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创新型国家与政府行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创新型国家与政府行为
  • 韩小明,周业安,蒋东生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300105895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28页
  • 文件大小:24MB
  • 文件页数:441页
  • 主题词:科技政策-研究-中国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创新型国家与政府行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部分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路径选择3

导言3

第1章 当今时代的三大经济变化5

1.1 二元结构的世界经济格局5

1.2 经济全球化及其影响12

1.3 科技经济一体化趋势15

第2章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初衷19

2.1 弱化经济增长日趋严峻的资源环境约束20

2.2 一提高科技进步对于经济增长的贡献率24

2.3 扭转对外科技依存度过高的状况28

第3章 科技经济—体化的创新型国家36

3.1 创新型国家的属性与特征36

3.2 后工业社会国家与经济现代化的参照标准40

3.3 科技发展战略与经济发展战略的融合45

第4章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基本路径53

4.1 全球工业社会国家的二元发展路径53

4.2 我国各地区工业化程度与经济发展阶段的差异58

4.3 我国各地区科技创新能力的差距62

4.4 分阶段推进建设创新型国家的进程72

第5章 东部地区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区域进程78

5.1 全面完成东部地区的工业化进程78

5.2 提高东部地区的经济服务化程度81

5.3 提高东部地区科技创新活动的产业化程度83

5.4 北京地区与上海地区的比较研究84

5.5 北京地区建设创新型城市的努力91

第6章 推进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95

6.1 经济增长类型95

6.2 经济增长方式101

6.3 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条件与路径107

6.4 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实现机制112

第7章 实现科技进步方式的转变116

7.1 科技进步的机制与态势116

7.2 科技进步方式的选择122

7.3 我国科技进步方式的转变126

第8章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131

8.1 科技创新能力的类型131

8.2 科技创新能力形成的资源条件134

8.3 科技创新能力的水平衡量138

8.4 增强科技创新能力的基本路径143

第9章 科技创新系统的重塑147

9.1 关于科技创新系统的概念147

9.2 市场经济体制下的科技创新系统149

9.3 市场经济体制下科技创新活动方式的历史演变152

9.4 从计划体制到市场体制的科技创新系统155

9.5 从工业社会到后工业社会的科技创新系统157

9.6 科技创新系统中的辅助支持系统161

9.7 我国科技创新系统的重塑162

第二部分 建设创新型国家的政府行为167

第10章 参数异质性、经济趋同与中国区域经济发展167

10.1 引言167

10.2 文献综述170

10.3 模型和计量方法173

10.4 数据和变量选取175

10.5 估计结果及其解释180

10.6 结论和政策建议189

第11章 财政分权与技术进步和技术效率195

11.1 引言195

11.2 文献综述196

11.3 模型设计和数据200

11.4 计量结果分析204

11.5 结论和政策含义209

第12章 财政分权、FDI竞争与技术进步215

12.1 引言215

12.2 文献综述216

12.3 财政分权体制下的FDI技术进步效应217

12.4 中国各省技术进步的测度219

12.5 实证检验221

12.6 结论和政策建议227

第13章 中国的财政分权与教育发展231

13.1 引言231

13.2 有限财政分权和教育发展233

13.3 数据来源、指标选取说明237

13.4 实证检验239

13.5 结论244

第14章 区域综合性创新政策与区域创新能力248

14.1 引言248

14.2 文献综述和研究框架设计250

14.3 计量模型设计、样本选择、数据来源和描述性统计253

14.4 计量结果分析256

14.5 结论和政策含义261

第15章 产业标准竞争与转型经济中政府的作用264

15.1 引言264

15.2 WAPI标准战中的企业策略选择267

15.3 转型时期标准战中政府的作用271

15.4 结论273

第三部分 公共产品供给的实验经济学分析279

导言279

第16章 研究目的与方法282

16.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282

16.2 文献综述283

16.3 研究方法286

16.4 本书第三部分的框架和主要内容290

第17章 作为公共产品的技术创新能否由社会自愿供给292

17.1 引言292

17.2 文献综述294

17.3 实验设计301

17.4 实验结果306

17.5 进一步说明316

17.6 结论和政策建议318

第18章 政府奖励和处罚对于公共产品自愿供给影响的实验研究320

18.1 引言320

18.2 实验设计322

18.3 实验结果327

18.4 结论334

第19章 公共产品必须由政府供给吗336

19.1 引言336

19.2 大都市背景下城市政府公共产品供给的特点分析341

19.3 以城市政府为主的公共产品供给模式的有效性344

19.4 大都市公共产品供给中居民自愿供给的可能性354

19.5 通过提高居民参与度来改进公共产品自愿供给358

附录 美国ICT产业基础研发政策在NITRD计划中的体现362

参考文献410

后记42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