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1751175.jpg)
- 徐崇温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
- ISBN:7500460503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467页
- 文件大小:22MB
- 文件页数:480页
- 主题词: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西方马克思主义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来龙去脉1
一“五月风暴”与“西方马克思主义”2
二“西方马克思主义”的产生、发展和基本特征10
三“西方马克思主义”提出的主要论点19
四“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哲学世界观30
五研究“西方马克思主义”的意义35
第二章 卢卡奇与他的《历史和阶级意识》39
一 卢卡奇的生平40
(一)参加匈牙利共产党前后40
(二)编辑《共产主义》杂志和列宁的批评41
(三)围绕《历史和阶级意识》展开的争论42
(四)关于“勃鲁姆提纲”45
(五)从苏共二十大到匈牙利事件47
(六)卢卡奇的晚年48
二 《历史和阶级意识》的主要思想49
(一)关于物化和异化50
(二)关于总体性56
(三)关于同一的主体—客体60
(四)关于阶级意识63
三 对马克思列宁主义哲学基础提出的挑战66
(一)关于自然辩证法66
(二)关于把科学实验和工业引为实践是检验真理标准的典型实例问题71
(三)关于反映论76
第三章 柯尔施与他的《马克思主义和哲学》79
一 柯尔施的生平79
(一)在英国参加“费边社”79
(二)从反战到参加共产党80
(三)围绕《马克思主义和哲学》展开的批判和反批判81
(四)被选入议会和开除出党83
(五)极左派的分化再分化与柯尔施的退出政治活动85
二 《马克思主义和哲学》提出的主要问题88
(一)关于理论和实践的统一89
(二)关于“马克思主义发展三阶段”论92
三 对列宁哲学观点的非难98
(一)说列宁用政治考虑决定哲学问题,而不关心其是否正确98
(二)否认列宁所说哲学舞台上的形势变化100
(三)说列宁嘲弄马克思恩格斯的辩证唯物主义世界观102
(四)说列宁把认识看作消极反应与和谐一致的发展105
(五)说列宁的哲学成为估计科学发现的最高司法权威108
四 柯尔施等人关于工人委员会的思想110
第四章 葛兰西:从《新秩序》报到《狱中笔记》114
一 葛兰西的生平115
(一)颠沛流离的童年生活115
(二)进入都灵大学和参加社会党115
(三)十月革命的强烈影响116
(四)《新秩序》周刊和“新秩序集团”118
(五)号召成立工厂委员会119
(六)创建和领导意大利共产党122
(七)狱中生活127
二 关于工厂委员会130
三 关于政党、阶级、领袖和群众的关系134
四 关于主观革命137
五 关于西方资本主义国家的特征:强制+领导权140
六 西方革命的战略:阵地战146
七 “实践哲学”150
第五章 布洛赫和他的“希望”哲学160
一 布洛赫的生平160
(一)发表《乌托邦的精神》161
(二)从研究闵采尔到写作《希望的原理》162
(三)从东德到西德163
二 关于法西斯主义的理论165
三 布洛赫的基本范畴:希望168
四 布洛赫的哲学观点179
第六章 赖希和把马克思同弗洛伊德综合起来的企图184
一 赖希的生平185
(一)把精神分析和政治革命结合起来185
(二)把马克思主义和弗洛伊德主义综合起来186
(三)在北欧三国的遭遇187
(四)迁居美国188
二 赖希对马克思主义和对精神分析学的看法189
三 对法西斯主义得逞一时的根源分析197
四 对苏联模式的分析203
五 赖希的性—政治运动206
第七章 法兰克福学派214
一 法兰克福学派的产生和演变214
二 法兰克福学派的社会批判理论225
三 法兰克福学派的浪漫主义思潮233
四 法兰克福学派对发达资本主义社会的分析237
五 法兰克福学派的现代乌托邦革命论250
六 法兰克福学派的哲学观点259
第八章 列斐伏尔和他的异化——日常生活批判的理论269
一 列斐伏尔的生平269
二 列斐伏尔的哲学出发点271
三 列斐伏尔对马克思主义的解释275
四 列斐伏尔的异化理论278
五 关于“日常生活批判”和社会学286
六 关于现代世界中的日常生活问题289
七 列斐伏尔对工人自治社会主义的憧憬292
第九章 萨特和梅劳—庞蒂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297
一 萨特和梅劳—庞蒂的生平297
二 萨特的存在主义哲学:《存在与虚无》、《存在主义是一种人道主义》、《唯物主义与革命》302
(一)“存在先于本质”305
(二)《存在与虚无》的自由观306
(三)存在主义同唯物主义的对立313
三 梅劳—庞蒂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从《知觉现象学》、《人道主义和恐怖》到《辩证法的历险》316
(一)《知觉现象学》对存在主义自由观的修正316
(二)《人道主义和恐怖》关于“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历史观的论述319
(三)萨特的反应322
(四)《辩证法的历险》:梅劳—庞蒂对萨特和对马克思主义的批评324
四 萨特的“存在主义马克思主义”:《辩证理性批判》329
(一)把马克思主义和存在主义结合起来的缘由和方案329
(二)萨特的“人学辩证法”332
(三)关于社会集团的形成和分解337
第十章 德拉—沃尔佩和科来蒂的“新实证主义马克思主义”349
一 德拉—沃尔佩和科来蒂的生平350
二 说“科学辩证法”是“现代实验科学的唯物主义逻辑”352
三 说“辩证唯物主义的物质辩证法抄自黑格尔”362
四 关于“矛盾的对立”与“真正的对立”371
五 “人的本质是一个社会历史主体”:从“人是一个类的自然存在”到“社会生产关系”380
第十一章 亚尔都塞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389
一 亚尔都塞的简历和用结构主义解释马克思主义的背景391
二 结构主义——“依据症候的阅读”法394
三 马克思的思想发展:科学同意识形态“在认识论上的决裂”397
四 马克思的总体性同黑格尔的总体性的区别:结构因果性与表现因果性402
五 在历史观和矛盾观上马克思和黑格尔的不同:多元决定与一元决定405
六 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反经验主义”410
七 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反人道主义”416
八 说“马克思主义是一种反历史主义”424
九 亚尔都塞思想的演变427
第十二章 马勒的新工人阶级论和高兹的争取社会主义的新战略432
一 “新工人阶级论”的出现434
二 资本主义发展的三个时期论438
三 反资本主义的结构改革战略444
人名对照454
参考书目4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