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浮山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浮山志
  • (清)吴道新辑纂;疏获点校 著
  • 出版社: 合肥:黄山书社
  • ISBN:780707571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12页
  • 文件大小:90MB
  • 文件页数:381页
  • 主题词:山-简介-浮山县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浮山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安徽历代方志丛书》前言1

《安徽历代方志丛书》出版说明1

《浮山志》提要1

重修《浮山志》序&吴康弼1

《浮山志》序&邓旭3

《浮山志》序&李文雄5

《浮山志》序&释净挺6

《浮山志》序&倪廷模7

校阅姓氏1

浮山总述&陈焯1

重修《浮山志》缘起&吴道新1

《浮山志》凡例&陈焯1

浮山合图1

浮山志卷之一1

形胜1

岩洞略记1

石刻6

附:白云岩记略9

浮山志卷之二11

建置11

华严寺11

金谷岩13

会圣岩13

壁立岩14

啸月岩14

筛子岩14

普陀岩14

报亲庵14

桥亭15

渡仙桥15

望江亭15

泛槎亭15

四顾亭15

石龙亭16

洗心亭16

烂柯亭16

祖塔16

释迦如来舍利塔16

远公塔17

众僧塔17

普同塔17

古庭禅师衣钵塔17

天柱塔18

三宝塔18

本公塔18

朗公塔18

慈照法师塔18

云浪律师塔19

淡公塔19

清公塔19

连云碧云两师塔19

无可禅师爪发塔19

普光尊宿塔19

新普同塔20

山足禅师塔20

宗六禅师塔20

淇清禅师塔20

浮山志卷之三21

法谱21

正宗住持21

宗门名宿28

华严监寺30

本山静主30

补遗33

浮山志卷之四34

御制34

明神宗皇帝御赐龙藏敕书碑文34

碑记35

新建藏经阁碑记35

华严寺斋僧田碑记36

御书石刻心经跋37

重修浮山华严寺碑记37

塔铭39

远录祖师塔铭39

朗目禅师塔铭39

无可禅师塔铭40

赞41

大通禅师真赞41

浮山舍利塔赞41

朗目大师像赞42

引42

《浮山九带》引42

《九带》引43

修浮渡山舍利塔院引44

题《耻斋卷》44

募修华严寺引45

说46

九带长语46

九带一缕46

喜复浮山道场说47

题浮山《法会卷》说48

书洞山价禅师《新丰吟》后48

拈《九带》语示清隐49

书博山无异和尚示《云浪卷》说49

浮山净供说49

浮渡山报亲庵说50

序51

浮山旧志序51

报亲庵序51

古庵禅师语录序53

浮山华严寺弘戒缘序53

书投子青和尚《颂古集》序54

浮山纪游序55

山足和尚《一茎草诗》序56

送山足法兄运天界青原两《录》赴嘉禾入藏序57

浮山志卷之五59

记59

浮山华严寺记59

游浮渡山记59

浮山护国大华严寺重新记62

游浮山记65

复华严寺田记67

远祖塔院斋僧田记69

《浮游渡记》撮要69

浮山游记69

游浮山记74

浮渡华严因缘偶记75

游浮山记76

佛母岩记80

连云峡记81

幻度松记81

重修华严寺记82

浮山志卷之六84

书84

与焦弱侯太史84

与刘晋川总漕85

柬祝石林宗伯85

柬焦漪园太史86

柬袁伯修87

上杨锦仙明府87

柬朗目和尚90

请淡居和尚住浮山大华严寺90

又请住浮山会圣岩91

与体中司马91

请觉凡和尚住持华严寺92

上沈王殿下92

柬张首岑工部93

留别吴观我太史94

与清隐和尚94

请清隐和尚回浮山94

与赵枞江居士95

复清隐大师96

与集万侄孙96

与函云水部97

与山公书98

与山师书98

请无和尚爪发建塔华严与田伯昆季98

请山足禅师住持华严99

与胡简上明府100

与孙鲁山司马100

复吴函云水部100

复吴夔田明府101

与陈默公司马101

与山足监院101

与邓元昭太史书102

复山足禅师103

请陈司马修《浮山志》103

复吴差强居士104

复山大师书104

留山大师书105

与王明府为华严免丁书107

启108

上沈王启108

请博山无异大师住浮山华严寺启108

请澹居和尚住会圣岩109

请清隐禅师住会圣岩启109

桐城合邑请无可和尚住华严寺启109

怀宁诸绅请药地和尚主华严启110

延陵合族请药地和尚启110

浮渡合山公启112

复合邑公启113

答怀宁县绅缙请住华严寺启113

答延陵吴山主公启114

请山足禅师入华严方丈启115

请山足和尚住九华山启115

《浮山志》征诗文启116

桐城绅衿请宗六和尚住华严启116

潜川绅衿请宗六和尚住华严启117

延陵山主公请宗六和尚住华严启118

复桐城绅衿启118

复潜川绅衿启119

复延陵山主公启119

浮山志卷之七121

艺文(诗)121

【五言古】121

浮山纪游121

宵步石廊烛观岩壁121

次钟伯敬韵赠答121

同钟伯敬烛壁122

次韵122

下山憩三友亭次萧郎中韵122

游浮渡山122

水居行赠慈照法师123

游浮山123

滴珠岩124

与盛古泉游浮山124

华严禅房夜作寄呈默公124

雨宿会圣岩125

同何仲嘉阮坚之笃三侄游妙高峰适值紫霞道姑以朱樱相饷125

宿九带堂125

游浮山125

浮山吟126

过浮山观音岩喜左无奇读《大慧录》126

秋日寄左无奇观音岩126

浮山吟126

【五言排律】(附)127

春日同野王弟游浮山纪胜127

【七言古】128

瑞竹128

代浮山洞主谢从姑仙郎罗近溪先生128

游浮渡长歌129

游浮渡歌130

冬日偕潜川徐椿鹿丁敬修郑慎甫同里邓来征邢君王游浮山浸赋长歌130

浮渡山歌131

寄吴来章浮渡山居131

金谷岩早起同吴拙存游滴珠洞131

喜清大师自浮山来江宁132

【排律】(附)132

游浮渡山率以岩洞泉石之名成之132

【五言律】132

春日同方维裕登浮山132

张公岩133

金谷岩133

滴珠岩133

会圣岩133

张公岩133

金谷岩134

滴珠岩134

游浮山134

过浮山134

王化卿方玉成共游浮渡永夜有怀134

游浮山135

送淡居禅师还浮山135

浮山纪游135

次韵135

登浮山136

住太守岩赠忽[忍]之136

题野同岩136

再游浮山136

会圣岩137

游浮山137

观音岩137

会圣岩137

石龙峰137

游浮山137

木莲阁138

登浮渡山138

浮山访左无奇138

春暮游浮山138

浮山送王化卿之楚138

姚姊招往浮山不得赴139

游浮山139

奉敕巡滇经里中浮山偶题139

坐石莲峰用吴兵部韵139

连云峡139

金谷岩同炅公送客139

游浮山140

秋日同刘司空徐司寇诸公游浮渡山次韵140

辛丑仲冬四日同阮坚之何康侯诸丈往浮渡山饯别刘明府140

夜怀无可大师140

怀默公140

怀蜀藻141

夜归怀浮山作141

野同岩步先人韵141

游浮山金谷入滴珠岩141

游浮渡山141

游浮山142

游浮山与诸上人远眺142

【七言律】142

浮山暮春142

游浮山142

晚游金谷143

题王判府相桐乡深处143

寄王判府143

夏日登浮山143

华严寺143

金谷岩144

啸月岩144

喜樊侯新书院成144

浮山华严寺144

游浮山分韵得“看”字144

再得“穷”字145

重游浮山145

游浮山145

登浮山145

游浮山145

游浮山146

浮山即事146

伯后使君以浮山诗见示赋此146

白眼一床青山万里耳胡伯玉《浮渡志》竟抚兹新刻还得旧游文献足征津梁永托有怀独往爰赋十首147

滴珠岩纪事148

敕藏至浮山即事148

中秋同诸子登石龙峰148

招忍之归浮渡149

喜忍之赴请主浮渡149

冬日浮山极乐岩访朗目上人留赠149

游浮渡山四首149

朗目禅师护敕藏到华严寺复远游诗以赠别150

登浮山150

重游浮渡过华严寺150

由绕云梯登会圣岩151

游浮山151

怀浮山远祖151

会圣岩次戴无忝韵151

滴珠岩151

浮山道中152

庚戌春青原山足禅师入华严院诗以赠之并引领无可大师振锡东来秋山红树当茗话于藤萝石上也152

山足禅师无可大师之上座也新处华严恭迎阿师赋此奉赠以志景望益切云152

无大师驻锡华严迟迟其来次默公韵152

游浮山诗寄默公蜀藻153

忆浮山153

梦浮山153

连云峡153

石龙峰153

滴珠洞154

梦游浮山志感154

浮渡山居154

浮山志游154

浮山解制155

从傅师游浮渡155

乙酉秋日登浮山有感二首155

游浮山155

秋日登妙高峰156

行乐浮山坐梧下有作156

酉秋归里偶同仲兄季弟重登浮山有感156

张澡青相国过山中156

石龙亭落成寄杨太涵明府二首157

浮山次韵157

【五言绝句】157

寄题浮山157

辞浮山157

海岛岩访吴希之读书处158

山前雨158

山上云158

山中风158

山下月158

雷公洞158

优虎岩159

垂虹井159

会圣岩159

滴水岩159

金谷岩159

张公岩159

张公岩159

【七言绝句】160

金谷岩160

金鸡洞160

滴珠岩160

观音岩160

题浮山160

游浮山161

济上逢朗目师兼呈客卿太史161

寄浮山澹居铠公161

舆中望浮山161

浮渡行者至闻栾庐行脚161

栖真岩礼远公塔162

同清隐云浪两师坐金谷岩竹下162

赠慈照上人住金谷岩木莲阁162

醉翁岩162

到浮山162

登首楞岩163

寄吴夔田163

寄吴次履163

寄吴庆伯163

寄吴集万163

吴莲舟居士雨中见寄依韵奉和163

浮山庄有感164

即事164

浮山164

烂柯亭164

浮山志卷之八165

艺文(诗)165

【五言古】165

总岩165

庚戌冬日偕潜川徐椿鹿丁敬瞻新都郑慎甫同里邓泰征邢君益王景湖由绝顶落腰磴暂憩祖师岩叩之无名漫无所谓因以壁立易之为连云洪上人赠165

重游浮渡礼远公塔166

浮山166

金谷岩166

紫霞关166

金谷岩167

幻度松167

【七言古】167

登首楞岩167

会圣岩168

游浮山168

定岩上人以《浮山志》及山足大师《诗集》见贻168

丙寅冬率长儿同合山诸师诣华严方丈请山公和尚申订规约亦一时盛举诗以志之169

前题次家大人韵169

【五言律】170

浮渡山房170

雨止张公洞170

避乱浮渡值了公在清公处喜而有赠公之视清临淮之视汾阳也170

游浮山170

樯山170

甲午同友人方经南及继休上游浮山漫赋171

登浮山翠微峰171

归自浮山寄赠王婿甸绥171

送无异和尚还博山便游浮渡171

游滴珠岩171

题浮山172

会圣岩172

宿华严方丈二首172

滴珠岩172

游浮山172

丁巳冬与桐城令李灿章明府夜话九一堂172

春日同吴日山中翰游浮山173

【七言律】173

留别浮山173

博山大师自南舒重过浮渡173

浮渡呈本师吴太史174

浮山春日写怀174

护敕藏归浮山174

朗公护敕藏归浮山寻之沁水赠别174

浮山偶成二首175

九带社呈清公175

会圣岩读清公所集禅藏并浮山新志甚为幸慰兹?旧为浮山第一密树柱础岩久蒙蔽清公尽去旧构独露新裁喜而赋此175

秋日同十二叔约之十四叔至之游会圣岩175

浮山礼远祖塔176

送祖心朗目二师归浮山呈山阳王明府176

游浮山避雨山家176

日暮草堂后望浮渡山176

浮山礼本师朗和尚塔兼怀先君176

自金陵归同方赤城御史游浮山是日花朝177

湖上望浮山177

张公岩177

啸月岩177

啸月岩177

闻池州喻太守游浮山178

同山足大师历浮山诸胜178

登浮山用克庵先生韵赠山公178

游浮山179

登浮山179

中州喜晤藏之上人179

寓天界送山足法兄归浮山179

赠山足法兄180

华严寺180

春日同方子丽昭彭子艺三游浮山180

浮山180

妙高峰次山足法兄韵180

金谷岩181

浮山即事181

游浮山归寄王子甸绥181

同山公游浮山次吴克庵中翰韵181

次韵答山足大师182

过浮山访山足和尚182

登妙高峰远眺182

由紫霞关上首楞岩寻滴珠源182

无字碑182

无字碑183

首楞岩183

【七言绝】183

四时书读浮渡183

沈王殿废有感184

宿华严寺184

与山足斧184

浮山有感时归自建宁184

暮春同秋江太守游浮山赠施龙峰184

次南谷太史韵赠龙峰185

绕云梯185

滴珠岩185

滴珠岩185

天池185

雷公洞185

浩笑廊186

石龙冈186

浮山186

拜远公塔186

浮山集唐三十六绝186

浮山诗余(调寄“水调歌头”十阕)191

春景191

夏景191

秋景191

冬景191

雪景192

雨景192

晓景192

晚景192

月景192

夜景193

浮山集唐(三十四律)193

集唐十律呈华严山大师201

宿报亲庵登庚月亭怀田伯昆仲202

过华严寺喜山足大师建藏经楼202

【五言绝】202

金谷岩即事202

绕云梯202

度仙桥203

仙人桥203

天然桥203

游浮山203

醉翁岩203

天然桥203

浮山纪怀204

登浮山顶204

浮山志卷之九205

艺文(诗)205

【五言古】205

游浮山五首205

舟中望浮山210

游浮山210

游浮山宿会圣岩过华严寺读山师新志赋赠211

游浮山用东坡佛迹岩韵呈山足上人211

游浮山喜山公和尚同历诸胜212

书怀寄宋鹤岑员外212

【七言古】213

读愚者浮山记213

浮山篇213

【排律】(附)215

浮山吟215

丙辰夏游浮山215

寄题浮山报亲庵216

送山师归浮山兼寄道公216

卧壁立岩既寤寻梦中所作诗得松脂化为酒一句歌纪其事216

浮山报亲庵歌217

登石莲峰望樯山218

从绕云梯登天池218

送友归浮山219

浮山长歌219

【五言律】220

游浮山220

宿华严221

黄石垒[斋]先生过访海岛岩酬赠221

会圣岩怀无可和尚221

晚翠岩怀无公221

会圣联句221

游浮山222

谈玄岩222

寄题金谷岩222

华严寺222

送荆堂弟住浮山222

题浮山寄荆堂弟223

仙人桥223

会胜岩次家严韵223

金谷岩223

滴水岩223

张公岩223

绕云梯224

春日过浮山访山足法兄分韵得“花”字224

雨夜宿华严方丈呈山公224

华严寺224

怀山公224

会圣岩225

次明善韵225

次文孝韵225

又用前韵送无可大师西上225

春初同方二化游浮山225

同山足大师游浮山226

同钱介公过华严访山足禅师留赠226

山足大师《浮山志》成书赠226

浮山晚归次岳父左醒园韵226

金谷岩226

寄山足开士226

怀山足大师227

登抱龙峰227

乙卯夏送孙威公由浮山归桐227

金谷岩227

送友人归浮渡山庄227

游浮山227

送孙威公归浮渡因怀先侍御旧迹228

游浮山228

【七言律】228

青原无和尚书来期以秋还浮渡有来往咏杜陵之语口号趣之228

游浮山晤山师怀无公次默公韵228

次孙鲁山先生韵229

过华严清山公开钟板并喜近作赋赠229

孟冬次山公韵送赴青原并呈无可和尚夙驾还浮渡229

既次韵送山公复口占一律呈无和尚229

壬子春迎无和尚爪发于华严建塔偶成一律次涤岑韵230

【七言绝句】230

怀药地和尚浮山幽居230

憩毛竹岭看浮山230

易雷公洞为墨汁岩230

易樯山为炼石炉230

归舟订阮召树231

送山足法侄归浮山231

过浮渡怀家宫谕叔祖231

滴珠岩231

翠华岩231

游浮山231

和家中翰公浮山到岸诗原韵232

别浮山232

游浮山232

翠微峰远眺232

同吴楞隐左藏吴如闵诸公登抱龙峰232

首楞岩232

滴珠岩233

浮山即事233

访山足大师不遇二首233

留别华严山足法兄233

游浮山233

浮山234

天池晚眺234

浮山二绝234

其二奉柬山足大师234

梦游浮山吊无大师兼酬施愚山少参寄唁234

浮丘春色235

浮渡秋光235

佛母岩即事235

浮山235

妙高峰俯瞰湖光235

甲戌仲夏同马尔常子翼诸公游山235

游浮山236

怀浮山236

海岛岩236

首楞岩236

送王生出家住会圣岩236

宿浮山236

游浮山237

金谷岩237

天池步月237

山大师以新志见赠赋谢237

绕云梯238

湖边晚眺238

紫霞光238

初春同弟二有倪鼐公游会圣岩遇雪238

游浮山诸岩洞238

游浮山239

石莲峰239

秋日游浮山时归自白下239

会圣岩礼清大师塔239

浮山239

宿华严寺240

喜继休上人居金谷240

宿金谷240

同叔舅陈位公及诸友游浮渡240

张公岩240

浮山枲华居对月240

春日游浮山241

望浮渡241

古诗奉赠许峰和尚241

壬午春寄浮山宗六和尚241

奉祝许峰和尚七十寿241

天池242

浮山242

同王其人方丽昭姚皖蜂游浮山242

浮山242

浮山242

辛亥秋杪题浮山怀愚者大师243

读药地老人《浮山游记》243

华严怀古243

题浮山243

读药地本师《浮山记》244

山足大师以修《浮山志》来金陵持左藏一曾伯书述无可和尚昔在青原详及家祖大司马公施连云峡诸事有感赋此244

秋日同陈大匡游金公岩244

浮山即事244

宿华严赠山公245

过浮山访山公不值245

癸丑秋日山公以修《浮山志》入城过访小斋诗以赠之兼挽尊师无可和尚245

庚戌暮奉青原本师命同延陵诸公清理华严院事时司空刘晋川之字迹将没太史吴观我之心血犹存但桂枯苔厚杜字[宇]频啼得无感乎245

以先师命请陈默公司马修《浮山志》246

赠宗六和尚246

登浮山246

梦游浮山246

浮山247

登摘星岩次壁间韵247

宝藏岩247

题浮山247

春日同陈义三昆仲家仲升董三游滴珠岩返连云峡247

连云峡247

喜山公修《浮山志》赋此寄怀248

寄题报亲庵呈药地和尚248

次孙大苏游浮山韵248

癸丑冬喜荆堂法兄主华严方丈248

游浮山249

挽无可禅师时爪发归华严249

过浮山拜无大师塔249

乙卯秋重游浮山兼访山足禅师249

薄暮访金谷上人250

乙卯夏日游浮山宿华严寺与山师对月250

山足大师茶次谈及与家大人游浮渡诸胜神往却赋依大人韵250

侍家祖游浮山宿华严寺依韵呈山大师250

同伯兄雷江暨胡次左浮山分韵得“波”字251

浮山即事251

次韵答浮山友人251

滴珠岩251

壬子冬送山大师归浮渡252

宝藏岩礼药地老和尚塔252

辛亥秋奉檄踹荒日暮至浮渡止历金谷岩滴珠岩紫霞关次早即行252

宿报亲庵同方位白分得“山”字252

过报亲庵赠方位白253

同子崖登金谷并谒吴太公史公墓赋此253

同吴来章汪仁庵登山对奕253

高岩253

华岩寺赠文若禅师254

华严寺254

张公岩254

同友人夜登金谷岩254

春日同王甸绥过华严寺值山公修《浮山志》赋此254

秋夜宿会圣岩255

游浮山255

同方位白素北吴久可夜饮石莲峰宿会圣255

浮山感怀255

同左复生访王甸绥兼约共游浮山255

浮山256

望华严寺忆无可和尚说法青原256

闻药地本师将返浮渡256

滴珠岩次药地本师韵256

闻文若大师开法浮山喜赋257

癸丑人日华严同山足师兄看月257

金谷岩257

礼墨历和尚爪发龛257

过华严访古达芥庵惠岑三师呈山公257

首楞岩258

游浮山次陈默公先生韵258

浮山258

礼先太史宗一公暨胡宜人墓258

首楞岩258

张公岩259

绕云梯259

九日侍方丈大师妙高峰晚眺259

文登署中读《浮山志》酬方少围259

京邸闻舍弟子俨游浮山之胜259

春日送子俨弟重游浮渡山260

次韵260

次韵260

游浮山260

喜子俨兄秋日游浮山261

前题261

山大师茶席订游浮山兼喜新《志》告成261

石莲峰261

浮山纪胜261

暮春偕同学诸子登莲峰有感262

夏日华严寺访山大师262

春日游浮山262

浮山262

初游浮渡二首263

辛亥秋重来浮渡阅历之岩各赋一章以志不忘华严寺263

金谷岩263

会圣岩263

祖师岩263

海岛岩264

过华严寺赠山足大师264

山足大和尚修《浮山志》闻其搜剔岩壑摹古诗文兼征时贤佳作意良勤矣积劳经年今有成局予方客处金陵走诗赠之264

浮山264

登藏经阁二首265

丁巳夏日过浮山喜山足大师藏经阁落成265

乙卯春将入中州过浮山哭无公墓265

卯春偕家素北兄过浮山三宿华严265

丁巳暮春寄怀华严山公266

忽晤荆堂法兄于皖之太平266

喜喻太守迎山足大师住九华266

浮山266

滴珠岩267

高岩267

石莲峰267

多景岩267

丹丘岩267

绕云梯267

穿心岩268

会圣岩268

观音岩268

浮山志卷之十269

法产269

法产缘起269

华严山田契270

更换合同271

华严老契271

新置田契273

浮山公愿274

庐江县正堂吴 审语275

浮山华严寺普同塔院钱氏施田碑记275

钱氏捐田碑记277

会圣张公观音三岩总契277

张公观音两岩执照278

买界址大枫树契279

约279

吴太史议崇方丈约279

微密舍约281

华严金谷山界约282

华严常住约282

桂林公约283

丛谈284

馥园闻见录十则284

丈六金身284

华严韦驮284

舍利塔放光285

观音岩大士285

张公岩玄帝显威285

关圣显威286

西门神蛟286

槠树土地286

金谷岩蛇报286

木鱼鸟287

附录287

上何相国书287

与何元瑜书288

赎舍利塔院契289

会圣岩契跋289

会圣张公观音之岩施贴290

澹居和尚付张公观音两岩山界三纸290

金谷岩祀太史公合同议约291

会圣僧与施姓合同291

安庆郡守示292

议禁九则292

祖公印照293

无可大师命山足兴斧为浮山监院295

皖守李讳士桢《安庆府志》296

塘[唐]水部公与施戎厅书296

又驳胡宅伪契语297

合同议约298

正堂批戎厅回详299

合同议约299

《浮山志》后跋301

书《浮山志》后302

《浮山志》征诗文启304

浮山纪事十首305

十一日余宿啸月岩305

十二[日]晤公于华严寺305

十三日小集金谷305

余两人饮紫霞关大匡仲升同余两儿湛先任先集首楞306

十四日过会圣饭后朴公携三妙至306

午后公式携酒过访朴公大匡惟一介公俱在坐306

坐中公讯家弟亚侯遗书遗体不胜孤城易水之叹306

十五[日]惟一招饮复携余尊[樽]于华严三[山]门前赏月306

十六[日]留别307

访山大师不值307

庚戌初春送山足法兄住浮山307

喜山足大师住浮山307

辛亥秋得山足法兄书并喜修《浮山志》308

壬子秋喜山足法兄来金陵308

癸丑冬喜山足法兄主浮山方丈308

丁巳冬喜邑侯李公宿浮山同山足大师夜话次山公韵308

次韵309

次韵309

和韵309

庚申暮春山公和尚过吴门以诗见访用王右丞韵依韵奉酬309

喜山足法侄过访洞庭并读《浮山志》310

庚申夏喜晤山足大师时寓天界塔院310

山兄和尚从吴越归即之青原取杖祖语录板入藏次王安节扇头韵赠别310

读《浮山志》送山足法兄归山311

客武林喜晤山足法兄311

奉寄山足大和尚华严方丈311

孟春谒山足和尚于华严方丈311

后记3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