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当代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演变 方法论和微观理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当代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演变 方法论和微观理论](https://www.shukui.net/cover/30/31105636.jpg)
- 杨德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商务印书馆
- ISBN:710000411X
- 出版时间:1988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439页
- 主题词:微观经济学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当代西方经济学基础理论的演变 方法论和微观理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第一章 当代西方经济学对象论的演变4
第一节 西方经济学对象论的发展4
古典经济学家的对象论4
早期庸俗经济学家的对象论5
历史学派的对象论8
马歇尔的对象论10
第二节 当代西方经济学的研究对象论12
稀缺和抉择14
经济问题19
经济理论和经济政策23
第二章 当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演变27
假说演绎模型28
第一节 关于科学论的争论28
玻珀证伪原理29
内曼—皮尔逊统计推理理论31
库恩的实证科学论32
拉卡托斯的科学方法论34
关于科学方法论统一性的争论35
第二节 关于历史描述法和逻辑抽象法的争论37
西尼尔的方法论38
约翰·穆勒的方法论39
凯尔恩斯的逻辑方法论42
历史学派同西方经济学主流派的方法论之争44
马歇尔的方法论48
J.N.凯恩斯的方法论50
欧根的方法论55
向正统派经济学的逻辑传统回复——罗宾斯和现代奥地利学派的方法论58
第三节 证伪法和证实法的争论61
哈奇森的超经验主义61
三十年代的先验论方法论62
实用主义方法论62
弗里德曼的方法论64
舍夫勒和帕潘德雷欧的反证方法论66
六十年代琼·罗宾逊和利普西的方法论67
七十年代的实在论方法论67
第四节 时间因素的导入——动态经济分析68
从静态均衡分析向动态非均衡分析的演变68
动态非均衡分析法的一般特征69
瑞典学派的动态分析法72
第五节 数学方法的导入——经济数学分析77
数理经济分析78
统计分析法81
计量经济分析83
第六节 关于实证经济分析和规范经济分析的论战85
西方经济学关于实证分析和规范分析的早期论述85
关于“是”——“应当”二分法的争论87
社会科学能否摆脱价值判断88
关于帕累托最优化理论的方法论性质的争论90
经济学家与经济政策92
第七节 对当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评价94
当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的根本缺陷94
关于当代西方经济学方法论演变的几个具体方面的论述101
第三章 “边际革命”——当代西方微观经济学基础的奠定126
第一节 “边际革命”概说126
效用价值论的起源129
第二节 西方微观经济分析的前驱129
边际分析的起源130
戈森的微观消费理论132
第三节 边际效用价值论133
对古典派劳动价值论的攻击133
效用的本质、量度和比较134
效用函数135
效用最大化、需求和交换135
边际效用价值论137
资源最优配置138
生产要素的价值140
第四节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140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理论的基本内容141
一般经济均衡和部分经济均衡141
瓦尔拉斯一般均衡的数学模型142
第五节 边际生产力论143
报酬递减法则143
生产要素的最佳使用法则143
产品耗尽理论144
边际生产力就业理论145
第六节 边际生产力分配论147
利润理论147
利息理论148
第七节 马歇尔经济学——“边际革命”时期西方庸俗150
经济学的理论集大成150
马歇尔经济学的折衷性151
马歇尔的需求理论152
马歇尔的供给理论154
马歇尔均衡价格理论155
马歇尔的分配理论156
第八节 马歇尔以后西方微观经济学的发展和合理选择理论157
第九节 对“边际革命”时期西方庸俗经济学的评价160
关于边际效用价值论160
关于一般均衡论161
关于边际生产力分配论162
关于马歇尔经济学164
第四章 西方需求(消费)理论的发展166
第一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的创立167
埃奇沃思效用函数和均衡交换位置的确定167
费雪的消费者均衡理论170
帕累托的序数效用论171
第二节 无差异曲线分析法在需求理论中的运用172
希克斯对无差异曲线基本特性的规定172
最佳商品组合的确定174
收入和消费的关系,收入—消费曲线176
价格与收入的关系,价格—消费曲线178
价格变化的收入效应和替代效应179
吉芬商品的需求曲线180
第三节 显示偏好消费理论181
第四节 当代西方需求(消费)理论概要184
消费者行为理论185
个人消费需求理论187
动态消费均衡理论191
市场需求理论193
市场需求与销售者收益196
需求理论的经验研究200
第五节 对当代西方需求(消费)理论的评价204
第一节 企业理论和生产函数理论210
第五章 当代西方供给(生产)理论210
企业理论211
生产函数概念212
第二节 等产量曲线体系和生产函数220
等产量曲线的类型221
最佳生产要素组合的确定223
最佳生产要素组合决定条件的几何说明225
第三节 成本函数理论232
短期成本函数232
长期成本函数236
里昂惕夫生产函数的成本函数237
第四节 最佳产量决策理论238
采用传统方法的最佳产量决策理论238
采用线性规划法的最佳产量决策理论243
动态生产均衡245
第五节 动态生产供给理论245
投资决策方案的可行性标准——贴现价值法则247
技术变革经济学249
第六节 对当代西方供给理论的评价254
第六章 当代西方市场形态理论的演变258
第一节 三十年代以前的西方市场形态理论258
西尼尔的垄断理论259
库尔诺的垄断市场模型和双头垄断市场模型260
杜普伊特的垄断理论262
马歇尔的垄断理论267
伯特兰、埃奇沃思和维克塞尔的垄断理论269
斯拉法的垄断理论270
陶西格和庇古的论战273
纯粹竞争概念274
第二节 纯粹竞争市场理论274
市场时期的价格决定275
短期市场均衡条件275
部门的长期均衡条件277
长期均衡点的确定——蛛网原理280
第三节 纯粹垄断市场形态理论的形成和发展282
琼·罗宾逊不完全竞争理论的方法论特色282
纯粹垄断市场的均衡284
垄断市场形态和完全竞争市场形态的比较288
价格歧视理论290
第四节 垄断竞争理论293
张伯伦的垄断竞争市场理论293
当代西方经济学关于垄断竞争市场均衡条件的理论296
第五节 寡头市场形态理论299
西方寡头理论的演变300
当代西方寡头理论300
第六节 对西方市场形态理论的评价311
寡头市场与其他市场形态的比较316
第七章 当代西方经济学分配理论318
第一节 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分配理论318
当代西方分配理论的出发点:企业利润最大化均衡条件319
投入品的企业需求曲线320
投入品的市场需求曲线321
投入品的市场供给曲线323
投入品均衡价格和就业量的决定325
供给量固定不变的投入品的价格——租金概念和准租金概念325
投入品替代弹性和收入分配的关系327
产品市场垄断对投入品价格和就业量的影响328
第二节 不完全竞争条件下的分配理论328
投入品市场的买方垄断330
工会对投入品价格和就业量的影响332
第三节 琼·罗宾逊的劳动剥削论333
第四节 对当代西方分配理论的评价336
第八章 当代西方经济学一般均衡理论的发展340
第一节 三十年代以后一般均衡理论的演变340
一般均衡理论的动态化342
关于一般均衡的存在问题342
六十年代关于一般均衡稳定问题的讨论343
宏观经济理论的微观基础344
第二节 投入—产出分析345
投入—产出分析的简单模式346
投入—产出分析的一般模式348
第三节 斯拉法“革命”350
第四节 资源配置理论354
第五节 对当代西方一般均衡理论的评价358
第九章 当代西方福利经济学的演变362
第一节 早期西方福利经济学363
早期西方福利经济学的第一阶段363
早期西方福利经济学的第二阶段365
第二节 庇古福利经济学366
关于福利经济学的定义及研究对象366
庇古福利经济学的理论基础367
资源最优配置369
最优收入分配369
外在化理论369
第三节 新福利经济学的形成371
帕累托最优化原理372
资源配置的帕累托最优化条件374
第四节 帕累托福利标准理论的发展376
帕累托—巴龙福利标准理论377
卡尔多—希克斯福利标准理论377
西托夫斯基福利标准理论378
李特尔福利标准理论380
米商的福利标准理论381
第五节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的发展383
社会福利函数理论概说383
最优社会福利状态的决定383
第六节 西方社会选择理论的发展386
阿罗不可能定理386
李特尔和萨缪尔森对阿罗定理的回避390
肯普—黄有光的可能性定理391
反对阿罗定理的各种理论392
偏好强度的揭示问题394
第七节 市场经济的优点和缺点396
市场经济的优点:帕累托最优化条件和完全竞争市场经济397
市场经济的缺点:外在化问题399
市场经济的缺点:公共产品问题407
次优理论概说410
次优理论基本结论的论证412
第三优位理论4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