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移动通信系统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移动通信系统
  • 田万成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邮电学院出版社
  • ISBN:7563500731
  • 出版时间:1991
  • 标注页数:237页
  • 文件大小:6MB
  • 文件页数:24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移动通信系统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1

前言1

第一章 概述1

第一节 引言1

第二节 移动通信的划分2

第三节 移动通信发展过程10

第四节 陆地移动通信的特点11

第五节 主要技术发展方向和趋势12

一、采用数字传输、开发多种业务12

二、提高频率利用率,开发新的频段12

三、扩充基本功能,不断满足用户需求13

小结14

思考题和练习题15

第二章 移动通信的电磁环境和电波传播16

第一节 概述16

一、快衰落17

三、多径传播效应18

二、慢衰落18

第二节 移动通信的电波传播19

一、地形、地物分类19

二、电波传播路径衰耗中值的计算21

三、场强变动分布特性33

第三节 环境噪声和多径传播对接收质量的影响36

一、环境噪声对移动通信的影响36

综合影响38

二、环境噪声和多径传播对话音质量的38

第四节 系统信号电平的设计及电波路由衰耗的计算42

一、接收机允许最小输入信噪比S1/N142

二、接收机最小输入功率中值S44

三、移动台和基地台之间允许最大传输衰耗中44

值LM的设计44

四、设计例44

五、基地台天线有效高度hb和覆盖区的计算46

第五节 Egli模型的应用46

思考题和练习题52

小结52

第一节 引言54

第二节 同道干扰54

第三章 移动通信的干扰54

第三节 互调干扰61

一、互调干扰的基本概念61

二、互调干扰的频率组合关系61

三、产生互调的数目62

四、无三阶互调的频率分配方法65

五、发射机互调67

六、接收机互调71

第四节 邻道干扰及发射机边带噪声73

第五节 发射机的杂散辐射和接收机的杂散响应75

小结77

思考题和计算题77

第一节 移动通信业务区域组成79

一、大区制79

第四章 移动通信组网79

二、小区制80

三、多信道共用技术82

四、信道复用83

五、基地台天线激励方式84

六、根据用户分布密度划分无线区范围和信道84

数目的分配84

第二节 信道复用距离的计算85

一、同频干扰概率86

二、信道复用距离的计算89

第三节 多信道指配92

一、固定信道指配92

二、动态信道分配92

第四节 移动通信网络结构95

第五节 信令102

一、概述102

二、模拟信令103

三、数字信令108

四、建立信道的信令内容109

第六节 移动通信系统的控制与交换110

一、移动台位置的测定110

二、移动台位置登记、一齐呼叫111

三、移动用户通话中信道转换111

第七节 入网方式112

一、移动电话网作为市话局的分局接入市话112

网112

入市话网115

二、移动通信系统通过移动交换机、中继线接115

三、移动通信系统通过用户线与市话局连接117

第八节 入网接口技术118

一、单个MBS小容量公用陆地移动通信网119

PLMN的接口技术要求119

二、大、中容量小区制式PLMN接口技术要121

求121

小结126

思考题和练习题127

第一节 概述128

第五章 系统设计128

第二节 系统容量的预测129

第三节 话务量、无线信道呼损率、信道利用率的设计131

一、话务量、呼损率的定义131

二、呼损率的计算132

三、信道利用率135

四、用户忙时话务量与用户数目135

第四节 设计实例136

小结139

思考题和练习题139

第六章 移动通信系统140

第一节 公用移动通信系统140

一、大容量公用移动通信系统140

二、AMPS公共移动通信系统145

三、中容量公用移动通信系统158

第二节 专用无线移动通信系统166

一、系统结构与特点166

二、控制台设备168

三、控制台无线控制设备、监控设备172

四、控制信令的帧结构及数字信令格式175

五、用户无线电话设备180

六、控制信令格式182

第三节 无线电寻呼系统183

一、系统概述183

二、系统设计184

第四节 无绳电话系统190

二、一种模拟无绳电话系统191

一、无绳电话系统的基本目标和技术特点191

三、一种数字无绳电话系统194

四、系统传输特性195

五、系统工作特性、指标、控制信号197

小结198

思考题和练习题198

第七章 数字移动通信200

第一节 引言200

一、时域编码201

第二节 低速话音编码201

二、频域编码202

三、声码器202

第三节 窄带数字调制方式203

一、TFM方式203

二、GMSK方式206

三、直接调频(DFM)209

第四节 数字信号的传输212

附录217

附录一 移动通信中的术语定义及解释217

附录二 发射机、接收机主要技术特性223

(一)发射机的主要技术特性223

(二)接收机的主要技术特性225

附录三 发射的标志228

附录四 第三区移动通信频率分配230

附录五 农村地区移动无线电波传播曲线232

参考资料2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