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
  • 窦孟朔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出版社
  • ISBN:7010198651
  • 出版时间:2018
  • 标注页数:808页
  • 文件大小:82MB
  • 文件页数:828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 民生新时代呼唤新理念1

一、我国民生发展的时代呼唤1

二、中国民生概念的历史演化16

三、特色民生建设的探索进程42

四、特色民生理论的逻辑发展63

五、当代民生幸福的现实指向84

第一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思想渊源与实践基础101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文化背景101

一、中国古代民生思想101

二、中国近代民生主义131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思想基础140

一、马克思、恩格斯的人民生活思想140

二、列宁的人民生活思想147

三、马克思主义民生思想的当代价值152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直接思想来源155

一、毛泽东民生思想产生的历史条件155

二、毛泽东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160

三、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历史地位168

四、毛泽东民生思想的历史启迪171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实践基础176

一、新中国成立前的民生革命与建设176

二、新中国初期的社会主义民生建设187

三、改革开放后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191

四、走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的民生建设198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国外借鉴212

一、西方社会福利思想与制度的演进212

二、发达国家社会福利的实践220

三、发展中国家社会福利的实践225

四、苏联东欧民生发展的经验教训230

五、国外社会福利思想与实践的启示235

第二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形成与发展241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初步形成241

一、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历史背景241

二、邓小平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246

三、邓小平民生思想的历史意义253

第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重要发展257

一、江泽民民生思想的产生背景257

二、江泽民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263

三、江泽民民生思想的重大意义270

第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突破性发展273

一、胡锦涛民生思想的历史方位273

二、胡锦涛民生思想的发展脉络277

三、胡锦涛民生思想的主要内容281

四、胡锦涛民生思想的历史价值288

第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创新性发展295

一、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生问题重要论述的历史新起点295

二、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生问题重要论述的基本内涵300

三、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关于民生问题重要论述的时代价值320

第三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基本内涵与特征331

第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价值331

一、改善民生是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根本目的332

二、改善民生是人们政治诉求的价值目标335

三、改善民生是文化进步的源泉和载体338

四、改善民生是社会和谐国民幸福的基础343

五、改善民生是生态文明建设的核心目标346

第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主体351

一、人民主体思想的基本内涵351

二、特色民生建设中人民主体地位的体现355

三、特色民生建设主体的基本构成363

四、特色民生建设主体思想的时代价值367

第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动力371

一、需要与生产的矛盾是民生发展的根本动力371

二、创新是民生发展的内在驱动力377

三、消费是民生发展的直接拉动力381

四、改革开放是民生发展的强大推动力384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目标387

一、特色民生建设目标的逐步确立387

二、特色民生建设的目标体系394

三、特色民生建设目标的科学依据403

第十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原则409

一、实事求是的原则409

二、公平正义的原则416

三、共同富裕的原则421

四、改革创新的原则425

第十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布局428

一、民生经济建设429

二、民生政治建设434

三、民生文化建设439

四、民生社会建设443

五、民生生态建设446

六、“五位一体”布局的内在联系449

第十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重点453

一、从总体布局看,现阶段重点是民生经济建设453

二、从民生层次看,现阶段重点是“兜底线、保基本”456

三、从城乡结构看,现阶段重点难点在农村459

四、从区域分布看,现阶段重点在西部与老少边穷地区464

五、从社会阶层看,现阶段重点是帮扶困难群众467

第十七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中的市场经济471

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是我国民生发展历史经验的总结471

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在特色民生建设中的作用475

三、完善以民生为导向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490

第十八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中的政府职能495

一、我国政府职能的演化496

二、民生政府的概念解读503

三、民生政府的基本角色510

第十九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制度保障517

一、特色民生建设的根本制度保障517

二、特色民生建设的基本制度保障519

三、特色民生建设的体制保障523

四、特色民生建设的机制保障529

五、特色民生建设的法律保障532

第二十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思想方法536

一、战略思维方法537

二、系统思维方法539

三、辩证思维方法542

四、创新思维方法546

五、法治思维方法548

六、底线思维方法550

七、互联网思维553

第二十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检验标准560

一、人民满意是特色民生建设的根本标准560

二、人民满意标准是特色民生建设的必然选择565

三、人民满意是特色民生建设的根本要求568

第二十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国际参与574

一、中国特色民生建设是世界民生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574

二、中国特色民生建设离不开世界的发展580

三、中国特色民生建设支特世界民生事业585

第二十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建设的主要特征590

一、目的与手段的统一590

二、全面与重点的统一597

三、共建与共享的统一601

四、公平与效率的统一604

五、富民与强国的统一609

第四篇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现实指向与重点要求617

第二十四章 以就业增收为中心推进民生经济建设617

一、就业增收是民生经济建设的中心任务617

二、围绕就业增收开展大众创业万众创新622

三、围绕就业增收推动经济转型升级627

第二十五章 以民生权益为核心加强民生政治建设638

一、民生权益释义638

二、实现民生权益的基本价值641

三、实现民生权益的政治路径646

第二十六章 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民生文化建设660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民生文化之魂661

二、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统领民生文化建设665

三、着力构建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671

四、大力发展面向大众的现代文化产业676

第二十七章 以公共服务现代化为目标加快民生社会建设684

一、公共服务现代化是民生社会建设的基本方向684

二、推进公共服务现代化的基本理路692

三、基本公共服务均等化是民生社会建设的急迫任务699

第二十八章 以绿色化发展为主线强化民生生态建设706

一、民生生态建设的绿色化发展趋势706

二、民生生态绿色化是全新发展之路715

三、民生生态绿色化的现实推进路径719

第二十九章 以重大工程为载体推动当代民生全面升级727

一、脱贫攻坚是最艰巨的民生工程728

二、社会保障是最基本的民生工程734

三、社区建设是最基层的民生工程740

四、健康中国建设是最普惠的民生工程752

五、城乡一体化是最大的民生工程764

结语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生理论的历史地位与价值776

一、特色民生理论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777

二、特色民生理论是对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新认知779

三、特色民生理论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新探索780

四、特色民生理论是对中国共产党执政规律的新把握784

五、特色民生理论为世界民生事业发展提供新思路786

主要参考文献789

后记8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