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马克思恩格斯论共产主义的特征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马克思恩格斯论共产主义的特征
  • 郑历兰著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978721421912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79页
  • 文件大小:20MB
  • 文件页数:299页
  • 主题词:马恩著作研究-共产主义-特征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马克思恩格斯论共产主义的特征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共产主义的根本特征1

第一节 共产主义“根”在公有1

一、公有制的特征:全民共有全部物质生产资料1

二、公有制的作用:决定共产主义社会和人的本质4

第二节 化“私”为“公”势在必行9

一、社会化大生产与私有制:势不两立10

二、私有制的自我否定:势在必行18

三、资本主义总危机:势不可当30

四、化“私”为“公”:唯一正确的选择40

第三节 世界人心向往“大同”42

一、共产主义运动:波及全世界42

二、反资本主义运动:一浪高过一浪53

第二章 物质生产的基本特征65

第一节 劳动主体高度自主66

一、内涵:自觉、自由和全面67

二、可能性:“三大差别”和“三大特性”必然消失70

三、答疑:会不会“偏好”?会不会“浮浅”?78

第二节 物质财富极大丰富81

一、内涵:足够“按需分配”,满足“合理需要”82

二、必然性:物质财富势必递增,人口数量势必递减84

三、“自然资源枯竭论”批判89

四、“私心无限论”批判94

第三节 生产劳动成为首选101

一、内涵:劳动成为“第一需要”和“最高的享受”101

二、条件:摆脱痛苦、肮脏和危险;缩短工时;自选工种;热爱工作104

三、时限:至少需要百年108

第四节 资源配置依据计划109

一、计划的属性:科学、统一、综合、权威、互动110

二、计划的必要性:公有制的要求114

三、计划的可行性:能够按比例发展116

第三章 精神生产的基本特征121

第一节 产业地位稳居中心122

一、表现:“精神因素”和“精神财富”均居首位122

二、演变:交织、独立、提升、居首127

三、共识:从学者到政治领袖129

第二节 生产主体普及全民131

一、内涵:全民均为精神生产者132

二、必然性:必要而又可能134

第三节 指导思想依据科学137

一、内涵:以真理为指导138

二、结构:自然、社会和思维真理的统一141

第四节 语言工具完全统一145

一、语言的功能:思维、记录和交流146

二、统一的动因:世界一体化148

三、统一的途径:自然选择155

第四章 人自身生产的基本特征160

第一节 人口数量计划调节161

一、必要性:“经济平衡”和“生育社会化”的需要162

二、可行性:可能接受,并不侵权166

三、艰巨性:消灭小生产和克服传统观念均需长期奋斗170

第二节 个人属性全面发展173

一、基本内涵:身心素质、社会本质和自由均全面发展173

二、历史地位:个人发展的高级阶段180

三、必要条件:社会生产根本变革183

第三节 两性关系“纯爱专偶”186

一、爱情:本质和规律186

二、“纯爱专偶”:两性关系的新常态192

三、当今中国的两性关系:三个“并存”196

第五章 社会关系生产的基本特征199

第一节 社会关系真正和解199

一、社会关系:本质和发展规律200

二、根本地位:决定个人和社会的存在和发展202

三、和解的内涵:自主、普遍、平等与和谐205

第二节 管理制度高度简化213

一、根源:政治消失、市场废除、信息畅通213

二、形态:自由人的联合体217

三、职能:实现科学发展224

第六章 自然生产的基本特征229

第一节 人与自然真正“和解”230

一、严峻的现实:自然生产危机230

二、“和解”的内涵:和谐237

三、“和解”的途径:“补偿力”持续大于“破坏力”240

四、“和解”的动力:制度、人民、科技和国际组织244

第二节 自然世界真正“复活”253

一、社会化的人与人化的自然界:既对立又统一253

二、“复活”的内涵和前提:自然界同人相统一;人性完全复归255

三、“复活”的景象:真正自觉的主人与高度人化的自然界的统一257

结论266

主要参考文献268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