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金融警戒线 证券刑事法律实务探析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乔远主编;吴波,赖佳文副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19728502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290页
- 文件大小:35MB
- 文件页数:316页
- 主题词:证券交易-刑事犯罪-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金融警戒线 证券刑事法律实务探析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证券犯罪侦查程序概说1
第一节 证券犯罪的概念及范围1
一、证券犯罪的概念1
二、证券犯罪的范围2
第二节 证券犯罪的管辖2
一、证券犯罪立案管辖2
二、证券犯罪的级别管辖4
三、证券犯罪的地域管辖5
四、公安部证券犯罪侦查局直属分局6
第二章 证券犯罪侦查的程序规定8
第一节 证券犯罪的立案程序8
一、案件受理8
二、立案审查9
三、审查期限10
第二节 证券犯罪的侦查措施11
一、讯问犯罪嫌疑人11
二、询问证人15
三、搜查16
四、查封、扣押18
五、查询、冻结20
六、鉴定22
第三节 证券犯罪的侦查终结23
一、侦查终结的程序23
二、移送审查起诉的条件和程序25
三、撤销案件的条件和程序26
第三章 证监会的调查程序28
第一节 证监会简介29
一、证监会的职责30
二、证监会的调查、处罚权的来源31
第二节 证监会的调查执法体系32
一、证监会内部调查机构32
二、委托的调查执法机构33
第三节 证监会的调查程序规定34
一、证监会的立案程序34
二、证监会的调查措施36
三、证监会的调查期限45
第四节 移送司法机关46
一、调查终结46
二、有案必移47
三、会商机制47
四、案件移送的规范要求48
第四章 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49
第一节 概述49
一、操纵证券、期货市场行为初探49
二、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的危害:权益与秩序51
三、操纵市场刑法规制:历史与现状52
四、操纵证券、期货市场罪与其他资本市场犯罪:区别与联系55
第二节 司法现状56
一、连续交易操纵的构成要件与司法现状56
二、相对委托操纵的构成要件与司法现状62
三、洗售操纵的构成要件与司法现状64
四、以其他方法操纵证券、期货市场67
第三节 争议焦点74
一、连续交易操纵的争议与司法意见74
二、相对委托操纵的争议与司法意见:“片面共犯”的定性77
三、洗售操纵的争议与司法意见:主观故意要件与主观故意内容的争议81
四、兜底条款的争议与司法意见——以抢帽子交易操纵为例82
第四节 经典案例84
一、连续交易操纵:徐翔操纵证券市场罪【(2016)鲁02刑初148号】84
二、连续交易操纵:姜为操纵期货市场罪【(2016)川01刑初100号】87
三、洗售操纵:王某甲犯操纵证券市场罪【(2016)鲁15刑初5号】92
四、抢帽子交易操纵:吴定昌操纵证券市场罪【(2017)苏01刑初31号】93
第五节 思考与启示95
一、操纵资本市场的定罪优化95
二、操纵资本市场的刑罚优化97
第五章 内幕交易罪100
第一节 概述100
第二节 司法现状102
第三节 争议焦点105
一、内幕信息的敏感期间105
二、内幕信息的知情人员109
三、内幕信息的泄露方式112
四、内幕信息的获取方式115
五、内幕交易的异常表现117
六、内幕交易的违法所得123
七、内幕交易额累计计算129
八、单位内幕交易的问题130
九、内幕交易的抗辩事由133
十、内幕交易的证据标准135
第四节 经典案例138
一、金某、吕某内幕交易案:共同犯罪中主从犯区分和违法所得计算138
二、倪鹤琴、胡宁和内幕交易案:敏感期长短与市场谣言不影响内幕信息性质139
三、陈必红等内幕交易案:内幕信息敏感期的证监会认定不具有终局效力140
四、石某甲、蔡某甲内幕交易案:资产重组中断不影响内幕信息性质141
五、黄梅芳内幕交易案:交易异常性之认定142
六、段斌内幕交易案:持仓股票的违法所得计算143
七、宋新军内幕交易案:内幕信息的“重要性”认定143
八、李某甲等内幕交易案:单位内幕交易行为的标准144
第五节 思考与启示145
第六章 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147
第一节 概述147
一、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行为147
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概念、特征及构成要件149
三、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与其他相关罪名的区别151
第二节 司法现状154
一、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行为的新发展154
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司法运行情况155
第三节 争议焦点158
一、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行为的性质之争、立法模式之选158
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争议问题及立场选择167
第四节 经典案例179
一、李旭利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179
二、马乐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案182
第五节 思考与启示186
一、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证据规格186
二、利用未公开信息交易罪的辩护要点190
第七章 编造并传播证券、期货交易虚假信息罪196
第一节 概述196
第二节 司法现状197
一、立法现状197
二、实施现状199
第三节 争议焦点202
一、编造者与传播者是否为同一主体之争议202
二、构成本罪主体是否包括特殊主体之争议204
三、其他争议205
第四节 经典案例206
一、李定兴编造并传播证券交易虚假信息案207
二、“网络攻击”伊利集团案210
第五节 思考与启示212
第八章 诱骗投资者买卖证券、期货合约罪213
第一节 概述213
第二节 司法现状214
一、立法沿革考察214
二、司法实务基准217
第三节 犯罪构成219
一、客观不法要件220
二、主观责任要件224
第四节 经典案例225
第五节 思考与启示227
第九章 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罪229
第一节 概述229
第二节 司法现状230
第三节 争议焦点231
一、关于公开发行的界定231
二、关于发行对象是否特定的理解233
三、关于上市公司能否作为犯罪主体之把握235
四、本罪与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的界限235
五、本罪与集资诈骗罪的界限237
六、自首、退(缴)赃、初犯、从犯与量刑238
第四节 经典案例240
一、上海安基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郑戈擅自发行股票案240
二、法院判决240
三、案例评析241
第五节 思考与启示242
一、ICO发行243
二、P2P网络借贷244
三、“原始股”247
四、股权众筹248
第十章 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251
第一节 概述251
一、欺诈发行股票、债券行为的概述251
二、欺诈发行股票、债券罪与其他资本市场犯罪的区别251
第二节 司法现状253
一、客观不法要件254
二、主观责任要件258
第三节 争议焦点260
一、关于“重大性”的争议260
二、关于危害后果的争议262
三、关于犯罪停止形态的争议265
第四节 经典案例267
一、红光实业欺诈发行股票案267
二、圣达威欺诈发行债券案269
第五节 思考与启示270
一、刑罚与规制主体270
二、刑罚与打击力度271
第十一章 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罪272
第一节 概述272
一、信息披露导读272
二、信息披露义务的法律规制:历史与现状272
第二节 司法现状275
一、概述275
二、犯罪构成要件276
第三节 争议焦点281
一、罪与非罪的界限281
二、犯罪的未完成形态281
三、本罪与其他犯罪的区分282
四、实务难点:共同犯罪问题284
第四节 经典案例285
一、韩俊良、陶刚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案285
二、余蒂妮等违规披露、不披露重要信息案287
第五节 思考与启示2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