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古代汉语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古代汉语
  • 王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7040323122
  • 出版时间:2012
  • 标注页数:536页
  • 文件大小:97MB
  • 文件页数:554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古代汉语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古代汉语与汉语史1

二、古代汉语课程的性质、任务和基本内容6

三、学习古代汉语的目的和意义8

四、古代汉语的学习方法14

附录:《古代汉语》文选注释体例17

上编27

第一章 汉字形体演变与构形分析27

第一节 汉字形体的演变27

一、汉字字体的演进28

二、汉字构形的演变40

第二节 汉字的形体结构49

一、象形50

二、指事52

三、会意53

四、形声57

五、转注60

六、假借62

第二章 汉字的使用与词义探求66

第一节 因形求义66

一、因形求义的条件67

二、因形求义的步骤和方法71

第二节 汉字的使用78

一、异体字78

二、分化字84

三、通假字91

四、繁简字96

第三章 古代汉语的词汇与词义101

第一节 古代典籍中的字和词102

一、字和词的辩证关系102

二、异词同字与异字同词现象105

第二节 古代汉语词汇的外部结构特点107

一、单音词与双音合成词107

二、联绵词109

第三节 古今汉语词义的差异与沟通110

一、古今汉语的差异111

二、古今汉语的沟通116

第四节 古代汉语的多义词119

一、古代汉语多义词义项的类别119

二、词义引申与引申义120

三、文字假借与假借义126

第四章 古代汉语的词际关系133

第一节 古代汉语词的同义关系134

一、同义词的定义134

二、同义词的确证136

三、同义词的辨析140

第二节 古代汉语词的同源关系145

一、同源词的定义145

二、推源和系源146

三、研究同源关系的意义150

第五章 音韵学基本知识155

第一节 中古音的声、韵、调156

一、声156

二、韵158

三、调159

四、反切160

第二节 上古音的声、韵、调161

一、上古声母161

二、上古韵部166

三、上古声调170

第六章 音韵学的应用171

第一节 上古音与字词关系的探求172

一、探求字词同源172

二、确定用字通假173

三、寻绎诗歌和词语的声律175

四、从语音角度研究复音词的构成176

第二节 判定上古字音相同相近的方法177

一、判定字音相同相近的标准177

二、如何判定古音相同相近181

第七章 实词187

第一节 实词概说187

一、名词188

二、动词189

三、形容词191

四、数词192

五、量词192

第二节 实词兼类和词类活用192

一、名词用作动词193

二、形容词用作动词196

三、数词用作动词199

第三节 数词及数量表示法199

一、数词199

二、数量表示法205

第八章 虚词208

第一节 虚词概说209

一、代词209

二、副词210

三、介词210

四、连词211

五、助词211

第二节 代词、副词213

一、代词213

二、副词224

第三节 介词、连词239

一、介词239

二、连词247

第四节 助词262

一、结构助词262

二、语气助词270

第九章 短语和句子283

第一节 短语283

一、偏正短语284

二、动宾短语288

第二节 句子301

一、判断句301

二、被动句304

第十章 古书的注释310

第一节 古书注释的发展概况和体式类型310

一、古书注释的发展概况311

二、古书注释的体式类型315

第二节 古书注释的内容与注释用语319

一、解字词320

二、释文句326

三、说明用典332

四、考释名物仪制333

第十一章 古书阅读常识336

第一节 古书的特殊表达方式336

一、对文337

二、连文339

三、变文342

四、互文344

五、曲指346

六、用典348

第二节 古代语言文字学专书350

一、《说文解字》351

二、《说文解字注》355

三、《说文通训定声》356

四、《尔雅》357

五、《广雅》358

六、《广雅疏证》358

七、《广韵》359

八、《经传释词》359

九、《经籍?诂》360

第三节 古代文化知识与古书阅读361

一、古代的天文地理与古书阅读361

二、古代的社会制度与古书阅读364

三、古人的生活方式与古书阅读368

下编373

第一单元373

第一课 《诗经》四首373

关雎373

鹿鸣374

常棣375

玄鸟376

第二课 《楚辞》二首379

东皇太一379

涉江380

第三课 归田赋384

第二单元388

第四课 郑伯克段于鄢388

第五课 晋灵公不君393

第六课 鞌之战398

第七课 子产坏晋馆垣406

第八课 伍举论台美而楚殆410

第九课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414

第三单元422

第十课 繫辞422

第十一课 《尚书》二则425

汤誓425

牧誓426

第十二课 儒行430

第十三课 中庸433

第四单元437

第十四课 孔子论学437

第十五课 侍坐440

第十六课 许行443

第十七课 齐桓晋文之事450

第十八课 性善457

第十九课 天论459

第五单元463

第二十课 《老子》四章463

第一章463

第八章464

第十六章464

第三十九章465

第二十一课 《庄子》两篇467

齐物论467

秋水469

第二十二课 尚贤472

第二十三课 存韩477

第二十四课 孟春之月481

第六单元485

第二十五课 项羽本纪485

第二十六课 伯夷列传490

第二十七课 管仲列传495

第二十八课 诸子略499

第七单元506

第二十九课 定之方中506

第三十课 曲礼507

第三十一课 大学之道508

第三十二课 不见诸侯510

第三十三课 橘颂511

第三十四课 离娄513

第三十五课 彊国515

第三十六课 相忘於江湖517

第三十七课 重耳出亡519

第三十八课 山虞523

附录 高本汉中古290韵类表526

后记53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