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宏观材料学导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宏观材料学导论
  • 肖纪美编著 著
  • 出版社: 哈尔滨:哈尔滨工业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0351025
  • 出版时间:2014
  • 标注页数:338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59页
  • 主题词:材料科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宏观材料学导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篇 总论1

第1章 历史分析1

1 材料与人类社会2

1.1 人类超越其他动物的历史2

1.2 新技术革命与材料科技3

2 材料学的进化7

2.1 实践7

2.2 认知9

2.2.1 美国MIT矿冶及材料系名称的演变9

2.2.2 简论材料11

2.2.3 微观材料学体系的建立历程15

2.2.4 宏观材料学体系的建立历程18

第2章 逻辑分析22

1 概念23

1.1 形式逻辑的规则23

1.2 辩证逻辑中的概念25

1.3 在“材料”中的应用31

1.4 在“材料学科”中的应用31

1.4.1 定义31

1.4.2 材料学的划分32

2 推理33

2.1 概述34

2.2 第三种推理方法——类比法34

2.3 类比法的广泛应用30案例41

2.4 材料学与生物学的类比与交叉42

2.4.1 环境42

2.4.2 性能43

2.4.3 结构44

2.4.4 过程和能量46

2.4.5 结语46

2.4.6 附录47

2.5 应用学科的宏观分支48

2.5.1 实践与反思48

2.5.2 共鸣和启示52

2.5.3 共性特点53

2.5.4 总结和前瞻55

3 因果56

3.1 引言56

3.2 分析57

3.2.1 亚氏的应用57

3.2.2 亚氏困境和缓解57

3.3 结语60

4 辩证思维的示例60

4.1 引言60

4.2 氢对材料的有益作用61

4.2.1 氢对材料工艺的影响61

4.2.2 氢对材料性能的影响62

4.3 阳极溶解的有益作用62

4.3.1 浸蚀62

4.3.2 化学加工63

4.3.3 抛光64

4.4 腐蚀广论67

4.4.1 环境67

4.4.2 腐蚀广论68

第3章 系统分析72

1 系统的定义72

2 系统分析74

2.1 定义和内容74

2.2 作用和重要性75

2.3 模型化技术75

2.4 最优化技术77

3 模型化与结构设计77

4 反馈的应用78

4.1 概念78

4.2 学术实践的慎思79

4.2.1 合金钢的研究79

4.2.2 断裂机理的研究79

4.2.3 耗散结构理论的启示80

4.2.4 材料微观现象的新反馈81

第4章 简易材料论83

1 引言83

2 分论85

2.1 性能——一个符号85

2.2 结构——一个方程86

2.3 环境——五个对待87

2.4 过程——三条原理88

2.5 能量——八个分析90

3 结语91

第Ⅱ篇 分论93

第5章 引论——书的结构93

1 材料学的划分93

2 宏观材料学的结构95

第6章 生态材料97

1 历史回顾97

2 逻辑思考99

2.1 环境与材料99

2.2 发展与增长101

2.3 材料的定义和判据101

2.4 生态103

2.4.1 顾名思义或望文生义103

2.4.2 溯源及定义103

2.4.3 划分及引申104

2.5 生态材料105

2.6 外延和研究领域106

2.6.1 环境106

2.6.2 人文社科问题107

2.6.3 科学技术问题110

3 系统分析113

3.1 模型化113

3.2 最优化115

4 未结束语116

4.1 可持续发展法则117

4.2 广义生态119

第7章 材料经济123

1 引言123

2 经济体制125

2.1 基本类型125

2.2 我国经济体制改革历程126

2.2.1 功能128

2.2.2 环境130

2.2.3 结构131

3 经济学的基本规律135

3.1 收益递减律136

3.2 商品价格律139

4 材料经济学143

4.1 定义和内容143

4.2 物质与信息的流动与循环144

4.2.1 物质循环144

4.2.2 材料企业的信息循环和反馈148

4.3 材料生产的经济分析148

4.3.1 成本分析149

4.3.2 生产要素的最优组合151

4.3.3 社会分工的经济效益152

5 结语153

第8章 科技法律155

1 概述155

1.1 逻辑分析155

1.1.1 定义155

1.1.2 划分156

1.2 系统分析157

1.2.1 科技发展对法律的影响158

1.2.2 法律对科技发展的影响159

1.2.3 科技法律内的系统分析159

2 功能160

2.1 规范功能160

2.2 社会功能162

3 结构163

3.1 纵向结构164

3.2 横向结构165

3.2.1 科技法与民法之间的关系166

3.2.2 科技法与行政法之间的关系166

3.2.3 科技法与环境法之间的关系167

3.2.4 科技法与经济法之间的关系167

3.2.5 科技法内的横向结构168

4 环境169

4.1 社会环境169

4.2 科技环境172

5 过程172

5.1 概念172

5.2 特点173

5.3 两个阶段173

5.3.1 第一阶段173

5.3.2 第二阶段174

5.4 利益175

5.4.1 利益与科技法形成的关系175

5.4.2 利益与科技法实施的关系176

6 能量177

6.1 含义177

6.2 作用178

第9章 材料科研179

1 引言179

2 类型181

3 选题182

4 方法186

4.1 系统分析法187

4.1.1 寻求韧性最佳的工艺187

4.1.2 寻求满足性能要求的材料和工艺188

4.1.3 材料理论问题的研究189

4.2 假说法191

4.2.1 假说法在形式逻辑中的位置193

4.2.2 提出假说的方法195

4.3 直觉法及机遇法199

5 科研水平200

6 评价和管理202

6.1 科研效益202

6.2 科研效率203

第10章 材料教育205

1 简言中国的人才205

1.1 定义205

1.2 才能206

1.3 知识结构206

1.4 环境207

1.5 过程207

1.6 能量208

2 初论人文素质教育210

2.1 破题210

2.2 概念210

2.2.1 素质210

2.2.2 人文及人文学215

2.2.3 人文素质216

2.3 人文素质教育216

2.3.1 目的和内容216

2.3.2 方式与方法218

2.4 结语219

3 学习论219

3.1 引论219

3.2 概念221

3.3 环境222

3.4 目的——提高才能223

3.5 内容——知识结构225

3.6 方法——学习过程226

3.6.1 认真地学227

3.6.2 学、思、问的结合227

3.6.3 博学之228

3.6.4 学以致用229

3.6.5 专与博229

3.6.6 整理资料230

3.7 结语230

第11章 材料选用232

1 提出问题232

2 性能选材法234

2.1 使用性能234

2.2 工艺性能235

2.2.1 淬裂过程235

2.2.2 钢种选择239

2.3 性能递增选材法239

3 成本选材法243

3.1 材料成本法243

3.2 生产成本法248

4 多目标选材法250

4.1 问题和目标251

4.2 评价技术252

4.2.1 分级法252

4.2.2 优化法254

5 决策论255

5.1 概念——决策与问题255

5.2 决策技术257

5.3 问题的划分与分析258

6 材料的管理260

第12章 材料展望262

1 引言262

2 预测方法263

2.1 分类264

2.1.1 直观预测法264

2.1.2 探索预测法265

2.1.3 目标预测法265

2.1.4 反馈预测法266

2.2 外推法266

2.3 特尔菲法270

3 未来材料272

3.1 总的趋势272

3.1.1 材料生命曲线272

3.1.2 竞争与替代275

3.2 传统材料的改进277

3.2.1 调整成分277

3.2.2 改进工艺279

3.3 新材料的研制282

3.3.1 需要与满足282

3.3.2 引进和创新286

[例]纳米材料288

(1)哲理288

(2)逻辑思考289

(3)历史进程290

(4)微观分析——科技问题292

(5)宏观控制——市场问题295

(6)现况与展望296

(7)结语297

3.3.3 系统和环境297

第Ⅲ篇 结论300

第13章 结论300

1 算计论301

1.1 引子301

1.2 分析302

1.2.1 区别302

1.2.2 关系303

1.2.3 假算出假计304

1.2.4 错算出错计305

1.3 结语305

2 生态论306

2.1 自然环境306

2.2 社会环境307

3 适中论307

3.1 破题307

3.2 人文思考308

3.2.1 哲理308

3.2.2 历史310

3.3 社会评价311

3.3.1 政治运动311

3.3.2 经济改革的宣传导向311

3.3.3 经济体制的改革312

3.3.4 经济规模和收益递减律313

3.4 科技分析315

3.4.1 数学的极值问题315

3.4.2 系统工程的最优化317

3.4.3 材料物理问题318

3.4.4 功能过剩318

3.5 结语320

参考文献321

A 肖纪美著或编著的学术著作321

B 肖纪美的材料宏观问题论文322

C 其他文献326

图目录330

表目录3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