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国有资产监管与营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国有资产监管与营运
  • 郑树生等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审计出版社
  • ISBN:7800649261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76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89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国有资产监管与营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1. 问题的提出1

1.1 国有资产管理的现状与问题2

1.2 现行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存在的主要问题、缺陷和弊端6

1.3 现行管理体制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两个根本转变的矛盾8

2. 对策研究11

2.1 国有资产管理体制“市场模式”探析11

2.2 设想与构思15

管理篇22

1. 国有资产管理的理论发展22

1.1. 国有资产管理的目标23

1.2 国有资产管理的内容26

1.3 资本理论及资本人格化27

1.4 从国有资产到国有资本的理论深化34

2. 国有资本管理的国际经验36

2.1 决定国有企业效率的主要因素36

2.2 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国有企业的类型39

2.3 主要市场经济国家国有资本的管理机构42

2.4 美国模式及其新经济现象的启迪47

2.5 战后日本的迅速发展剖析50

2.6 英国模式57

2.7 东欧诸国的经济转轨60

2.8 原东德国有企业的托管式私有式65

2.9 苏联私有化改革的教训68

3. 实行政资分离,构建市场化国有资产管理新体制74

3.1 我国国有资产管理体制改革的进程74

3.2 构建市场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依据78

3.3 市场化国有资产管理体制的基本框架81

3.4 组建机构说明87

3.5 建立现代企业制度与实施企业再造工程88

4. 国有资产管理模式及其转变95

4.1 股权及股权管理模式95

4.2 债权与债权管理模式97

4.3 国有独资企业管理模式98

4.4 国有资产管理从静态管理转向动态管理99

4.5 加快实现国有资产的资本化管理107

5. 国有资本人格化及其评估122

5.1 国有资本人格化管理122

5.2 国有资产评估管理129

监督篇140

6. 国有资产法规体系和监督体系140

6.1 国有资产监督的意义140

6.2 完善的法规体系144

6.3 健全的国有资产监督体系148

7. 内部监督机制159

7.1 内部监督机制基础159

7.2 产权登记制度162

7.3 国有资产产权报告制度172

7.4 财务总监制度178

7.5 重大投资审议制度181

7.6 审计委员会制度184

7.7 总经理领导下的企业内部监督190

7.8 监事会192

7.9 工会监督195

7.10 内部监督目标196

8. 外部监督机制(专业监督)197

8.1 财政监督197

8.2 税务监督207

8.3 稽察特派员制度211

8.4 证监会对上市公司的监督215

8.5 新闻舆论与社会监督218

9. 外部监督机制(审计监督)219

9.1 市场经济的重要制度支点219

9.2 经济监督的再监督223

9.3 审计的职能225

9.4 国有资产审计监督的主体界定231

9.5 审计监督的范围与对象232

9.6 审计监督体系的分工协作235

9.7 完善国有资产审计监督标准237

9.8 真实性审计238

9.9 国有控股企业审计246

9.10 经济持续发展与环境审计252

9.11 健全符合市场经济要求的审计监督机制259

营运篇268

10. 国有资产营运机制268

10.1 资产营运与资本营运268

10.2 国有资产营运机制涵义272

11. 法人治理结构274

11.1 外部治理机制275

11.2 权利制衡机制277

11.3 选拔机制279

11.4 激励与约束机制280

12. 国有资产运营主体--国有资产经营公司289

12.1 国有资产经营公司的性质289

12.2 预算编制及监控292

12.3 与被投资企业的关系294

12.4 与所投资企业间的行为规范298

12.5 与财税的关系299

12.6 构建设想301

13. 调整企业股权结构307

13.1 国有资本进入相对优势的产业领域307

13.2 缩短国有资本战线310

13.3 缩小国有资产比重,“抓大放小”311

14. 职业化企业家队伍的建设314

14.1 企业家定义314

14.2 企业家职业化及其必然性317

14.3 企业家队伍的现状及其管理体制问题319

14.4 推行企业家职业化的具体思路324

14.5 推进企业家职业化的要点326

14.6 培养选拔企业家应注意的问题329

15. 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建立330

15.1 我国社会保障工作的现状330

15.2 现行社会保障体制存在的问题334

15.3 建立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目标和原则336

15.4 社会保障服务体系对国有资产运营的影响338

15.5 完善社会保障体制,促进社会经济发展339

16. 转换企业经营机制,推进现代企业制度的建设342

16.1 改革分配制度、建立激励机制342

16.2 改革劳动人事制度,建立竞争机制345

16.3 加快企业技术改造和技术进步,建立技术创造新机制346

17. 理顺银企关系,为国企发展提供资金保证350

17.1 传统银企关系的症结351

17.2 新型银企关系的基本构想355

17.3 债转股后的银企关系360

18. 宏观调控与外部环境366

18.1 以生态平衡为目标的科技创新与工业革命366

18.2 以生产资料生产带动经济稳步发展369

18.3 强化宏观调控,实现市场经济的有序运行370

18.4 有效物资储备与货币发行平衡对称动作371

18.5 证实经济信息与培植税源相结合37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