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郭沫若自叙 我的著作生活的回顾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郭沫若自叙 我的著作生活的回顾
  • 郭沫若著;阎焕东编著 著
  • 出版社: 太原:山西教育出版社
  • ISBN:7805780684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24页
  • 文件大小:190MB
  • 文件页数:563页
  • 主题词:郭沫若(学科: 生平事迹) 郭沫若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郭沫若自叙 我的著作生活的回顾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故乡与家庭1

一“家在峨眉画里”4

二“铜河沙湾——土匪的巢穴”7

三由“两个麻布”起家9

四 父亲和母亲11

五 沈焕章先生18

六“世间最难得者”21

第二章 诗的修养时代29

一“诗教的第一课”31

二 童话、童谣及其他34

三“诗的刑罚”和它的“一点好处”39

四从《猪仔记》到林译小说46

五 构成难以克服的文学倾向51

六“诗酒生涯兴未赊”59

第三章 诗的觉醒期67

一 立志弃文学医68

二 又煽起文艺的倾向73

三 从朗费洛到泰戈尔74

四 海涅及其他81

五 放弃医学,委身文艺90

第四章 诗的爆发97

一 在历史的风暴中99

二 找到了“喷火口”104

三《女神》的诞生107

四“爆发期”中的一支插曲——125

《三叶集》125

五《女神》以后的诗歌创作和翻译133

第五章 向戏剧的发展148

一“乃所愿则学歌德也”149

二 翻译《浮士德》153

三 歌德影响的另一面159

四从《棠棣之花》到《孤竹君之二子》162

五《三个叛逆的女性》169

六 戏剧创作之余181

第六章 向小说的发展186

一 最初的尝试188

二 向小说发展的准备192

三从《残春》到《塔》和《橄榄》197

四 翻译《处女地》和《异端》203

第七章 思想的转换207

一 热烈的爱国主义者209

二“醉心泛神论”218

三 十月革命的光芒230

四 翻译《社会组织与社会革命》240

五“跳进革命运动的浪潮里去”247

六 在大革命的洪炉中258

七 文艺思想的转变270

第八章 十年流亡275

一“我是中国人”277

“遗憾”277

“到日本去”279

被拘留283

“我是中国人”289

二“精研古代社会”294

使辩证唯物论中国化294

填补世界文化史上的“白页”296

“挑战及其他”304

三“在研究之外”308

四“由日本回来了”311

第九章 为民族解放和人民民主而斗争320

一 谱写民族抗战的“洪波曲”322

“今日归来入阵营”322

上海——香港——广州327

在“三厅”成立前后331

二 史剧创作的大丰收341

走“迂回之路”341

《棠棣之花》是怎样开放的?343

时代的悲剧——《屈原》354

《虎符》——时代先驱者的颂歌”371

《高渐离》——刺向暴君的利剑380

《孔雀胆》——曲折与教训385

《南冠草》——凛冽千秋的正气歌396

三 抗战时期的史学研究403

第十章 在新中国的土地上409

一 解放后的诗歌创作410

二 解放后的历史剧创作415

关于《蔡文姬》415

关于《武则天》425

关于电影剧本《郑成功》432

三 解放后的史学研究435

第十一章 诗论440

一 前期的诗歌理论442

“论诗的宗旨”442

“诗的本质专在抒情”447

“诗的创造贵在自然流露”449

“节奏之于诗是它的外形,也是它的生命”450

“诗之精神在其内在的韵律”453

“诗的创造是要创造人”455

二 后期的诗歌理论456

“意识是第一着”456

“诗非抒情之作者,根本不是诗”461

诗韵及其他465

“和谐是诗的语言的生命”469

“怎样估计‘五四”以来的新诗”471

创造人民的文艺476

第十二章 史剧论484

一“史剧家是发展历史的精神”,但要有“正确的研究”和“充分的严肃性”485

二“艺术有想象的天地”,“剧作家有他创作上的自由”489

三 不能“把史剧和现实对立”493

四 史剧的用语“以古今能够共通的最为理想”496

五 关于“悲剧的精神”498

附 录 郭沫若著作生活简谱500

后记519

修订版书后521

2002年第三版后记52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