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技术哲学概论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技术哲学概论
  • 姜振寰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010073316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317页
  • 文件大小:49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技术哲学-概论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技术哲学概论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引论:关于技术哲学1

第一节 技术哲学的概念1

第二节 形成与发展3

一、德国对“技术哲学”的研究4

二、日本的“技术论”研究11

三、苏联对“现代科学技术革命”的讨论16

四、中国对“技术哲学”的研究27

第三节 技术哲学与技术史31

一、技术哲学与技术史的差异32

二、技术哲学与技术史的关系35

第四节 作为一个研究领域的技术哲学37

第二章 技术认识论42

第一节 关于技术的定义42

一、辞书中的定义43

二、学术共同体的定义45

三、国外一些哲学家、思想家的定义47

四、工程技术人员的定义54

五、对上述各类定义的评析54

第二节 技术的本质及其功能58

一、技术的本质59

二、技术的功能62

第三节 技术的范畴和属性64

一、技术的范畴64

二、技术的属性66

第四节 科学与技术72

一、什么是科学72

二、科学与技术的关系74

第五节 经验性技术与科学性技术78

一、经验性技术79

二、科学性技术80

第六节 技术观与技术思想83

第三章 技术发展的一般规律86

第一节 关于技术发展的规律性86

第二节 技术发明的条件、动因与类型89

一、发明与发现89

二、技术发明的条件91

三、技术发明的动因93

四、技术发明的类型95

第三节 技术发展的基本矛盾97

一、技术发展的矛盾分析97

二、目的与手段的矛盾98

三、动力与控制的矛盾100

四、技术与环境的矛盾102

第四节 技术体系103

一、技术发展的动力103

二、技术体系的特征104

三、技术体系的结构106

第五节 技术发展的模式108

一、关于“模式”109

二、技术发展的一般模式110

三、技术革命的一般模式113

第四章 技术的历史分期121

第一节 技术史分期的原则122

第二节 分期方案的多元性125

一、比照社会史的分期方案125

二、按从工具到机器发展的分期方案127

三、按“技术周期系”的分期方案129

四、技术史著作中常见的分期方案131

五、西方一些哲学家的分期方案132

六、按社会或技术发展中“革命”的分期方案134

七、依据典型事例的分期方案135

八、综合技术门类的分期方案137

第三节 以“主导技术”更迭为基础的分期方案137

一、“主导技术”与“主导技术群”概念的提出138

二、向技术通史的推广141

三、当代主导技术的认定144

第五章 技术与艺术146

第一节 历史与现实147

一、技术与艺术的起源147

二、技艺与艺术149

三、近代与现代152

四、东方与西方156

五、艺术的技术基础158

第二节 技术美学与艺术设计161

一、技术美学的兴起161

二、审美意识、和谐与美感162

三、人造物审美因素170

四、艺术设计与设计美学173

第三节 技术中的美学因素175

一、材料与式样175

二、工艺中的艺术因素176

三、技术产品与艺术178

四、建筑与艺术179

第六章 技术文明182

第一节 文明形态的变迁182

一、文明与文化182

二、社会发展的三阶段论187

三、后工业化思想的提出190

第二节 技术与文明192

一、农业文明、工业文明和信息文明192

二、文明形成的技术基础194

第三节 技术与伦理196

一、人性伦理:技术对人类的造福与危害197

二、环境伦理:人类价值与环境价值的冲突199

三、生态伦理:人类中心论与非人类中心论203

第七章 技术实践210

第一节 技术实践的基本问题210

一、技术实践的基本条件211

二、技术实践的行为模式213

三、当代技术实践面临的问题214

第二节 技术实践的社会评价观218

一、从漠视技术论到技术乐观主义218

二、从反技术论到技术悲观主义220

三、从适当技术论到生态技术主义223

第三节 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225

一、人本主义对近代技术实践的影响225

二、人本主义与自然主义的对立226

第四节 传统工业主义技术观的历史终结228

一、从农本主义技术观到工业主义技术观228

二、工业主义技术观的历史作用及其局限231

三、传统工业化模式面临改变234

第五节 技术实践的方法论基础236

一、技术预测236

二、技术决策239

三、技术预测与决策方法241

四、技术评估243

第八章 技术与政治246

第一节 技术与国家意识形态246

一、近代中国的技术发展与国家意识形态247

二、近代日本的技术发展与国家意识形态248

三、俄国(苏联)的技术发展与国家意识形态249

第二节 东西方冷战与技术252

一、东西方冷战对主要国家技术选择的影响252

二、后冷战时代的国际政治与技术255

第三节 技术统治与专家治国论257

一、技术统治257

二、专家治国论261

第四节 政治、制度与技术264

一、政治的技术基础264

二、制度与技术266

第九章 技术约束270

第一节 要支配自然,就须服从自然271

第二节 “道可道,非常道”与“天之道利而不害”274

第三节 安全的社会发展观277

附录1:人名索引283

附录2:国内外几种“技术哲学”专著目录一览296

主要参考文献311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