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陈寅恪集 诗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陈寅恪集 诗集
  • 陈寅恪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
  • ISBN:7108034953
  • 出版时间:2011
  • 标注页数:238页
  • 文件大小:38MB
  • 文件页数:301页
  • 主题词:陈寅恪(1890-1969)-文集-诗集-中国-现代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陈寅恪集 诗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诗3

庚戌柏林重九作时闻日本合并朝鲜3

追忆游那威诗并序4

北海舟中4

易卜生墓5

皮桓生墓5

宣统辛亥冬大雪後乘火车登瑞士恩嘉丁山顶作时将归国6

自瑞士归国後旅居上海得胡梓方朝樑自北京寄书并诗赋此答之壬子春7

法京旧有选花魁之俗余来巴黎适逢其事偶览国内报纸忽覩大总统为终身职之议戏作一绝8

癸丑冬伦敦绘画展览会中偶见我国新嫁娘凤冠感赋此三十八年前旧作庚寅冬偶忆得之8

无题9

红楼梦新谈题辞9

影潭先生避暑居威尔士雷湖上戏作小诗藉博一粲10

留美学生季报民国八年夏季第二号读竟戏题一绝10

春日独游玉泉静明园11

輓王静安先生11

王观堂先生輓词并序12

寄傅斯年18

戊辰中秋夕渤海舟中作18

北大学院己巳级史学系毕业生赠言19

题萍乡文芸阁丈廷式云起轩诗集中咸叶刻本误作感通七律後19

阅报戏作二绝庚午20

辛未九一八事变後刘宏度自瀋阳来北平既相见後即偕游北海天王堂20

和陶然亭壁间女子题句详见俞平伯和诗序21

吴氏园海棠二首21

其一 乙亥21

其二丙子22

残春23

蓝霞一首23

蒙自南湖戊寅夏作24

七月七日蒙自作24

蒙自杂诗和容元胎25

戊寅蒙自七夕25

和寅恪云南蒙自七夕韵时筼寄寓九龙宋王台俗传南宋末陆秀夫负帝昺投海处畔&晓莹26

别蒙自26

昆明翠湖书所见己卯春作27

己卯春日刘宏度自宜山寄诗言拟迁眉州予亦将离昆明往英伦因赋一律答之27

己卯秋发香港重返昆明有作28

夜读简斋集潭州诸诗感赋28

庚辰元夕作时旅居昆明29

庚辰元夕29

庚辰暮春重庆夜宴归作30

辛巳春由港飞渝用前韵30

壬午元日一对盆花感赋太平洋战起困居香港时作31

香港壬午元旦对盆花感赋32

壬午五月发香港至广州湾舟中作用义山无题韵32

予挈家由香港抵桂林已逾两月尚困居旅舍感而赋此33

壬午桂林雁山七夕桂林良丰山居时作34

輓张荫麟二首良丰山居时作34

癸未春日感赋时居桂林雁山别墅35

寄题朴园书藏35

杨遇夫寄示自寿诗五首即赋一律祝之36

甲申春日谒杜工部祠36

甲戌人日谒杜工部祠37

闻道白日黄鷄37

阜昌甲申冬作时卧病成都存仁医院38

甲申除夕自成都存仁医院归家後作38

甲申除夕病榻作时目疾颇剧离香港又三年矣39

目疾久不瘉书恨39

乙酉春病目不能出户室中案头有瓶供海棠折枝忽忆旧居燕郊清华园寓庐手植海棠感赋40

目疾未瘉拟先事休养再求良医以五十六字述意不是诗也41

咏成都华西壩41

忆故居并序42

五十六岁生日三绝乙酉仲夏五月十七日43

十年诗用听水斋韵并序43

与公逸夜话用听水斋韵44

夏日听读报45

乙酉新历七夕成都新民晚报近闻46

乙酉七七日听人说水浒新传适有客述近事感赋46

玄菟47

余昔寓北平清华园尝取唐代突厥回纥土蕃石刻补正史事今闻时议感赋一诗48

漫成48

乙酉八月十一日晨起闻日本乞降喜赋49

漫誇乙酉八月作49

连日庆贺胜利以病目不能出女婴美延亦病相对成一绝50

乙酉八月二十七日阅报作50

报载某至重庆距西安事变将十年矣51

成都秋雨51

乙酉九月三日日本签订降约於江陵感赋52

春帆楼并序52

新清平调一首53

乙酉秋赴英疗治目疾自印度乘水上飞机至伦敦途中作53

乙酉秋来英伦疗治目疾遇熊式一君以所著英文小说天桥见赠即题赠二绝句54

乙酉冬夜卧病英伦医院听人读熊式一君著英文小说名天桥者中述光绪戊戌李提摩太上书事忆壬寅春随先兄师曾等东游日本遇李教士於上海教士作华语曰君等世家子弟能东游甚善故诗中及之非敢以乌衣故事自况也55

南朝56

北朝56

来英治目疾无效将返国写刻近撰元白诗笺证57

大西洋舟中记梦57

丙戌春游英归国舟中作58

丁亥元夕用东坡韵58

丁亥春日清华园作59

丁亥春日阅花随人圣盦笔记深赏其游暘台山看杏花诗因题一律59

题花随人圣盦摭忆後60

无题咏张群内阁60

丁亥除夕作61

戊子元夕放燄火呼邻舍儿童聚观用东坡韵作诗纪之61

清华园寓庐手植海棠戊子阳历三月廿五日作62

寄卞孝萱卞以书来乞诗以彰母节因赋此诗以寄62

戊子阳历十二月十五日於北平中南海公园勤政殿门前登车至南苑乘飞机途中作并寄亲友63

丙戌春旅居英伦疗治目疾无效取海道东归戊子冬复由上海乘轮至广州感赋阳历一月十六日由沪发十九日抵穗63

己丑元旦作时居广州康乐九家村64

己丑送春阳历三月廿五日65

己丑清明日作用东坡韵65

己丑夏日66

己丑广州七夕66

青鸟67

哀金圆己丑夏作67

报载某会中有梅兰芳之名戏题一绝69

歌舞69

纯阳观梅花70

叶遐庵自香港寄诗询近状赋此答之70

己丑除夕题吴辛旨诗71

庚寅人日71

庚寅元夕用东坡韵72

庚寅春日答吴雨僧重庆书72

庚寅仲夏友人绘清华园故居图见寄不见旧时手植海棠感赋一诗即用戊子春日原韵73

庚寅广州七夕73

庚寅广州中秋作74

霜红龛集望海诗云「一灯续日月不寐照烦恼不生不死间如何为怀抱」感题其後74

答晓莹辛卯元旦见赠75

唐筼原作&晓莹75

辛卯广州元夕用东坡韵76

辛卯广州元夕与寅恪同用东坡韵&晓莹76

首夏病起77

和寅恪首夏病起&晓莹77

文章78

旧史78

辛卯广州端午79

寄瞿兑之79

乙酉居成都五十六岁初度有句云「愿得时清目复朗扶携同泛峡江船」辛卯寓广州六十二岁生日忽忆前语因作二绝并赠晓莹80

广雅堂诗集有咏海王村句云「曾闻醉汉称祥瑞何况千秋翰墨林」昨闻客言琉璃厂书肆之业旧书者悉改业新书矣81

辛卯七夕81

旧历七月十七日赠晓莹82

答韵&晓莹82

送朱少滨教授退休卜居杭州83

有感辛卯旧历八月初十日83

答冼得霖陈植仪夫妇84

题与晓莹结婚廿三年纪念日合影时辛卯秋寄寓广州也84

卜式85

改旧句寄北参丁亥春日清华园作85

经史86

题冼玉清教授修史图86

壬辰广州元夕收音机中听张君秋唱祭塔87

咏校园杜鹃花87

壬辰春日作88

男旦88

偶观十三妹新剧戏作89

项羽本纪89

吕步舒90

春秋90

晓莹生日赋一诗为寿91

晓莹祖南注公光绪戊戌春间所书诗幅寅恪昔年旅居香江时值太平洋之战略有毁损今重装毕敬题四绝句於後其第三第四两首乃次原韵也92

南注生原作93

癸巳元旦赠晓莹93

广州癸巳元夕用东坡韵94

寄朱少滨杭州94

寄朱少滨之二95

次前韵再赠少滨95

次韵和朱少滨癸巳杭州端午之作96

癸巳六月十六夜月食时广州苦热再次前韵96

热不成寐次少老闻停战诗韵97

癸巳七夕97

广州赠别蒋秉南98

次韵答龙榆生98

癸巳秋夜听读清乾隆时钱唐才女陈端生所著再生缘卷十七第六十五回中「惟是此书知者久浙江一省徧相传髫年戏笔殊堪笑反胜那沦落文章不值钱」之语及陈文述西泠闺咏卷十五绘影阁咏家囗囗诗「从古才人易沦谪悔教夫壻觅封侯」之句感赋二律99

客南归述所闻戏作一绝100

答北客100

咏黄籐手杖并序101

答龙榆生102

癸巳除夕题晓莹画梅102

甲午元旦一题曾农髯丈所画齐眉绥福红梅图图为莹寅结婚时洞房壁间所悬画幅也103

寄题社稷坛牡丹畦叶遐庵移植103

甲午岭南春暮忆燕京崇效寺牡丹及青松红杏卷子有作二绝104

戏和榆生先生荔枝七绝104

题初学集并序105

甲午春朱叟自杭州寄示观新排长生殿传奇诗因亦赋答绝句五首近戏撰论再生缘一文故诗语牵连及之也106

甲午广州中秋107

钱受之东山诗集末附甲申元日诗云「衰残敢负苍生望自理东山旧管絃」戏题一绝107

闻歌108

贫女甲午季秋108

无题109

读昌黎诗遥想燕都花事109

咏燕郊旧园110

黄皆令画扇有柳如是题陈卧子满庭芳词词云「无非是怨花伤柳一样怕黄昏」感赋二绝110

读梅村题鸳湖闺咏戏用彩笔体为赋一律111

乙未阳历元旦作时方笺释钱柳因缘诗未成也111

乙未阳历元旦诗意有未尽复赋一律112

乙未旧历元旦读初学集崇祯甲申元日诗有「衰残敢负苍生望重理东山旧管絃」之句戏成一律112

乙未人日113

晓莹昔年赁宅燕都西城涭水河庭中植柳四株以白垩涂树身望之如白皮松乙未春日与晓莹同寓广州偶忆及之感赋一律113

答寅恪偶忆北京涭水河故居原韵&晓莹114

乙未五月朔晓莹生日赋赠114

和晓莹题陈眉公梅花诗画册绝句115

题陈眉公梅花诗画册一绝&晓莹115

咏红豆并序116

乙未七夕读义山马嵬诗有感116

旧历七月十七日为莹寅结婚纪念日赋一短句赠晓莹117

答寅恪七月十七日赠句次原韵&晓莹117

乙未中秋夕赠内即次去岁中秋韵118

和寅恪乙未中秋见赠次原韵&晓莹118

余季豫先生輓词二首119

题唐玉虬悼亡奇痛记一绝 文盲陈寅恪119

乙未迎春後一日作120

乙未除夕卧病强起与家人共餐感赋检点两年以来著作仅有论再生缘及钱柳因缘诗笺释二文故诗语及之也120

丙申春日偶读杜诗「唯见林花落」之句戏成一律121

从化温泉口号二首121

丙申六十七岁初度晓莹置酒为寿赋此酬谢122

丙申七夕作时苏彝士运河问题方甚嚣尘上也122

戏题余秋室绘河东君初访半野堂小影123

听读夏瞿禅新著姜白石合肥本事词即依见赠诗原韵酬之124

丁酉上巳前二日广州京剧团及票友来校清唱即赋三绝句124

前题余秋室绘河东君访半野堂小影诗意有未尽更赋二律丁酉125

丁酉首夏赣剧团来校演唱牡丹对药梁祝因缘戏题一诗126

丁酉首夏校园印度象鼻竹结实大如梨晓莹学写其状寅恪戏题二绝126

丁酉五日客广州作127

答王啸苏君三绝句127

丁酉阳历七月三日六十八岁初度适在病中时撰钱柳因缘诗释证尚未成书更不知何日可以刊布也感赋一律128

用前题意再赋一首年来除从事著述外稍以小说词曲遣日故诗语及之128

丁酉七夕129

题王观堂人间词及人间词话新刊本129

笺释钱柳因缘诗完稿无期黄毓祺案复有疑滞感赋一诗130

南海世丈百岁生日献词130

遥祝少滨先生八十生日即次自述诗原韵131

春尽病起宴广州京剧团并听新谷莺演望江亭所演与张君秋微不同也七律三首131

逻些七律一首132

己亥七夕作前二日立秋七律一首133

听演桂剧改编桃花扇剧中香君沈江而死与孔氏原本异亦与京剧改本不同也133

观桂剧桃花扇剧中以香君沈江死为结局感赋二绝134

庚子春张君秋来广州演状元媒新剧时有人於台前摄影戏作一诗134

又别作一首135

题先大兄画桂花册135

寄题小五柳堂卷子136

失题136

寄怀杭州朱少滨137

辛丑七月雨僧老友自重庆来广州承询近况赋此答之137

赠吴雨僧138

辛丑中秋138

辛丑除夕作并序139

壬寅元夕作用东坡二月三日点灯会客韵140

壬寅元夕後七日二客过谈因有所感遂再次东坡前韵140

一九六二年三月二十九夕广州京剧团新谷莺诸君来中山大学清唱追感六年前旧事仍赋七绝三首以纪之141

壬寅清明病中作141

忆燕山涭水河旧居赋此诗时为晓莹生日即以是篇为寿可也142

答寅恪偶忆北京涭水河故居原韵壬寅孟夏&晓莹142

壬寅中秋夕博济医院病榻寄内143

壬寅小雪夜病榻作143

入居病院疗足疾至今日适为半岁而足疾未瘉拟将还家度岁感赋一律旧历壬寅十二月十日144

病中南京博物院长曾昭燏君过访话旧并言将购海外新印李秀成供状以诗纪之145

癸卯正月十一日立春是夕公园有灯会感赋145

癸卯元夕作用东坡韵146

癸卯中秋作146

十年以来继续草钱柳因缘诗释证至癸卯冬粗告完毕偶忆项莲生鸿祚云「不为无益之事何以遣有涯之生」伤哉此语实为寅恪言之也感赋二律147

癸卯冬至日感赋148

去岁大寒节後一日天气晴和余自医院还家今岁大寒节连日阴雨感赋一律癸卯十二月初七148

甲辰元旦余撰春联云「丰收南亩春前雨先放东风岭外梅」又除夕前买花数株故第四句第六句述其事也149

甲辰人日作149

甲辰元夕作次东坡韵并序150

甲辰春分日赠向觉明三绝150

甲辰四月赠蒋秉南教授151

赠瞿兑之151

甲辰天中节即事和丁酉端午诗原韵152

戏题有学集高会堂诗後152

戏集唐人成句153

稿竟说偈153

稿竟说偈154

甲辰五月十七日七十五岁初度感赋154

戏赋反落花诗一首次听水斋落花诗原韵155

题小忽雷传奇旧刊本155

立秋前数日有阵雨炎暑稍解喜赋一诗156

戏续杜少陵秋兴诗「刘向传经心事违」句成七绝一首156

甲辰旧历七月十七日为寅恪与晓莹结婚纪念日,当日余尧衢肇康丈赠以一联曰「天孙七夕展佳期」今此联尚存焉157

病中喜闻玉清教授归国就医口占二绝赠之157

题画二首158

蜀葵158

黄菊158

偶成五律一首159

一榻七律一首159

寒夕160

解嘲一绝160

枕上偶忆建炎以来繫年要录所载何缜绝命诗因戏次其韵亦作一首诚可谓无病而呻者也161

岁暮背诵桃花扇馀韵中哀江南套以遣日聊赋一律161

除夕前夕买蜡梅水仙各一株除夕忽有风雨口占一绝162

闻甲辰除夕广州花市有卖牡丹者戏作一绝162

甲辰广州除夕作时家人皆病163

乙巳广州元旦一作163

乙巳正月三日立春作164

乙巳人日作七律164

乙巳元夕前二日始闻南京博物院院长曾昭燏君逝世於灵谷寺追輓一律165

乙巳元夕次东坡韵166

乙巳元夕倒次东坡韵166

乙巳春夜忽闻风雨声想园中杜鹃花零落尽矣为赋一诗167

乙巳清明日作次东坡韵167

高唱168

乙巳春尽有感168

乙巳七夕169

展七夕诗并序169

乙巳中秋作170

有感171

重九日作171

十月二日下午冼玉清教授逝世四日始闻此輓冼玉清教授172

乙巳冬日读清史后妃传有感於珍妃事为赋一律172

又题红梅图一律图为寅恪与晓莹结褵时曾农髯丈熙所绘赠迄今将四十载矣173

丙午元旦作174

丙午元夕立春作仍次东坡韵174

丙午春分作175

丙午清明次东坡韵175

对联179

赠清华国学研究院学生179

王观堂先生輓联180

赠罗家伦181

代吴宓撰吴曾愈夫人輓联181

輓罗幼珊先生182

国文试题183

輓许地山先生184

贺张公逸先生王宪钿女士嘉礼184

赠闻在宥先生185

集苏东坡诗句186

輓李沧萍教授186

春联丁酉元旦187

赠冼玉清教授春联丁酉元旦187

赠广州京剧团188

贺晓莹六十生日189

甲辰元旦撰春联189

輓晓莹190

附 唐筼诗存193

卧病北京法国医院病起作193

和寅恪飞昆明赴英医眼疾193

飞昆明赴英医眼疾&寅恪194

同寅恪纯阳观寻梅194

岭南大学欢送军干大会有感庚寅腊月初九阳历一月十六日在车站195

其一195

其二195

母别子196

友送友某女生因未被录取痛哭失声亦来送友196

香港母亲197

咏「军干番茄」阳历一月十九日广州参加军事干部学校学员出发岭南大学农学院李沛文院长命名「军干番茄」197

寄大姊庚寅大寒日198

寄九妹庚寅大寒後二日阴雨198

无题寄友199

珠江远眺一月廿六日晨199

寄流求寒衣庚寅大寒后一月廿六日灯下作200

祀竃庚寅腊月廿三日戏作200

除夕庚寅除夕作201

辛卯广州人日201

辛卯元夕202

辛卯广州春日杂感辛卯元夕後五日202

忆故乡二首并序203

忆良丰山居203

忆半山小筑204

忆成都华西壩寓居204

重读陶渊明桃花源记有感辛卯冬日病中作205

答五年前怀妹见赠诗次韵205

怀妹原作晓莹注:五年前全家出川过金陵怀妹自苏州来晤见赠一首206

哭从姊琬玉夫人并序206

其二208

其三209

其四210

咏红梅友人赠红梅一枝211

病中度辛卯除夕211

赠颂姗夫人辛卯除夕212

辛卯除夕答谢黄萱夫人赠水仙花212

壬辰元旦213

咏水仙213

其一213

其二214

别水仙晓莹寅恪联句一绝214

壬辰人日作215

壬辰元夕病中作用东坡韵215

壬辰春二月初九答谢颂姗夫人赠踯躅花即杜鹃花216

咏岭南踯躅花一名山石榴一名杜鹃花216

壬辰仲春观岭南大学校园杜鹃花因忆故乡山居之乐遂成长句以记之217

别杜鹃花壬辰立春後一月作218

广州木棉花壬辰仲春作219

晓莹寅恪前题联句219

再咏木棉花220

谢友人赠新种绛色玫瑰220

壬辰五月十七答赠寅恪并记岭南寓园景物221

癸巳七月病中送流彭二女各赴工作地221

又癸巳秋八月作222

癸巳秋日病中作222

哭王启润表妹癸巳秋八月病中作223

广州赠蒋秉南先生223

十月八日追忆今夏风雨中观木棉花有感作224

前题又咏224

高楼癸巳冬病中作225

忆髫年寄苏州怀妹225

前题寄沈家表姊妹226

哭沈保均表妹癸巳腊月初二作226

乙未春日病起看杜鹃花谨次先姑庚戌寒食病中作原韵227

乙未五月十七日寅恪六十六岁初度赋一律为寿时值广州芒果荔枝丰收也228

在生产前线上228

己亥中秋戏题旧闹钟229

辛丑秋广州赠雨僧先生229

送雨僧先生重游北京230

编後记(第一版)231

第二版说明234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