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中国现代化历程 第2卷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中国现代化历程 第2卷
  • 虞和平主编 著
  • 出版社: 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
  • ISBN:721404838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941页
  • 文件大小:110MB
  • 文件页数:591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中国现代化历程 第2卷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卷首语361

第一编 现代化的启动与异化(1912—1916)373

第一章 民国成立与现代化因素整合373

第一节 资本主义民主政体建立373

第二节 权力结构的多元化377

第三节 政府的现代化建设规划381

第四节 军阀官僚的振兴实业活动388

第二章 经济现代化的社会动员396

第一节 经济团体的兴起396

第二节 社会动员402

第三节 目标认同407

第四节 组织和作用的异化412

第三章 资本主义经济法制体系初步形成415

第一节 经济法制体系的建立415

第二节 经济秩序的资本主义化422

第三节 成败参半的执行状况427

第四章 资产阶级的形成436

第一节 何谓“阶级形成”436

第二节 资产阶级的“自在”状态439

第三节 从“自在”到“自为”的转变443

第四节 资产阶级初步“自为”化447

第五章 现代化的危机:体制问题454

第一节 现代化对民主政治的诉求454

第二节 权力危机的出现458

第三节 宪法体制的破坏463

第四节 洪宪帝制:对政治现代化的挑战467

第二编 自由发展与道路选择(1917—1927)473

第六章 资本主义的“黄金时代”473

第一节 工商业蓬勃兴起473

第二节 现代金融体系初步形成480

第三节 “黄金时代”的发展特点485

第四节 “黄金时代”的衰落491

第七章 传统农业的初步改造498

第一节 经济现代化的基础499

第二节 农业改造中的制度因素500

第三节 农业改造中的技术手段505

第四节 农业教育体制的改革512

第五节 资本主义化农业的推广515

第八章 手工业的现代化趋向525

第一节 商品化生产扩大525

第二节 生产技术革新536

第三节 生产方式资本主义化540

第四节 工场手工业发展546

第九章 现代教育事业的崛起552

第一节 资本主义教育体制的确立552

第二节 资产阶级教育思潮的兴盛558

第三节 洋为中用:教会学校中国化566

第十章 社会主义传入:发展道路的新选择572

第一节 学习西方成迷梦572

第二节 空想社会主义576

第三节 对马克思主义的研究580

第四节 问题与主义585

第五节 怎样推动工业化590

第六节 走俄国人的路596

第十一章 五四时期的现代化理念600

第一节 “全盘反传统”600

第二节 新传统主义607

第三节 中西融合:一个理论难题611

第四节 中国本位与东西互补615

第十二章 早期共产党人的寻求626

第一节 社会主义:理想的追求626

第二节 民主革命:道路选择的前提630

第三节 三种方案:如何对待资本主义638

第十三章 中央与地方的权力冲突646

第一节 北洋政府的权力危机647

第二节 “桃花源”:湖南自治的理想与实践649

第三节 联省自治:虚置政府655

第四节 同一理由的不同主张661

第五节 梦幻破灭669

第十四章 南通模式:区域现代化的尝试671

第一节 经营乡里:中国士人的一种选择672

第二节 实业为自治之本675

第三节 教育为实业之母679

第四节 慈善为养民之道682

第五节 成败缘由686

第三编 畸形发展与道路分野(1928—1936)693

第十五章 国民政府集权政治的建立693

第一节 集权政治的理论来源694

第二节 专制主义的行政体制700

第三节 集权主义的经济秩序705

第十六章 工业化中的国家资本和民间资本708

第一节 政策调整及税制改革708

第二节 国家集中建设重工业711

第三节 国家资本开始垄断金融业714

第四节 民营经济的资本集中717

第五节 工业化的结构转变728

第十七章 政府试图拯救农业732

第一节 “平均地权”的理论探讨和立法733

第二节 “耕者有其田”的改革受阻736

第三节 “合作社”:“温和的土地革命”740

第四节 和平土改:合作运动的目的746

第五节 合作运动乏善可陈750

第十八章 民间致力农村复兴755

第一节 乡村建设756

第二节 乡村都市化759

第三节 并不成功的实践765

第十九章 共产党的新民主主义实践771

第一节 根据地:特殊的实践环境771

第二节 新民主主义经济模式775

第三节 人民民主政治体制萌生783

第四编 外患内乱与道路抉择(1937—1949)793

第二十章 抗战时期的西部工业化793

第一节 沦陷区经济严重萎缩794

第二节 工业建设重心西移798

第三节 西部工业化的资金传动803

第四节 西部工业化的科技传动807

第五节 西部工业化市场传动811

第六节 异常的工业化空间传动814

第二十一章 现代化道路之争821

第一节 特殊历史条件下的社会动员821

第二节 民主与专制理论的分野828

第三节 真假三民主义之争836

第二十二章 新民主主义的现代化构想845

第一节 理论体系的逐步形成845

第二节 从国情出发的道路选择850

第三节 阻力和动力的阶级分析854

第四节 以工业化为主导的发展方向860

第二十三章 振兴实业“一线生机”的破灭872

第一节 “经济重建”彻底“崩盘”872

第二节 “农业复兴”变成“农村破产”879

第三节 国家资本成了“豪门经济”884

第四节 通货膨胀导致天怒人怨890

第二十四章 最后的抉择896

第一节 共产党社会动员策略的成功896

第二节 社会力量结构的大调整905

第三节 资本主义现代化道路的终结910

第二十五章 资本主义现代化的概况913

第一节 资本主义化和工业化的薄弱程度913

第二节 畸形的产业结构919

第三节 工业化的严重区域差异923

第四节 国民收入微弱增长和贫富悬殊926

第五节 城市化和人口素质状况931

第六节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造成的结果93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