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跟老会计学纳税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跟老会计学纳税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50/31032948.jpg)
- 翟继光主编 著
- 出版社: 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
- ISBN:9787542938954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225页
- 文件大小:78MB
- 文件页数:243页
- 主题词:税收管理-基本知识-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跟老会计学纳税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纳税入门与个人所得税知识1
第一节 纳税入门知识1
【纳税基础知识】1
一、税收的含义1
二、我国现行税收的种类1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2
1.纳税人享有哪些权利?2
2.税务机关承担哪些义务?5
【老会计纳税点拨】6
一、每种税收的纳税人6
二、税务机关的设置7
第二节 个人所得税的计算8
【纳税基础知识】8
一、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个人8
二、各类所得来源地的判断9
三、短期居民纳税人纳税义务的确定9
四、短期非居民纳税人纳税义务的确定10
五、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所得10
六、不需要缴纳个人所得税的所得12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14
1.工资、薪金所得如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14
2.劳务报酬所得如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17
3.稿酬所得如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18
4.财产租赁所得如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19
5.财产转让所得如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21
6.特许权使用费所得如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22
7.利息、股息、红利所得如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23
8.偶然所得和其他所得如何计算缴纳个人所得税?23
【老会计纳税点拨】24
一、年终奖个人所得税的计算24
二、股票期权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26
三、拍卖财产所得个人所得税的计算30
第三节 个体工商户与合伙企业所得税的计算31
【纳税基础知识】31
一、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的计算31
二、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的征收方式33
三、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个人所得税的计算33
四、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查账征税的扣除项目34
五、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核定征税的方法35
六、个体工商户个人所得税的缴纳方法35
七、个人独资企业和合伙企业税款的缴纳方法36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37
1.个体工商户应纳税所得额如何计算?37
2.个体工商户的成本费用如何扣除?37
3.个体工商户业主的费用、开办费以及需要摊销费用应当如何扣除?38
4.个体工商户缴纳的税金、收费应当如何扣除?39
5.个体工商户研发费用、汇兑损益、业务招待费应当如何扣除?39
6.个体工商户坏账损失、经营亏损如何处理?40
7.个体工商户的公益性捐赠是否允许扣除?40
8.个体工商户的固定资产如何进行税务处理?41
9.个体工商户的存货和无形资产如何进行税务处理?42
10.个体工商户的应纳税额应如何核定?44
【老会计纳税点拨】45
一、个体工商户不得扣除的支出项目45
二、投资者兴办两个以上企业的纳税方法45
三、投资者不规范行为的纳税方法47
第四节 年所得12万元纳税人的纳税申报48
【纳税基础知识】48
一、需要自行纳税申报的纳税人48
二、判断年收入是否超过12万元的方法48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51
1.自行纳税申报的期限是什么?51
2.自行纳税申报的地点如何确定?53
【老会计纳税点拨】57
一、可以不计算在12万元范围内的收入57
二、自行纳税申报的方式58
第二章 企业所得税知识60
第一节 企业所得税的纳税人和税率60
【纳税基础知识】60
一、需要缴纳企业所得税的主体60
二、企业所得税的税率61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61
1.居民企业承担什么纳税义务?61
2.非居民企业承担什么纳税义务?62
【老会计纳税点拨】63
一、判断所得来源地的原则63
二、小型微利企业的税率64
三、高新技术企业的税率64
第二节 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的计算65
【纳税基础知识】65
一、企业收入总额包括的种类65
二、企业所得税应纳税所得额的计算66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69
1.企业的年度亏损如何处理?69
2.非居民企业如何计算应纳税所得额?70
3.企业所得税应纳税额是如何计算的?71
【老会计纳税点拨】73
一、不征税收入的种类73
二、不能税前扣除的支出74
第三节 企业各项资产的税务处理76
【纳税基础知识】76
一、企业各项资产计税基础的确定76
二、存货的税务处理方法76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79
1.固定资产如何进行税务处理?79
2.生产性生物资产如何进行税务处理?80
3.无形资产如何进行税务处理?81
【老会计纳税点拨】81
一、长期待摊费用的税务处理81
二、企业转让资产的税务处理82
第四节 企业所得税的优惠政策83
【纳税基础知识】83
一、免税收入的种类83
二、企业所得税税率的优惠84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85
1.企业的哪些所得可以减免税?85
2.民族自治地方有哪些优惠政策?87
3.企业的哪些支出可以加计扣除?87
4.企业的哪些投资可以抵扣应纳税所得额?89
5.企业的固定资产在哪些情况下可以采取加速折旧的方法?89
【老会计纳税点拨】91
一、减计收入优惠政策91
二、投资税额抵免的优惠政策91
第五节 企业所得税特别纳税调整92
【纳税基础知识】92
一、转让定价的含义92
二、转让定价税制93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97
1.受控外国企业税制的内容是什么?97
2.资本弱化税制的内容是什么?97
【老会计纳税点拨】98
一、一般反避税条款的内容98
二、补税需要加收利息99
第六节 企业所得税的申报与缴纳100
【纳税基础知识】100
一、企业所得税的纳税地点100
二、企业纳税年度的确定101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101
1.如何预缴企业所得税?101
2.如何办理企业所得税纳税申报?102
3.清算所得如何纳税?102
4.企业所得税计算的标准货币是什么?102
【老会计纳税点拨】103
一、企业所得税的源泉扣缴103
二、追缴税款制度的内容105
三、扣缴税款的缴纳105
第三章 商品税知识106
第一节 增值税知识106
【纳税基础知识】106
一、增值税的征税对象106
二、增值税的税率107
三、一般纳税人增值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08
四、小规模纳税人应纳税额的计算108
五、进口货物应纳税额的计算110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110
1.混合销售和兼营行为如何处理?110
2.如何界定“境内”的范围?111
3.销项税额如何计算?111
4.如何计算进项税额?113
5.增值税有哪些免税项目?116
6.增值税的起征点是多少?116
7.增值税纳税义务何时发生?117
8.增值税的纳税地点在哪里?118
9.增值税的纳税期限是多长?118
【老会计纳税点拨】119
一、增值税征收范围的特别规定119
二、按简易办法征收增值税的相关制度121
第二节 营业税知识123
【纳税基础知识】123
一、营业税的征税范围123
二、营业税的税率124
三、营业税应纳税额的计算126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126
1.营业税的税目有哪些?126
2.免征营业税项目有哪些?132
3.营业税的起征点是多少?133
4.营业税纳税义务何时发生?133
5.营业税的纳税地点在哪里?134
6.营业税纳税期限有多长?134
【老会计纳税点拨】135
一、混合销售行为和兼营行为的税务处理135
二、纳税人营业额的确定136
第三节 消费税知识138
【纳税基础知识】138
一、消费税的纳税人138
二、消费税的税目、税率139
三、消费税应纳税额的计算公式149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150
1.兼营不同税率应税消费品如何处理?150
2.消费税纳税义务何时发生?150
3.如何计算应税销售额?151
4.自产自用应税消费品的组成计税价格如何计算?152
5.委托加工应税消费品的组成计税价格如何计算?154
6.进口应税消费品的组成计税价格如何计算?154
7.出口免税与税收优惠政策有哪些?155
8.消费税的征收地点在哪里?155
9.消费税的纳税期限有多长?156
【老会计纳税点拨】156
一、核定消费税的计税价格156
二、退还消费税与抵扣消费税158
第四章 财产税与行为税知识161
第一节 车船税知识161
【纳税基础知识】161
一、车辆购置税的纳税人161
二、车船税的纳税人161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162
1.车辆购置税如何计算?162
2.如何缴纳车辆购置税?164
3.车船税的税额是多少?165
4.如何缴纳车船税?167
【老会计纳税点拨】169
一、车辆购置税的优惠政策169
二、车船税的优惠政策170
第二节 房产税、契税与印花税知识171
【纳税基础知识】171
一、房产税的纳税人171
二、契税的纳税人171
三、印花税的纳税人172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173
1.房产税如何计算?173
2.如何缴纳房产税?173
3.契税应纳税额如何计算?174
4.如何缴纳契税?175
5.如何计算印花税?175
6.证券(股票)交易印花税的税率是多少?177
7.如何缴纳印花税?178
【老会计纳税点拨】179
一、房产税的优惠政策179
二、契税的优惠政策180
三、印花税的优惠政策181
第三节 土地税知识182
【纳税基础知识】182
一、土地增值税的纳税人182
二、耕地占用税的纳税人182
三、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纳税人183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183
1.如何计算土地增值税的应纳税额?183
2.土地增值税如何征收和管理?187
3.耕地占用税的税额是多少?188
4.如何缴纳耕地占用税?189
5.城镇土地使用税的税额是多少?190
6.如何缴纳城镇土地使用税?190
【老会计纳税点拨】191
一、土地增值税的优惠政策191
二、耕地占用税的优惠政策192
三、城镇土地使用税的优惠政策193
第五章 税收征管知识195
第一节 税务管理195
【纳税基础知识】195
一、设立税务登记的办理195
二、税务机关对税务登记证的管理195
三、纳税人账簿的设置196
四、税务机关对发票的管理196
五、纳税人纳税申报的义务197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197
1.纳税人如何办理变更税务登记?197
2.纳税人如何履行银行账号报告义务?197
3.纳税人如何办理注销税务登记?198
4.纳税人外出经营如何办理税务登记?198
5.国家对账簿的备案有哪些要求?199
6.国家在税控装置方面有哪些要求?199
7.纳税人在保存账簿凭证方面有哪些义务?199
8.纳税人纳税申报的方式有哪些?200
9.纳税申报表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00
10.纳税人如何办理延期纳税申报?200
【老会计纳税点拨】201
一、税务登记证的使用201
二、办理纳税申报时应当提交的资料201
第二节 税款征收202
【纳税基础知识】202
一、税务机关依法征税的义务202
二、纳税人获得完税凭证的权利202
三、税务机关的税收保全措施203
四、税务机关的税收强制执行措施205
五、纳税人少缴税款的处理206
六、税务机关税款入库制度206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207
1.纳税人如何办理延期缴税?207
2.纳税人如何申请减免税?207
3.国家对关联企业转让定价行为是如何处理的?208
4.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和强制执行措施时应承担哪些义务?209
5.什么是离境清税制度?209
6.税收优先权的内容是什么?209
7.税务机关采取税收保全措施应承担哪些义务?210
8.纳税人合并、分立时的纳税义务如何处理?210
9.欠税纳税人资产处分报告义务的内容是什么?210
10.税收代位权和撤销权的内容是什么?210
【老会计纳税点拨】211
一、纳税人未按期缴税应当承担的法律后果211
二、税务机关对纳税人核定征税的情形211
三、纳税人超额纳税的退还212
第三节 税务检查与文书送达212
【纳税基础知识】212
一、税务机关税务检查的范围212
二、税务机关直接送达文书的方法213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214
1.在税务检查中如何采取税收保全或强制执行措施?214
2.纳税人以及相关单位和个人在税务检查中应当承担哪些义务?214
3.税务机关在税务检查中可以采取哪些资料收集方法?214
4.税务机关可以如何进行委托送达和邮寄送达文书?215
5.税务机关可以如何进行公告送达文书?215
【老会计纳税点拨】215
一、税务机关进行税务检查应当出示的证件215
二、税务文书的种类215
第四节 税收法律责任216
【纳税基础知识】216
一、违反税务管理制度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216
二、偷税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216
三、阻挠税务机关检查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217
四、银行违法行为应承担的法律责任217
五、税务所的处罚权限218
六、涉税罚没收入的处理218
七、税务机关的违法行为应当承担的法律责任218
【纳税实务问题解答】220
1.扣缴义务人违反账簿凭证管理制度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20
2.违反纳税申报制度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20
3.编造虚假计税依据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20
4.纳税人不进行纳税申报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20
5.逃避欠缴税款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21
6.骗取国家出口退税款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21
7.抗税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22
8.延期纳税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22
9.扣缴义务人拒绝扣缴税款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22
10.非法印制发票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22
11.虚开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22
12.非法出售、购买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23
13.伪造或者出售伪造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23
14.持有伪造发票应当承担什么法律责任?224
【老会计纳税点拨】224
一、税务机关收缴或停止发售发票224
二、违法行为一定时间未被发现将不予处罚224
三、纳税人与税务机关发生纳税争议的处理方式2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