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三个代表”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三个代表”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
  • 杨建国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 ISBN:7562021333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31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2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三个代表”与当代马克思主义哲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人与中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1

一、毛泽东关于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思想1

(一)毛泽东是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奠基人2

(二)毛泽东对中国社会主义现代化的贡献4

(三)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是毛泽东留给我们的“政治遗嘱”9

二、邓小平关于中国式的现代化“三步走”战略11

(一)中国式现代化道路的总设计师11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战略部署14

(三)中国式“三步走”战略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战略目标的行动纲领17

三、“三个代表”的提出与中国21世纪的发展19

(一)我们面临的困难与“三个代表”的提出19

(二)把中国的事情办好关键在党24

(三)以“三个代表”为指导,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28

一、能否对时代作出正确的判断关系到党和国家的前途和命运30

第二章 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的基本判断和回答30

(一)一国发展道路的正确选择取决于对时代的准确判断31

(二)对世界形势的错误判断会导致严重的后果33

二、当代中国共产党人对时代的基本判断36

(一)当今世界正面临时代主题的转换36

(二)当今时代正处于两种社会制度长期共存与相持的阶段39

三、共产党人对时代变换作出的及时回应与正确抉择43

(一)坚信马克思主义基本思想,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43

(二)坚定走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47

(三)坚持在实践中不断探索与创新54

第三章 时代发展“三个代表”的重要意义60

一、“三个代表”与科学技术进步61

(一)当代科学技术发展趋势61

(二)“三个代表”是当代科学技术发展的必然要求65

(三)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推动科学技术不断发展68

(一)经济全球化的内涵与特征70

二、“三个代表”思想与经济全球化70

(二)“三个代表”思想与经济全球化的关系74

(三)以“三个代表”为指导,抓住机遇、迎接挑战79

三、“三个代表”与和平发展问题80

(一)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题80

(二)“三个代表”思想顺应时代主题的要求82

(三)把握时代主题,实践“三个代表”87

第四章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实践的观点91

一、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91

(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确立92

(二)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三个代表”的历史贡献95

二、理论与实践相结合98

(一)“三个代表”的理论品格与创新意义99

(二)“三个代表”的理论思维与实践指归102

三、在改造客观世界的同时,不断改造主观世界109

(一)改造主观世界的必要性:现代化建设实践引发的问题及其思想110

(二)落实“三个代表”要求,不断改造主观世界115

第五章 “三个代表”与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119

一、生产发展与社会进步119

(一)生产力是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119

(二)生产力标准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标本尺度121

(三)发展与解放生产力是社会主义最深刻的本质124

(四)代表先进生产力,是党的性质与任务的根本要求128

二、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131

(一)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统一131

(二)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意义134

(三)代表文化的前进方向,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138

三、群众利益与群众观点140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人民群众的基本观点140

(二)马克思主义关于群众利益的基本观点143

(三)群众利益、群众观点与群众路线148

(一)实事求是154

第六章 “三个代表”与马克思主义哲学的中国化154

一、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154

(二)独立自主158

(三)群众路线162

二、邓小平哲学思想开创了马克思主义的新境界166

(一)真理和价值统一166

(二)民族性和世界性的统一170

(三)实士家和理想主义的统一174

三、“三个代表”的哲学启示177

(一)历史进程的哲学反思177

(二)实现新世纪发展的指导思想181

(三)古老辩证法的创新运用185

第七章 社会生产力与先进社会生产力189

一、注重生产力的发展是马克思主义的历来观点189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生产力的一般理论190

(二)社会生产力理论在马克思主义哲学中的地位191

(三)马克思主义社会生产力的现实意义193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论断是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发展198

(一)“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是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重大飞跃198

(二)“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含义201

(三)“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的现实意义206

三、先进社会生产力的提出是对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观的深化208

(一)先进社会生产力的科学内涵209

(二)先进社会生产力的主体和代表211

(三)先进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要求214

第八章 中国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220

一、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220

(一)传统文化的困境与出路220

(二)传统文化的现代化问题的反思225

二、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229

(一)中西文化优劣之历史论争230

(二)中西方化的融合与创新234

三、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文化与发展237

(一)中国共产党是先进文化的代表238

(二)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241

第九章 中国共产党与中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46

一、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共产党人的价值追求246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宗旨247

(二)共产党人要发扬“孺子牛”精神,强化“公仆”意识253

(三)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是中国共产党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255

二、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259

(一)坚定不移地解放和发展生产力,不断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259

(二)满足最大多数人的利益要求,兼顾不同阶层、不同方面群众的利益261

三、立党之本,执政之基,力量之源265

(一)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始终保持和广大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266

(二)保持和发挥党的艰苦奋斗的优良传统和作风269

(三)加强党风廉政建设,深入持久地开展反腐败斗争,保证党始终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276

第十章 理论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本质要求282

一、理论与实践的统一282

(一)与时俱进是马克思主义的理论品质283

(二)时代发展的新形势与马克思主义的新进展287

(三)“三个代表”体现了党性和先进性的统一291

二、理想与现实的统一296

(一)共产主义理想与中国社会主义初级阶段296

(二)人民的根本利益与两个文明建设299

(三)从“三个有利于”到“三人代表”302

三、继承与创新的统一305

(一)伟大的实践需要理论创新305

(二)继承与发展——辩证法的本质要求307

(三)“三个代表”与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310

后记313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