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百年论争 20世纪西方学者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述要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百年论争 20世纪西方学者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述要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0977444.jpg)
- 顾海良主编;常庆欣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9787514148404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467页
- 文件大小:84MB
- 文件页数:494页
- 主题词: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百年论争 20世纪西方学者马克思经济学研究述要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马克思经济思想的历史地位与现代意义5
第1章 马克思经济理论在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5
1.1 马克思经济学在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评价概要5
1.2 作为“革命家”和“博学的政治经济学家”的马克思15
1.3 作为经济思想史学家的马克思17
1.4 多布论《资本论》在经济思想史中的地位21
1.5 熊彼特对马克思经济学历史地位的评价24
第2章 马克思经济理论的当代意义31
2.1 兰格论马克思经济学和现代经济理论31
2.2 里昂惕夫论马克思经济学对现代经济学的意义38
2.3 德赛论马克思经济学与当代的关系43
2.4 斯威齐论《资本论》的当代价值47
2.5 格利论马克思经济学的贡献及其当代价值49
2.6 马克思主义和“后马克思主义”54
第二篇 马克思经济学的对象和方法67
第3章 生产关系与马克思经济学的对象67
3.1 社会经济关系在马克思经济学研究中的地位67
3.2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之间的逻辑关系71
3.3 法因论生产方式的涵义及其意义81
第4章 马克思经济学方法概述90
4.1 马克思经济学方法与经济决定论91
4.2 弗利论马克思经济学的方法101
4.3 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方法上的区别107
4.4 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在方法运用上的区别112
4.5 马克思经济学和新古典经济学方法上的关系及其后果117
第5章 霍奇斯论《资本论》的方法121
5.1 研究方法和叙述方法122
5.2 辩证法123
5.3 社会学解释的一般原则:历史唯物主义124
5.4 历史唯物主义在社会学中的应用125
5.5 计算原则:作为方法论假定的劳动价值论127
第6章 马克思的历史方法及其运用129
6.1 逻辑—历史方法129
6.2 对逻辑—历史解释的批判133
6.3 马克思的逻辑溯源方法136
6.4 当前的知识对理解过去的帮助137
6.5 历史知识的应用139
第三篇 劳动价值理论147
第7章 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意义147
7.1 劳动价值论与马克思经济学的基础147
7.2 价值体系在马克思经济学中的意义151
7.3 宇野学派的劳动价值理论157
第8章 对劳动价值论现代意义的理解164
8.1 斯威齐论劳动价值论与资本主义发展164
8.2 布朗芬布伦纳论劳动价值论的现代意义169
8.3 谢尔曼对劳动价值论和新古典价值理论的比较179
第9章 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补充”和质疑193
9.1 魏茨泽克对马克思劳动价值论的“补充”193
9.2 哈维对劳动价值论与劳动力价值和工资理论的探索199
9.3 索厄尔论马克思劳动价值论及其经济学分析框架212
9.4 关于劳动价值论和自由问题的探讨216
第10章 对劳动价值论在马克思经济学中地位的质疑219
10.1 霍奇森所谓“没有劳动价值论的马克思”观点的提出219
10.2 甘斯曼对“规范的劳动价值论”的探索225
10.3 吉蒂斯和鲍尔斯对劳动价值论“结构”和“实践”的探讨235
第11章 同质劳动与异质劳动、简单劳动与复杂劳动257
11.1 鲍尔斯和吉蒂斯对异质劳动的探讨257
11.2 麦肯纳对异质劳动理论的评论266
第12章 价值判断和商品拜物教问题论争270
12.1 对商品拜物教性质的一般理解271
12.2 霍奇斯论《资本论》中的价值判断和商品拜物教272
12.3 莫里斯对霍奇斯关于商品拜物教理解的批评282
12.4 杜菲尔德从分析方法上对霍奇斯的批评287
12.5 霍奇斯对杜菲尔德批评的回复291
第13章 价值决定与技术选择和联合生产296
13.1 存在技术选择时的价值决定问题296
13.2 联合生产情况下的价值决定299
第14章 劳动价值论的哲学和方法论问题303
14.1 抽象劳动和价值形式304
14.2 真实的抽象和异常的假定309
14.3 价值形式和资本逻辑328
第四篇 货币理论349
第15章 阿诺对马克思货币理论形成史的探讨349
15.1 1857年马克思货币思想的提出350
15.2 1859年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形成355
15.3 马克思货币理论和图克货币理论的关系360
第16章 马克思货币理论在经济思想史上的地位366
16.1 萨默维尔论马克思的货币理论366
16.2 费瑟尔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评价369
16.3 拉沃伊关于马克思的非均衡货币理论的评论372
第17章 沙姆萨瓦里论马克思货币理论的基础383
17.1 对《资本论》第一卷货币理论基础的探讨383
17.2 对马克思和李嘉图货币理论基础的探讨387
17.3 对货币本质与职能的辩证思考392
第18章 莫里斯论马克思的货币理论396
18.1 熊彼特对马克思货币理论的评价396
18.2 马克思商品和货币极化理论探讨398
18.3 马克思的金块主义402
18.4 价格与生产价格404
18.5 马克思的信用观点408
第19章 希克森论马克思的货币政策理论411
19.1 马克思货币政策理论的基本框架412
19.2 货币本质与黄金供给、黄金价格413
19.3 关于POMPM与GOMPM的探索415
第20章 马克思的货币、信用和资本积累理论420
20.1 海恩论马克思经济学的货币、利率和信用理论421
20.2 海恩论马克思的货币供给内生论423
20.3 海恩论马克思关于信用和资本积累的理论427
20.4 罗切论马克思关于货币与危机过程的探讨431
第21章 马克思的货币、利率及利润率理论440
21.1 马克思对利率和利润率关系的分析440
21.2 利息成本、利润和定价问题444
21.3 马克思论银行部门和利率449
21.4 马克思对利率和利润率关系的分析4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