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现代性:中国重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姜义华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3091331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585页
- 文件大小:103MB
- 文件页数:601页
- 主题词:史学-文集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现代性:中国重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民族认同与民族主义3
中国民族主义的世纪演绎3
一、时间坐标上的演绎3
二、外铄型的别样内涵5
三、小农社会基础上民族主义的双重性9
四、民族主义的新境界14
清末孙中山民族革命思想的西学渊源16
一、深厚的西学渊源17
二、宏大的世界视野和历史意识24
三、现代文明的自觉认同28
四、对经济理论的密切关注32
五、值得重视的军事学养33
民族文化共同体的新构建:析孙中山《民族主义》演讲36
一、从族类观念到民族观念36
二、天然力、政治力、经济力与民族问题本质40
三、固有宗族、道德、智能、能力与近代民族精神43
四、民族主义与中国现代化实践48
民族文化共同体构建中的中国“国学”51
一、“国学”一词的本土意义和日本演绎51
二、清末国粹主义者国故论衡56
三、尊孔与反孔斗争中的传统文化重估62
四、国学的重新构建及其分野66
民族文化共同体构建中的胡适“全盘西化论”77
一、胡适因“全盘西化论”而死77
二、本土文化建设之争中的“全盘西化论”79
三、“重新估定一切价值”的反省82
在文明转型和民族复兴中发现与创造:中国社会科学百年视域和语境86
一、一株参天大树86
二、民族复兴中民族性与开放性的统一88
三、文明转型中价值的提升90
四、三次历史性飞跃93
五、一支不可摧的中坚力量97
第二编 国权与民权:近代国家意识的诞生105
中国近代国家意识的形成105
一、历史形成的中国和“中国”这一名称的历史105
二、主权意识、民权意识与近代国家意识109
三、对国际霸权的抗击和中国的国际平等意识113
四、中国的现代化建设与“有容乃大”的开放意识119
民主共和制的名与实123
一、近代民主共和国家形态的构建及其变形123
二、近代社会滞后与传统社会强固的双重制约126
三、政治重心的构建与政治整合的推进129
民权与国权的两难定位:章太炎的国家观134
一、人民主体的国家本质论134
二、“恢廓民权,限制元首”的构想138
三、威权主义的悲剧结局140
四、“联省自治”的困境143
五、小农社会与现代文明由冲突走向衔接的曲折之路145
“国家自由”与“个人自由”的两难定位:孙中山的自由平等观147
一、“国家自由”与“个人自由”147
二、穆勒与卢梭150
三、自由与专制157
与民主主义较力的国家主义诸形态163
一、世纪演化历程163
二、国家主义理论与实践169
孙中山“以党治国”的政党作业174
一、权威转换与革命党的历史使命174
二、从两党制到一党制的政治造型178
三、民主制与集中制的两难抉择184
第三编 伦理,竞存与人的尊严191
小农中国伦理本位的制礼作乐:《礼记》文化内涵191
一、礼、礼治、礼学缘起191
二、《礼记》论礼、礼治、礼教196
三、《礼记》论制礼与作乐200
四、伦理本位社会的新设计208
五、论君子之德与化民成俗之道216
生存斗争学说的中国演绎与兴替222
一、生存斗争学说在中国的初期演绎222
二、在阶级斗争学说中变形与发酵228
三、生存斗争学说的当代隆替237
孙中山晚年对于生存斗争学说的批判239
一、“雅癖达文之道”240
二、“人类由以互助为原则”248
三、“政治哲学的真谛”253
四、两种社会哲学的世纪重评259
致中和:一场和平进行的社会革命263
一、正在和平进行的一场社会革命263
二、无序、失衡、失范状态的烈度及根源266
三、中华文明与新理性主义268
四、走向现代的中华文明与世界的互动273
第四编 人性、人权、人的全面发展279
小农文明的国民性及其现代改造279
一、国民性是特定的文明的必然产物279
二、近代以来对中国国民性进行反思的过程283
三、中国的小农文明与国民性288
四、国民性的改造与小农文明的改造293
章太炎的人性论299
一、人的本质的初期探索300
二、理性主义向非理性主义转向306
三、现代批判性人文主义人性理论的构建313
理性的困顿:《新青年》德、赛二先生322
一、“德先生”诠释的五次转换323
二、“赛先生”中理性与非理性的结合327
三、理性的困顿与启蒙的转向331
“平社”与人权问题论战333
一、人权论战的缘起333
二、论战的深化339
三、中国式费边社的政治改革运动343
四、人权运动黯然收场348
五、抛却人权说王权350
人的尊严:启蒙运动的重新定位354
一、启蒙如何走向反启蒙354
二、启蒙在“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中复兴357
三、启蒙在新挑战中提升359
四、人的尊严与当代价值体系重建363
“人的全面发展”与当代价值重构365
一、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新时代中国的最高价值目标366
二、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制度构建368
三、第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现实的行动纲领372
四、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与当代中国社会群体377
五、每个人自由而全面的发展是新世纪全人类的最高宪章380
人文世纪:在世界五大新挑战面前383
一、第一挑战:世界范围内的时代转换383
二、第二挑战:全球化进程中国家、民族关系的新演变385
三、第三挑战:可持续发展中自然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两难困境387
四、第四挑战:科学技术急速发展可预见及未可预见的后果390
五、第五挑战:教育与文化普遍的多样化的发展392
六、人文世纪:新世纪的人文定位393
第五编 社会主义模式探究399
社会主义学说中国初期传播399
一、社会主义运动的最初译介400
二、中国社会主义思潮的形成406
三、社会主义与中国民主主义革命412
四、康、梁思考的双重性418
五、“先天不足,后天失调”的制约422
以社会主义理想建设中国的伟大先行者:跋孙中山1915年11月10日《致国际社会党执行局函》426
一、一封应当重视的信426
二、热忱宣传社会主义的记录427
三、对社会主义学说了解的深度430
四、学理渊源442
新民主主义为过渡时期理论所取代历史背景的一项考索448
一、过渡时期理论核心观点的形成及列宁晚年的反思449
二、过渡时期话语霸权的确立及其对中共决策的影响459
三、落实斯大林防备“亲美派”的警告与过渡理论的逐步推进473
四、过渡时期总路线的确定和新民主主义的中辍482
社会主义与市场经济493
一、现代化进程中的三种取向及其合流493
二、三种取向合流的重要基础:非市场化497
三、非市场化的社会效应与三种取向的分流500
社会主义与所有制变革504
一、一个半世纪方向频频往复的变革504
二、所有制变革中的稳定、公平、效率三函数508
三、第三种路向的探求与实践513
四、构建多种多样公私结合的新模式518
第六编 现代性:反思与重撰523
英雄乐章:现代性三重奏523
一、现代文明造就现代性523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一场现代性三重奏524
三、资本的“原罪”及伟大文明作用524
四、中国共产党对资本的“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527
五、劳动与中国奇迹的创造530
六、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统率三重现代性534
现代性追求:当代中国思想主轴538
一、现代性追求与社会主义模式的新构建539
二、现代性追求与民主的新觉悟541
三、现代性追求与科学的新定位543
四、现代性追求与历史传统的新审视545
五、对现代性追求与当代中国思想重构的反省547
现代性的文明史定位:评《建设一个协力尽责的世界的纲领》550
一、如何估定现代性的历史地位551
二、人文发展怎样对待科技发展554
三、市场经济和来自道德普遍主义的诘难557
四、新时代的主题词是原则、传统、激情,还是高效、谐调、全面发展561
人的解放与异化:现代化理论的总体反思(博士课程讨论纪要)566
一、引言566
二、市场化利弊得失568
三、民主化与科层化再认识572
四、实现中产化的意义与路径578
五、每个人自由而全面发展的可能与限度579
后记5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