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诊断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诊断学
  • 赵小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
  • ISBN:7802310466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671页
  • 文件大小:40MB
  • 文件页数:702页
  • 主题词:诊断学-高等学校:技术学校-教材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诊断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一、学习内容1

二、学习要领2

三、学习要求3

第一篇 症状诊断5

第一章 常见症状5

第一节 发热5

第二节 咳嗽与咳痰11

第三节 咯血13

第四节 胸痛16

第五节 呼吸困难18

第六节 发绀21

第七节 心悸23

第八节 恶心与呕吐25

第九节 腹痛27

第十节 腹泻31

第十一节 呕血与便血34

一、呕血34

二、便血37

第十二节 黄疸38

第十三节 血尿44

第十四节 尿频、尿急与尿痛46

第十五节 水肿48

第十六节 头痛51

第十七节 眩晕与晕厥54

一、眩晕54

二、晕厥56

第十八节 意识障碍58

第二章 问诊61

第一节 问诊的含义及重要性61

第二节 问诊的方法与技巧62

第三节 问诊内容64

一、一般项目64

二、主诉64

三、现病史65

四、既往史67

五、系统回顾67

六、个人史68

七、婚姻史68

八、月经史及生育史69

九、家族史69

第四节 特殊情况下的问诊69

第二篇 体格检查74

第一章 体格检查的基本方法74

第一节 视诊74

第二节 触诊74

一、触诊方法75

二、触诊注意事项76

第三节 叩诊76

一、叩诊方法76

二、叩诊音78

三、叩诊注意事项79

第四节 听诊79

一、听诊的方法79

二、听诊注意事项80

第五节 嗅诊80

第二章 一般检查81

第一节 全身状态检查81

一、性别与年龄81

二、生命体征82

三、血压84

四、发育与体型86

五、营养状态86

六、面容和表情87

七、语调与语态89

八、体位、姿势与步态89

九、意识状态91

第二节 皮肤92

一、颜色92

二、湿度93

三、弹性93

四、皮疹93

五、皮下出血94

六、蜘蛛痣与肝掌94

七、水肿95

八、毛发95

第三节 淋巴结96

一、浅表淋巴结的分布96

二、检查顺序、方法和内容97

三、淋巴结肿大的病因、表现及意义97

第三章 头部检查99

第一节 头颅、头发与头皮99

一、头颅99

二、头发与头皮100

第二节 颜面及其器官100

一、眼100

二、耳103

三、鼻104

四、口105

五、腮腺108

第四章 颈部检查109

一、颈部外形与运动109

二、颈部包块109

三、颈部血管110

四、甲状腺111

五、气管113

第五章 胸部检查114

第一节 胸部的体表标志114

一、骨骼标志114

二、垂直线标志115

三、自然陷窝与解剖区域116

第二节 胸壁、胸廓与乳房117

一、胸壁117

二、胸廓117

三、乳房119

第三节 肺和胸膜120

一、视诊120

二、触诊122

三、叩诊124

四、听诊127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133

一、大叶性肺炎133

二、支气管哮喘133

三、慢性支气管炎并发肺气肿134

四、胸腔积液134

五、气胸135

第五节 心脏检查136

一、视诊136

二、触诊138

三、叩诊139

四、听诊142

第六节 血管检查156

一、脉搏156

二、血压158

三、血管杂音159

四、周围血管征160

五、肝-颈静脉回流征160

第七节 循环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161

一、二尖瓣狭窄161

二、二尖瓣关闭不全161

三、主动脉瓣狭窄162

四、主动脉瓣关闭不全162

五、心包积液163

六、心力衰竭163

第六章 腹部检查165

第一节 腹部的体表标志及分区165

一、体表标志165

二、腹部分区165

第二节 视诊168

一、腹部外形169

二、呼吸运动170

三、腹壁静脉170

四、胃肠型和蠕动波171

五、腹壁皮肤172

六、上腹部搏动172

第三节 触诊173

一、触诊方法和注意事项173

二、检查内容173

第四节 叩诊183

一、腹部叩诊音183

二、肝及胆囊叩诊184

三、胃泡鼓音区和脾脏叩诊184

四、肾区(肋脊角)叩诊185

五、膀胱叩诊185

六、移动性浊音185

第五节 听诊186

一、肠鸣音186

二、血管杂音187

第六节 腹部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187

一、急性腹膜炎187

二、消化性溃疡188

三、急性阑尾炎189

四、肝硬化189

第七章 脊柱与四肢检查192

第一节 脊柱检查192

一、脊柱的弯曲度192

二、脊柱活动度193

三、脊柱压痛及叩击痛194

第二节 四肢检查194

一、形态异常194

二、运动功能异常198

第八章 肛门、直肠、生殖器检查200

第一节 肛门与直肠检查200

一、视诊200

二、触诊201

第二节 男性生殖器检查203

一、阴茎203

二、阴囊204

三、前列腺205

四、精囊205

第三节 女性生殖器检查205

一、外阴、阴道壁与子宫颈205

二、双合诊盆腔检查206

第九章 神经系统检查207

第一节 颅神经检查207

一、嗅神经207

二、视神经207

三、动眼神经、滑车神经、展神经209

四、三叉神经210

五、面神经211

六、位听神经211

七、舌咽神经、迷走神经212

八、副神经212

九、舌下神经213

第二节 运动功能检查213

一、随意运动与肌力213

二、肌张力214

三、不自主运动215

四、共济运动215

第三节 感觉功能检查216

一、浅感觉检查216

二、深感觉检查217

三、复合感觉检查217

第四节 神经反射检查217

一、浅反射218

二、深反射219

三、病理反射219

四、脑膜刺激征222

第五节 神经系统常见疾病的主要症状和体征224

一、脑血栓形成224

二、多发性神经炎224

三、急性脊髓炎225

第十章 全身体格检查系统演练226

一、系统演练的意义226

二、系统演练的顺序226

三、系统演练的内容和方法226

四、特殊情况的体格检查235

五、老年人的体格检查237

第三篇 实验诊断239

第一章 概论239

一、实验诊断学的内容、应用范围及进展240

二、实验项目的选择及评价241

第二章 血液检查243

第一节 血液标本采集和处理243

一、血液标本的采集243

二、标本采集后的处理244

第二节 血液一般检查244

一、红细胞计数和血红蛋白检测244

二、白细胞(white blood cell,WBC)计数和白细胞分类计数247

三、网织红细胞(reticulocyte,Rct)计数251

四、血小板计数(platelet count,PC,plt)252

五、红细胞沉降率(erythrocyte sedimentation rate,ESR)测定252

六、血细胞分析仪检查指标与临床应用253

七、贫血的实验诊断及鉴别258

第三节 出血、血栓与止血检查259

一、止血、溶血和纤溶机制259

二、血管壁检查260

三、凝血因子检测261

第四节 血型鉴定与交叉配血试验264

一、ABO血型系统264

二、Rh血型系统266

三、交叉配血与输血原则266

四、白细胞抗原系统267

第三章 骨髓细胞学检查269

第一节 概述269

一、血细胞的生成发育过程269

二、骨髓检查适应证270

三、标本采集方法271

第二节 检验步骤、内容及正常骨髓象272

一、骨髓涂片低倍镜观察272

二、骨髓涂片的油镜观察272

三、检查结果的临床意义272

四、正常骨髓象275

第三节 常见疾病的血象与骨髓象特征277

一、贫血277

二、白血病279

第四章 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查281

第一节 尿液检查281

一、尿液标本采集与保存281

二、尿液的一般检查283

三、尿液的其他检查291

四、尿液自动化仪器检测294

第二节 粪便检查295

一、标本采集295

二、检测项目295

三、临床应用297

第三节 脑脊液检查298

一、标本采集方法298

二、检测项目298

三、临床应用303

第四节 浆膜腔积液检查304

一、浆膜腔积液分类304

二、检测项目304

三、临床应用306

第五节 生殖系统体液检测307

一、精液检测307

二、前列腺液检测309

三、阴道分泌物检测309

第五章 肾功能检查312

第一节 肾小球功能检查312

一、内生肌酐清除率测定313

二、血肌酐测定314

三、血清尿素氮测定315

四、肾小球滤过率测定315

第二节 肾小管功能试验316

一、浓缩和稀释功能试验316

二、尿渗量(尿渗透压)测定317

第三节 肾功能试验的选择、应用与评价318

一、评价注意事项318

二、肾功能试验的选择和应用318

第六章 肝脏疾病常用实验室检查319

第一节 肝脏的基本功能319

第二节 常用实验室检查319

一、蛋白质功能检测319

二、脂类代谢检测322

三、胆红素代谢检测322

四、血清酶学检测325

五、病毒性肝炎的标志物检测329

第三节 肝脏疾病实验室检查项目的选择和应用333

第七章 临床常用生物化学检查334

第一节 血糖及其代谢产物检查334

一、空腹血糖检测334

二、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335

三、胰岛素检测336

四、血清C肽检测337

第二节 血清脂质和脂蛋白检查337

一、血清脂质检测337

二、血清脂蛋白检测(LP)338

三、血清载脂蛋白检测340

第三节 血清电解质检查341

一、血钾检测342

二、血钠检测342

三、血钙检测343

四、血氯检测344

五、血清磷检测344

第四节 血清铁及其代谢产物检查345

一、血清铁检测345

二、血清总铁结合力检测345

三、铁蛋白测定346

第五节 心肌酶和心肌蛋白检查347

一、心肌酶检测347

二、心肌蛋白检测348

第六节 其他血清酶检查350

一、酸性磷酸酶检测350

二、淀粉酶及其同工酶检测351

三、脂肪酶检测351

四、胆碱酯酶352

第七节 内分泌激素检查353

一、甲状腺激素检测353

二、甲状旁腺素与降钙素检测355

三、肾上腺皮质激素检测356

四、垂体激素检测357

第八节 血液气体分析和酸碱检查359

一、血气分析的指标359

二、酸碱平衡失调类型及血气特点363

第八章 临床常用免疫学检查366

第一节 血清免疫球蛋白检查366

第二节 血清补体检测367

第三节 细胞免疫检测369

一、T细胞分化抗原测定369

二、细胞因子检测369

第四节 肿瘤标志物检查371

一、蛋白质肿瘤标志物检测371

二、糖蛋白、糖脂类肿瘤标志物检测373

三、酶类肿瘤标志物检测374

四、肿瘤标志物检测的选用375

第五节 自身抗体检查376

一、类风湿因子(RF)测定376

二、抗核抗体(ANA)测定376

三、抗DNA抗体(抗-DNA)测定377

四、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抗TG)测定377

第九章 临床病原体检查378

第一节 检查方法和标本采集378

一、临床常用病原体检查方法378

二、标本采集和运送379

第二节 临床感染常见病原体检查381

一、流行病学381

二、检查项目和临床应用381

第三节 感染免疫检查383

一、细菌感染免疫检测383

二、病毒感染免疫检测384

三、性传播疾病的病原免疫检测385

第四节 细菌耐药性检查386

一、耐药机制与耐药菌株387

二、药物敏感试验387

三、药物敏感试验应用注意事项388

第十章 分子生物学诊断389

第一节 基因诊断概述389

一、基因诊断的概念和意义389

二、基因诊断的特点及应用范围389

第二节 基因诊断的常用技术及临床应用390

一、聚合酶链反应390

二、临床常用检测项目390

第四篇 影像诊断393

第一章 总论393

第一节 X线检查393

一、X线的产生394

二、X线的特性395

三、X线诊断的应用原理395

四、X线诊断的临床应用396

五、X线检查技术396

六、X线诊断的原则与步骤397

七、X线的防护398

第二节 计算机体层成像的临床应用398

第三节 磁共振成像的临床应用399

第二章 呼吸系统X线检查401

第一节 X线检查方法401

一、透视401

二、摄影401

三、支气管造影401

第二节 呼吸系统正常X线检查表现402

一、胸廓402

二、纵隔403

三、膈403

四、肺404

五、胸膜405

第三节 呼吸系统疾病基本病变的X线检查表现405

一、支气管改变405

二、肺部病变406

三、胸膜病变407

第四节 呼吸系统常见疾病X线检查表现408

一、慢性支气管炎408

二、支气管扩张409

三、肺炎409

四、肺结核410

五、肺肿瘤413

六、纵隔肿瘤415

第三章 循环系统X线检查416

第一节 心脏、大血管X线检查方法416

一、普通检查416

二、造影检查416

第二节 心脏、大血管的正常X线检查表现417

一、心脏、大血管的正常投影417

二、心脏、大血管的搏动420

三、影响心脏、大血管形态的生理因素420

第三节 心脏、大血管基本病变的X线检查表现420

一、心脏增大420

二、心脏形状的改变421

三、心脏、大血管搏动的改变422

四、肺循环的改变422

第四节 心脏、大血管常见疾病的X线检查表现423

一、高血压性心脏病423

二、肺源性心脏病423

三、风湿性心脏病423

四、心包炎424

第四章 消化系统X线检查425

第一节 消化道X线检查方法425

一、普通检查425

二、造影检查425

第二节 消化道正常X线检查表现426

一、食管426

二、胃427

三、十二指肠428

四、空肠和回肠428

五、结肠428

第三节 消化道基本病变X线检查表现428

一、轮廓的改变428

二、黏膜的改变429

三、管腔大小的改变429

四、位置和可动性的改变429

五、功能性改变429

第四节 消化道常见疾病X线检查表现430

一、食管静脉曲张430

二、食道癌430

三、胃溃疡431

四、十二指肠溃疡431

五、胃癌432

六、结肠癌433

七、急腹症433

第五章 泌尿系统X线检查435

第一节 泌尿系统X线检查方法435

一、腹部平片435

二、静脉尿路造影435

三、逆行肾盂造影435

四、膀胱造影435

第二节 泌尿系统正常X线检查表现436

一、肾脏436

二、输尿管436

三、膀胱436

第三节 泌尿系统常见疾病X线检查表现436

一、泌尿系结石436

二、泌尿系结核437

三、泌尿系肿瘤438

第六章 骨与关节系统X线检查439

第一节 骨与关节X线检查方法439

一、普通检查439

二、造影检查439

第二节 骨与关节正常X线检查表现440

一、骨的发育440

二、骨的结构440

三、四肢关节441

四、脊柱441

五、软组织441

第三节 骨与关节病变的基本X线检查表现441

一、骨质疏松441

二、骨质软化441

三、骨质破坏442

四、骨质增生硬化442

五、骨膜增生442

六、骨质坏死442

七、软骨钙化443

八、骨骼变形443

九、软组织病变443

十、关节肿胀443

十一、关节破坏443

十二、关节退行性变443

十三、关节强直444

第四节 骨与关节常见病的X线诊断444

一、骨与关节外伤444

二、骨与关节化脓性感染446

三、骨与关节结核447

四、骨肿瘤448

第七章 介入放射学449

第一节 血管介入技术449

一、经导管栓塞术449

二、经皮血管腔内血管成形术450

三、经导管灌注药物治疗450

四、动脉导管未闭封堵术450

第二节 非血管介入技术451

一、经皮穿刺引流与抽吸术451

二、结石的介入处理451

三、椎体和椎间盘病变的介入治疗451

四、经皮针活检452

第五篇 器械诊断453

第一章 心电图诊断453

第一节 心电图基本知识453

一、心脏传导系统453

二、模式心电图454

三、心电产生的原理455

第二节 心电向量460

一、心电向量与综合心电向量460

二、瞬间综合心电向量与空间心电向量环460

三、心电向量与心电图461

第三节 心电图导联体系463

一、心电图导联463

二、导联轴467

第四节 心电轴和钟向转位469

一、心电轴469

二、心脏钟向转位及临床意义471

第五节 正常心电图473

一、心电图各波的形成473

二、心电图的测量方法474

三、正常心电图波形的分析476

第六节 常见心脏病的心电图表现479

一、心房肥大479

二、心室肥大480

三、冠状动脉供血不足483

四、心肌梗死485

第七节 心律失常490

一、与心律失常有关的心电生理490

二、心律失常的概念与分类492

三、常见心律失常的心电图493

第八节 电解质紊乱及药物所致心电图改变513

一、电解质紊乱513

二、药物影响514

第九节 心电图的分析方法及临床应用516

一、心电图分析方法516

二、心电图的临床应用价值517

第二章 超声检查518

第一节 超声诊断的基础知识与诊断原理518

一、定义518

二、超声波的物理特性519

三、人体组织的声学类型521

四、超声检查的临床应用范围522

第二节 超声诊断法的种类523

一、A型超声诊断法524

二、B型超声诊断法524

三、M型超声诊断法524

四、D型超声诊断法524

五、C型超声诊断法524

六、三维超声诊断法525

第三节 超声诊断的临床应用525

一、心血管疾病的超声诊断525

二、肝脏疾病超声诊断537

三、胆道系统疾病超声诊断542

四、胰腺疾病超声诊断546

五、肾、膀胱疾病的超声诊断548

六、妇产科疾病超声诊断550

第三章 肺功能检查556

第一节 肺通气功能检查556

一、肺容积的测量556

二、通气功能558

第二节 肺换气功能检查562

一、肺泡弥散功能562

二、通气/血流比值562

第四章 内镜检查563

第一节 内镜概述563

第二节 上消化道内镜检查564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564

二、术前准备565

三、正常上消化道内镜像565

四、常见上消化道疾病的内镜诊断566

五、并发症568

第三节 结肠镜检查568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568

二、术前准备569

三、正常结肠内镜像570

四、常见结肠疾病的内镜诊断570

五、并发症571

第四节 纤维支气管镜检查571

一、适应证与禁忌证571

二、术前准备572

三、检查内容及临床应用572

四、并发症572

第五章 放射性核素检查574

第一节 心肌灌注显像574

一、原理574

二、方法574

三、适应证575

四、图像分析575

五、临床意义576

第二节 骨显像577

一、原理577

二、方法577

三、适应证577

四、图像分析578

五、临床应用579

第三节 甲状腺吸131I测定581

一、原理581

二、方法581

三、结果分析582

第四节 甲状腺显像582

一、原理和方法582

二、适应证与禁忌证583

三、图像分析与临床应用583

第五节 131I-OIH肾图584

一、原理和方法584

二、结果分析585

三、临床应用586

四、注意事项586

五、利尿肾图587

第六节 肾脏显像587

一、原理587

二、检查方法587

三、图像分析和临床应用588

第六篇 病历书写593

第一章 病历书写的基本规则和要求593

第二章 病历的种类、格式与内容595

第一节 住院期间病历595

一、住院病历595

二、住院期间常用医疗文件607

第二节 门诊病历611

一、书写要求611

二、书写内容611

三、门诊病历举例612

第三节 常用检查申请单书写要求612

第三章 医疗机构病历管理规定613

第七篇 临床诊断步骤与思维方法615

第一章 诊断疾病的步骤615

一、搜集临床资料615

二、分析、评价和整理资料616

三、提出初步诊断617

四、修正和确立诊断618

第二章 临床诊断的思维方法619

一、临床诊断思维的原则619

二、临床诊断方法620

三、具体病例的临床思维程序621

第三章 临床诊断的内容与格式622

附录一 临床常用诊疗技术625

一、胸膜腔穿刺术625

二、腹腔穿刺术627

三、心包穿刺术629

四、腰椎穿刺术631

五、骨髓穿刺术633

六、淋巴结穿刺术636

七、导尿术636

八、双气囊三腔管压迫术638

九、中心静脉压测定640

十、眼底检查法642

附录二 临床检验参考值645

一、血液检验645

二、排泄物、分泌物及体液检验660

三、肾功能检验665

四、内分泌激素检验666

五、肺功能检查668

六、骨髓检查669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