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司法制度与司法改革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司法制度与司法改革
  • 熊先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
  • ISBN:7800835200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584页
  • 文件大小:123MB
  • 文件页数:607页
  • 主题词:司法制度-体制改革-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司法制度与司法改革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绪论1

第一章 司法制度的起源和演变1

第一节 司法制度概述1

一、司法是历史的产物1

二、司法权是国家的重要权力2

三、认定司法机关的标准3

四、司法制度的基本构成4

五、司法制度的概念5

第二节 司法制度的起源6

一、原始社会以习俗调整社会关系6

二、司法制度的产生6

第三节 司法制度的演变7

一、奴隶社会出现法庭7

二、古代司法从属行政8

三、近代司法独立8

四、现代司法制度9

第二章 中国司法制度的历史沿革10

第一节 中国古代司法制度10

一、中国奴隶社会的司法制度10

二、中国封建社会的司法制度12

第二节 中国近现代司法制度15

一、清末的司法制度15

二、民国时期的司法制度16

第三节 中国当代司法制度20

一、人民司法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0

二、“一国两制”的司法制度24

第三章 人民司法制度的体制27

第一节 人民司法制度的体制及其地位27

一、司法体制的概念27

二、人民司法体制27

三、人民司法体制的地位28

第二节 人民司法制度的组织体系29

一、审判机关的组织体系29

二、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30

三、侦查机关的组织体系30

四、司法行政机关的组织体系31

第三节 司法行政机关的任务变迁32

一、司法部在建国初期十年的任务32

二、司法部恢复后的任务变迁34

第四节 司法人员37

一、司法人员的概念和分类37

二、司法人员的资格和任免38

第四章 人民司法制度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41

第一节 人民司法制度的指导思想41

一、指导思想的概念41

二、人民司法制度的指导思想41

第二节 人民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43

一、人民司法制度基本原则的概念和特征43

二、人民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45

第五章 人民司法制度的基本任务和程序体系53

第一节 人民司法制度的基本任务53

一、人民司法制度的主要功能53

二、人民司法制度的基本任务53

第二节 人民司法制度的程序体系54

一、司法程序的种类和特点54

二、司法程序体系55

三、三大司法体系56

第二篇 人民司法制度58

第六章 审判制度58

第一节 概述58

一、审判制度的概念58

二、法院的特征59

三、法院的种类61

第二节 人民法院的性质任务62

一、人民法院的性质62

二、人民法院的任务62

第三节 人民法院的组织和职权66

一、地方各级人民法院的组织和职权67

二、专门人民法院的组织和职权69

三、最高人民法院的组织和职权73

第四节 人民法院的审判组织75

一、独任庭76

二、合议庭76

三、审判委员会77

第五节 审判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制度78

一、审判工作的基本原则78

二、公开审判制度78

三、辩护制度79

四、两审终审制度80

五、合议制度81

六、回避制度82

七、死刑复核制度83

八、审判监督制度84

九、司法协助制度86

第六节 法官制度87

一、法官资格和任免制度87

二、法官保障制度89

三、法官晋升制度90

四、法官奖惩制度90

五、其他制度91

第七节 审判方式的重大改革91

一、审判方式改革的意义和推动实行91

二、审判方式改革的主要内容93

三、审判方式改革的效果和启迪96

第八节 审判制度改革的进展和存在的问题97

一、审判制度改革的进展情况97

二、审判制度改革存在的问题99

第七章 检察制度101

第一节 检察制度的起源和演变101

一、检察制度的概念和特征101

二、检察制度的起源102

三、检察制度的演变103

第二节 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和任务105

一、人民检察院的性质及其地位105

二、人民检察院的任务107

第三节 人民检察院的组织和职权107

一、人民检察院的组织特点107

二、人民检察院的职权108

第四节 检察委员会和工作机构108

一、检察委员会108

二、检察工作机构109

第五节 检察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制度110

一、检察工作的基本原则110

二、检察工作制度111

第六节 检察官制度115

一、检察官制度的重要性115

二、检察官资格和任免制度117

三、检察官晋升和奖惩制度118

四、检察官保障和退休制度120

第七节 反贪治吏的两大举措121

一、反贪机构的设立及其性质任务121

二、举报中心的设立及其性质任务122

三、举报工作的基本原则制度123

第八节 检察制度的改革成就和定位问题125

一、检察制度的改革成就125

二、检察制度的定位问题126

第八章 侦查制度129

第一节 侦查制度的起源和演变129

一、侦查制度的概念和特征129

二、侦查制度的起源131

三、侦查制度的演变132

四、中国近现代的侦查制度133

第二节 公安机关的性质任务和管辖134

一、公安机关的性质134

二、公安机关的任务135

三、公安机关的侦查管辖136

第三节 公安机关和国家安全机关的法律地位137

一、公安机关的法律地位137

二、国家安全机关的法律地位137

第四节 侦查工作的基本原则和制度138

一、侦查工作的基本原则138

二、侦查工作制度140

第五节 侦查官制度144

一、人民警察法规概述144

二、侦查官144

三、侦查官资格制度145

四、侦查官晋升制度145

五、侦查官纪律制度146

第六节 公安刑侦改革147

一、刑侦改革的缘由147

二、刑侦改革的措施和效果147

三、刑侦工作的其他改革148

第七节 国际刑事司法协助149

一、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概念149

二、国际刑事司法协助的法律依据149

三、中国与国际刑警组织的合作150

第八节 侦查工作面临新问题新对策151

一、侦查工作面临新的问题151

二、侦查工作需要新的对策153

第九章 监狱制度155

第一节 监狱制度的起源和演变155

一、监狱的概念和产生155

二、中国监狱制度的产生和演变156

三、资本主义国家监狱制度的产生和演变164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监狱制度的建立和发展172

一、改造旧监狱探索创建新型监狱172

二、劳动改造条例的公布施行173

三、监狱管理体制的再调整174

四、监狱法的制定颁布175

第三节 监狱体制176

一、监狱的主管机关176

二、监狱的设置及其机构人员177

三、监狱的财政体制179

四、监狱的监督体制179

第四节 监狱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原则180

一、监狱的性质180

二、监狱的任务181

三、监狱工作的基本原则182

第五节 刑罚的执行184

一、收监184

二、服刑人的申诉控告和检举185

三、监外执行186

四、减刑和假释187

五、释放和安置187

第六节 狱政管理188

一、分押分管188

二、警戒188

三、戒具和武器的使用188

四、通信和会见189

五、生活和卫生189

六、奖惩189

七、对罪犯服刑期间犯罪的处理190

第七节 少年犯的教育改造190

一、执行刑罚的场所190

二、实施教育改造的原则191

三、剩余刑期的执行191

第八节 监狱制度改革及其与劳教制度的区别192

一、监狱制度的改革192

二、监狱制度与劳教制度的区别193

第十章 律师制度196

第一节 律师制度的起源和演变196

一、律师制度的起源196

二、律师制度的演变198

三、律师制度引进中国204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律师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07

一、律师制度的草创和夭折207

二、律师制度的恢复和改革209

三、律师法颁布施行的意义211

第三节 律师的性质业务和执业原则213

一、律师的性质213

二、律师的业务范围214

三、律师的执业原则216

第四节 律师的执业条件218

一、律师资格218

二、执业证书220

三、执业限制221

第五节 律师机构和管理体制223

一、律师事务所223

二、律师协会226

三、管理体制227

第六节 律师的权利义务和法律责任227

一、律师的权利227

二、律师的义务228

三、律师的法律责任229

第七节 律师收费和法律援助制度231

一、律师收费制度231

二、法律援助制度232

第八节 律师工作面临新形势新业务234

一、律师工作面临新的形势234

二、律师工作面临新的业务235

第十一章 调解制度238

第一节 调解制度的起源和演变238

一、调解制度的概念和特征238

二、中国调解制度的起源和演变239

三、西方国家的调解制度243

第二节 人民调解制度的确立和发展245

一、人民调解制度的确立245

二、人民调解制度的发展246

三、人民调解组织条例的颁布实施247

第三节 人民调解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原则247

一、人民调解的性质247

二、人民调解的任务248

三、人民调解的基本原则249

第四节 人民调解的组织形式和指导251

一、人民调解委员会251

二、人民调解员252

三、司法助理员253

第五节 人民调解的工作程序和方法253

一、调解程序253

二、调解方法254

三、调防结合255

第六节 人民调解工作制度257

一、人民调解工作制度的概念和意义257

二、人民调解工作制度257

第七节 人民调解制度的地位作用和展望259

一、人民调解制度的地位259

二、人民调解制度的作用260

三、人民调解制度的展望261

第八节 人民调解制度的新发展262

一、确定民调协议的合同性质和法律效力262

二、规范民间纠纷的受理范围和调解程序264

第十二章 仲裁制度267

第一节 仲裁制度的起源和演变267

一、仲裁制度的概念和属性267

二、仲裁制度的起源和发展271

三、仲裁制度的演变272

四、仲裁制度引进中国及误译为“公断”284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286

一、涉外仲裁制度286

二、国内仲裁制度289

三、劳动争议仲裁制度293

四、仲裁法颁布施行的意义296

第三节 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则和基本制度298

一、仲裁制度的基本原则298

二、仲裁制度的基本制度300

第四节 仲裁机构307

一、仲裁委员会和仲裁员307

二、仲裁协会311

第五节 仲裁程序311

一、申请和受理311

二、仲裁庭的组成314

三、开庭和裁决317

第六节 申请撤销裁决321

一、申请撤销裁决的概念和意义321

二、法定撤销裁决的情形322

三、申请撤销裁决的条件和期限323

四、撤销裁决的程序和效力324

第七节 仲裁裁决的执行324

一、执行的概念和意义324

二、申请执行325

三、裁决不予执行的情形326

四、执行的中止恢复和终结328

五、涉外仲裁裁决的执行328

第八节 仲裁制度亟需改革完善331

一、仲裁法颁布实施以来的成就和问题331

二、仲裁制度改革完善的主要内容332

第十三章 公证制度338

第一节 公证制度的起源和演变338

一、公证的概念和性质338

二、公证制度的起源342

三、公证制度的演变343

第二节 中国公证制度的由来和发展345

一、中国古代的私证和税契制度345

二、中华民国时期的公证制度345

三、中华人民共和国公证制度的建立和发展346

第三节 公证体制的改革问题348

一、公证处的性质和设置348

二、公证人的条件和任命349

第四节 公证的业务原则和效力350

一、公证业务350

二、公证原则351

三、公证效力353

第五节 公证的管辖程序和收费355

一、公证管辖355

二、公证程序357

三、公证收费360

第六节 涉港澳台公证361

一、概述361

二、涉台公证的特征和困难362

三、涉台民事公证362

四、涉台经济公证364

第七节 涉外公证365

一、涉外公证的概念365

二、涉外公证的业务范围367

三、涉外公证和认证369

第八节 公证程序规则的改进369

一、公证程序规则的三次变化369

二、从试行规则到程序规则370

第十四章 推进司法体制改革372

第一节 司法改革的纲领和目标372

一、司法改革的纲领性文件372

二、司法改革的目标问题373

三、司法改革的关键问题375

第二节 司法改革的现状和问题376

一、司法改革的现状376

二、司法改革的问题378

第三节 司法体制改革的若干设想379

一、建议成立国家司法改革委员会379

二、法院体制改革的思路379

三、改革法官制度的设想383

四、建立违宪审查制度385

五、改进和完善司法行政制度386

第四节 坚持和完善人民陪审制度389

一、陪审制度的起源和演变389

二、百年中国的陪审制度391

三、坚持和完善人民陪审制度396

第三篇 特区司法制度399

第十五章 香港司法制度399

第一节 概述399

一、“一国两制”的理论和实践399

二、香港司法机关的地位400

三、香港司法制度的基本原则401

第二节 香港审判制度408

一、香港法院的历史沿革408

二、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司法体制409

三、司法程序体系415

四、法官制度417

五、陪审团制度420

第三节 香港检察制度424

一、律政司的性质、任务和机构人员424

二、刑事检控制度425

三、民事检察制度428

第四节 香港监狱制度429

一、狱政机构和监所法规429

二、监禁目的和矫正设施429

三、少年犯法规及其管教工作431

四、囚犯释放后的监视工作432

第五节 香港律师制度432

一、香港律师制度的由来和发展432

二、律师和大律师434

三、律师和政府律师436

四、外国律师和外国律师行437

五、其他有关制度437

第六节 香港公证制度439

一、香港公证制度的由来和特点439

二、公证人的资格和任期439

三、公证人的职责和业务范围440

四、公证人公会和公证收费441

第七节 香港仲裁制度442

一、香港仲裁制度的由来和种类442

二、仲裁机构和受案范围442

三、仲裁的基本原则和法律适用443

四、仲裁协议效力的认定和裁决的执行443

第八节 香港的司法协助互助制度和国际刑警合作444

一、司法协助444

二、司法互助445

三、国际刑警合作446

第十六章 澳门司法制度447

第一节 概述447

一、澳门问题的由来和解决447

二、澳门的司法和社会概况448

三、澳门基本法对司法制度的原则规定449

第二节 澳门审判制度450

一、回归前的法院体系450

二、现行法院体系455

三、司法程序体系455

四、法官制度456

第三节 澳门检察制度458

一、检察院的性质任务458

二、检察院的法律地位459

三、检察院的组织体系459

四、检察官制度460

第四节 澳门侦查制度460

一、澳门警察的建立和发展460

二、澳门司法警察的任务461

三、司法警察的有关制度461

第五节 澳门监狱制度和保安处分462

一、旧监狱的概况462

二、新监狱的设备、管理和问题462

三、澳门的保安处分464

第六节 澳门律师制度465

一、澳门律师制度的历史概况465

二、律师的性质种类和资格465

三、律师的业务范围467

四、律师公会467

五、特别行政区律师制度468

第七节 澳门的其他司法制度468

一、仲裁制度468

二、公证制度469

三、司法协助和司法互助制度469

四、澳门与内地联合调解制度470

第十七章 台湾司法制度471

第一节 概述471

一、台湾实行五院制471

二、司法院及所属机关472

三、法务部及所属机关474

第二节 台湾审判制度479

一、普通法院479

二、行政法院482

三、诉讼程序体系483

四、认罪量刑协商机制484

五、法官制度485

第三节 台湾检察制度488

一、检察机关的组织体系488

二、检察官的任务和检察工作制度489

三、检察官制度490

第四节 台湾侦查制度491

一、检警一体491

二、法务部调查局492

第五节 台湾监狱制度494

一、概述494

二、监狱495

三、看守所和管收所497

四、少年观护所和少年辅育院497

五、保安处分499

第六节 台湾律师制度500

一、律师资格的取得和撤销500

二、律师的登录和业务范围502

三、律师的权利和义务504

四、律师的组织和惩戒505

五、公设辩护人和法律扶助506

第七节 台湾公证制度507

一、公证机关及其性质任务507

二、公证人和佐理员的资格及其任免507

三、公证业务范围和公证形式508

四、公证效力509

五、公证原则和程序509

第八节 台湾仲裁制度509

一、仲裁机构509

二、仲裁员510

三、仲裁协议和程序规则511

四、仲裁的司法支持与监督511

五、对外国仲裁裁决的承认和执行512

第四篇 外国司法制度514

第十八章 外国司法制度514

第一节 概述514

一、司法制度的概念514

二、“三权分立”体制515

三、司法独立原则516

四、法院种类517

第二节 外国的法院制度518

一、普通法系国家的法院制度518

附:美国的独立检察官制度和辩诉交易制度524

二、大陆法系国家的法院制度529

三、法系三变的日本法院制度544

第三节 外国的法官制度550

一、外国法官制度综述550

二、美国、德国、日本的法官制度563

第四节 外国的违宪审查制度570

一、违宪审查制度的概念和意义570

二、普通法系国家的司法审查制度571

三、大陆法系国家的宪法法院572

第五节 外国的司法行政制度574

一、审判与司法行政分立的意义574

二、普通法系国家的司法部575

三、大陆法系国家的司法部577

第六节 外国的司法私有化问题及其他579

一、监狱私有化——“私人监狱”579

二、法庭私有化——“私人法官”580

三、私营警察业——“私人捕快”582

四、无铁窗的芬兰监狱58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