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易理数理 1 象数易学数学及其应用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易理数理 1 象数易学数学及其应用
  • 张延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团结出版社
  • ISBN:9787802144828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448页
  • 文件大小:139MB
  • 文件页数:484页
  • 主题词:周易-研究;象数之学-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易理数理 1 象数易学数学及其应用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绪论1

一、中国古代易学与数学的发展概论2

二、先秦之前的易学与数学的发展概说20

1.记数的发展20

2.历法的发展28

3.“数字筮符”与几何卦爻符的特点及发展32

4.关注卜筮与刻辞方法的特点42

5.易符与几何形的汉文字的发展关系53

6.春秋战国时期易数、易卦与数学的发展61

(1)《九章算术》对数学发展的影响67

(2)管仲对数学发展的影响68

(3)孔子对数学发展的影响70

(4)惠施、孙子、孙膑对数学发展的影响72

(5)墨子对数学发展的影响74

(6)易学及传统文化中诸多分类模式对数学发展的影响85

(7)天文历算对数学发展的影响92

三、秦汉之后易学与数学的发展简说95

(一)魏晋后易、玄与数学的发展95

(二)宋元时期的数学发展98

(三)《太玄经》与数学的发展100

(四)其他时期有关数学发展的杂说106

(五)象数“科学易”与数学的发展109

四、本绪论结束语112

一、“河图”内涵的数理规律115

A.“河图”总体在方位上的分布结构123

B.“河图数”的分布结构特点123

a.“拾进制”与“九进制”、“五进制”合而为一制123

b.“生数”与“成数”的场效应分布特点124

子.内层“生数”加中五,等于同方位的外一层“成数”124

丑.内层“生数”奇偶数逆时针方向相加,其和等于5125

寅.外层“成数”奇偶数逆时针方向相加,其和等于15125

卯.内层“生数”之和为10125

辰.外层“成数”之和为30125

巳.内外层数加中间10与5数,总和数为55125

午.内外两层的同奇或同偶两数相加,均等于10或8及12125

未.各方向上“生”、“成”数之间的“奇”、“偶”数相加,都等于“奇数”127

申.同一方向上的“生数”和“成数”,都同时相加同一个数时,其和必定是另一个方位上的内层(“生数”)及外层(“成数”)数127

酉.同一方向上的“生数”和“成数”,都同时加上一个5时,其和的个位数是本方向的数。只是内外两层数要相互易位129

戌.任何方向上的“成数”之间相加,其和均大于10。而其和的个位数,是这两个方向上的“生数”之和129

亥.内层“生数”,加中10。等于同方位外层相隔的“成数”130

c.加减法特点131

(一)如何确定某数的方位与其“五行”性质131

(二)加法及其和数大小、位置与“五行”性质的确定131

(三)减法及其差数大小、位置与“五行”性质的确定132

d.旋涡旋转性结构133

e.“河图”数分布的“五行”生克结构关系135

f.“河图”数的分布规律与特点135

g.“河图数”对其他表述系统的一些启示与影响151

①“河图”对“天干”、“地支”表述系统的影响与启示151

②“河图”对“五行”表述系统的影响与启示153

③“河图”对中医表述系统的影响与启示154

④“河图”对数学速算与指算的影响与启示154

二、“洛书”数分布数理规律155

“洛书”数分布结构及特点156

A.“洛书”总体方位分布结构157

B.“洛书数”的分布结构特点157

a.“九进制”157

b.乘除法特点157

c.“洛书”的乘除法则157

(一)“洛书数”乘除16法则158

定理一、用3左旋乘“奇数”158

定理二、用8左旋乘“偶数”159

定理三、用3左旋乘“偶数”159

定理四、用8左旋乘“奇数”160

定理五、用2右旋乘“偶数”161

定理六、用7右旋乘“奇数”161

定理七、用2右旋乘“奇数”162

定理八、用7右旋乘“偶数”163

定理九、用1乘“奇数”164

定理十、用6乘“偶数”164

定理十一、用1乘“偶数”165

定理十二、用6乘“奇数”165

定理十三、用4乘“偶数”166

定理十四、用9乘“奇数”167

定理十五、用4乘“奇数”167

定理十六、用9乘“偶数”168

(二)“洛书数”的乘除八法原则168

规律一、用3与8左旋乘“奇数”或“偶数”171

规律二、用2与7右旋乘“奇数”或“偶数”171

规律三、2数乘以“奇数”172

规律四、用1与6相乘172

规律五、用6乘“奇数”173

规律六、用4与9相乘174

规律七、“洛书数”中还有“合数”和“对数”之分177

A.凡是以“合数”共同乘上一个数,所得到的数值必定是相同的数值178

B.若“合数”各自自身相乘,得到的必然还是“合数”179

C.以“对数”共乘一个数,得到的必定是“对数”180

D.若这些“对数”各自自身相乘,所得之数必定是相同的数181

E.若“合数”以自乘之数去合其相“从”之数,有如下规律181

甲、此数得到的是自身之数,则另一个数也得到的是自身之数181

乙、若“合数”关系的数之间,此数得到的是“对数”,则另一数得到的也是“对数”182

丙、若“合数”二者间,此数得到的是“连数”,则另一数得到的也是“连数”182

F.相“对”而又相“从”者间的关系规律182

(一)此数得自数,则彼数得“对数”182

(二)相“对”而相“从”者,此数得“连数”,则彼数也会得该“连数”183

规律八、就“洛书数”分布之位来讲,1、6;2、7表示“纬”度状态;4、9;3、8表示“经”度状态183

d.“洛书”数的加减法规律185

(一)“奇数”左旋加减法则185

①用“奇数”左旋相加“奇数”,得与该“奇数”相连的“偶数”185

②用“奇数”减左旋相连之“偶数”,得与该“奇数”右旋相连的“奇数”185

(二)“偶数”左旋加减法则186

①用“偶数”左旋相加“偶数”,得与该数相连的“偶数”(也是原“偶数”的“对数”)186

②用“偶数”减左旋相连(相邻)的“偶数”,得右旋相连的“偶数”(也是原“偶数”的“对数”)187

(三)“奇数”右旋加减法则187

①用“奇数”右旋加相连的“偶数”,得与该“奇数”右旋相连的“奇数”187

②用“奇数”减右旋相连的“奇数”,得与该“奇数”右旋相连的“偶数”188

(四)“偶数”右旋加减法则189

①用“偶数”右旋加相连的“奇数”,得到的是与该“奇数”相对的“奇数”189

②用“奇数”减相对的“奇数”,得到的是与该被减“奇数”左旋相连的“偶数”189

e.左右旋转性及整体奇偶旋臂分布结构190

f.“洛书数”的“五行”生克结构分布190

g.奇偶数之间的关系190

(一)“奇数”(阳数)加“中五”,等于逆时针方向相邻的下一位“偶数”(阴数)191

(二)“偶数”(阴数)加“中五”,等于顺时针方向相邻的下一位“奇数”(阳数)191

(三)“奇数”(阳数)减“中五”,等于逆时针方向相邻的下一位“偶数”(阴数)192

(四)“偶数”(阴数)减“中五”,等于顺时针方向相邻的下一位“奇数”(阳数)192

h.内部数字按其大小顺序的发展特点193

i.由1到100个连续自然数的排序分布来看“洛书”分布结构中,各方位上数层的分布规律193

j.“洛书数”的一些定性推导法则202

子、除去“洛书”最基本的9个基础(基本)数位以外,“洛书”中的任何方位上的任何一个自然数或正整数,除以9或连续除以9,其余数总是等于“洛书分布”中该方位的基础(基本)数203

丑、“洛书分布”中的任何一个十位以上的自然数或正整数,其自身各位数连续相加在一起,其最终相加的结果,都等于该数方位上的“洛书”基础(基本)数203

寅、“洛书分布”中的任何一个十位以上的自然数或正整数,其自身各位数相加的最终结果与该数除以9数的余数的结果相同(相等)——都等于该数方位上的“洛书”基础(基本)数204

卯、“洛书分布”中的任何一个十位以上的自然数或正整数,其自身各位数相加的最终结果除以9,其余数的结果也都等于该数方位上的“洛书”基础(基本)数(如果其中该数各位数相加的数值不足9者,被9所除,也可将其相加的结果作为余数来看待)205

辰、本方向上的100之内的任何一个后面带0(零)的数,减去本方位上的“洛书分布数”,就等于该分布数乘以“九”数的结果209

三、“后天八卦”数的分布结构211

A.“后天八卦”序数分布结构及特点213

B.方位(包括数)的分布结构213

C.序数的分布结构特点213

D.再看看“后天八卦分布”数的加减法规律215

E.左右旋转性及整体奇偶旋臂分布结构216

F.“后天八卦序数”的“五行”生克结构分布216

G.奇偶数及“中5”之间的关系217

H.内部数字按其大小顺序的发展特性217

I.“后天八卦序数”分布结构的特点217

J.由1到100个连续自然数的分布来看看“后天八卦序数”分布结构中,各方位上数层的分布规律226

K.“后天八卦”数的一些定性推导法则232

子、除去“后天八卦”最基本的9个基础(基本)数位以外,“后天八卦分布”中的任何一个自然数或正整数除以9或连续除以9,其余数总是等于“后天八卦分布”中,本方位的基础数(“序数”)232

丑、“后天八卦分布”中的任何一个十位以上的自然数或正整数,其自身各位数横向相加在一起,其最终相加的结果,都等于该数方位上的“后天八卦”基础数(后天八卦序数)233

寅、“后天八卦分布”中的任何一个十位以上的自然数或正整数,其自身各位数横向相加的最终结果,与该数除以9数的余数的结果相同(相等)——都等于该数方位上的“后天八卦”的基础数(后天八卦序数)234

卯、“后天八卦分布”中的任何一个十位以上的自然数或正整数,其自身各位数横向相加的最终结果除以9,其余数的结果也都等于该数方位上的“后天八卦序数”构成的基础数(如果其中该数各位数相加的数值不足9者,被9所除,也可将其相加的结果作为余数来看待)235

辰、本方向上的100之内的任何一个后面带0(零)的数,减去本方位上的“后天八卦分布数”,就等于该分布数乘以“九”数的结果239

L.“九宫飞星图”的分析、研究与使用240

(一)“元世”飞星规律(20年飞移一宫位)240

①“七运”分布及其数理规律251

②“八运”分布及其数理规律252

③其他九至六“运”特点254

1.“九运”分布及其数理规律254

2.“一运”分布及其数理规律255

3.“二运”分布及其数理规律256

4.“三运”分布及其数理规律258

5.“四运”分布及其数理规律259

6.“五运”分布及其数理规律260

7.“六运”分布及其数理规律261

8.综合以上九个运的关系规律263

(二)“年运”飞行规律(一年飞一宫)264

(三)各宫位的特点与壮衰方法266

(1)以上各宫位基本化解的主要原则如下266

(2)有关“三煞”、“太岁”的某些说法268

(四)月、日、时的“飞宫”方法271

四、“先天八卦”序数分布结构281

“先天八卦”序数分布结构及特点282

A.方位分布结构282

B.序数的分布结构特点282

a、“八进制”282

b、除法特点283

c、方位分布的内部按数字大小顺序传递相互互补283

C.“先天八卦分布”数序(场态)排列规律283

D.由1到104个连续自然数的分布来看,在“先天八卦分布”中,各方位上数层的分布规律292

E.如何通过一个数来判定其所对应的“先天八卦”的场、态298

F.“坤乾易”的“形坟”64卦排序302

五、“连山卦”数结构分布311

“连山八卦”序数分布结构及特点312

A.方位分布结构313

B.序数的分布结构特点313

a、“八进制”313

b、除法特点313

c、“连山方位分布”的内部,按数字大小顺序传递来达到整体的相互互补314

C.“连山八卦分布”数序(场态)排列规律314

D.由1到104个连续自然数的分布来看,“连山八卦分布”中,各方位上数层的分布规律320

E.如何通过数来判定其所对应的“连山八卦分布”的场、态327

F.关于“连”、“归”、“周”三易的一些说明330

G.“连山易”的“山坟”64卦排序336

六、“归藏卦”数结构分布347

“归藏八卦”序数分布结构及特点348

A.方位分布结构349

B.序数的分布结构特点349

a、“八进制”349

b、除法特点349

c、“归藏方位分布”的内部,按数字大小顺序传递来达到整体的相互互补349

C.“归藏八卦分布”数序(场态)的排列规律350

D.由1至104个连续自然数的分布来看,在“归藏八卦分布”中,各方位上数层的分布规律355

E.如何通过数的数值,来判定其所对应的“归藏八卦”的场、态362

F.“归藏易”的“气坟”64卦排序365

G.《帛书易》排序结构的分布特点。375

(一)《帛书易》64卦排序图375

(二)《帛书易》64卦配“先天八卦”数376

(三)《帛书易》64卦配“后天八卦”数379

(四)将《帛书易》64卦按一般正常矩阵方式上下搭配成卦的分布特点381

七、有关零、○与0的内涵393

八、先后天八卦分布结构卦序位置的转换特点399

九、“河图”、“洛书”、“太乙”各数与先后天八卦不同分布搭配形成的卦、数规律403

A.“后天八卦方位”配“河图数”403

B.“后天八卦方位”配“太乙数”409

C.“先天八卦方位”配“洛书数”424

D.另类“先天二进制”转化的卦序64卦生成图431

E.其他八卦方位配“洛书数”438

参考文献447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