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能源互联网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能源互联网](https://www.shukui.net/cover/24/30946517.jpg)
- 钱志新,刘志波等编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5153006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161页
- 文件大小:91MB
- 文件页数:174页
- 主题词:新能源-互联网络-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能源互联网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能源互联网1
一、能源互联网的内涵1
(一)概念提出的背景1
(二)概念提出的过程3
(三)能源互联网的含义6
二、国际能源互联网的发展9
(一)欧美的智能电网规划9
(二)欧洲电网和气网的特点10
三、中国能源互联网的现状13
(一)能源互联网的整体研究与示范13
(二)能源主干网现状及产业16
第二章 新能源互联网20
一、新能源互联网的架构20
(一)能源微网21
(二)能源主干网24
(三)智能互联25
二、国内外的微网研究26
(一)欧洲的微网研究26
(二)美国的微网研究28
(三)日本的微网研究29
(四)IBM的相关业务30
(五)ABB的相关业务31
(六)中国的微网研究和示范32
三、新能源互联网的发展关键33
(一)发展政策出台34
(二)技术设备突破34
(三)标准规范制定36
(四)能源微网运营37
第三章 新能源互联网的生态系统38
一、新能源互联网生态系统的内涵38
(一)基本内涵38
(二)组成结构39
二、新能源互联网生态系统的运营43
(一)运行机制43
(二)商业模式46
三、新能源互联网的金融支撑48
(一)新能源互联网金融49
(二)主要融资渠道50
(三)新型产品开发56
第四章 新能源互联网的基本构成59
一、新能源互联网信息系统61
(一)传感和组网61
(二)通信方式65
(三)监控系统66
(四)数据存储和大数据71
(五)信息管控和云计算74
二、新能源互联网能量系统76
(一)生产和输送78
(二)运行和保护82
(三)存储和调峰93
(四)用能和优化98
三、新能源互联网业务系统103
(一)供需方管理105
(二)能量交易平台106
(三)输运控制中心110
(四)能效服务平台111
第五章 新能源互联网的标准规范114
一、标准体系114
(一)组成结构114
(二)重点标准116
二、信息端口标准116
(一)通信协议117
(二)通信接口117
三、能效评估标准118
(一)系统能效118
(二)产品能效118
四、智能电网标准119
(一)国际标准119
(二)国内标准121
五、能源微网标准121
(一)能源微网运行122
(二)能量路由器122
(三)分布式电源接入122
(四)储能124
(五)智能交互用电124
(六)新能源发电设备125
第六章 新能源互联网的产业体系126
一、新能源互联网的相关产业126
(一)产业结构127
(二)重点产业128
二、分布式能源产业131
(一)燃气131
(二)垃圾焚烧发电132
(三)光伏133
(四)风电134
(五)热泵134
三、储能产业134
(一)电力储能134
(二)插电式交通135
(三)蓄热135
四、智能电网产业135
(一)电力电子设备135
(二)柔性电网136
五、新能源资源化利用136
(一)非并网风电海水淡化136
(二)新能源制氢137
六、相关服务产业137
(一)智慧能源管控服务137
(二)新能源互联网咨询服务138
(三)能源大数据服务138
第七章 新能源互联网发展的制度创新140
一、制度保障体系140
(一)创新背景140
(二)体系构成141
二、市场制度创新144
(一)电力市场改革144
(二)燃气市场改革145
(三)培育多元化市场主体145
(四)建立现代交易平台146
(五)完善能源金融市场146
三、接入制度创新147
(一)电力接入147
(二)燃气接入148
四、价格政策创新149
(一)电力价格149
(二)燃气价格150
五、财税政策创新150
(一)税收150
(二)财政投资150
(三)财政补贴151
六、管理制度创新151
(一)管理规划改革152
(二)产业政策制定152
(三)服务体系改革153
七、法律法规创新154
(一)能源法154
(二)电力法及配套制度155
(三)石油天然气法及配套制度156
(四)可再生能源法及配套制度156
(五)能源微网扶持制度157
后记158
附录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