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
  • 新玉言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国家行政学院出版社
  • ISBN:9787515007038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10页
  • 文件大小:48MB
  • 文件页数:226页
  • 主题词:城市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新型城镇化模式分析与实践路径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城镇化历程和趋势1

一、新中国城镇化概况1

二、新中国城镇化取得了巨大的成绩5

(一)城镇化率明显提高5

(二)初步构建大中小城镇格局6

(三)城市拉动周边经济能力增强6

三、新型城镇化发展的趋势7

(一)城镇化水平稳步提高7

(二)城市连绵化将日益显现7

(三)城乡、区域差别趋于缩小8

(四)更加注重城镇化与生态系统的和谐发展8

(五)政策支撑力度稳步增强8

第二章 珠江三角洲城镇化实践9

一、基本概况9

二、优先发展战略下的城镇化发展10

(一)城镇化发展特征10

(二)城镇化发展模式13

三、深圳特区开发与珠江三角洲发展16

(一)珠三角城镇化的主要动力17

(二)珠三角对外开放的排头兵18

(三)珠三角的金融中心18

(四)珠三角产业转变的试验点和核心区19

第三章 长江三角洲城镇化实践20

一、基本概况21

二、优先发展战略下的城镇化发展22

(一)长三角城镇化发展评价23

(二)城镇化发展模式25

三、浦东开发与长三角城镇化进程30

(一)政策的优先与引导30

(二)浦东开发带来的战略机遇30

(三)浦东开发在经济上的梯度效益31

四、上海市推进郊区城镇化发展32

(一)上海郊区城镇化历程32

(二)积极推进郊区城镇化的做法33

第四章 苏锡常地区城镇化实践43

一、苏锡常城镇化发展现状44

(一)苏锡常城镇化发展历程44

(二)苏锡常城镇化驱动机制46

(三)苏锡常城镇化存在的问题与发展趋势54

二、苏锡常地区城镇化对策57

(一)水资源约束下苏锡常新型工业化之路57

(二)用地集约化为苏锡常城市发展的长远模式59

(三)建立区域经济一体化的合作平台60

(四)注重生态环境的建设61

第五章 京津冀都市圈与滨海新区的发展63

一、重点发展的背景64

(一)基本概况64

(二)发展背景64

二、京津冀都市圈的发展66

(一)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现状66

(二)京津冀都市圈发展模式69

三、重点开发滨海新区70

(一)滨海新区在经济圈中的经济地位70

(二)滨海新区在都市圈框架下开发的意义72

(三)京津冀都市圈发展经验73

第六章 首都西南区域新型城镇化实践75

一、平原地区新型城镇化模式——以房山区CSD为例75

(一)规划建设背景与概况75

(二)规划建设的有利条件78

(三)区域规划建设的重点任务82

(四)保障措施91

二、浅山区新型城镇化模式——以房山区河北镇为例94

(一)城镇化现状94

(二)推进新型城镇化的有利条件98

(三)推进新型城镇化的重点任务100

(四)保障措施110

三、矿山关闭区新型城镇化路径——以房山区史家营乡为例111

(一)替代产业发展与生态修复的有利条件112

(二)加快推进生态修复与环境保护114

(三)替代产业发展与生态修复的重点工程117

(四)保障措施124

第七章 天津新型城镇化实践127

一、“宅基地换房”的做法与经验——以华明镇为例127

(一)华明镇概况127

(二)华明镇“宅基地换房”的基本做法128

(三)“宅基地换房”可借鉴之处131

二、城镇化建设中新型市镇旅游业发展——以华明镇为例134

(一)华明镇旅游发展134

(二)华明镇旅游发展的应策138

第八章 成渝示范区城镇化规划141

一、重庆直辖142

二、成渝经济区与双核驱动143

(一)成渝经济区区域优势143

(二)成渝经济区战略概述145

三、成渝经济区经济结构解析148

(一)成渝经济区产业结构148

(二)成渝经济区城市结构149

(三)“双核四群”城市空间组团149

四、成渝经济区的工业化与城镇化150

(一)成渝经济区工业化150

(二)成渝经济区城镇化建设151

五、成渝经济区城镇化示范意义153

(一)空间与城乡“双协”发展153

(二)培育经济增长板块,构建城市空间体系155

第九章 成都市城乡统筹发展模式157

一、半城市化地区的城乡一体化——以双流县为例157

(一)一体化发展的基本情况157

(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具体做法158

二、推进城乡一体化过程中可借鉴的经验161

(一)规划在先,统筹引导城乡一体化发展161

(二)深化改革,构建符合发展要求的体制机制161

(三)实施配套政策,为推进城乡一体化提供保障162

(四)立足现实,对支撑产业加强引导与扶持163

(五)推行产权制度改革,盘活农村集体资产163

(六)探索改革户籍制度,梯度引导农民居住向城镇集中164

(七)统筹城乡就业社保,促进城乡“比较充分就业”165

三、成都城乡一体化发展对新型城镇化的实践意义166

(一)政府主导和市场配置相结合,共同推动城镇化建设166

(二)坚持规划先行,同时注重规划的系统性和渐进性167

(三)创新体制机制,完善政策配套支持体系167

(四)坚持“以人为本”,注重保障农民的切身利益167

(五)完善投融资平台,拓宽融资渠道168

第十章 西部区域新型城镇化发展路径169

一、北部湾经济区发展规划170

(一)基本概况170

(二)地缘优势171

(三)功能定位172

(四)产业结构173

(五)城市结构174

(六)城市群体系175

(七)工业化与城镇化176

二、关中—天水经济区发展规划178

(一)基本概况178

(二)区位优势179

(三)产业结构180

(四)空间格局181

(五)城市群体系181

(六)工业化与城镇化182

三、云南特色城镇化建设186

(一)基本概况186

(二)地缘条件187

(三)交通网的建设189

(四)城镇化路径选择193

(五)城镇化实践措施19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