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安顺府志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安顺府志](https://www.shukui.net/cover/53/31719065.jpg)
- 安顺市地方志编纂委员会点校 著
- 出版社: 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
- ISBN:7221076944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1318页
- 文件大小:72MB
- 文件页数:1350页
- 主题词:地方史-史料-安顺市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安顺府志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之一 天文志(分星序 分星郎 岱星野)1
卷之二 地理志一(舆图则例[49] 会典舆图 通志舆图 新图 舆图说)6
卷之三 地理志二(沿革 安顺府历史沿革表)35
卷之四 地理志三 疆里一(府总疆域 府亲辖地村寨 附场市)61
卷之五 地理志四 疆里二(郎岱、归化、镇宁疆域村寨 附场市)100
卷之六 地理志五 疆里三(永宁、普定疆域村寨 附场市)135
卷之七 地理志六 疆里四(安平、清镇疆域村寨 附场市)166
卷之八 地理志七(山上:安顺 郎岱 归化 镇宁)177
卷之九 地理志八(山下:永宁 普定 安平 清镇)191
卷之十 地理志九(水)210
卷之十一 地理志十(水道考)230
卷之十二 地理志十一(古迹[50]:古城池营垒 古碑碣金石泉 古渡 古像 古墓 名墓)248
卷之十三 地理志十二(关 路 津 梁)269
卷之十四 地理志十三(气候 附谚语占验)291
卷之十五 地理志十四(风俗 各类风俗及苗俗 苗语仲语合译)301
卷之十六 地理志十五(形胜 附八景)319
卷之十七 地理志十六(物产:通产 专产)332
卷之十八 营建志一(安顺普定[51]:城郭 官署 坛庙 学校 书院 公所 坊表)340
卷之十九 营建志二(郎岱 归化 镇宁 永宁:城 官署 坛庙 学校 书院 公所 坊表)443
卷之二十 营建志三(安平 清镇:城 官署 坛庙 学校 书院 公所 坊表)462
卷之二十一 纪事志一(纪年 牂柯夜郎二国本末)479
卷之二十二 纪事志二(牂柯置郡本末 夜郎置郡本末 唐宋剡蛮功清四州本末普里本末)494
卷之二十三 纪事志三(安顺置府本末)514
卷之二十四 经制志一 食货上(赋税上)528
卷之二十五 经制志二 食货中(赋税下)545
卷之二十六 经制志三 食货下(起运存留之籍 户口 积贮 恤[52]政)555
卷之二十七 经制志四(官制 学制 兵制 驿制)577
卷之二十八 职官志一(文职官谱 附卫官)601
卷之二十九 职官志[53]二(汉 晋 唐 元名宦传)626
唐蒙传(出《国史》、《贵州通志》)626
吴霸传(出《国史》、《贵州通志》)627
陈立传(出《国史》、《贵州通志》)627
谢暹传(出《国史》、《贵州通志》)628
张亮则传(出《国史》、《贵州通志》)628
刘庞[54]传(出《国史》、《贵州通志》)629
诸葛亮传(出《大定志》)629
费诗传(出《国史》、《贵州通志》)630
向朗传(出《国史》、《贵州通志》)630
李恢传(出《国史》、《贵州通志》)630
马忠传(出《国史》、《贵州通志》)631
王逊传(出《国史》、《贵州通志》)632
爨深传(出《通志》)632
毛楚传(出《通志》)633
母雅传(出《通志》)633
南承嗣传(出《通志》)633
赵将仕传(出《通志》)633
容苴传(出《通志》)634
益智传(出《通志》)634
斡罗思传(出《国史》、《元史》)634
刘国杰传(出《元史》)635
金容刀纪略(出《通志》)637
也速答儿纪略(出《通志》、《安平志》)637
李德辉纪略(出《通志》、《安平志》)637
速哥纪略(出《通志》、《安平志》)637
乞住纪略(出《通志》、《安平志》)638
完泽纪略(出《通志》、《安平志》)638
卷之三十 职官志三(明名宦传)641
傅友德传(出《明史》)641
吴复传(出《明史》)642
金澄传(出《明史》)642
顾成传(出《明史》)642
陈桓传(出《明史》)644
费聚传(出《明史》)644
陈迪传(出《明史》)644
萧授传(出《明史》)645
吴亮传(出《明史》)646
侯琎传(出《明史》)646
陈俨、吴经传[55](出《明史》)647
李贵传(出《明史》)647
刘玉传(出《明史》)648
王轼传(出《明史》)648
萧翀传(出《明史》)649
阮文中传(出《明史》)649
林烻章传(出《明史》)650
严清传(出《明史》)650
杨东明传(出《明史》)651
韩允琦传[56](出《明史》)651
段伯炌传(出《明史》)651
尹伸传(出《明史》)651
蔡复一传(出《明史》)652
朱燮元传(出《明史》)654
朱家民传(出《明史》)658
傅宗龙传(出《明史》)659
许成名传(出《明史》)660
林兆鼎传(出《明史》)661
邓玘[57]传(出《明史》)661
鲁钦传(出《明史》)662
薛[58]三贵传(出《明史》、《永宁志》)663
朱由棣[59]传(出《明史》、《安平志》)663
曾异撰传(谢庭薰)664
潘克常传(邹汉勋)665
陈亮传(吴寅邦)665
葛公衮传(吴寅邦)666
萧杰667
阿窝667
温伯寿667
孙森667
刘肇667
李腾芳667
夏祈667
彭蠡667
王斌667
王铭667
陈忠668
陶英668
倪永寿668
黄琳668
萧显668
赵贵668
李新668
萧伯辰668
李斌668
周节668
张融668
叶泰668
陈佐668
段丝锦668
吴敦本668
张琳668
车辅668
罗鼎668
杨遵668
杨芳669
刘大直669
江东之669
王杏669
李中行669
郭时亮669
李睿669
顾勇669
胡璋669
袁尚纪669
陆秉[60]669
张贵670
金桂[61]670
何瑛670
张晟670
陆卿670
焦琴670
郑秉厚670
杨渊670
杨可久670
卷之三十一 职官志四(文名宦总部传)675
信郡王传(出《国史》、《贵阳府志》)675
赵廷臣传(出《国史》、《贵阳府志》[62])676
杨茂勋传(出《国史》、《贵阳府志》)678
甘文焜传(出《国史》、《贵州通志》)679
杨雍建传(出《国史》、《贵阳府志》)680
佟凤彩传(出《国史》、《贵阳府志》)681
范承勋传(出《国史》、《贵州通志》)685
田雯传(出《国史》、《贵州通志》)686
阎兴邦传(出《国史》、《贵阳府志》)687
王燕传(出《国史》、《贵阳府志》)689
于准传(出《国史》、《贵阳府志》)691
高其倬传(出《国史》、《贵阳府志》)692
鄂尔泰传(出《国史》、《贵阳府志》)693
张广泗传(出《国史》、《贵阳府志》)694
尹继善传(出《国史》、《贵阳府志》)696
冯[63]光熊传(出《国史》、《贵阳府志》)698
宫兆麟传(出《国史》、《贵阳府志》)702
贺长龄传[64](黄宅中)702
陈铣(出《永宁志》)704
孟世泰(出《永宁志》)704
蔡毓荣(出《安平志》)704
郭瑮(出《安平志》)704
钱捷[65](出《安平志》)704
毕忠吉(出《安平志》)704
管竭忠(出《安平志》)704
张大受(出《安平志》)704
劳之辨(出《安平志》)704
卷之三十二 职官志五(本郡名宦分部传)709
彭锡缨709
胡宗虞709
何经文709
牛天申709
杜理709
吕正音709
徐口口709
程国玺709
德顺709
鲁习之709
张经田709
应先烈709
孙升长709
于克襄710
庆林710
蒋鑅裔710
刘有良710
袁绩710
王大烈710
双寿710
张五诰710
刘宗干710
邵孟峻710
刘绍琯710
丁良嗣711
朱本全711
宋龙图711
郑宝鉴711
黄士古711
卞廷槐711
刘世恩711
邬绍文711
德顺711
易言翼711
林华皖711
黄惟桂711
朱絪711
金光全711
刘鸿诰711
雷有成712
甘国垓712
刘迈种712
王鼎鋐712
何隆遇712
高腾蛟712
王遂712
陈嘉会712
易学仁712
杨士荫712
王712
南炙会712
刘逢奇712
王志敬712
荣昌712
金法712
金淳712
李烜712
刘嗣矩712
黄士古713
陈潢713
杨光焘713
朱子璁713
杨光地713
成廷扬713
金章聘713
余必夔713
彭光勋713
谢庭薰713
黄瑛713
陈一亨713
周元丰713
刘大宾713
王雨溥713
吴寿朋714
刘嗣矩714
周淳714
林上玥714
卢大济714
黄亮714
谢梦弼714
颜仪凤714
赵希尧714
张之佩714
田起虬715
斯堂715
文中美715
王世瑞715
吴祖年715
陈嘉祚715
徐玉章715
刘祖宪715
潘光泰715
姚文光715
郑五典716
沈培元716
侯大受716
周潞716
王存成716
翁熊716
周铭德716
张清泰716
张太守经田传(吴寅邦)716
应太守先烈传(吴寅邦)717
于太守克襄传(吴寅邦)717
庆太守林传(吴寅邦)718
司马丁良嗣传(张懋德)719
别驾宋龙图传(刘起春)719
附宋龙图建城碑记720
别驾郑宝鉴、守府张永吉合传(刘起春)721
州刺史邬绍文传(白玉珍)721
附修城碑记(邬绍文)722
州刺史德顺传(范宜春)723
州刺史陈嘉会传(谢庭薰)724
学博谢庭薰传(吴寅邦)725
附谢庭薰《永宁州志》原序725
邑侯王雨溥传(刘起春)726
卫守备卢大济传(刘祖宪)727
邑侯刘祖宪传(吴寅邦)727
邑侯侯大受传(何官酂)728
邑侯王存成传(邓福谦)729
署镇宁刺史王存成续传(补 白玉珍)731
卷之三十三 职官志六(安顺府武职官谱 传 纪略)735
卷之三十四 人物志一(文选举谱:进士 举人 孝廉方正 贡生)753
卷之三十五 人物志二(武先举谱:武进士 武举 行伍 附置科本末)777
卷之三十六 人物志三(安顺 郎岱 归化[66]:乡贤 乡达 忠烈 孝义 文学 武功 善行 耆寿 隐逸 流寓 方技 方外)792
卷之三十七 人物志四(镇宁永宁:乡贤 乡达 忠烈 孝义 文学 武功 善行 耆寿 隐逸 流寓 方技 方外)[67]828
卷之三十八 人物志五(普定 安平 清镇:乡贤 乡达 忠烈 孝义 文学 武功 善行 耆寿 隐逸 流寓 方技 方外)847
卷之三十九 烈女志一(府属[68]:节、孝、贞、烈、寿谱)901
卷之四十 烈女志二(郎岱镇宁永宁:节、孝、贞、烈、寿谱)918
卷之四十一 烈女志三(普定安平清镇:节、孝、贞、烈、寿谱)935
卷之四十二 烈女志[69]四(传记行述:节孝传二十七)957
梅节妇熊氏传(郭子章)957
牟节妇邵氏传(陆懋元)957
梅节妇李氏传(卫既齐)958
梅节妇李氏续传(刘青藜)959
附从难罗媪传(周起渭)961
吴节妇张氏抚孤两世传(王承祜)961
万节妇卜氏传(刘祖宪)962
杨节妇孙氏传(福庆)963
宋黄氏媳张氏双节传(福庆)964
题《双节传》后为拔贡宋光铭作(贺长龄)965
张节妇舒氏传(贺长龄)965
简节妇杨氏传(张日晸)966
唐节妇易氏传(唐子鸾)967
吴节妇杨氏序[70](贾克慎)968
吴节妇杨氏传[71](唐鉴)968
余节妇周氏传(萧时馥)969
杨胡氏孙媳陈氏双节传(吴滨)970
曾郭氏媳白氏孙媳李氏三节传(李希贤)972
李郭氏曾氏双节传(赵永年)973
谷节妇氏传(戴文岚)974
陈节妇饶氏传(张煌)974
黄节妇张氏传(段炳然)975
黄[72]节妇郭氏传(杨儒醇)976
赵节妇段氏传[73](简大才)976
赵节妇冷氏传(赵鼎新)977
葛节妇周氏传(吴寅邦)977
洪项氏媳王氏双节寿传(吴寅邦)977
杨节妇罗氏传(吴寅邦)978
李节妇黄氏传(吴寅邦)978
龚胡氏节传(补 宋劭谷)979
赵徐[74]氏节传(补 姜敏)980
卷之四十三 烈女志五(孝妇传三 贞女传六 烈妇传三 贤媛传三)985
修孝妇万氏传(黄培杰)985
高孝妇王氏传(吴寅邦)986
熊孝妇宋氏传(吴寅邦)986
贞烈吴氏传(谢庭薰)986
吴贞烈氏吴氏传[75](杨士荫)987
贞烈女李杨氏传(金鼎梅)988
贞烈女李杨氏续传(张兰清)989
贞烈女葛贞姑传(吴寅邦)989
贞烈女陈文氏传(吴寅邦)990
烈妇张田氏传(王鉴)990
烈妇铜匠妻传(李梦笔)991
四烈妇合传(吴寅邦)992
贤媛张太夫人[76]行述(张日晸)993
贤媛谢曾氏传(吴寅邦)996
贤媛葛齐氏传(吴寅邦)997
卷之四十四[77] 艺文志一(敕[78]疏)1001
明太祖赐西平侯沐英敕1001
明谕祭通政使赵侃文1001
谕祭阵亡千总卜熊文1002
谕祭原任贵州提督张国相文1002
题[79]设新贵黄平等学疏(郭子章)1002
添设驿递疏(佟凤彩)1003
改设州县疏(范承勋[80])1005
请建学疏(田雯)1007
请添设学校以宏教化疏(王燕)1008
请开驿站疏(鄂尔泰)1009
请改站疏(鄂尔泰)1010
礼部奏已故原任直隶大名道陈法入祀名宦乡贤疏1012
礼部奏已故兴义县学训导张廷?入祀名宦乡贤疏1012
礼部奏督抚学政奏请添设郎岱学校疏1013
礼部奏督抚学政奏请添设郎岱学校议奏疏1015
礼部奏已故安平县刘祖宪入祀名宦疏1016
卷之四十五 艺文志二(教 文移 书 禀)1019
再示便民仓头人及各乡富民教(刘祖宪)1019
示劝举报孝子节妇教(胡林翼)1020
请定安平县学租详文(颜仪凤[81])1020
永宁州牒儒学拨归义田租文(申赞皇)1021
增设安平便民仓详文(刘祖宪)1022
捐买科田贷完无著粮米地丁详文(刘祖宪)1024
通报捐买田租添设孤贫额数详文(刘祖宪)1024
捐设书院膏火并[82]城乡义学田租详文(刘祖宪)1025
请增永宁学额详文(黄培杰)1027
复贵州[83]提督李本深书(甘文焜)1028
清厘安平田赋禀(徐玉章)1029
请加永宁学额禀(修武谟)1031
安顺府浚[84]河禀(胡林翼)1032
示严禁熏花教[85](补)1034
示严禁妇女登门虿骗教(补 邵鸿儒)1035
示严禁罂[86]粟教(补 邵鸿儒)1035
示严禁淘沙教(补 邵鸿儒)1036
卷之四十六 艺文志三(论二 说四 考三 辩四[87]解一)1039
安顺府论(李文耕)1039
安平县田赋论(刘祖宪)1039
镇宁以上瘴疠说(田雯)1041
习安石花说(田雯)1041
放养山蚕说二十六则(常恩)1042
黔中水道考(晏斯盛)1048
盘江考(李肇基)1054
永宁州考(谢庭薰)1056
关索岭辩(谢庭薰)1057
牂柯江辩(谢庭薰)1058
牂柯江解(郑旼)1059
槃瓠辩(补 刘祖宪)1061
伐蛟说(补 刘祖宪)1063
卷之四十七 艺文志四(记一)1068
明:双明洞记[88](徐樾)1068
云龙洞记(焦希程)1069
喜客泉碑记(焦希程)1069
汉关将军庙碑记(胡宝)1070
铁桥碑记(沈翘楚)1071
重修平坝卫关帝行宫碑记(傅宗龙)1072
创建十一城碑记(闪继迪)1073
国朝:关岭汉将军碑记(彭而述)1074
游天台山记(彭而述)1076
重修盘江铁桥碑记(卞三元)1077
喷珠泉记[89](甘文焜)1078
紫竹庵[90]记(黄暟)1079
高峰[91]山碑记(卢大济)1080
重修广济桥碑记(卢大济)1081
新建安济桥碑记(黄亮)1082
广文张先生德教去思碑记(谭瑞)1083
卷之四十八 艺文志五(记二)1089
双井记(田雯)1089
许长史记(田雯)1089
关索岭记(田雯)1090
铁锁桥记(田雯)1090
白水岩记(田雯)1091
重修安平县学碑记(田雯)1092
重修安平县学记(陈法)1093
固利桥记(梅建)1093
募修陈旗堡干河桥记(梅建)1094
永宁州新建学宫碑记(雷有成)1095
关岭新开河渠碑记(刘荫枢)1097
开元寺常住碑记(周纪)1097
焦家桥记(焦承炜)1098
龙洞听鼓记(张钝)1098
拟习安书院碑记(赵懋功)1102
钟鼓楼记(陈庆升)1103
流徽永核碑记(齐栋)1104
华严洞碑记(齐圣渭)1105
重修飞虹山云龙寺碑记(齐圣渭)1106
重修西峰寺碑记(齐超渭)1106
重修金鸣寺碑记(齐超渭)1107
安顺旧州大路碑记(梅万先)1108
卷之四十九 艺文志六(记三)1113
改[92]修永宁学碑记(谢庭薰)1113
观瀑布记(陈本忠)1114
灞陵桥双树记(李肇基)1114
安平县学举宾[93]兴礼碑记(程恩泽)1115
岱山书院荡[94]胸[95]轩记(何思诚)1116
湖坝村大橡树记(刘祖宪)1116
嘉禾记(刘祖宪)1117
橡茧图说记(刘祖宪)1118
嘉禾记(何思贵)1119
嘉禾记(罗国良)1120
嘉禾记(谭烺)1121
捐修西义学碑记(梅克芳)1122
修文昌阁[96]桂香内殿碑记(郭德馨)1122
黄果树[97]瀑布图记(王庆云)1123
卷之五十 艺文志七(记四)1126
白水河瀑布记(阮元)1126
重修东山寺记(张仁政)1126
重修灞陵桥碑记(黄培杰)1128
重修永宁文庙碑记(黄培杰)1128
新修龙神庙凉亭碑记(黄培杰)1130
新设义仓碑记(黄培杰)1131
新修旧鱼塘潴[98]水碑记(黄培杰)1131
新设州城关岭募役坡贡义学记(黄培杰)1132
新建普济堂栖流所记(黄培杰)1133
维风书院碑记(修武谟)1134
建设冬济堂碑记(朱右贤[99])1135
重建龙神祠碑记(周溶)1136
清镇县新建梯青塔记(张日晸)1137
重修安顺府署记(罗绕典)1137
续捐冬济堂碑记(常恩)1139
游[100]小飞云洞记(周夔)1139
卷之五十一 艺文志八(序)1143
平坝卫志序(卢大济)1143
梅母贞节诗序(李来章)1144
送定斋先生序(陈宏谋)1145
刻易笺序(陈宏谟)1146
明辩录序(荆如棠)1147
明辩录序(程埙)1148
易笺自序(陈法)1149
内心斋诗稿序(鲍桂星)1150
柏节赠言集序(齐栋)1150
安平县志序(钱宝琛)1151
安平县志序(严昌汝)1151
安平县志序(庆林)1152
安平县志序(刘祖宪)1153
内心斋诗稿序(沈维?)1154
河干问答序(陈若畴)1154
犹存集序(陈若畴)1155
永宁州志序(黄培杰[101])1156
放养山蚕法序(常恩)1157
赠廖节妇“机声灯影[102]”匾序(翁同书)1158
卷之五十二 艺文志九(跋四 书后三 引二 启一 铭四[103]赋二)1162
玩易图跋(张日晸)1162
内心斋诗稿跋(陈若畴)1163
新修永宁州志跋(沈宗涛[104])1163
永宁州志跋(修武谟)1164
书赵给事二亲所受敕命后(商辂)1164
书梅节妇传后(汪灏)1165
书邑侯刘仲矩先生捐置书院义学田册后(何思贵)1165
开元寺重修佛殿引(金以盛)1166
安平县志引(刘祖宪)1167
征诗启(周起渭)1168
金鸣寺僧元宝塔铭(齐超渭)1168
张壮悫公墓志铭(宝清)1169
张太夫人墓铭(钱仪吉)1170
张中丞墓铭(翟煜观)1171
牂柯江赋(谢庭薰)1174
欢喜岭赋(魏略先)1175
卷之五十三 艺文志十(诗上)1180
普定(何景明)1180
平坝南村(夏言)1180
盘江行(何荣明)1180
查城[105]十五夜对月五首(何景明)1181
安庄道中(丁养浩)1181
经盘江次刘元瑞韵(杭淮)1182
罗甸曲二首 (杨慎)1182
送永宁许使君(李攀龙)1182
初至永宁(许邦才)1182
盘江驿阻雨寄[106]门人汪维(徐中行)1182
过盘江(杜拯)1183
关索岭(孙玺[107])1183
象鼻岭(吴国伦)1183
平坝(谢肇淛[108])1183
普定圆通寺登飞翠阁(谢三秀)1183
关岭马跑泉(谢三秀)1183
夜宿西屯人家(谢三秀)1184
安庄夜闻警(谢三秀)1184
铁桥告竣志喜(朱家民)1184
铁桥工竣次第建石城十一(朱家民)1184
渡盘江铁桥(王锡衮)1184
游双明洞(张瑞图)1185
出普定(葛一龙)1185
双明洞(黄阁)1185
读铁桥图记(王思任)1185
渡铁桥(杨绳武)1185
同黄赤城访高峰山(谭先召)1186
乙未过盘江桥(吴中蕃)1186
关索岭歌(吴中蕃)1186
关索岭汉将军庙(王珣)1187
黔中曲(朱茂时)1187
书永福寺壁(枫潭)1187
盘江邮亭题壁(宋孝妇)1187
关岭(彭而述)1189
盘江桥(彭而述)1189
顶箐(许延郡)1189
初至平坝分堂视事(程瓒)1189
水月庵访友(谭瑞)1189
水月庵(唐肇健)1189
查城曲(林华皖[109])1190
盘江曲(林华皖)1190
关索岭(田雯)1190
石花(田雯)1190
哑泉(田雯)1191
猪场晚眺(黄皑)1191
梵刹岩(黄皑)1191
关岭(许缵曾)1191
宿顶站(许缵曾)1191
盘江(程封)1192
明殉难江津知县梅君夫人李氏守节诗(李天馥)1192
明殉难江津知县梅君夫人李氏守节诗[110](宋如辰)1192
明殉难江津知县梅君夫人李氏守节诗(王奂曾)1192
明殉难江津知县梅君夫人李氏守节诗(彭会淇)1193
明殉难江津知县梅君夫人李氏守节诗(惠周惕)1193
明殉难江津知县梅君夫人李氏守节诗(宋敏求)1193
明殉难江津知县梅君夫人李氏守节诗(沈朝初)1193
明殉难江津知县梅君夫人李氏守节诗(乔士容)1194
明殉难江津知县梅君夫人李氏守节诗(高其倬)1194
马跑泉(鄂尔泰)1194
观白水[111]河瀑布歌(郎若伊)1194
铁索桥(邹一桂)1195
闰重九安顺考棚口占(邹一桂)1195
查城即事(谢庭薰)1195
关索岭(蔡琬)1195
千峰山留题(吴寿朋)1196
橡茧十咏(程恩泽)1196
橡茧十咏[12](吴荣光)1198
橡茧十咏(宋如林)1199
橡茧十咏(张经田)1201
贞女杨氏殉节诗并序[113](张经田)1202
橡茧十咏[114](刘祖宪)1203
橡利分类诗四十一首(刘祖宪)1204
卷之五十四 艺文志十一(诗下)1215
查城初夏即事(金章聘)1215
二难行三章《题〈宋氏双节传〉后》(童翚)1215
游飞虹山(朱右贤)1216
冬日游粮仓洞(魏承祝)1216
黎阳舆颂(共诗二十九章 十七人名见诗下)1216
习安舆颂德政(有序 四言诗一章 合郡公作)1224
颂胡太守[115]德政四言诗(合郡公作)1224
嘉禾(陈巽)1224
繁花河(陈宏爵)1224
铁锁桥(僧超远)1225
复游金钟山(程圻川)1225
西岭晚眺(安国良)1225
题灞陵桥古树兼志[116]桥成(杨茂材)1225
纪刘晓村州尊德政(杨茂材)1225
红岩诸葛碑(杨茂材)1226
咏[117]芝太守胡辑刊郡属《节孝录》成题后(杨茂材)1226
望水亭观瀑布(杨茂育)1226
晒甲山(杨茂先)1226
纪刘晓村州尊德政(修武谟)1226
梅子哨(修武谟)1227
晓行灞陵桥(李枝青)1227
留节洞(潘德厚)1227
周氏节孝诗并序[118](戴文岚)1227
杨氏节孝诗(孙濂)1228
饶氏节孝诗(张煌)1228
李黄氏节孝诗(熊国琛)1228
赠杨为良孝子(王梦花)1228
游云来山(刘庆谷)1229
游万仙洞(刘庆臻)1229
游老箐山(刘庆臻)1229
织布行(刘纶勋)1229
志何理堂公德化即以赠行(张琚)1230
游猴洞(张文明)1230
采访至五枝感怀二章(刘起春)1230
登天龙山(刘起春)1230
六月途中[119]采访口占(刘起春)1231
登玉冠山绝顶放歌(邓福谦)1231
跋[120]1235
《安顺府志》索引1239
《安顺府志》点校后记1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