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货币金融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王玉平,田光宁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金融出版社
- ISBN:750493643X
- 出版时间:2005
- 标注页数:355页
- 文件大小:21MB
- 文件页数:377页
- 主题词:货币和银行经济学-成人教育:高等教育-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货币金融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目录第一篇 金融基本要素第一章 货币与货币制度3
第一节 货币起源与货币形式演变3
一、货币的起源3
二、货币形态9
第二节 货币的职能14
一、价值尺度14
二、流通手段15
三、支付手段17
四、贮藏手段18
五、世界货币20
第三节 货币的本质22
一、货币金属论22
二、货币名目论23
三、凯恩斯的货币本质论24
四、马克思的货币本质论25
第四节 货币的定义与度量26
一、货币的一般定义26
二、货币的理论定义27
三、货币的实证定义28
第五节 货币制度29
一、货币制度的形成与内容29
二、货币制度的类型与演变31
三、我国的货币制度34
第二章 信用41
第一节 信用的产生41
一、信用的产生与含义41
一、信用关系中的各类经济主体45
二、信用的本质45
第二节 信用、货币与经济45
二、信用对现代经济的推动作用46
三、信用、货币与金融48
第三节 现代信用形式与信用工具49
一、商业信用49
二、银行信用51
三、国家信用53
四、消费信用54
五、信用工具56
第四节 信用与股份公司59
一、股份制与股份公司59
二、股份公司与信用的关系61
一、利息65
第三章 利息与利率65
第一节 利息与利率65
二、利息转化为收益的一般形态67
三、利率及其种类68
第二节 单利与复利70
一、单利与复利的计算70
二、现值与终值的概念及其运用73
第三节 利率的决定与影响75
一、利率的决定75
二、利率的风险结构与期限结构80
第四节 利率的作用82
一、利率的作用82
二、利率充分发挥作用的基本条件85
三、我国利率管理体制的演变以及利率市场化的改革进程88
第二篇 金融体系第四章 金融中介99
第一节 金融中介概述99
一、金融中介的概念99
二、金融中介的主要类型100
三、我国的金融机构103
第二节 商业银行104
一、商业银行的产生104
二、商业银行的类型106
三、商业银行的组织形式107
四、商业银行的业务108
五、商业银行的经营管理111
二、政策性银行的功能115
第三节 政策性银行115
一、政策性银行概述115
三、政策性银行的形式117
四、我国政策性银行存在的问题118
第四节 其他金融机构120
一、保险公司120
二、养老或退休基金会121
三、信用合作社122
四、邮政储蓄机构122
五、财务公司122
第五章 金融市场128
第一节 金融市场概述128
一、金融市场的概念及分类128
二、金融市场的要素130
三、金融市场的功能131
四、金融市场的发展趋势132
第二节 货币市场133
一、货币市场的交易主体及其目的133
二、货币市场的结构及交易134
第三节 资本市场138
一、股票市场138
二、债券市场140
三、投资基金市场142
第四节 外汇市场145
一、外汇与汇率145
二、外汇市场概述146
三、外汇交易149
第五节 衍生金融市场150
一、金融远期市场151
二、金融期货市场153
三、金融期权市场155
四、金融互换市场158
第六章 中央银行164
第一节 中央银行的性质与职能164
一、中央银行的性质164
二、中央银行的职能165
第二节 中央银行的类型与业务169
一、中央银行的类型169
二、中央银行的业务170
二、货币局制度与一般中央银行制度的区别171
一、货币局制度的起源171
第三节 货币局制度171
三、货币局制度的缺陷172
第七章 金融监管177
第一节 金融监管概述177
一、金融监管的必要性与监管内涵177
二、金融监管的历史沿革178
三、金融监管的模式179
第二节 银行业监管181
一、银行业监管的主体181
二、银行业监管的客体182
三、银行业监管的目标183
四、银行业监管的手段185
第三节 证券期货业监管187
一、证券期货业的基本概念188
二、证券期货业的监管主体188
三、证券期货业的监管对象188
四、证券期货业的监管目标189
五、证券期货业的监管手段189
第四节 保险业监管189
一、保险业监管的概念与模式190
二、保险业监管的主体190
三、保险业监管的对象190
四、保险业监管的目标190
第五节 金融监管的国际协作191
一、金融监管国际协作的主体与客体191
五、保险业监管的手段191
二、银行业监管的国际协作192
三、国际证券业的监管协作193
第三篇 货币供求与调控第八章 货币供求201
第一节 货币供给201
一、商业银行视角下的存款货币创造201
二、中央银行视角下的全部货币量的创造207
三、货币供给机制212
四、货币供给的外生性与内生性216
第二节 货币需求218
一、货币需求:需求能力与需求愿望的结合218
二、货币需求理论发展的脉络219
一、货币供求与社会总供求之间的内在联系239
第一节 货币均衡与失衡239
第九章 货币均衡与总供求239
二、货币均衡与失衡242
三、从失衡到均衡的调节245
第二节 通货膨胀246
一、通货膨胀及其类型246
二、通货膨胀的成因250
三、通货膨胀的社会经济效应252
四、通货膨胀的治理254
五、中国的通货膨胀问题257
第三节 通货紧缩258
一、通货紧缩的定义258
二、通货紧缩的原因259
三、通货紧缩的社会经济效应261
五、中国的通货紧缩问题263
四、通货紧缩的对策措施263
第十章 货币政策271
第一节 货币政策构成要素和最终目标271
一、货币政策构成要素271
二、货币政策最终目标272
三、货币政策目标之间的矛盾与协调274
第二节 货币政策工具277
一、一般性货币政策工具277
二、选择性货币政策工具283
三、其他货币政策工具284
四、我国货币政策工具的选择284
一、货币政策传导机制286
第三节 货币政策的传导机制与中介指标286
二、货币政策中介指标体系289
第四节 货币政策效应293
一、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因素293
二、货币政策效应的衡量294
三、货币政策与财政政策的配合295
第五节 中国货币政策操作的制度性约束296
一、个人消费行为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296
二、企业投资行为和投资体制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296
三、货币供给的内生性和货币需求的不稳定性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297
四、国有商业银行的信贷传导机制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298
五、中央银行政策目标和工具的选择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298
六、中国人民银行的独立性对货币政策效应的影响299
一、金融的作用与影响307
第一节 金融与经济的关系307
第四篇 金融发展第十一章 金融与经济发展307
二、经济货币化309
三、经济金融化310
第二节 金融发展理论311
一、金融抑制论311
二、金融深化论312
第三节 金融创新314
一、金融创新的概念与分类314
二、当代金融创新的主要表现315
三、当代金融创新的主要特征317
四、当代金融创新的成因318
五、当代金融创新对金融与经济发展的影响319
一、欧洲经济货币一体化的初步发展324
第一节 区域经济金融一体化324
第十二章 金融全球化与金融危机324
二、欧洲货币一体化向更深层次发展326
三、欧洲货币一体化的成果327
四、欧元的国际地位及其影响328
第二节 金融全球化329
一、金融全球化的主要表现330
二、金融全球化的作用与影响331
三、金融全球化对不同国家的影响332
四、中国金融的对外开放333
第三节 金融危机338
一、欧洲货币危机爆发及其根源338
二、1994—1995年墨西哥金融危机341
三、1997—1998年亚洲金融危机3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