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改革亲历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村改革亲历记
  • 张德修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028095
  • 出版时间:1998
  • 标注页数:349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36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农村改革亲历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自序1

因队制宜建立各种生产责任制——山东省高密县农村调查(1980年9月)1

一 全县实行各种生产责任制的概况1

二 “联产计酬”的生产责任制是劳动管理的较好形式2

三 关于其他几种形式的生产责任制5

四 关于“明组暗队”问题和分配问题6

五 农业生产必须建立严格的责任制7

关于土地收益与土地承包、转让问题探讨(1983年2月)9

一 社会主义条件下的土地收益9

二 土地的“三位一体”与土地收益分配11

三 土地的自发转包与有偿转包13

四 延长土地承包期限是提高土地生产力的重要保证14

灿烂的希望就在眼前——从胶东半岛一批富队的崛起看中国农村的发展趋向(1984年1月)17

走城乡共同繁荣之路(1985年1月)26

老支书 新经理(1985年3月)30

“出山第一脚”30

“人才吸收器”31

“三步改革三重天”33

“赔本的买卖”?34

进入深圳 走向世界35

提高企业的“知名度”35

关于粮食生产和粮食合同定购的几个问题(1985年6月)37

一 实行粮食合同定购政策是否为时过早?37

二 粮食合同定购中的问题及其对粮食生产的影响38

三 签订粮食定购合同应注意的几个问题40

四 稳定和发展粮食生产的对策43

一九八五年的粮食为什么减产(1985年10月)46

“三西”地区的脱贫之计(1985年10月)49

人口合理流动迁移是脱贫的重要途径(1986年6月)53

一 我国人口流动迁移历史的简要回顾53

二 建国后的人口迁移活动及思考55

三 “三西”地区移民的具体作法和经验57

四 人口流动迁移展望59

后劲四题(1988年3月)63

低价、议价和提价63

旧房、新房和空房64

分户、合作与服务65

多元化与千家万户66

农业问题要从体制上找原因、改革中找出路(1988年4月)68

关于增加农业投入的思考(1988年10月)72

振奋·担忧·提醒——1988年全国农村工作会议札记(1988年11月)76

“部门作梗”不能重演77

历史的教训不能忘记79

乡镇企业不能“随行就市”80

为农业丰收办实事(1989年1月)83

伪劣种子透视录(1989年1月)86

五花八门 众马争槽86

私繁滥倒 不择手段87

利欲熏心 玷污科学88

治理“多、乱、杂、假”刻不容缓88

是否也可“专营”89

认识改革 坚持改革(1989年3月)91

内在的冲动96

北国一枝报春花 ——内蒙古卓资县综合改革采访散记(1989年5月)96

产权与市场配套的改革观97

从挤“官场”到奔“市场”99

25岁的林业站长;“逼迫”改革战略100

全国第一个没有小汽车的“县衙门”102

能人有了机会,懒人有了压力,社会有了效率,民主科学有了生长的土壤103

怎样处理好科技兴农的三个关系(1989年7月)105

当前农业发展的关键(1989年8月)110

党的农村经济政策没有变,也不能变(1989年9月)115

刚性:粮食需求的增长不可逆转;粮食人均占有量保400公斤还是保375公斤119

农业丰收:形势依然严峻(1989年9月)119

颤音:不惜牺牲农业先把基础工业搞上去,“农业萎缩不可避免论”120

升温:初升的太阳有希望,但要日到中天还有一个并非轻松的过程121

弹性:强化农业基础时紧时松,现在非使弹性变刚性不可了,许多工作等着我们去做123

九十年代的希望和挑战(1990年1月)125

二十五亿斤菜是怎样行销全国的——寿光县孕育、组织、调控蔬菜市场纪实(1990年4月)128

“江北第一家”和它引出的故事128

流通打开蔬菜生产新天地131

科技给蔬菜市场注入新的活力133

呼声大,热度高,关键是变虚为实135

乡间随感录(1990年4月)135

稳与变,安与危,问题在对改革的评价136

卖粮难,伤元气,结论是稳定市场才能稳定生产137

条条与块块,县长怕科长?要害在地方政府难以总揽全局138

论稳定和完善家庭联产承包制(1990年6月)140

关于农村集体经济的思考(1990年7月)147

道路已经开通——全国农村经济工作回顾展望散记(1991年3月)155

丰收后的反思155

改革的重点156

农随水兴158

比翼齐飞159

各级党政领导要转变作风161

“蛟龙”八百起诸城(1991年5月)163

外贸公司放飞第一条“龙”164

农业部门昂起“龙头”,摆响“龙尾”166

乡村“龙卷风”168

龙门阵前“舞龙人”169

一九九一:洪灾过后的反思(1991年9月)172

从“麻”“呆”中醒来(1992年4月)178

我国农业发展史上的重大转折(1992年4月)180

我国农业怎样走高产优质高效之路(1992年6月)183

一 重大的战略决策183

二 充分利用市场机制的拉力184

三 抓住农业科技进步这个关键186

四 靠改革开放开创农业新天地187

市场取向:十四年农村改革的主线(1992年10月)190

一个具有历史意义的改革(1992年10月)194

对农业的问题宁可看得重些(1992年12月)197

再造农村新的集体经济组织形式 ——莱阳市农村全面实行股份合作纪实(1993年5月)202

一 农村改革的重大举措202

二 农业大舞台上的丰姿205

三 利益与风险共担:能人控股209

省政府:要有新面孔,抓住产业化,坚定不移地干下去213

轻舟正过万重山——山东各级领导抓住产业化带领农民闯市场思路考(1993年10月)213

德州:欠发达地区要把发展多种经营喊得响响的,大搞人缘经济、能人经济、一品带动战略215

潍坊:农业产业化的发源地;牵动、推动、带动、发动、鼓动农民闯市场;抓住产业化和股份合作制这两件发展与改革的大事218

烟台:洋技术改造老农业,田头连着洋码头;农业“大高外”,企业领着农民闯国内外市场220

加强调控保护农业——1994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侧记(1994年1月)225

调控:转向以经济手段为主,把应由市场调节的职能还给市场225

粮食:价格波动与有效供给关系密切,稳定的基础是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227

棉花:调控引导迫在眉睫,改革流通体制势在必行228

欠发达地区如何赶上来?——山东省德州地委书记张惠来访谈录(1994年2月)231

理清思路把握规律231

找到过河的桥和船233

抓住改革核心234

急起直追还要靠点精神——发展改革看台州(1994年5月)236

冲出山峦是海洋236

老百姓苦闯市场241

先行一步的探索245

一条农民走向国际市场的金桥——山东省莱阳市农产品加工业发展纪实(1994年8月)248

“金字塔”尖上的“龙头”248

“太空时代”的绿色产业250

人才在成长251

池老板,池老师?——记浙江利民皮鞋总厂厂长、党委书记池幼章(1994年10月)253

领政府特殊津贴的“土专家”261

胶东腹地的脚步声——胶东乡镇企业发展散记(1996年1月)261

老板是位研究生262

曲轴怎样贵起来?263

铸造有什么稀奇263

五湖四海天达人264

80%的厂长是外来的265

柳暗花明的糠醛厂265

逆流而上的阿里山266

代理商金允植267

大商社的贵客268

市委书记的“六个数”(1996年1月)270

“罗汉”闹新区——灵宝市建设涧东乡镇工业小区的前前后后(1996年3月)272

议“罗汉”273

建“罗汉”275

卖“罗汉”277

社区政府在乡镇企业发展中的地位和作用(1996年11月)281

一 问题的提出281

二 实践的描绘282

三 理性的认识285

四 现实的演变288

五 基本的结论292

丰收之后稳中求进决不放松粮食生产294

仓廪实仍要重农事——1996年全国农业工作会议侧记(1996年12月)294

农业增产潜力仍大关键在于科技含量296

推动农业两头延伸基础产业强筋壮骨297

瞩目桑麻之间 运筹经济之道——1997年中央农村工作会议侧记(1997年1月)299

热中要冷:客观判断粮食形势299

中央决心已定:现行粮食流通体制非改不可301

农业产业化:要切实加快进程302

党的庄严承诺:减轻农民负担的决定要以极其严肃的政治态度不折不扣地贯彻落实304

卖余粮,不要卖“过头粮”(1997年7月)307

回旋余地增大 粮食并不算多——谈谈中国粮食形势(1997年7月)309

井冈山下绿正浓——江西省各级领导发展现代农业思路考(1997年8月)312

发展特色农业不跟在别人后面313

田里抓提高,山上抓再造,水里抓推广,栏里抓规模314

在“常规农业上水平,特色农业上规模”的策略指导下314

开发利用农业后备资源是乡镇企业和农村剩余劳动力的根本出路316

多彩农业的点与面——从各级领导的驾驭艺术看聊城地区农业产业化经营(1997年11月)318

新实践·新思路·新趋势——山东省农业产业化采访札记(1997年11月)325

实践篇:绿树春风325

思路篇:蓝天雁鸣330

趋势篇:碧海浩荡334

初级阶段更应重视农业(1998年1月)341

四大创造与中国农村发展之路(1998年5月)34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