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闻出版基础知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闻出版基础知识](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0102688.jpg)
- 《新闻出版基础知识》编委会编 著
- 出版社: 沈阳:辽宁大学出版社
- ISBN:756105405X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49页
- 文件大小:89MB
- 文件页数:463页
- 主题词:新闻工作-基本知识;出版工作-基本知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闻出版基础知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政治理论3
第一章 新时期关于新闻出版工作的方针、政策3
第一节 全面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3
第二节 树立和落实科学发展观5
第三节 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9
第四节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9
第五节 加强“三农”读物出版发行工作11
第二章 马克思主义新闻出版观13
第一节 新闻出版的阶级性、党性13
第二节 新闻出版事业是革命事业的一部分14
第三节 新闻出版是人民的喉舌和斗争的武器15
第四节 新闻出版工作要为全党全国工作大局服务16
第五节 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和出版方向17
第六节 坚持“三贴近”原则19
第七节 加强新闻出版队伍建设19
第二编 政策法规23
第一章 新闻出版管理23
第一节 出版事业必须坚持的方向23
第二节 出版物刊载的内容23
第三节 法律责任24
第四节 对出版物使用互联网信息的规定25
第五节 图书、期刊、音像制品、电子出版物重大选题备案办法27
第六节 著作权保护29
第七节 报刊刊载内容的规范32
第八节 违纪违规报刊警告制度34
第九节 禁止有偿新闻36
第十节 加强和改进舆论监督工作37
第二章 图书出版管理42
第一节 图书质量管理规定42
第二节 图书质量保障体系45
第三章 报纸出版管理54
第一节 报纸和报纸出版单位54
第二节 报纸创办与报纸出版单位设立55
第三节 报纸出版单位的法律责任58
第四节 法制类报纸的出版管理60
第五节 广播电视类报纸的出版管理61
第四章 期刊出版管理62
第一节 期刊和期刊出版单位62
第二节 期刊创办与期刊出版单位的设立63
第三节 期刊出版单位的法律责任67
第四节 期刊出版刊载性内容的规定69
第五章 严格保守国家秘密法和新闻出版保密规定70
第一节 保密内容和送审要求70
第二节 出版单位的保密制度72
第三节 泄密的查处73
第六章 语言文字的使用规定75
第一节 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75
第二节 出版物汉字的使用管理规定78
第三编 图书83
第一章 中国书史83
第一节 中国书史的草创时期(上古至秦汉)83
第二节 中国书史的发展时期(魏晋至唐五代)86
第三节 中国书史的壮大时期(宋至清前期)88
第四节 中国书史的变革时期(清后期至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初期)92
第二章 图书出版工作的性质和任务94
第一节 图书的概念94
第二节 图书出版工作的性质95
第三节 图书出版工作的方针和任务96
第三章 编辑的过程与编辑的职责98
第一节 编辑与编辑过程98
第二节 编辑的主要职责99
第三节 编辑的其他业务100
第四章 编辑的基本素质和职业道德103
第一节 编辑的基本素质103
第二节 编辑的职业道德105
第五章 选题与组稿107
第一节 选题计划与选题制订107
第二节 选题工作的若干问题109
第三节 组织书稿111
第六章 审稿与加工114
第一节 审稿的目的和方法114
第二节 审稿制度与书稿处理115
第三节 编辑加工的意义、原则和方法117
第四节 编辑加工的内容119
第七章 编辑应用写作123
第一节 编辑应用写作概述123
第二节 书稿文件124
第三节 致作者的书信126
第四节 书稿辅文128
第五节 图书评介129
第八章 书籍装帧132
第一节 书籍装帧概述132
第二节 书籍的存在形式与基本结构133
第三节 书籍设计的主要内容与特点136
第四节 书籍设计及其他144
第九章 图书宣传与发行147
第一节 图书宣传147
第二节 图书营销的举措148
第十章 版权保护150
第一节 著作权法150
第二节 国际著作权保护156
第三节 图书出版合同160
第四节 版权贸易163
第十一章 我国图书出版的现代化166
第四编 报纸171
第一章 中国新闻事业简史171
第一节 中国新闻事业源流171
第二节 党报的产生与发展174
第三节 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一报业大国178
第四节 新闻业的旗帜——邹韬奋、范长江、穆青179
第二章 新闻改革181
第一节 新闻改革的概况181
第二节 新时期新闻改革的必然性182
第三节 新闻改革与时俱进183
第四节 改革开放以来新闻改革的成果184
第三章 新闻理论189
第一节 新闻189
第二节 新闻价值192
第三节 新闻的真实性原则196
第四节 新闻工作的党性原则198
第五节 舆论监督与新闻批评200
第六节 新闻工作者的职业道德和修养203
第四章 新闻采访205
第一节 新闻采访205
第二节 新闻敏感206
第三节 采访前的准备207
第四节 不同类型的采访208
第五章 新闻写作213
第一节 消息213
第二节 通讯216
第三节 评论218
第四节 现场短新闻220
第五节 深度报道221
第六节 新闻摄影223
第六章 报纸编辑227
第一节 报纸编辑的任务227
第二节 稿件分析与稿件修改228
第三节 新闻标题230
第四节 版面232
第七章 新形势下的媒体竞争与报业面临的挑战236
第一节 审时度势,严肃面对报业挑战236
第二节 壮大实力,与西方传媒相竞争237
第三节 扬长避短,应对新兴媒体冲击239
第四节 突出特色,同行较量高人一筹241
第五编 期刊247
第一章 中国期刊简史247
第一节 期刊的概念247
第二节 期刊的起源248
第三节 期刊的发展250
第二章 期刊的性质、功能与种类252
第一节 期刊的性质和特点252
第二节 期刊的功能254
第三节 期刊的分类256
第三章 编辑工作与编辑方针259
第一节 期刊编辑工作259
第二节 办刊宗旨和编辑方针263
第三节 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266
第四章 选题与组稿268
第一节 选题和选题计划268
第二节 选题的依据和来源270
第三节 特色与风格272
第四节 策划与组稿274
第五章 审稿与加工277
第一节 审稿的意义和内容277
第二节 审稿的程序与方法278
第三节 标题和栏目的设置279
第四节 加工修改与发稿281
第六章 编辑的道德与修养284
第一节 编辑的素质和修养284
第二节 编辑的职业道德286
第七章 期刊的装帧设计288
第一节 总体设计与封面设计288
第二节 版式设计与插图设计290
第八章 编辑应用文写作292
第一节 编辑应用文的基本要求292
第二节 选题策划报告的写作293
第三节 短评、编者按、编后的写作295
第四节 内容提要的写作296
第五节 退稿信、退改信的写作298
第六节 调查报告的写作299
第九章 新形势下期刊编辑工作面临的挑战302
第一节 期刊编辑工作的新形势和面临的挑战302
第二节 抓住机遇,积极应对304
第六编 汉语言文字基础309
第一章 现代汉语常识309
第一节 汉字309
第二节 汉语词汇与使用311
第三节 汉语语法常识323
第四节 汉语修辞常识349
第二章 古代汉语常识362
第一节 古代汉语362
第二节 古代汉语词汇知识366
第三节 古代汉语的宾语前置现象380
第四节 古代汉语的判断句382
第五节 古代汉语的被动表示法385
第七编 校对与校对工作391
第一章 校对与校对工作基础391
第一节 校对及其产生和发展391
第二节 校对工作的地位、作用和功能395
第三节 校对人员应有的责任感和修养398
第四节 校对的程序和校对人员的职责范围402
第二章 校对技术和方法408
第一节 校对符号408
第二节 几种常用的校对方法412
第三节 计算机介入出版后的校对工作417
第三章 图书校对424
第一节 图书校对人员的工作职责和应具备的条件424
第二节 各类图书校对工作的特点425
第四章 报纸校对430
第一节 报纸校对的基本任务、原则和特点430
第二节 报纸校对工作434
第五章 期刊的校对441
第一节 期刊校对工作的特点441
第二节 期刊校对工作443
第六章 原稿、校样常见的差错及防范445
第一节 原稿、校样的常见差错类型445
第二节 原稿、校样差错的防范447
第三节 正确使用工具书4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