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宪政史 第4卷 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宪政史 第4卷 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
  • 顾銮斋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119212
  • 出版时间:2013
  • 标注页数:416页
  • 文件大小:207MB
  • 文件页数:425页
  • 主题词:宪法-法制史-西方国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西方宪政史 第4卷 意大利、法国、德国和英国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意大利1

第一节 意大利宪政研究概述1

一、统一进程中的宪政探索2

二、关于法西斯主义运动与宪政之关系2

三、关于战后的政局和民主制的建立3

四、关于政党政治4

五、关于现代宪政的完善与发展4

第二节 君主制时期的宪政探索5

一、统一前的社会状况5

二、立宪运动和护宪斗争9

三、阿尔伯特宪法17

四、意大利王国时期的宪政19

第三节 宪政的缺失:法西斯独裁专政25

一、议会民主制的瓦解25

二、法西斯的极权统治28

三、极权政体对宪政民主的荡涤33

第四节 现代宪政体制的确立38

一、1948年共和国宪法38

二、多党联合政府43

三、分权制衡机制52

四、宪法至上与宪法法院60

第五节 现代宪政的完善与发展63

一、1948年以来的修宪活动63

二、议会选举制度改革75

第二章 法国81

第一节 法国宪政研究概述81

一、法兰西宪政“情结”82

二、宪政特征85

三、法国宪政问题研究状况87

第二节 大革命时期的艰难起步89

一、《人权宣言》的宪政意义90

二、几部宪法及其评价94

三、分权模式:议会主权及立法权至上99

四、宪政动荡的心态根源103

五、经验与教训106

第三节 拿破仑时代的个人化倾向110

一、“雾月十八日政变”:独特宪政开端110

二、1799年宪法下的“三权合一”113

三、《拿破仑法典》与法制观念的加强117

四、书报检查制度119

五、《帝国宪法附加法》的宪政思想120

六、简单评价123

第四节 第二共和国与第二帝国时期的曲折性125

一、复辟时期的宪政状况125

二、第二共和国时期的制宪讨论127

三、第二共和国时期行政权与立法权的绝对分立131

四、行政权与立法权的角逐132

五、1852年宪法的制定135

六、从共和到帝制:宪政历程的曲折多变137

第五节 第三、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宪政的不稳定性141

一、第三共和国时期“责任内阁制”的建立142

二、1875年宪法及其持久的原因146

三、第四共和国宪法及其宪政设计147

四、第四共和国时期的内阁危机154

五、第三、第四共和国时期法国宪政的得失155

第六节 第五共和国时期法国宪政的合理化157

一、第五共和国的宪政背景及1958年宪法的制定158

二、行政权的强化160

三、立法权的合理化166

四、宪法委员会的设立及宪政实践的新发展170

五、第五共和国宪政的意义172

结语175

第三章 德国177

第一节 宪政思想渊源179

一、宗教改革、农民战争与宪政启蒙179

二、普芬多夫自然法学说的宪政影响183

三、康德、费希特、黑格尔的宪政贡献186

四、法国大革命和拿破仑战争对德国宪政民主运动的促进192

第二节 早期的宪政民主努力194

一、施泰因—哈登贝格改革194

二、资产阶级“立宪运动”和德意志诸邦的立宪实践198

三、1848年德国革命与《法兰克福宪法》及其流产200

四、普鲁士“宪法之争”和《北德意志联邦宪法》203

第三节 德意志帝国时期宪政民主的发展206

一、关税同盟、王朝战争与帝国统一:为宪政民主制度铺平道路206

二、《德意志帝国宪法》和二元君主立宪制的确立209

三、工人运动对德国宪政的促进210

四、军国主义与德国宪政的倒退212

第四节 魏玛时期的宪政成就214

一、工人民主政权的尝试与失败215

二、新康德主义法学派对魏玛宪政的影响219

三、《魏玛宪法》与魏玛共和国222

四、议会民主危机与纳粹党团上台225

第五节 纳粹独裁统治与宪政民主瓦解227

一、反民主理论及其思想来源228

二、一党专政和宪政体制的瓦解232

三、“领袖原则”和极权统治的确立与加强234

四、法西斯独裁政权的崩溃236

第六节 战后宪政民主的重建与发展238

一、1949年《德意志联邦共和国基本法》和联邦体制下宪政民主的新模式239

二、1949年《德意志民主共和国宪法》和对社会主义宪政民主的探索243

三、哈贝马斯对当代宪政的影响246

四、统一后宪政民主的新发展249

第四章 英国253

第一节 主要内容和史学编纂概况253

一、主要内容253

二、史料举要266

三、学术史梳理271

第二节 革命——为宪政而斗争(1603—1688)275

一、早期斯图亚特王朝的宪政冲突275

二、长期议会的议会主权试验(1640—1653)282

三、护国公制(1653—1660)294

四、复辟时期的宪政296

第三节 混合君主制(1688—1830)301

一、议会至上原则的确立301

二、混合君主制与国王的实际权力314

三、政党政治和内阁制的缓慢发展326

第四节 议会民主制的实现(1830—1945)334

一、议会改革运动335

二、议会成分变化和上院的式微343

三、两党制的形成348

四、内阁制的形成360

第五节 二战以来宪政的发展与变革365

一、议会君主制365

二、加入欧洲371

三、权力下放375

参考文献385

重要名词索引4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