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临床生化检验诊断学 下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临床生化检验诊断学 下
  • 张秀明,黄宪章,曾方银,刘忠民主编;姜旭淦,石凌波,徐宁副主编;万泽民,王前,王琰等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166829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1584页
  • 文件大小:262MB
  • 文件页数:775页
  • 主题词:临床医学-生物化学-医学检验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临床生化检验诊断学 下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册3

上篇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3

第1章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技术基础3

第一节 水的制备与监测4

第二节 常用玻璃器皿的清洗与校准12

第三节 移液器的使用15

第四节 天平的使用18

第五节 酸度计的使用24

第六节 离心技术26

第2章 光学分析技术34

第一节 吸收光谱分析法35

第二节 发射光谱分析法56

第三节 拉曼光谱分析法64

第四节 其他光学分析方法68

第3章 电化学和化学传感器技术75

第一节 电化学分析法的理论基础76

第二节 电位测定法79

第三节 电压分析法89

第四节 电导分析法92

第五节 电量测定法93

第六节 光学传感器技术95

第七节 酶传感器技术97

第八节 电解质分析仪分析技术101

第九节 血气分析仪分析技术105

第4章 电泳技术116

第一节 电泳技术的基本原理和分类117

第二节 影响电泳迁移率的因素119

第三节 电泳分析常用方法120

第四节 在生化检验中的应用130

第5章 层析技术138

第一节 层析技术的原理和分类140

第二节 凝胶层析法143

第三节 离子交换层析法147

第四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152

第五节 气相色谱法157

第六节 亲和层析法164

第七节 聚焦层析法169

第6章 质谱技术172

第一节 概述与定义173

第二节 质谱技术基本原理与质谱仪173

第三节 质谱解析基础知识183

第四节 质谱技术的临床应用187

第7章 临床酶学检验技术194

第一节 概述195

第二节 酶促反应动力学201

第三节 酶活性浓度分析技术205

第四节 酶蛋白浓度分析技术212

第五节 同工酶分析技术213

第六节 临床酶学检验的影响因素及控制216

第七节 临床酶学检验的标准化220

第八节 临床酶学检验的应用222

第8章 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技术226

第一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发展概况227

第二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光学测定技术230

第三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基本构造232

第四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常用分析方法235

第五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分析参数的设置240

第六节 生化分析仪的性能及校准251

第七节 检测系统的校准及校准验证255

第八节 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技术进展258

第九节 实验室全自动化分析系统的构建与应用263

第十节 常用自动生化分析仪简介273

第9章 干式生化分析技术283

第一节 干式生化分析仪发展概况283

第二节 干式生化分析仪的主要部件和工作原理284

第三节 干式生化试剂载体的基本结构288

第四节 干式生化分析法的技术特点与应用289

第五节 干式生化分析方法的质量控制293

第六节 常见干式生化分析仪应用294

第10章 免疫化学分析技术307

第一节 免疫浊度分析技术308

第二节 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319

第三节 电化学发光免疫分析技术338

第四节 其他免疫化学分析技术349

第11章 POCT技术359

第一节 概述360

第二节 POCT的相关技术361

第三节 POCT的临床应用364

第四节 POCT仪器的选择和质量控制367

第五节 POCT在测定血糖中的应用371

第六节 血糖仪国际标准和国家标准介绍374

第12章 基因和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377

第一节 基因扩增技术378

第二节 核酸分子杂交技术389

第三节 基因测序技术394

第四节 基因芯片技术398

第五节 蛋白质组学分析技术402

中篇 临床生物化学检验质量管理413

第13章 分析前变异的来源及其控制413

第一节 分析前变异的特点及分类414

第二节 血液样本采集前变异418

第三节 血液样本采集引起的变异423

第四节 血液样本采集后变异430

第五节 体液样本的采集、运输与贮存433

第六节 减少分析前变异的方法440

第14章 分析误差与检验质量目标453

第一节 分析误差的有关概念454

第二节 检验质量目标的设定层次457

第三节 设定质量目标的策略458

第四节 基于生物学变异设定质量目标462

第五节 分析总误差可接受性的判断473

第15章 检测系统的选择与性能评价479

第一节 检测系统的概念及其性能480

第二节 方法学评价的性能参数481

第三节 方法学评价的有关文件484

第四节 方法学选择的流程485

第五节 试剂盒的选择与评价490

第六节 确认方法性能的实验492

第七节 方法学选择与性能评价示例495

第八节 临床实验室的测量验证498

第16章 精密度评价实验501

第一节 有关概念和基本要求501

第二节 Westgard精密度实验方案503

第三节 EP5-A2精密度实验方案505

第四节 EP15-A2精密度实验方案510

第五节 其他的精密度实验方案515

第17章 正确度评价实验518

第一节 与正确度评价有关的基本概念519

第二节 正确度评价实验需要考虑的因素519

第三节 EP9-A2方法学比对实验方案523

第四节 EP15-A2正确度评价实验方案533

第18章 可报告范围评价实验539

第一节 对有关概念的理解539

第二节 可报告范围确定实验需要考虑的因素542

第三节 采用平均斜率法确定可报告范围543

第四节 采用EP-6A方案进行线性评价549

第五节 利用最大稀释度实验确定临床可报告范围556

第19章 检测限评价实验560

第一节 分析灵敏度和检测限值的概念561

第二节 检测低限、生物检测限和功能灵敏度评价实验563

第三节 空白限、检出限和定量检出限评价实验569

第四节 空白限、检出限和定量检出限应用实例578

第20章 参考区间的建立和应用585

第一节 参考值和参考区间的概念586

第二节 参考区间的建立588

第三节 参考个体的选择589

第四节 分析前和分析中的影响因素592

第五节 参考值的统计学处理594

第六节 参考区间的建立示例597

第七节 参考区间的转移603

第八节 参考区间的验证604

第九节 参考区间的描述606

第21章 临床生化检验中的干扰609

第一节 分析干扰概述610

第二节 分析干扰的评价612

第三节 分析干扰评价实验614

第四节 建立、验证和确认干扰声明627

第五节 检测仪器局限性引起的干扰630

第六节 排除内源性干扰的方法631

第22章 分析过程质量管理637

第一节 控制品的性能与选择638

第二节 统计质量控制方法643

第三节 控制图652

第四节 分析目标质量控制方法665

第五节 其他质量控制方法673

第六节 失控后的处理677

第七节 质控数据的管理681

第八节 室内质控数据实验室间比较685

第23章 临床诊断试验的诊断性能评价687

第一节 临床诊断试验概述687

第二节 临床诊断试验的诊断性能评价指标692

第三节 受试者工作特征曲线697

第四节 诊断试验诊断性能的评价方法699

第24章 室间质量评价705

第一节 室间质量评价计划的目的和作用706

第二节 室间质量评价的组织管理与数据统计707

第三节 室间质量评价结果的分析与应用711

第四节 室间质量评价替代程序717

第五节 室内质控数据的室间比对计划721

第25章 量值溯源与参考系统724

第一节 溯源性及有关问题724

第二节 临床检验的量值溯源729

第三节 临床检验参考系统现状734

第26章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739

第一节 概述740

第二节 测量不确定度评定概论742

第三节 “自上而下”的方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753

第四节 “自下而上”的方法评定测量不确定度768

第五节 测量不确定度的报告774

第六节 测量不确定度的应用775

第七节 医学实验室评定测量不确定度示例777

第27章 实验室信息系统及其应用783

第一节 实验室信息系统概述784

第二节 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相关标准788

第三节 实验室信息系统的网络技术和维护799

第四节 条形码技术及其在实验室信息系统中的应用806

第五节 实验室信息系统的规划和流程设计814

第六节 实验室信息系统的功能和应用820

下册833

下篇 临床生物化学诊断833

第28章 糖代谢紊乱833

第一节 糖类的化学834

第二节 葡萄糖的代谢与调节837

第三节 糖代谢异常840

第四节 糖尿病诊断指标测定848

第五节 糖尿病监测指标测定854

第六节 糖尿病并发症监测指标测定856

第七节 血糖调节激素测定860

第八节 胰岛自身抗体测定864

第九节 糖尿病遗传基因检测866

第十节 血糖的POCT监测及质量管理867

第十一节 糖化血红蛋白测定的标准化和溯源867

第29章 氨基酸和蛋白质代谢紊乱872

第一节 氨基酸及其代谢紊乱873

第二节 蛋白质及其代谢紊乱880

第三节 血清氨基酸测定890

第四节 体液蛋白质测定892

第五节 蛋白质电泳分析895

第30章 血脂和脂蛋白代谢紊乱900

第一节 脂蛋白的结构、组成与代谢901

第二节 异常脂蛋白血症909

第三节 脂代谢紊乱与动脉粥样硬化911

第四节 血清脂类测定915

第五节 脂蛋白测定920

第六节 载脂蛋白测定926

第七节 其他脂质测定929

第八节 血脂测定的临床应用与血脂异常的防治932

第九节 血脂分析质量控制934

第十节 血脂和脂蛋白测定的标准化936

第31章 水电解质平衡紊乱940

第一节 体液平衡940

第二节 体液平衡紊乱945

第三节 电解质分析948

第32章 血气和酸碱平衡紊乱955

第一节 酸碱平衡与调节956

第二节 气体交换959

第三节 血气与酸碱分析常用参数961

第四节 血气和酸碱分析方法963

第五节 酸碱平衡紊乱966

第六节 血气分析对呼吸功能的判断972

第七节 血气和酸碱分析质量保证973

第33章 微量元素代谢紊乱976

第一节 微量元素的概念与分类977

第二节 主要微量元素代谢紊乱977

第三节 微量元素检测985

第四节 常用微量元素的检测指标987

第34章 维生素代谢紊乱990

第一节 脂溶性维生素991

第二节 水溶性维生素995

第三节 维生素检测1001

第35章 诊断酶学1004

第一节 概述1006

第二节 血清酶变化的病理机制1008

第三节 肌肉酶类1010

第四节 肝脏酶类1014

第五节 胰腺酶类1021

第六节 骨酶1024

第七节 红细胞酶类1025

第36章 治疗药物监测1031

第一节 治疗药物监测的目的和意义1033

第二节 药代动力学基础1035

第三节 治疗药物测定方法1040

第四节 治疗心脏病药物1046

第五节 抗生素1049

第六节 抗癫痫药1050

第七节 抗精神病药1052

第八节 免疫抑制剂1055

第九节 平喘药1058

第37章 毒理学监测1060

第一节 毒理学监测的意义1061

第二节 毒性物质的分级及作用机制1063

第三节 生物监测指标的分类与选择1065

第四节 取样时间的选择和样品采集1066

第五节 化学性毒物的检测1068

第六节 治疗药物的检测1083

第七节 滥用药物的检测1085

第38章 肝胆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094

第一节 肝脏的解剖和功能1095

第二节 血清酶学检查1099

第三节 蛋白质代谢1103

第四节 胆红素与胆汁酸代谢检查1105

第五节 肝纤维化检查1110

第六节 定量肝功能试验1111

第七节 常见肝脏疾病的肝功能改变1112

第八节 肝脏疾病检验项目临床应用指南1132

第39章 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138

第一节 肾脏的基本结构1140

第二节 肾脏的生理功能1141

第三节 肾脏疾病的临床生物化学表现1145

第四节 肾小球功能试验1149

第五节 肾近端小管功能检查1158

第六节 肾远端小管功能检查1162

第七节 肾血流量检测1165

第八节 肾脏内分泌功能的检查1165

第九节 肾脏疾病生物化学检验指标的选择与应用1165

第十节 常见肾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167

第40章 心脏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180

第一节 心脏的结构和功能1182

第二节 心脏疾病的病理生理学1183

第三节 冠心病的生物化学危险因素1187

第四节 心肌损伤标志物1189

第五节 心肌损伤酶标志物1191

第六节 心肌缺血和早期损伤标志物1192

第七节 心脏特异性蛋白质1197

第八节 心力衰竭标志物1202

第九节 研究中的心脏标志物1207

第十节 心肌梗死后血管活性物质的变化1212

第十一节 心脏标志物临床意义指南1214

第十二节 心脏标志物检测标准化1217

第十三节 POCT与心脏疾病1220

第41章 骨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225

第一节 钙磷镁代谢与调节1227

第二节 钙磷镁代谢异常与调节异常1232

第三节 代谢性骨病1235

第四节 骨形成标志物的测定1241

第五节 骨吸收标志物的测定1243

第六节 骨代谢相关激素的测定1245

第七节 骨矿物质测定1248

第42章 胃肠胰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251

第一节 胃肠胰的结构与功能1252

第二节 胃肠胰疾病病理学和生物化学1263

第三节 胃肠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1269

第四节 胰腺疾病的生物化学检验1272

第43章 贫血和血红蛋白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275

第一节 红细胞的代谢与功能1276

第二节 血红蛋白的结构与功能1279

第三节 贫血的分类与实验室诊断1280

第四节 卟啉病和血红蛋白病1282

第五节 缺铁性贫血的生物化学检验1286

第六节 巨幼红细胞贫血的生物化学检验1289

第七节 溶血性贫血的生物化学检验1290

第八节 卟啉病和血红蛋白病的生物化学检验1292

第44章 高血压的生物化学诊断1296

第一节 高血压的定义与分类1297

第二节 高血压发病的生物化学机制1298

第三节 高血压的实验室诊断1301

第四节 高血压的临床生物化学检测1306

第45章 神经精神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318

第一节 神经系统的结构和生物化学功能1319

第二节 脑脊液常规生物化学检测1326

第三节 神经系统特异性蛋白质检测1330

第四节 脑脊液酶类测定1334

第五节 脑脊液神经递质和神经肽测定1335

第六节 神经精神疾病的基因诊断1340

第七节 常见神经精神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342

第46章 下丘脑-垂体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355

第一节 下丘脑-垂体的解剖和生理功能1355

第二节 腺垂体激素测定1361

第三节 神经垂体激素测定1368

第四节 垂体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369

第47章 甲状腺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373

第一节 甲状腺的解剖和生理1374

第二节 促甲状腺激素测定1377

第三节 甲状腺激素测定1379

第四节 抗甲状腺自身抗体测定1382

第五节 血清甲状腺球蛋白和甲状腺结合球蛋白测定1384

第六节 甲状腺功能动态试验1386

第七节 甲状腺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387

第48章 肾上腺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390

第一节 肾上腺的结构和生理功能1391

第二节 肾上腺皮质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测定1393

第三节 肾上腺髓质激素及其代谢产物测定1398

第四节 肾上腺皮质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400

第五节 嗜铬细胞瘤的生物化学诊断1403

第49章 性腺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404

第一节 男性生殖生物学1405

第二节 女性生殖生物学1409

第三节 生殖内分泌激素1413

第四节 性腺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418

第50章 肿瘤的生物化学诊断1424

第一节 肿瘤与肿瘤标志物的概念1427

第二节 肿瘤标志物的测定方法1428

第三节 酶类肿瘤标志物1431

第四节 激素类肿瘤标志物1439

第五节 胚胎抗原类肿瘤标志物1443

第六节 特殊蛋白质类肿瘤标志物1445

第七节 糖蛋白抗原类肿瘤标志物1451

第八节 癌基因蛋白类肿瘤标志物1457

第九节 其他肿瘤标志物1461

第十节 肿瘤标志物的临床应用1463

第51章 妊娠期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471

第一节 妊娠期母体和胎儿的生物化学变化1472

第二节 正常与异常妊娠的生物化学诊断1476

第三节 妊娠特有疾病的生物化学诊断1477

第四节 妊娠和异常妊娠诊断生物化学指标测定1479

第五节 胎儿健康状况的评价1482

第六节 产前筛查和产前诊断1484

第52章 老年期的临床生物化学1490

第一节 衰老的生理及化学机制1490

第二节 老年期的生物化学变化1493

第三节 老年期的临床化学结果分析1497

第四节 衰老的生物化学检测1500

第53章 儿童的临床生物化学1510

第一节 儿童生长发育异常1511

第二节 小儿血气和酸碱平衡紊乱1512

第三节 小儿水和电解质代谢紊乱1514

第四节 儿童的肝代谢功能检查1516

第五节 儿科病人的骨钙代谢紊乱1523

第六节 儿科病人的内分泌功能紊乱1527

第七节 遗传代谢性疾病1529

第八节 婴幼儿药物代谢与药物动力学1533

第九节 小儿静脉穿刺术及相关问题1534

附录 常用自动生化分析仪的性能指标1539

中英文名词对照索引155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