之后的「现象学」论述170

四、现象学文学批评172

第三节 「原型批评」(Archetypal Criticism)文学批评177

一、「原型批评」的背景177

二、「原型批评」的理论渊源178

三、「原型批评」家弗莱(Northrop Frye,1912-1991)186

第四章 以「读者」为探讨中心的文学批评196

第一节 「诠释学」(Hermeneutics,又译为「解经学」、「解释学」)文学批评197

一、贝蒂(Emilie Betti,1890-1968)200

二、海德格(Martin Heidegger,1889-1976)203

三、迦达玛(Hans-Georg Gadamer,1900-2002,又译为「迦达默尔」、「高达美」)207

四、赫施(Eric Donald Hirsch,1928-,又译为「贺许」)211

五、李科(Paul Ricour,1913-2005,又译为「利科」、「里科」)212

补充:20世纪诠释学之渊源216

一、新科学的提倡者维柯(Giambattista Vico,1668-1744)216

二、现代诠释学之父——史莱马赫(Friedrich Schleiermacher,1768-1834)217

三、人文科学的奠基者——狄尔泰(Wilhelm Dilthey,1833-1911)219

第二节 「接受美学」(Theory of Reception)文学批评224

一、姚斯(Hans Robert Jauss,1921-1997):接受理论224

二、伊瑟(Wolfgang Iser,1926-):效应理论229

第三节 读者反应批评(Reader-Response Criticism,又称为「读者反应理论」Theory of Reader-Response)文学批评234

一、「读者反应批评」出现的背景234

二、「读者反应理论」的前驱235

三、「读者反应理论」的代表237

第五章 以「时代」、「环境」为探讨中心的文学批评246

第一节 「新马克思主义」(New Marxism)文学批评247

一、「传统马克思主义」文学批评248

二、「新马克斯主义」文学批评250

第二节 「文学社会学」(La Sociologie Litteraire)文学批评263

一、「文学社会学」的产生263

二、斯达勒夫人(Mme de Stael,1766-1817)265

三、邓纳(Hippolyte Taine,1828-1893)266

四、郎松(Gustave Lanson,1857-1934)266

五、埃斯卡皮(Robert Escarpit,1910-,又译为「艾斯噶比」)267

第三节 「对话批评」(Dialogism)文学批评273

一、修正「形式主义」文学批评274

二、「日常生活语言」与「艺术语言」276

三、批判「弗洛伊德主义」278

四、以「马克思主义」为基的语言哲学279

五、小说批评282

第四节 「女性主义」( Feminist Criticism)文学批评285

一、维吉尼亚·吴尔芙(Virginia Woolf,1882-1941,又译为「维吉尼亚·乌尔芙」)286

二、西蒙·波娃(Simone de Beauvior,1908-1986,又译为「赛门·波娃」)288

三、伊丽葛莱(Luce Irigaray,1930-)290

四、克莉斯蒂娃(Julia Kristeva,1941-)292

五、西苏(Helene Cixous,1937-)295

六、伊莲·萧瓦特(Elaine Showalter,1941-)296

七、珊卓·吉尔伯特(Sandra Gilbert,1936-)与苏珊·古巴(Susan Guba,1944-)298

小结299

第五节 「后殖民主义」(Post-Colonialism)文学批评303

一、「后殖民主义」理论形成的政治背景303

二、「后殖民主义」理论的主要先驱者:法农(Frantz Fanon,1925-1961,又译为「法侬」)305

三、「后殖民主义」的三大理论家308

第六节 「新历史主义」(New Historicism)文学批评321

一、「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产生的基础321

二、「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代表人物及其主要理论327

三、「新历史主义文学批评」的反省334

第七节 「后现代主义」(Post-Modernism)文学批评338

一、「后现代」的时间跨域338

二、「后现代主义」的特色340

三、「后现代主义文学批评」的特色34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