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肿瘤转移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肿瘤转移学
  • 廖子君,雷光焰主编(陕西省肿瘤医院) 著
  • 出版社: 西安:陕西科学技术出版社
  • ISBN:753694167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952页
  • 文件大小:410MB
  • 文件页数:995页
  • 主题词:肿瘤转移-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肿瘤转移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上篇 肿瘤转移学基础1

第1章 细胞分子生物学基础理论&廖子君 赵征)1

第1节 细胞分子生物学发展简史1

第2节 细胞质膜与细胞外基质2

1 细胞质膜2

2 细胞外基质2

3 肿瘤间质3

第3节 染色质与染色体3

1 染色质3

2 染色体4

第4节 核酸与蛋白质4

1 核酸4

2 DNA结构与功能5

3 RNA的组成与功能5

4 蛋白质的结构与功能5

5 DNA复制、损伤、修复与基因突变6

6 基因转录与基因表达调控6

7 基因的结构7

第5节 细胞信号转导7

1 细胞膜受体8

2 信号转导类型9

3 细胞信号转导系统9

4 信号转导的主要途径10

第6节 细胞增殖动力学11

第2章 肿瘤转移学相关概念&穆选生 廖子君14

第1节 肿瘤细胞增殖14

第2节 肿瘤细胞侵袭(浸润)14

1 组织浸润15

2 淋巴管渗透16

3 血管渗透16

第3节 肿瘤细胞的分离与运动16

第4节 肿瘤转移17

第3章 肿瘤转移研究的历史沿革&刘文超 余国政19

第1节 肿瘤转移基础研究历史19

1 肿瘤转移分子生物学研究的历程19

2 肿瘤转移实验研究的历程23

第2节 肿瘤转移临床研究历史25

1 肿瘤转移诊断的研究历程25

2 肿瘤转移治疗的研究历程26

第4章 肿瘤转移途径&李洪胜 雷光焰31

第1节 肿瘤转移发生的程序31

1 肿瘤细胞从母体肿瘤脱落32

2 肿瘤细胞破坏细胞外基质32

3 肿瘤细胞迁移进入循环33

4 肿瘤细胞进入脉管形成瘤栓33

5 肿瘤细胞穿出脉管壁33

第2节 肿瘤转移途径33

1 淋巴转移33

2 血行转移35

3 种植转移36

4 气道转移37

第5章 影响肿瘤转移的因素&董济民 廖子君39

第1节 肿瘤细胞转移潜能的高低39

第2节 肿瘤细胞黏附性的强弱39

第3节 肿瘤细胞分泌TIMP的多少40

第4节 宿主局部组织的特性40

第6章 肿瘤转移与宿主&雷光焰 李洪胜41

第1节 肿瘤转移与器官组织微环境42

第2节 肿瘤转移与细胞外基质42

1 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42

2 肿瘤细胞对细胞外基质的降解43

3 肿瘤细胞黏附与肿瘤细胞运动44

第3节 肿瘤转移的器官组织选择性44

1 肿瘤细胞器官特异性转移的发现44

2 肿瘤细胞器官特异性转移发生的相关因素44

3 肿瘤细胞与器官的特异性黏附46

4 参与肿瘤细胞器官特异性转移的因子47

5 趋化因子与肿瘤细胞定向转移48

第4节 宿主免疫与肿瘤转移50

1 宿主免疫状态与肿瘤生存51

2 肿瘤血管内皮细胞的免疫学特性52

第5节 经典神经递质与肿瘤转移53

1 去甲肾上腺素、肾上腺素54

2 多巴胺54

3 乙酰胆碱54

第7章 转移瘤细胞的生物学特性&李洪胜 廖子君58

1 增殖生长的不受控性59

2 浸润性59

3 运动性与趋化性59

4 肿瘤细胞表面的表型差异60

5 肿瘤生物学异质性61

6 肿瘤遗传、表型不稳定性62

7 单核苷酸多肽性62

8 转移瘤细胞的蛰伏性63

第8章 肿瘤转移相关基因&张冠军 雷光焰66

第1节 TMSG-1基因67

第2节 Ets-1基因67

第3节 PTTG基因67

第4节 mts-1基因68

第5节 mtal基因68

第6节 突变型p53基因68

第7节 c-myc基因69

第8节 ras基因69

第9节 Vil2基因69

第10节 S100A4基因70

第11节 HER-2/neu基因70

第9章 肿瘤转移抑制相关基因&雷光焰 廖子君 陈晓泉73

第1节 Rb基因73

第2节 APC基因74

第3节 野生型p53基因74

第4节 p16基因74

第5节 DAPK1基因75

第6节 KISS-1基因75

1 结构75

2 表达75

3 抑制肿瘤转移76

第7节 BrMS1基因76

第8节 MKK4基因77

第9节 KAI1基因77

1 结构77

2 功能77

3 KAI1基因表达与肿瘤转移78

第10节 DCC基因79

第11节 PTEN基因79

1 结构79

2 功能79

3 PTEN基因突变与肿瘤转移80

第12节 nm23基因81

1 结构81

2 核苷酸二磷酸激酶81

3 nm23基因表达与肿瘤转移82

4 nm23H1基因82

5 DR-nm23基因84

第13节 maspin基因84

1 结构84

2 功能84

3 表达85

第14节 FHIT基因85

1 结构85

2 功能85

3 表达异常与肿瘤转移85

第15节 NK4基因86

第16节 RECK基因87

第17节 BRMS1基因87

第18节 CRSP3基因87

第19节 Brmsl基因87

第10章 蛋白降解酶与肿瘤转移&廖子君 刘文超 于振涛96

第1节 基质金属蛋白酶96

1 研究沿革96

2 分类97

3 特征97

4 功能97

5 性质98

6 活化99

7 表达与活性的调节100

8 在恶性实体瘤中的表达100

9 MMP-7101

10 MMP-2102

11 MMP-9103

12 MMP-3104

第2节 尿激酶型纤溶酶原激活物104

1 结构104

2 活化105

3 uPA受体105

4 功能106

5 uPA、uPA-R与肿瘤转移106

6 uPA、uPA-R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107

第3节 乙酰肝素酶108

1 乙酰肝素酶结构108

2 乙酰肝素酶分布与灭活108

3 乙酰肝素酶功能108

4 硫酸乙酰肝素蛋白多糖109

5 乙酰肝素酶与肿瘤转移109

6 乙酰肝素酶在肿瘤组织中的表达110

第4节 组织蛋白酶111

1 组织蛋白酶B111

2 组织蛋白酶D112

第5节 透明质酸酶112

第6节 成纤维细胞活化蛋白112

第11章 细胞黏附分子与肿瘤转移&张冠军 侯惠莲 董济民119

第1节 概论119

1 细胞黏附的类型119

2 肿瘤细胞与细胞外基质的黏附120

3 循环中肿瘤细胞的去向120

4 循环中肿瘤细胞的黏附120

5 黏附分子及其受体121

第2节 钙黏素122

1 结构与功能122

2 胞质连环蛋白123

3 β-连环蛋白123

4 E-钙黏素124

第3节 选择素127

1 分类127

2 配体127

3 功能128

4 P-选择素128

5 L-选择素129

6 E-选择素129

第4节 整合素129

1 结构与功能129

2 整合素与肿瘤转移130

3 整合素β1130

4 整合素α6β1130

第5节 免疫球蛋白超家族131

1 结构与功能131

2 细胞间黏附分子-1131

3 血管细胞黏附分子-1131

4 神经细胞黏附因子131

5 血小板内皮细胞黏附分子-1131

6 癌胚抗原132

7 CD151132

8 Mcam132

第6节 CD44132

1 结构与分类132

2 功能132

3 CD44表达与肿瘤转移133

4 CD44v6133

5 CD44v8-10134

6 CD62P134

7 血浆纤维蛋白原134

第7节 骨唾液酸蛋白135

第12章 肿瘤淋巴管生成与肿瘤转移&雷光焰 余国政140

第1节 正常淋巴管140

1 淋巴管的形成与结构特点140

2 淋巴管形成的调控因子140

3 淋巴管内皮细胞分子标记物141

第2节 肿瘤淋巴管与淋巴转移141

1 肿瘤淋巴管的证实与特点142

2 肿瘤淋巴转移142

第3节 肿瘤淋巴转移促进因子143

1 VEGF-C144

2 VEGF-D146

3 VEGFR-3146

第13章 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转移&廖子君 雷光焰 刘文超 李洪胜151

第1节 正常血管内皮细胞153

1 内皮细胞153

2 血管平滑肌细胞154

3 微血管周细胞154

4 血管内皮下结缔组织154

5 内皮细胞与ECM的连接155

6 正常血管发生与形成156

7 循环内皮祖细胞157

8 特异性血管内皮细胞表面蛋白157

第2节 肿瘤新生血管的发现与形成158

1 肿瘤新生血管的发现158

2 肿瘤血管的形成158

3 肿瘤血管结构特征159

4 肿瘤血管的异质性159

5 肿瘤血管标志物159

6 肿瘤血管生成与肿瘤转移160

7 肿瘤血管生成拟态161

第3节 肿瘤血管生成促进因子161

1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162

2 成纤维细胞生长因子170

3 转化生长因子172

4 胰岛素样生长因子174

5 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175

6 表皮生长因子176

7 促血管生成素178

8 内皮素180

9 低氧诱导因子180

10 人类趋化因子183

11 次级淋巴组织趋化因子186

12 白介素-8188

13 肝细胞生长因子189

14 蛋白水解酶系统191

15 热休克蛋白90191

16 乙肝病毒x蛋白192

17 人绒膜促性腺激素192

18 核因子-kB192

19 环氧化酶193

20 一氧化氮及其合成酶195

21 Sp1转录因子197

22 组织因子197

23 Endoglin198

中篇 肿瘤转移实验研究214

第14章 概论&张冠军 宋永春214

第1节 肿瘤转移学实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214

第2节 肿瘤转移学实验研究材料215

1 细胞株215

2 动物224

3 器官225

第3节 肿瘤细胞侵袭程度与转移的时间相关性225

第15章 肿瘤细胞体内侵袭实验&张冠军 侯惠莲227

第1节 皮下移植侵袭模型227

1 背侧皮下移植侵袭模型227

2 爪垫内侧皮下移植侵袭模型228

3 耳郭皮下移植侵袭模型229

4 颈部皮下移植侵袭模型230

5 尾部皮下移植侵袭模型230

第2节 器官内移植侵袭模型230

1 肾包膜下移植侵袭模型230

2 睾丸包膜下移植侵袭模型230

3 脾包膜移植侵袭模型232

4 肝内移植侵袭模型232

5 视网膜内界膜侵袭模型232

6 眼球前房移植侵袭模型232

7 鸡胚CAM肿瘤移植侵袭模型233

8 其他器官内原位移植侵袭模型233

9 肌肉内移植侵袭模型233

10 腹腔内移植侵袭模型233

11 脑内移植侵袭模型234

第16章 肿瘤细胞体内转移实验&张冠军 廖子君235

第1节 概述235

1 建立转移模型的原则236

2 转移模型的分类236

3 转移模型建立的相关标准237

第2节 转移模型的定量分级237

1 淋巴转移程度分级237

2 肺内转移程度分级237

3 肝内转移程度分级238

第3节 淋巴转移模型239

1 淋巴转移过程239

2 瘤细胞进入淋巴结内的形态学观察239

3 淋巴引流方向、淋巴结数目及分布239

4 淋巴转移模型建立方法240

第4节 血行转移模型241

1 肿瘤细胞进入血液循环后的走向242

2 血行转移过程与形态学观察242

3 血行转移模型的建立方法242

第5节 原发肿瘤高转移裸小鼠模型244

1 人肺癌高转移裸小鼠模型244

2 黑色素瘤B16-F10人工肺转移小鼠模型244

3 Lewis肺癌自发性肺转移模型244

4 人肝癌高转移裸小鼠模型244

5 裸小鼠大肠癌肝脏微转移模型245

6 人胃癌高转移裸小鼠模型245

7 人黑色素瘤高转移细胞株B16-F10细胞246

第17章 肿瘤细胞体外侵袭实验&张冠军 赵征248

第1节 肿瘤细胞体外侵袭研究的历史沿革248

第2节 肿瘤细胞体外侵袭研究的意义249

第3节 肿瘤细胞体外侵袭过程249

1 体外培养肿瘤细胞的特性249

2 肿瘤细胞在体外的侵袭过程250

第4节 组织器官培养250

1 沿革250

2 培养靶器官251

3 瘤细胞制备251

4 组织器官培养法251

第5节 肿瘤细胞体外侵袭实验253

1 二维对照模型253

2 单层细胞单层侵袭实验253

3 滤膜侵袭实验254

4 胶原基质浸润实验254

5 人羊膜侵袭实验254

6 骨组织侵袭实验255

7 鸡绒毛尿囊膜侵袭实验255

8 Matrigel基质膜侵袭实验255

第18章 肿瘤血管体外形成实验&张冠军 刘文超257

第1节 肿瘤血管形成与肿瘤侵袭转移257

1 肿瘤血管形成过程257

2 肿瘤血管特征258

第2节 肿瘤血管形成实验258

1 脐静脉内皮细胞原代培养258

2 内皮细胞增殖实验258

3 内皮细胞迁移实验258

4 内皮细胞小管形成实验259

5 鸡胚绒毛尿囊膜实验259

6 鸡胚尿囊膜血管抑制实验259

7 鸡胚肿瘤种植实验259

8 角膜移植实验259

9 开窗实验260

10 动物肿瘤移植实验260

11 肿瘤微血管细胞模型的建立260

第19章 肿瘤细胞黏附实验&宋永春 张冠军262

第1节 概述262

第2节 细胞黏附实验方法262

1 机械法262

2 放射性核素法263

3 细胞分离法263

4 细胞聚集体形成法263

第3节 肿瘤细胞运动性实验263

1 改良Boyden小室法264

2 琼脂滴法264

3 毛细管法264

4 吞噬轨迹法264

5 球样聚集体培养法265

6 蛋白水解酶检测法265

第20章 细胞端粒酶活性与细胞凋亡实验&宋永春 刘文超267

第1节 细胞端粒酶活性实验267

1 原位杂交检测端粒酶的RNA组分267

2 端粒长度的测定268

3 端粒重复扩增分析法268

4 免疫组化法检测端粒酶活性268

第2节 细胞凋亡实验269

1 细胞凋亡的形态学和生化改变269

2 细胞凋亡研究的方法270

第21章 抗肿瘤侵袭转移实验&张冠军 侯惠莲 赵征271

第1节 抗肿瘤血管生成实验271

1 直接破坏血管内皮细胞271

2 阻断血管内皮生长因子的生物作用272

3 血管生成抑制因子的开发研究273

第2节 抗肿瘤细胞黏附实验275

第3节 抗细胞外基质降解276

第4节 基因转染抗肿瘤侵袭转移实验277

1 基因治疗277

2 水解酶抑制剂277

第5节 常见抗原发肿瘤侵袭转移实验278

1 抗肺癌细胞系侵袭转移实验278

2 抗乳腺癌细胞系侵袭转移实验279

3 抗肝癌细胞系侵袭转移实验281

4 抗胰腺癌细胞系侵袭转移实验282

5 抗卵巢癌细胞系侵袭转移实验283

6 抗黑色素瘤细胞系侵袭转移实验285

7 抗肉瘤细胞系侵袭转移实验286

8 抗肿瘤细胞腹膜侵袭转移实验286

下篇 肿瘤转移临床292

第22章 转移瘤诊断&刘文超 赵学武 于振涛292

第1节 病史采集293

第2节 临床表现293

1 转移瘤症状与体征293

2 转移瘤相对特异性症状、体征295

3 原发肿瘤发生侵袭转移时的症状体征295

第3节 影像学检查297

1 X线摄片297

2 超声检查297

3 计算机X线体层扫描298

4 核磁共振成像301

5 核医学检查302

6 正电子发射计算机体层显像303

7 PET/CT304

8 纵隔镜304

第4节 实验室检查304

1 肿瘤标记物304

2 病理学检查313

第5节 实体肿瘤的临床分期316

第23章 肿瘤微转移的早期诊断&廖子君 张冠军 董济民322

第1节 肿瘤微转移的研究322

1 肿瘤微转移的概念322

2 肿瘤微转移的判断标准323

3 肿瘤微转移研究的意义323

4 肿瘤微转移检测的理论基础323

第2节 肿瘤微转移检测的标本323

1 外周血323

2 淋巴结324

3 骨髓324

4 胸腹膜腔积液324

第3节 肿瘤微转移检测指标324

1 细胞角蛋白家族325

2 SBEM mRNA326

3 hMAM mRNA326

4 组织多肽抗原326

5 上皮细胞膜特异性抗原326

6 AFPmRNA326

7 肺泡表面蛋白mRNA327

8 黏蛋白327

9 CD44327

10 PSAmRNA327

11 p53基因327

12 ras基因327

13 酪氨酸酶327

14 端粒酶328

15 CA15-3328

第4节 肿瘤微转移检测方法328

1 细胞富集方法328

2 标记基因328

3 检测方法329

第5节 常见肿瘤微转移的检测332

1 头颈部肿瘤隐匿性淋巴结微转移332

2 肺癌333

3 乳腺癌334

4 消化系肿瘤338

5 肝细胞癌340

6 宫颈癌341

7 前列腺癌341

第24章 抗肿瘤转移治疗策略&廖子君 李洪胜 王俊杰348

第1节 调节肿瘤细胞黏附350

1 RGD肽与YIGSR肽351

2 前列腺素352

3 抗凝药物352

4 苯乙酸钠353

5 苦马豆素353

6 反义寡核苷酸353

7 单克隆抗体353

8 阻滞细胞间信号转导354

第2节 抑制肿瘤细胞降解细胞外基质354

1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54

2 抗胶原酶胞内抗体356

3 uPA的抑制剂356

4 热疗356

第3节 抑制肿瘤细胞运动与信号转导357

1 运动相关蛋白357

2 肿瘤浸润抑制因子357

3 紫杉醇357

第4节 抑制肿瘤血管形成357

1 血管抑素358

2 内皮抑素359

3 表皮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361

4 血管内皮细胞生长因子受体抑制剂365

5 沙利度胺365

6 TNP-470366

7 苏拉明367

8 基质金属蛋白酶抑制剂367

9 丝氨酸蛋白酶抑制剂367

10 蛋白酶体抑制剂368

11 蛋白激酶C抑制剂368

12 乙酰肝素酶抑制剂368

13 热休克蛋白90抑制剂368

14 低氧诱导因子抑制剂369

15 白介素370

16 干扰素372

17 血小板因子-4372

18 血小板反应蛋白-1373

19 COX-2抑制剂373

20 抗组织因子374

21 NK4基因375

22 p53基因375

23 Arresten基因375

24 反义基因治疗376

25 K237肽378

26 可溶性介质378

27 胶原蛋白酶解片段378

28 尿激酶氨基末端片段378

29 羧基氨基咪唑378

30 三羧氨基喹啉378

31 生长抑素378

32 维生素D3379

33 三氧化二砷379

34 姜黄素380

第5节 抗肿瘤淋巴管生成380

第25章 转移瘤的综合治疗&李春燕 廖子君394

第1节 转移瘤综合治疗原则394

1 整体治疗为主,局部治疗为辅394

2 扶正为主,攻邪为辅395

3 对症治疗为主,对因治疗为辅395

第2节 提高晚期肿瘤患者生活质量的方法396

1 对因综合治疗397

2 对症支持治疗398

3 心理治疗400

第26章 外科治疗&于振涛 雷光焰402

第1节 概论402

1 历史沿革402

2 在肿瘤诊断中的价值403

3 在肿瘤治疗中的价值403

4 外科治疗原则404

第2节 转移瘤外科手术的方法和疗效407

1 外科手术切除407

2 腔镜手术409

3 借助外科手术的其他治疗方法409

第3节 发展趋势和展望409

第27章 放射治疗&王俊杰 余国政411

第1节 概论411

1 历史沿革411

第2节 放射治疗的技术和设备413

1 定位系统413

2 计划系统413

3 治疗系统413

4 放射线的种类413

第3节 放射生物学414

第4节 放射治疗的原则414

1 放射治疗的意义414

2 根治性放疗415

3 姑息性放疗415

4 预防性放疗415

5 综合放疗415

第5节 放射治疗的适应症与禁忌症416

1 适应症416

2 禁忌症417

第6节 放射治疗方法与疗效417

1 体外常规放射治疗417

2 适型聚焦放射治疗419

3 近距离放射治疗419

4 提高放射治疗增益比的方法419

第7节 展望420

1 调强放疗420

2 功能性影像与生物学靶区421

3 放射基因增敏422

第28章 化学治疗&廖子君 雷光焰 穆选生 杨浩424

第1节 肿瘤化学治疗的历史沿革425

1 古代至近代425

2 现代425

第2节 化学治疗在转移瘤综合治疗中的地位430

第3节 目前肿瘤化学治疗存在的主要困惑432

1 肿瘤增殖速度与周期频率是否决定肿瘤对化学治疗的敏感性432

2 正常细胞对化疗药物是否存在耐药性432

3 肿瘤细胞对化疗药物产生的耐药性是否随着化疗药物量的累积而增强432

4 化疗药物对不同病理类型的肿瘤细胞敏感性差异的原因何在433

5 化学治疗的临床疗效与肿瘤负荷的大小是否存在相关性433

第4节 目前肿瘤化学治疗难以逾越的障碍433

1 细胞毒药物的靶向性433

2 肿瘤细胞的耐药性433

3 细胞毒药物不能将机体内肿瘤细胞杀灭到零434

4 肿瘤细胞的侵袭性与转移性434

第5节 细胞毒药物敏感性实验研究434

1 目的与意义434

2 细胞毒药物敏感性测定方法435

3 药物敏感性实验在肿瘤临床中的应用438

第6节 晚期(转移性)实体瘤多途径联合化疗442

1 晚期实体瘤的基本概念442

2 晚期实体瘤发病率升高的原因443

3 晚期实体瘤的治疗现状443

4 多途径联合化疗技术路线445

第7节 肿瘤化学治疗的基本模式445

1 单药化疗445

2 联合化疗446

3 新辅助化疗446

4 保驾化疗448

5 序贯化疗448

6 维持化疗448

7 时辰化疗448

8 同步化疗448

9 增效化疗448

10 温热化疗448

11 靶向化疗449

12 大剂量静脉化疗454

13 常规静脉化疗454

14 动脉化疗454

15 淋巴化疗454

16 腔内化疗457

17 肿瘤间质化疗461

第29章 肿瘤血管性介入治疗&余国政 穆选生 王俊杰468

第1节 肿瘤血管性介入治疗的历史沿革468

第2节 肿瘤血管性介入治疗原理469

第3节 肿瘤血管性介入治疗方法469

1 病例入选与排除标准469

2 化疗方案确定原则470

3 术前准备470

4 术后处理470

5 药物灌注方法470

6 动脉栓塞470

7 并发症及其处理471

第4节 常见转移性肿瘤的血管性介入治疗471

1 脑肿瘤472

2 头颈部肿瘤473

3 肺部肿瘤474

4 原发性肝癌476

5 肝转移瘤480

6 膀胱癌484

7 骨转移瘤484

8 妇科肿瘤484

第30章 核素治疗&施常备 董济民489

第1节 概论489

第2节 骨转移瘤的治疗489

1 153Sm-乙二胺四甲撑磷酸490

2 89锶(89SrCl2)491

第3节 分化型甲状腺转移癌的治疗492

1 病理及临床表现492

2 治疗方法492

第4节 转移性实体瘤的放射性核素治疗493

1 32P胶体的瘤内注射治疗493

2 放射性微球的血管栓塞494

3 放射性粒子的瘤内植入治疗494

第5节 放射免疫治疗转移瘤495

第31章 肿瘤转移常用治疗药物&杨浩 陈晓泉 李春燕497

第1节 肿瘤细胞毒药物498

1 烷化剂498

2 抗代谢药物501

3 抗生素类503

4 植物类506

5 铂类508

第2节 内分泌治疗药物509

1 三苯氧胺509

2 托瑞米芬509

3 安宫黄体酮509

4 甲地孕酮509

5 氟他胺509

6 氨鲁米特509

7 吡鲁米特510

8 法屈唑510

9 福美司坦510

10 依西美坦510

11 阿那舒唑510

12 优罗唑510

第3节 生物反应修饰剂510

1 干扰素510

2 自细胞介素-2510

3 胸腺素511

4 胸腺五肽511

5 肿瘤坏死因子511

6 淋巴因子激活的杀伤细胞511

7 卡介苗511

8 香菇多糖512

9 槐耳多糖512

第4节 抗肿瘤侵袭转移药物512

1 抗黏附化合物513

2 肝素513

3 维甲酸类513

4 降解酶抑制剂514

5 抗信息转导药514

6 血管生成抑制剂514

7 人参皂甙Rg3515

第5节 止痛药515

1 吲哚美辛516

2 吗啡516

3 美施康定516

4 美菲康516

5 哌替啶516

6 美沙酮516

7 芬太尼透皮贴516

8 曲马多516

9 可待因516

10 氯芬可待因516

11 强痛定516

第6节 破骨细胞活性抑制剂517

1 无水氯甲双膦酸钠517

2 阿仑膦酸钠517

3 羟乙膦酸钠517

4 帕米膦酸钠517

5 氯屈膦酸二钠517

6 唑来膦酸517

第7节 抗胃肠道反应药517

1 昂司丹琼517

2 托烷司琼518

3 格拉司琼518

4 雷莫司琼518

第8节 抗骨髓抑制药518

1 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18

2 重组人粒细胞-巨噬细胞集落刺激因子518

3 促红细胞生长素518

4 白介素-11519

第32章 常见原发肿瘤的局部侵袭与远处转移&李洪胜 穆选生 杨浩520

第1节 鼻咽癌523

1 局部侵袭523

2 淋巴转移523

3 脑转移524

4 肺转移524

5 肝转移524

6 骨转移524

第2节 鼻腔及副鼻窦恶性肿瘤524

第3节 视网膜母细胞瘤524

第4节 口腔癌525

1 局部侵袭525

2 淋巴转移525

第5节 甲状腺癌526

1 局部侵袭526

2 淋巴转移526

3 肺转移527

第6节 喉癌527

1 淋巴转移527

2 血行转移527

第7节 乳腺癌527

1 局部浸润528

2 淋巴转移528

3 器官组织转移529

第8节 原发性支气管肺癌531

1 直接浸润532

2 淋巴转移532

3 脑转移533

4 肝转移533

5 骨转移533

6 心包转移533

7 皮肤转移533

8 肾上腺转移534

9 腹腔转移534

第9节 胸膜恶性间皮瘤534

第10节 食管癌534

1 直接扩散535

2 食管壁内播散535

3 淋巴转移535

4 血行转移536

第11节 胃癌536

1 胃癌的组织病理类型与其侵袭转移的关系537

2 直接浸润537

3 淋巴转移537

4 种植转移538

5 肝转移538

6 肺转移538

7 卵巢转移539

8 骨转移539

第12节 原发性肝癌539

1 直接浸润539

2 淋巴转移540

3 血行转移540

第13节 大肠癌541

1 直接浸润541

2 种植转移541

3 淋巴转移542

4 肝转移543

5 肺转移544

6 卵巢转移544

7 骨转移544

8 大肠癌侵袭、转移与预后的关系544

第14节 小肠恶性肿瘤545

1 直接浸润545

2 淋巴转移545

3 血行转移545

第15节 胆囊癌、胆管癌545

第16节 胰腺癌546

1 胰腺的淋巴引流546

2 淋巴转移546

第17节 肾癌546

1 直接浸润547

2 淋巴转移547

3 血行转移547

第18节 膀胱癌547

1 淋巴转移547

2 血行转移547

第19节 前列腺癌548

第20节 睾丸肿瘤&(548

第21节 阴茎癌549

第22节 子宫颈癌549

1 直接浸润蔓延549

2 淋巴转移549

3 肺转移549

4 肝转移550

5 骨转移550

6 卵巢转移550

第23节 子宫内膜癌550

第24节 卵巢恶性肿瘤550

1 腹腔转移550

2 局部蔓延551

3 淋巴转移551

4 脏器转移552

第25节 恶性滋养细胞肿瘤552

1 肺转移552

2 阴道转移552

3 脑转移552

第26节 软组织肉瘤552

第27节 恶性黑色素瘤552

第28节 其他肿瘤553

第33章 脑转移瘤&梁秦龙 余国政 廖子君555

第1节 解剖生理556

1 脑实质556

2 脑的被膜557

3 脑的血循环557

4 脑脊液557

5 脑屏障557

第2节 流行病学558

1 脑转移瘤总的发病率558

2 脑转移瘤与原发肿瘤558

3 恶性肿瘤脑膜转移560

第3节 发病机制560

1 脑转移瘤发生的分子机制560

2 转移途径562

3 脑转移瘤的病理563

第4节 诊断程序565

1 诊断思路565

2 症状体征565

3 脑转移瘤的分布566

4 影像学检查567

5 实验室检查569

6 脑膜转移瘤的诊断570

7 鉴别诊断571

第5节 治疗方法571

1 总体治疗原则571

2 手术治疗572

3 放射治疗575

4 化学治疗579

5 综合治疗581

6 脑转移瘤复发的再治疗583

第6节 预后583

1 一般情况583

2 影响预后因素584

第34章 肺转移瘤&雷光焰 范黎 刘文超 李洪胜593

第1节 解剖生理594

1 气管、支气管594

2 肺595

第2节 流行病学596

第3节 发病机制597

1 转移途径598

2 转移方式598

第4节 诊断程序599

1 症状体征599

2 影像学检查600

3 病理学检查604

4 实验室检查605

5 鉴别诊断605

第5节 治疗方法607

1 外科治疗607

2 放射治疗612

3 化学治疗614

4 热疗618

5 生物免疫治疗619

6 内分泌治疗619

第6节 预后619

第35章 胸膜腔转移瘤&雷光焰 范黎 刘文超 李洪胜628

第1节 解剖生理629

1 胸膜的分布629

2 胸膜的血管、淋巴管和神经630

3 胸膜的组织学630

4 胸膜生理630

第2节 流行病学630

第3节 发病机制631

第4节 诊断程序631

1 症状体征632

2 影像学检查633

3 胸水常规检查634

4 胸水细胞学检查634

5 胸水肿瘤标志物检测635

6 免疫学检查640

7 胸水中细胞DNA含量的测定641

8 胸膜活检组织病理学641

9 鉴别诊断643

第5节 治疗方法644

1 治疗原则644

2 外科治疗644

3 放射治疗648

4 化学治疗649

5 胸膜硬化治疗651

6 胸腔免疫治疗653

7 胸腔内中药灌注655

8 放射性核素胸腔灌注655

9 胸腔内热疗655

第6节 预后656

第36章 心包转移瘤&雷光焰 范黎 刘文超659

第1节 解剖生理660

1 心包位置660

2 心包脏层与壁层660

3 心包动静脉、淋巴与神经660

4 心包生理功能660

第2节 流行病学661

第3节 发病机制662

1 心包转移瘤发生途径662

2 心包转移病理662

第4节 诊断程序663

1 症状体征663

2 影像学检查664

3 心导管检查665

4 心电图检查665

5 放射性核素检查666

6 细胞组织病理学检查666

7 实验室检查667

8 鉴别诊断668

第5节 治疗方法669

1 外科治疗670

2 放射治疗673

3 化学治疗673

4 浆膜硬化治疗674

5 放射性核素治疗675

6 生物治疗675

7 中医药治疗675

第6节 预后675

第37章 纵隔转移瘤&雷光焰 余国政 盛蓉 刘文超 于振涛678

第1节 解剖生理679

1 纵隔的毗邻679

2 纵隔的分区679

3 纵隔各区内组织器官679

4 纵隔淋巴引流679

5 纵隔淋巴结新的国际分区679

6 纵隔的生理病理680

第2节 流行病学680

1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681

2 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681

3 恶性胸膜间皮瘤纵隔淋巴结转移681

4 乳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681

5 甲状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681

6 胃癌纵隔淋巴结转移681

7 生殖系统肿瘤纵隔淋巴结转移681

第3节 发病机制681

1 肺癌纵隔淋巴结转移682

2 食管癌纵隔淋巴结转移683

第4节 诊断程序683

1 症状体征683

2 影像学检查683

3 病理组织学689

4 实验室检查694

5 鉴别诊断694

第5节 治疗方法695

1 治疗原则695

2 手术治疗696

3 放射治疗697

4 化学治疗697

第6节 预后698

第38章 乳腺转移瘤&薛妍 刘文超702

第1节 解剖生理702

1 乳腺的位置和形态702

2 乳腺的组织结构702

3 乳腺的血液供应703

4 乳腺的淋巴回流703

5 乳腺的神经支配703

6 乳腺生理特点703

第2节 流行病学704

第3节 发病机制705

第4节 诊断程序705

第5节 治疗方法705

第39章 肝脏转移瘤&马龙安 杨静悦 刘文超 余国政707

第1节 解剖生理708

1 表面结构与毗邻708

2 肝分叶分段708

3 肝内管道系统709

4 肝脏淋巴和神经710

5 肝脏生理710

第2节 流行病学712

1 大肠癌肝转移712

2 其他消化道肿瘤肝转移713

3 其他肿瘤肝转移713

第3节 发病机制713

1 肝转移瘤发生机制713

2 肝转移瘤的血供714

3 肝转移瘤与肝硬化715

第4节 诊断程序715

1 诊断依据716

2 症状体征716

3 影像学检查716

4 实验室检查720

5 组织病理学检查721

6 鉴别诊断721

第5节 治疗方法721

1 外科治疗722

2 放射治疗725

3 化学治疗726

4 综合治疗729

5 消融治疗729

6 生物及中药治疗730

第6节 预后730

第40章 脾脏转移瘤&郭晓彤 刘文超 马龙安736

第1节 解剖生理736

1 脾的大小736

2 位置与毗邻736

3 脾脏的切迹737

4 脾脏的韧带737

5 脾脏的神经738

6 脾脏的血管738

7 副脾738

8 脾的组织结构738

9 生理功能739

第2节 流行病学741

第3节 发病机制743

第4节 诊断程序743

1 诊断标准743

2 诊断注意事项744

3 症状体征744

4 影像学检查745

5 实验室检查746

6 病理学检查746

7 鉴别诊断747

第5节 治疗方法747

1 手术治疗747

2 放射治疗748

3 化学治疗748

第6节 预后748

第41章 胰腺转移瘤&尤向辉 刘文超 余国政750

第1节 解剖生理751

1 位置与形态751

2 胰头751

3 胰颈751

4 胰体751

5 胰尾751

6 胰管752

7 胰腺动、静脉752

8 胰腺淋巴752

9 胰腺神经752

10 胰腺分泌功能752

第2节 流行病学754

第3节 发病机制756

1 瘤细胞从原发瘤体脱落756

2 瘤细胞侵袭周围组织756

3 瘤细胞侵入血管或淋巴管756

4 瘤细胞进入循环中757

5 肿瘤细胞的滞留、黏附、穿出管壁757

6 转移瘤的形成757

7 肿瘤细胞转移途径757

8 胰腺转移瘤的病理758

第4节 诊断程序758

1 诊断程序758

2 症状体征759

3 实验室检查760

4 影像学检查760

5 胰腺活检和细胞学检查763

6 与胰腺癌的鉴别763

第5节 治疗方法766

1 手术治疗766

2 放射治疗767

3 化学治疗767

4 其他治疗767

第6节 预后767

第42章 腹(膜)腔转移瘤&刘都户 马龙安 刘文超 王宁772

第1节 解剖生理773

1 大网膜774

2 小网膜774

3 网膜孔774

4 网膜囊774

5 系膜774

6 韧带775

7 腹膜隐窝与陷凹775

8 腹膜间隙775

9 腹膜动脉775

10 腹部的淋巴引流775

11 腹膜神经776

12 腹膜液776

13 腹膜组织学776

14 腹膜的分泌、渗出与吸收776

第2节 流行病学777

第3节 发病机制777

1 腹膜腔内种植转移777

2 经系膜及韧带附着处直接向腹膜蔓延778

3 淋巴转移778

4 血行转移779

5 医源性转移779

6 腹膜转移的病理特征779

第4节 诊断程序780

1 症状体征780

2 影像学检查781

3 腹腔脱落细胞学检查783

4 腹膜组织学检查785

5 腹水常规检查786

6 肿瘤标志物787

7 PET/CT789

第5节 治疗方法789

1 手术治疗789

2 放射治疗791

3 内科治疗791

4 同位素治疗800

5 高能聚焦超声治疗801

6 生物免疫治疗801

第6节 预后802

第43章 胃转移瘤&陈衍 刘文超809

第1节 解剖生理809

1 胃的形态与分布809

2 胃的周围器官810

3 胃的血管810

4 胃的淋巴系统810

5 胃的神经810

6 胃壁结构811

7 胃的分泌811

8 胃的运动812

第2节 流行病学813

1 食管癌胃转移813

2 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814

3 乳腺癌胃转移814

4 肺癌胃转移814

5 胰腺癌胃转移814

6 肝癌胃转移814

7 泌尿生殖系统癌胃转移815

8 软组织肉瘤胃转移815

9 汗腺癌胃转移815

10 绒毛膜癌胃转移815

第3节 发病机制815

1 食管癌胃转移815

2 恶性黑色素瘤胃转移817

3 乳腺癌胃转移818

第4节 诊断程序818

1 症状体征818

2 内镜检查818

3 影像学检查819

4 手术探查819

5 免疫组化检查819

第5节 胃转移瘤的治疗819

1 手术治疗819

2 放射治疗820

3 化学治疗820

4 生物治疗820

第6节 预后821

第44章 肾上腺转移瘤&张红梅 刘文超 李强824

第1节 解剖生理824

1 大体解剖824

2 毗邻关系824

3 血液供应、神经支配及淋巴回流825

4 组织学825

5 激素分泌826

第2节 流行病学827

1 肺癌肾上腺转移828

2 乳腺癌与黑色素瘤肾上腺转移828

3 其他肿瘤肾上腺转移828

第3节 发病机制828

第4节 诊断程序828

1 症状体征829

2 影像学检查829

3 细针穿刺抽吸活检831

4 ACTH试验831

5 鉴别诊断831

第5节 治疗方法832

1 手术治疗832

2 放射治疗833

3 介入治疗833

4 内科治疗833

5 其他治疗834

第6节 预后834

第45章 卵巢转移瘤&赵征 陈晓泉836

第1节 解剖生理836

1 解剖位置836

2 组织结构836

3 血液供应836

4 淋巴引流836

第2节 流行病学837

1 胃癌卵巢转移837

2 子宫内膜癌卵巢转移837

3 肺癌卵巢转移837

4 肝细胞癌卵巢转移838

5 嗅神经母细胞瘤双侧卵巢转移838

第3节 发病机制838

1 直接浸润蔓延838

2 种植性转移838

3 淋巴转移838

4 血行转移838

5 输卵管转移839

第4节 诊断程序839

1 一般情况839

2 追寻病史839

3 症状体征839

4 组织细胞病理839

5 实验室检测840

第5节 治疗方法840

1 手术治疗840

2 化学治疗840

3 放射治疗840

第6节 预后840

第46章 膀胱转移瘤&张利旺 刘文超 李强842

第1节 解剖生理842

1 膀胱的结构842

2 膀胱的固定843

3 耻骨后间隙843

4 狄农维利埃筋膜843

5 膀胱内部843

6 膀胱与邻近组织关系843

7 膀胱神经支配843

8 膀胱血液供应844

9 淋巴循环844

10 膀胱储存尿液和周期性排尿844

第2节 流行病学844

第3节 发病机制845

第4节 诊断程序845

1 病史845

2 症状体征845

3 尿脱落细胞学检查845

4 膀胱尿道镜检查846

5 超声检查846

6 CT846

第5节 治疗方法846

1 手术治疗846

2 放射治疗846

3 化学治疗846

第6节 预后846

第47章 骨转移瘤&余国政 陈晓泉848

第1节 解剖生理849

1 骨的一般结构特点849

2 骨的化学成分849

3 骨的血管849

4 骨的淋巴管850

第2节 流行病学850

第3节 发病机制851

1 血行转移851

2 淋巴转移853

3 直接侵犯853

第4节 诊断程序853

1 症状体征853

2 影像学检查854

3 实验室检查855

4 骨转移瘤并发症857

5 少见骨转移瘤报道857

第5节 治疗方法858

1 手术治疗858

2 放射治疗860

3 内科治疗861

4 介入治疗863

5 射频治疗863

第6节 预后863

第48章 淋巴结转移瘤&王宁 赵学武867

第1节 解剖生理867

1 淋巴管867

2 淋巴器官868

第2节 淋巴结分布869

1 头颈部淋巴结869

2 上肢淋巴结872

3 胸部淋巴结873

4 腹部淋巴结874

5 盆部淋巴结875

6 下肢淋巴结875

附:全身淋巴引流图示876

第3节 流行病学877

1 鼻咽癌颈淋巴结转移877

2 口腔鳞癌颈淋巴结转移877

3 甲状腺癌颈淋巴结转移877

4 肺癌淋巴结转移877

5 食管癌淋巴结转移877

6 肝癌淋巴结转移877

第4节 发病机制877

1 转移路径877

2 转移方式877

3 转移淋巴结的病理改变878

第5节 诊断程序878

1 症状体征878

2 淋巴结转移瘤与原发肿瘤的相关性878

3 常见原发肿瘤的淋巴结转移878

4 影像学检查880

第6节 治疗方法881

第7节 预后882

第49章 皮肤转移瘤&李强 赵征885

第1节 解剖生理885

第2节 流行病学885

第3节 发病机制886

1 恶性肿瘤皮肤转移的相关因素886

2 恶性肿瘤皮肤转移的主要途径886

第4节 诊断程序886

1 表现特征886

2 皮肤转移瘤与原发肿瘤病理类型的关系888

3 皮肤转移瘤的组织学特征888

4 鉴别诊断888

第5节 治疗方法889

1 手术治疗889

2 放射治疗889

3 静脉化疗889

4 中药治疗889

5 冷冻治疗889

6 激光治疗889

7 局部药物治疗889

第6节 预后889

第7节 少见皮肤转移瘤报道890

1 大肠癌皮肤转移890

2 贲门癌皮肤转移890

3 原发性肝癌皮肤转移890

4 食管癌皮肤转移890

5 卵巢癌皮肤转移891

6 恶性纤维组织细胞瘤皮肤转移891

第50章 少见转移瘤报道&李洪胜 王宁893

第1节 头颈部转移瘤893

1 脑膜颅骨颅内转移瘤893

2 眼部转移瘤893

3 舌转移瘤895

4 扁桃体转移瘤895

5 喉转移瘤895

6 牙龈转移瘤895

7 腮腺转移瘤895

8 鼻腔及副鼻窦转移瘤895

9 乳突转移瘤896

10 甲状腺转移瘤896

11 颈内静脉转移瘤896

12 颈部软组织转移瘤897

第2节 其他组织器官转移瘤897

1 多脏器转移瘤897

2 子宫及肝转移瘤897

3 小肠转移瘤898

4 大肠转移瘤898

5 阴囊转移瘤898

6 阴茎转移瘤899

7 睾丸转移瘤899

8 副节瘤胸椎转移瘤899

9 椎管内转移瘤899

10 脊髓及马尾转移瘤900

11 肌肉转移瘤900

12 足小趾转移瘤900

13 鼻和手背、指端转移瘤900

第51章 多原发恶性肿瘤&雷光焰 李春燕903

第1节 流行病学904

第2节 诊断标准904

第3节 常见多原发肿瘤904

1 双原发肿瘤904

2 三重恶性肿瘤906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