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世界通史 近代部分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世界通史 近代部分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1104207.jpg)
- 杨生茂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11001·204
- 出版时间:1962
- 标注页数:522页
- 文件大小:34MB
- 文件页数:57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世界通史 近代部分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页1
导言1
第一编 从英国资产阶级革命到普法战争和巴黎公社前夕17
第一章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17
第一节 革命的社会经济前提17
资本主义经济的成长17
革命前阶级关系 新贵族18
清教运动20
詹姆士一世的反动统治21
第二节 斯图亚特王朝的反动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21
查理一世的统治 革命形势的成熟22
第三节 革命的开始 第一和第二次内战 共和国的建立24
革命的开始 长期国会同专制王权的斗争24
本书地图24
17世纪英国资产阶级革命24
第一次内战 长老派和独立派25
长期国会的政治经济措施与农民运动的发展27
国会与军队的冲突和军队内部的斗争28
本书插图30
英国国会处决国王查理一世30
第二次内战共和国的建立30
掘地派运动 平等派起义31
第四节 共和国时期的阶级斗争31
爱尔兰人民起义 苏格兰叛乱的平息32
共和国的对内对外政策34
克伦威尔军事独裁的建立34
第五节 克伦威尔的独裁统治34
护国时期的内政和对外战争36
斯图亚特王朝的复辟38
第六节 斯图亚特王朝复辟和1688年政变38
查理二世的统治39
1688年政变资产阶级、新贵族统治的建立41
资产阶级、新贵族的思想家42
英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44
第二章 17世纪后半期与18世纪欧洲大陆的主要封建国家45
第一节 法国的封建专制制度 18世纪的启蒙运动45
路易十四的封建专制统治45
路易十四的对外战争47
收割季节中的农民(17世纪西欧)48
农民和城市平民的反封建斗争48
路易十五的统治 封建专制制度的危机50
18世纪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52
德意志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58
第二节 17世纪后半期与18世纪的德意志58
哈布斯堡家族统治下的奥地利帝国60
普鲁士王国的兴起64
第三节 封建农奴制的俄国 17、18世纪俄国的农民战争68
封建农奴制经济68
斯杰潘·拉辛领导的农民起义69
彼得一世的改革 俄瑞战争70
叶卡德琳娜二世统治时期的农奴制经济72
普加乔夫领导的农民战争73
叶卡德琳娜二世加强贵族专制统治的措施74
第三章 17、18世纪的亚洲国家 西方殖民者的入侵和亚洲各国人民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斗争77
第一节 奥斯曼帝国的衰落77
社会经济的衰落77
伊斯坦布尔起义79
对外战争的失败80
第二节 印度莫卧儿帝国的解体 英国对印度的侵略82
社会经济的发展82
反莫卧儿帝国的起义 帝国的解体83
英国殖民者的入侵和印度人民的反侵略斗争86
英国的殖民统治和殖民掠夺88
荷兰殖民者的入侵 苏拉巴谛起义92
第三节 印度尼西亚开始沦为荷兰殖民地92
荷兰的殖民掠夺94
华侨和爪哇人民共同反对荷兰殖民者的斗争95
第四节 德川幕府统治下的日本97
社会经济的发展97
幕府的改革和人民起义99
第五节 17、18世纪的中国102
清朝的建立102
中国与世界各国的关系104
中国文化在西欧的传播和影响108
清朝统治的危机与西方资本主义各国对中国的侵略活动111
第四章 18世纪的英国 工业革命的开始113
第一节 18世纪前半期的英国 工业革命的前提113
资产阶级议会制的确立113
资本原始积累的扩大115
机器的发明和应用117
第二节 工业革命及其后果117
工业革命的经济后果119
工业资产阶级和工业无产阶级的形成120
工业革命时期的童工劳动及贫民窟120
18世纪60--80年代资产阶级激进主义运动121
资产阶级的经济思想家123
第一节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社会经济和政治状况125
十三个殖民地的建立及其社会经济发展125
第五章 英属北美殖民地的独立战争125
英国的殖民统治美利坚民放族民族的形成128
第二节 北美独立战争130
殖民地和宗主国矛盾的尖锐化 人民群众运动的发展130
美国独立战争中的民兵纪念碑132
独立战争的开始《独立宣言》132
独立战争的胜利135
第三节 独立后美国国内的阶级斗争137
谢司起义137
1787年宪法138
独立战争的意义140
社会各阶级的矛盾141
第六章 18世纪法国资产阶级革命141
第一节 革命形势的成熟141
封建专制制度危机的加深144
三级会议的召开146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 各地农民起义148
第二节 革命的第一阶段 大资产阶级君主立宪派的统治148
祖国在危急中148
巴黎人民攻占巴士底狱148
八月法令《人权宣言》149
10月5--6日的革命事件 革命俱乐部的活动151
制宪议会的措施 1791年宪法153
欧洲反革命势力武装干涉的准备 战争的爆发155
1792--1794年的法国156
第三节 革命的第二阶段 共和国的成立 吉伦特派的统治157
1792年8月10日的人民起义157
革命的深入发展 宣布共和158
吉伦特派和山岳派的斗争159
经济情况的恶化 忿激派的革命活动160
第四节 革命的第三阶段 雅各宾派革命民主专政162
1793年5月31日到6月2日起义162
雅各宾派的政策 1793年宪法163
雅各宾派专政的加强和专政的成就165
雅各宾派专政的危机 1794年热月反革命政变167
法国资产阶级革命的历史意义169
第七章 1794-1815年的法国和欧洲171
第一节 热月党的反动统治 督政府和执政府171
热月政变后法国的阶级斗争171
平等派运动172
督政府的对外侵略战争174
督政府的政治危机175
雾月18日政变执政府176
第二节 拿破仑普国177
法兰西第一帝国的建立177
拿破仑的侵略战争179
帝国的危机 侵略战争的失败180
拿破仑帝国的崩溃 波旁王朝的复辟181
第三节 欧洲各国的革命运动和资产阶级改革182
英国人民的革命运动182
普鲁士施太因--哈登堡改革184
拿破仑统治下的意大利 1812年西班牙革命185
维也纳会议后的欧洲各国(1815年)186
拿破仑帝国疆界186
第一节 维也纳会议与神圣同盟187
维也纳会议的召开和各国间的矛盾187
第八章 维也纳会议与神圣同盟 19世纪20年代欧洲资产阶级革命运动187
维也纳会议的反动决议189
神圣同盟和四国同盟191
1820--1823年西班牙资产阶级革命192
第二节 19世纪20年代欧洲革命运动192
1820--1821年意大利革命194
1821--1829年希腊独立运动196
俄国十二月党人起义198
殖民主义的专横统治201
第一节 独立战争前夕的拉丁美洲201
第九章 18世纪末19世纪初拉丁美洲独立运动和独立国家的形成201
19世纪初的拉丁美洲202
殖民地社会阶级矛盾进一步尖锐化203
殖民地经济的发展203
资产阶级革命思想的传播204
海地革命的开始205
西班牙和葡萄牙统治力量的削弱205
第二节 拉丁美洲人民的独立运动 独立国家的建立205
西属殖民地革命运动的开始206
海地革命领袖杜桑·卢维都尔206
西属殖民地独立斗争的三个中心207
西属殖民地独立战争的胜利209
巴西人民争取独立斗争的胜利211
拉丁美洲革命的意义212
塞里姆三世的改革 塞尔维亚和希腊的起义214
第一节 奥斯曼帝国的解体214
第十章 亚洲各国沦为殖民地半殖民地 各国人民反对外国资本主义侵略的斗争214
马赫穆德二世的改革 第一次土埃战争217
外国资本侵略的加强 第二次土埃战争220
坦志麦特221
第二节 资本主义各国在伊朗的竞争 伊朗开始半殖民地化222
18世纪末到19世纪初的经济与政治222
资本主义各国争夺伊朗的斗争和伊俄和伊俄战争223
第三节 印度沦为英国殖民地 印度人民的反英斗争225
英国对印度的侵略战争225
殖民剥削制度的改变229
印度沦为殖民地的社会经济后果231
20到30年代的反英斗争232
第四节 荷兰对印度尼西亚殖民奴役的加强和爪哇人民的起义233
荷兰政府直接统治的开始 英国的短期统治233
荷兰殖民统治的恢复235
印度尼西亚革命领袖蒂博尼哥罗、印度尼西亚人民起义军236
蒂博尼哥罗领导的人民大起义236
强迫种植制度和殖民侵略的扩大237
第十一章 1815--1848年的法国、英国和德意志239
波旁王朝复辟后的反动239
第一节 复辟时期的法国七月革命和七月王朝239
复辟时期的政治斗争 烧炭党运动240
复辟时期法国的经济发展与劳动人民的状况242
空想社会主义者圣西门和傅立叶243
查理十世的反动统治和1830年七月革命246
金融贵族集团的专政 1831和1834年的里昂工人起义248
19世纪30--40年代的社会主义思潮250
七月王朝时期资本主义的发展和阶级斗争254
托利党的反动和阶级斗争的激化257
第二节 19世纪初英国的阶级斗争 1832年国会改革 宪章运动257
资产阶级激进派的活动 彼得卢事件258
1832年的国会改革259
空想社会主义者欧文261
宪章运动的兴起及其第一次高潮263
全国宪章派协会和宪章运动的第二次高潮267
宪章运动的第三次高潮宪章运动的历史意义270
第三节 19世纪30--40年代德意志的经济发展和资产阶级民主运动 西里西亚织工起义272
德意志邦联的建立和封建贵族的反动272
黑格尔的唯心主义哲学274
资本主义经济的发展 资产阶级民主运动275
青年德意志 、 青年黑格尔 和费尔巴哈的唯物主义278
初期工人运动和社会主义运动281
西里西亚纺工人起义283
科学共产主义--马克思主义产生的社会经济前提286
第一节 科学共产主义产生的历史条件286
第十二章 马克思与恩格斯 科学共产主义的诞生286
马克思主义的思想来源287
马克思、恩格斯从唯心主义转到唯物主义,从革命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共产主义者289
第二节 马克思和恩格斯制定科学共产主义理论的活动289
青年时期的马克思290
青年时期的恩格斯294
马克思、恩格斯奠定科学共产主义基础的初期著作295
共产主义通讯委员会297
第三节 马克思、恩格斯创立无产阶级政党的活动 共产主义者同盟和《共产党宣言》297
共产主义者同盟的建立300
《共产党宣言》及其伟大历史意义301
二月革命和临时政府305
第十三章 1848--1849年的欧洲革命305
第一节 法国革命305
1848--1849年的欧洲革命306
法兰西第二共和国 无产阶级和资产阶级共和派间的斗争308
制宪国民议会的选举和资产阶级反革命进攻的开始310
资产阶共和派的独占统治312
巴黎无产阶级的六月起义313
1848年宪法 路易·波拿巴当选总统315
秩序党的议会专政 路易·波拿巴政变316
第二节 德国革命320
南德诸邦的革命发动和柏林的三月起义320
1848年3月18日柏林起义320
法兰克福议会322
马克思、恩格斯与德国革命323
封建反革命势力转入进攻328
维护帝国宪法运动和1849年5月起义 革命的失败329
第三节 奥地利帝国境内的革命和民族运动331
维也纳的三月革命和五月起义331
匈牙利革命的开始333
匈牙利起义(图正中为科苏特)334
捷克的民族独立运动335
维也纳十月起义及其失败337
匈牙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匈牙利革命的失败339
革命前夕的意大利 马志尼派的革命活动340
第四节 意大利革命340
革命的第一阶段 反奥战争及其失败342
革命的第二阶段344
革命的影响和意义346
第五节 1848--1849年欧洲革命的历史意义346
马克思和恩格斯对1848年革命的总结347
工业垄断地位的形成和殖民扩张350
第一节 工业垄断地位形成时期的英国350
第十四章 19世纪50--60年代的西欧国家350
自由主义政策及其实质352
爱尔兰人民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353
工联主义和50--60年代的工人运动355
拿破仑三世的统治和法国的经济发展359
第二节 法兰西第二帝国359
劳动人民的状况国内阶级矛盾的增长361
60年代工人运动362
第二帝国危机的加深363
19世纪50--60年代的经济发展和统一运动365
第三节 意大利的统一365
1895年对奥战争 革命运动的新高涨366
意大利的统一、德意志的统一368
西西里农民起义和加里波的千人红衫志愿军368
意大利王国的建立和意大利统一的最后完成369
50年代的政治反动和经济发展370
第四节 德国的统一370
50年代普鲁士的统一活动372
60年代民族统一运动的新高涨373
工人运动的发展拉萨尔主义374
倍倍尔、李卜克内西和德国社会民主工党的成立376
俾斯麦的 铁血政策 德国统一最后完成377
农奴制危机381
第十五章 19世纪中期俄国农奴制度的危机 1861年改革381
第一节 俄国农奴制度的危机 革命民主主义思想的形成381
30--50年代沙皇政府的对内政策383
革命民主主义者别林斯基和赫尔岑384
第二节 克里米亚战争 1859--1861年的革命形势386
克里米亚战争386
人民反封建斗争和革命民主运动的加强1859--1861年的革命形势387
第三节 1861年农奴制度的废除389
农奴制废除的准备389
农奴制的废除2月19日法令390
60年代初的革命运动392
第十六章 19世纪上半期的美国 南北战争394
第一节 19世经上半期美国政治经济的发展394
18世纪末到19世纪60年代的美国领土扩张394
独立后的政治斗争和领土扩张394
19世纪上半期工农业的发展 初期工人运动397
资本主义和奴隶制的矛盾399
密苏里协定 奴隶主的政治优势400
黑人奴隶争取解放的斗争废奴运动401
美国南方奴隶主迫害黑人402
美洲印第安人被迫在金矿劳动402
第二节 南北战争403
50--60年代奴隶制危机的加深 约翰·布朗起义403
林肯当选总统 内战第一阶段404
内战的第二阶段406
北部的最后胜利 南北战争的意义408
资本主义生产关系的成长和封建等级制度的破坏410
第一节 封建制度危机的加深410
第十七章 日本明治维新410
日本江户人民袭击富商的布店和米店412
19世纪中叶日本的反幕府斗争412
农民和市民暴动412
天保改革和西南强藩的举起413
幕府末期的社会思湖416
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417
第二节 1868年推翻幕府的运动 明治政府的成立417
开国后阶级矛盾和民族危机的加深419
倒幕运动421
德川幕府统治的结束422
第三节 明治政府的成立及其发展资本主义的改革措施423
幕府残余势力的消灭423
明治政府发展资本主义的政策和措施424
第十八章 19世纪中期亚洲国家反封建反殖民主义的斗争429
第一节 中国开始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农民革命运动429
第一次鸦片战争与中国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开始429
太平天国革命430
第二节 朝鲜封建制度的危机和外国资本主义的入侵433
外国资本主义入侵前的社会经济433
封建统治的危机435
大院君的执政437
欧美资本主义入侵和朝鲜人民的反侵略斗争438
第三节 越南开始沦为法国殖民地439
西山起义439
阮朝的对内对外政策441
法国侵略越南和越南开始沦为殖民地443
南圻人民的抗法斗争445
第四节 1857--1859年印度民族大起义446
英国殖民统治和剥削的加强446
民族起义的酝酿448
印度民族大起义(1857--1859年)448
大起义的爆发449
印度民族大起义(詹西女王在战斗、突袭英军的唐提亚·托比)450
德里、勒克瑙和詹西的战争451
游击战争大起义的失败及其历史意义454
英国殖民者的改革455
第五节 巴布教徒起义456
外国资本主义的渗入和伊朗社会经济的衰落456
巴布教徒起义457
弥尔札·塔吉汗改革的失败和英国加紧对伊朗的侵略460
第十九章 1640--1870年的非洲461
第一节 埃及 马格里布诸国 埃塞俄比亚461
埃及人民反抗奥斯曼帝国统治和法国侵略的斗争461
穆罕默德·阿里当政时期的埃及462
外国资本的入侵 埃及沦为半殖民地464
17、18世纪的马格里布诸国466
阿尔及利亚革命领袖阿卜杜拉·喀德尔、阿尔及利亚人民袭击法国侵略军466
阿尔及利亚人民反抗法国侵略的斗争467
突尼斯和摩洛哥沦为半殖民地468
埃塞俄比亚的反侵略斗争469
欧洲殖民者的入侵与奴隶贩卖470
第二节 撒哈拉以南的非洲470
殖民者向内地的扩张与人民的反抗斗争472
南非人民反抗荷、英殖民侵略的斗争474
第二十章 第一国际477
第一节 第一国际的创立477
1848年革命后马克思、恩格斯的活动477
50至60年代初民族民主运动和工人运动的发展479
第一国际的成立 成立宣言和共同规章481
第二节 第一国际的活动 马克思恩格斯反对蒲鲁东主义和巴枯宁主义的斗争484
第一国际成立后最初两年的活动(1864--1866年)484
日内瓦代表大会(1866年)487
洛桑代表大会(1867年) 第一国际影响的扩大488
布鲁塞尔代表大会(1868年)490
第一国际活动第二时期的开始 巴枯宁主义491
巴塞尔代表大会(1869年)493
大事年表495
人名地名中外文对照表506
一、人名中外文对照表506
二、地名中外文对照表5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