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台湾秘密档案解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台湾秘密档案解密](https://www.shukui.net/cover/61/31757808.jpg)
- 高群服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台海出版社
- ISBN:9787801415820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396页
- 文件大小:51MB
- 文件页数:423页
- 主题词:台湾问题-史料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台湾秘密档案解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历史事件真相揭秘2
中国空军空袭日本纪实2
对日空袭计划的历史背景2
炸弹与“纸弹”的选择3
制订出击计划——“人道远征”3
组织落实4
选择飞机5
智取飞机5
去信说明6
刻苦训练7
通讯与气象观测7
宣誓明志8
雄鹰出击8
东征勇士视死如归8
遭遇敌舰9
到达日本本土10
英雄战机如入无人之境10
纸弹撒遍九州岛11
宣传单内容11
精神炸弹震撼日本12
勇士胜利归来13
各界隆重欢迎13
媒体高度评价14
壮举震惊世界15
开罗会议上的蒋介石16
蒋介石三度与丘吉尔晤谈16
蒋介石与罗斯福密谈17
米纳饭店商讨计划17
历史之会谦让座位18
触及西藏等问题19
收回失土处置日本19
发表宣言举国欢跃20
震惊中外的台湾“二·二八事件”21
不当缉私引爆火种21
抗争暴动席卷全台22
残酷镇压激起公愤23
国民党迁台后新台币改革24
台湾光复初期的金融状况24
首次发行台币26
台币出台后遭遇瓶颈26
实施币制改革28
巨额黄金运台案始末31
巨额黄金全是人民的血汗钱31
巨额黄金分批运往台湾32
大陆运台金银知多少?35
盗运黄金行动遭桂系集团强烈抵制36
金银的保管与发放37
运台黄金的去向37
国共最后一战——东山岛战役40
浴血奋战抗强敌40
神兵天降歼穷寇41
迁台后蒋介石曾被迫表示“愿意下野”43
蒋介石5次力抵美国分裂台湾的图谋45
蒋介石的4份遗嘱55
台日“双边和约”谈判内幕59
美国一手导演“对日和约”59
美国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60
多国反对台湾参加对日和会60
关于“对日和约”代表权问题61
美英表态:由日本决定与谁签约61
蒋介石反对和约效力不及大陆62
美国压日本以台湾为签约对象62
吉田表态:与台湾进行缔约谈判63
日本将派代表赴台64
关于条约名称的争议64
台当局的“两个坚持”65
“名称”与“实质”的交锋66
美国出面干涉66
河田烈抵台67
首次会议的波折68
台向美方求援69
蒋介石不愿妥协69
日方承认谈判签订的是“和约”70
陷入僵局70
台湾放弃劳役赔偿71
日方提出修正建议71
日方再提折衷方案72
台日缔约73
台湾勾结、利用日本战犯内幕74
蒋介石请日本人“帮助中国”74
根本为金门战役出谋划策75
蒋介石“裁决”头号战犯冈村宁次“无罪”75
麦克阿瑟设宴祝贺冈村回国76
冈村宁次应蒋介石之请组成白团77
1950年1月白团抵达台湾78
“不要讲优点,只管指出缺点”78
“在日本教官指导下建立精锐军队”79
孙立人也佩服“白团”的成绩80
教官用功程度令台军方吃惊80
隐藏的“白团”公开化81
完备台湾兵籍名册82
蒋介石要国民党军成为“现代化新军”82
“白团”20年的“功绩”83
“外蒙入会”与叶公超去职秘辛84
中常会通过“宁为玉碎,毋为瓦全”决议84
叶公超返台和肯尼迪的声明85
台湾决定“对外蒙不使用否决权”86
蒋介石亮出自己的底牌87
美国政局发生了很大变动87
企盼中发生“外蒙入会案”88
蒋介石又亮出一张底牌89
对“外蒙入会案”不投票89
魏景蒙与苏联特工秘密交往日记90
蒋介石对“外蒙入会”做进一步说明90
叶公超去职与“外蒙案”无关91
美国中央情报局的作用91
解密文件澄清“外蒙案”92
真相几被永远湮灭93
台U2间谍飞机与“黑猫中队”94
美国中央情报局驻台间谍机构——“西方公司”94
台美U2飞机侦察计划出笼95
网罗人员拼凑班子96
台美军方看家法宝——U2型飞机97
同床异梦,相互提防97
“黑猫中队”外驻美国海外基地98
两岸首次空中较量99
“U2是被竹竿捅下来的!”100
第一位被生擒的“黑猫队员”101
击毙台“头号王牌”飞行员102
“13号系统”送给大陆103
“红旗2型”导弹显神威104
“黑猫中队”寿终正寝104
机毁人亡的沉重代价105
美国对“台空军欠着一份感激之情”105
当年U2所拍资料至今仍发挥作用106
台、法“断交”前后107
台当局的忧虑107
台借美国向法国施压108
蒋廷黻的两点建议109
中法建交问题引发法美冲突109
中法建交的曲折110
蒋介石螳臂挡车112
靠美国阻止中法建交图谋未遂113
台驻法人员被迫撤出法国114
蒋经国在美遇刺案115
震惊世界的“江南案”真相118
江南与《蒋经国传》118
江南被杀震惊海外118
台当局贼喊捉贼120
陈启礼被抓抖出真相120
谁是“江南案”幕后黑手?123
“军情局”为何要杀江南?125
美方派人到台办案126
“江南案”结果127
“江南案”的影响130
李登辉抢班夺权内幕132
初识李登辉132
帮助李登辉133
看穿李登辉133
增设副主席案134
从“支援会”到“全统会”135
“五标准”与“四条件”136
“临中全会”的分裂137
激烈的攻防战138
形势对李登辉不利140
李登辉机关算尽140
欲擒故纵,煽动“民运”141
挟宋美龄作“人质”142
小人得志142
第二章 机密档案曝光144
蒋介石专线接话十二年144
专线长途电话——蒋介石与外部联系的主要渠道144
“军用电话专线台”的成立145
蒋介石不会打电话146
蒋介石对接话人的称呼147
越级指挥与军令一夕数改148
蒋夫人权势一瞥149
电话中的蒋经国和蒋纬国150
宋庆龄、宋美龄的姐妹情谊150
宋庆龄不买蒋介石的账151
侍从室的地位和作用151
侍从室主任众生相153
侍卫长的权势154
从上海保卫战到南京保卫战155
撤离南京155
出任军委会电话监听员156
闻风而逃的“逃跑将军”157
空军跨海袭敌境,日本本土扔纸弹157
炸黄河,数十万生灵涂炭158
撤退途中见闻159
火烧长沙与“长沙收复”160
南岳最高军事会议160
长沙案弃卒保车161
重要军话台设在纯阳洞162
建立空袭警报系统162
情报协助防空163
防空洞发生万人死亡案164
日本投降山城欢庆164
频繁的“电话接收”165
“用我的名义发出”166
贴身亲信任上海市长166
接收南京电信系统167
蒋介石不满“接收搞得太糟”167
拉大旗做虎皮168
监听中共代表电话169
盛极一时的“军话台”169
重要军话台话务员失踪案170
严继承被特务绑架171
失踪事件被报纸捅了出来171
接转蒋介石电话的人是共产党172
卫戍总司令部的两次传讯173
受讯顺利过关173
保释严继承失败174
同李宗仁合照胶卷不翼而飞175
贻误军机和泄漏机密案175
交不交人陷于两难176
关键时刻“走上层路线”176
怠工风波177
冯仲益擅离职守事件178
怪异的请假事件179
受命窃听李宗仁、白崇禧的电话180
蒋介石幕后操纵政局181
李、白联手要蒋“交出一切权力”182
欲盖弥彰的新闻谈话182
窃听行动暴露183
关键时刻电话被掐断184
电话被掐断,绝处反逢生184
地下党早已控制军用电话专线台185
美国与台湾一页几乎改变历史的历史186
美国对华政策的基本方针186
对台政策的四个行动方案187
秘密特使马礼文188
美国公开指责国民党当局190
美蒋勾结剥夺中国在联合国的合法席位192
陈诚与蒋氏父子之间的政治疑团194
美国企图分裂中国是问题的根源194
美国要陈诚在台湾“自立”195
陈诚在故主与美国之间彷徨196
蒋介石为何不迳飞台北而去高雄?196
陈诚和蒋氏父子的疙瘩是怎么解开的?197
蒋经国如何掌控台湾情报系统198
全台情治系统门派林立198
岛内情报系统鸟瞰199
彭孟缉走红运及时“立功”200
彭孟缉当了情报系统总管201
郑绍远为彭孟缉献策202
彭尊父命急流勇退203
蒋介石与美国人的几次重要密谋204
蒋介石试探美国态度204
蒋介石与蔡斯的谈话204
讨论台军赴朝“助战”问题205
第七舰队任务改变206
沈錡与雷德福三谈政经军事206
艾森豪威尔表示关心中国问题208
美国在“8·23炮战”中扮演的角色209
台湾请求美军驻台209
要求美国保证金门、马祖安全210
台湾“硬想把美国拖下水”211
美第7舰队“协防”金、马211
美军为台舰护航213
蒋介石对美国“非常失望”213
中、美“华沙会谈”213
蒋介石拒绝放弃金、马214
炮战停止215
蒋经国上台前后216
蒋经国被自家特务监控216
电话监听到蒋介石头上217
“主任之家”的无奈和感喟218
俞大维力荐蒋经国219
台“国安局长”的自白220
角屿误击事件险些酿成两岸战火220
“误击厦门”事件221
突然袭击式的调任222
“军情局”负责在大陆搜集情报223
台情报人员在大陆“被难人员”高达近2万人224
出任“国安局长”225
“国安局”的任务225
要况日报226
与“总统”定期见面227
与殷宗文的关系227
误炸事件及“金钱外交”228
看报才知“两国论”229
美方准备“撤侨”230
李登辉顽固坚持“两国论”230
取消“黑名单”231
“国安局”停止民调231
与陈水扁“就职”前的几次见面232
“国安局”招待所内密谈232
国民党败选后的李、连关系233
去与留234
陈水扁的“新口号”234
面临“为谁而战”问题235
“核四”风暴236
“小三通”问题236
潘希贤事件237
“国安局”冒出洗钱案239
丁渝洲提出辞呈240
外传丁渝洲是刘冠军共犯240
刘冠军失踪及“退伍”问题241
刘案真相曝光241
“国安局”拒绝公开涉案机密242
“国安局”里外不是人243
为“政治侦防”换包装244
出笼“国家安全”侦防范围,建立情报协调制度244
情报与“外交”245
台湾与达赖246
李光耀“访台”246
安排陈水扁“出访”247
陈水扁首次境外活动248
由“国安局”到“国安会”248
台港空运谈判249
“金钱外交”案曝光250
“奉天专案”情报经费的秘密250
创办台湾综合研究院四所252
四所——比“国安会”层次还高的“总统”智库252
钱怎么花“国安局长”不能完全做主253
“国安局长”眼中的李登辉与陈水扁253
美国是“台独”的保护伞?254
因刘冠军弹劾案辞职255
神通广大的“军统”后裔——“军情局”256
“军情局”的来源及组成256
特工摇篮258
“军情局”的运作259
台驻外情报员薪资优厚260
间谍末路260
“军情局”监听“国安局”261
薛石民杠上余连发262
台情治单位监听活动简介263
台湾特种部队赴越秘闻264
特种部队成立的背景264
特战部队境外作战史265
特种兵秘密援越266
越战佣兵267
一个特战老兵的“越战历险记”268
揭开特种部队的神秘面纱270
核武疑云笼罩台湾272
蒋介石身世揭秘275
蒋介石不是郑三发子275
蒋介石曾拜黄金荣为师277
蒋介石替身的故事279
蒋介石和他的拜把兄弟281
蒋介石是怎么病逝的?284
车祸导致心脏瓣膜受伤284
过世前冥冥中似有预感286
病情是机密,遗嘱兑了水287
蒋经国与斯大林秘密会谈解密289
蒋经国前往苏联的目的289
小蒋代老蒋“御驾亲征”289
苏方会谈预案——《罗佐夫斯基备忘录》290
蒋、斯第一次会谈291
第二次会谈293
蒋、斯会谈总结295
杜鲁门对台阴谋大曝光296
窥伺台湾由来已久296
妄图趁火打劫分割台湾297
美国一度想抛弃蒋介石297
美国看中孙立人298
“台湾地位未定论”胎死腹中299
“托管”阴谋破产300
《白皮书》出台造舆论300
国民党当局理屈词穷301
美国一度想拉拢中国301
美国抛出“袖手旁观”政策302
美国承认台湾是“中国的一个省”303
发表“不干涉台湾问题”声明304
反华势力竭力反对放弃台湾304
打“冷战”牌305
以非军事手段控制台湾306
美国第七舰队入侵台海306
抛出“台湾地位未定论”307
蒋介石反对“台湾地位未定论”308
将“台湾作为对付大陆的工具”308
“保台”政策的背景309
军方是始作俑者310
极力推行“反共保台”政策310
台前“行政院长”郝柏村披露政治内幕312
蒋经国晚年与郝柏村312
孙运璿生病打乱接班布局312
蒋经国溘然去世313
军方支持李登辉继任313
国民党代主席之争314
宋美龄意见未被采纳314
“副总统”提名起争议315
二月政争有原因315
李借学运解套316
撤换“行政院长”风波316
订立“两岸关系条例”317
“不认同中国,就不要做国民党员”318
对“金钱外交”有看法318
坚持“一个中国”319
“反台独”才是真正爱台湾319
李、郝心结320
李登辉竭力排斥郝柏村321
被迫辞职322
台前“外交部长”钱复披露台“外交”内幕323
“在台美军地位协定”的由来323
催生“在台美军地位协定”323
美军在台犯罪管辖权归属惹争议324
担任蒋介石英文翻译325
翻译眼中的蒋介石325
钓鱼岛事件327
台当局维护钓鱼岛主权328
留学生发起“保钓运动”329
联大中的两岸问题背景330
台当局对形势的分析330
台“外交部”机关算尽331
美国密使提“双重代表案”331
美国宣布尼克松将访问大陆332
台被迫向美国妥协333
美国人的真面目334
美国务卿言不由衷335
困兽犹斗垂死挣扎335
“最长的一天”336
联大通过“2758号”历史性决议337
无可奈何花落去337
毛泽东会见尼克松338
《上海公报》发表后339
大陆愿直接与蒋介石谈台湾问题339
美国的两手策略339
“外交部长”被撤职340
砸钱对美国会搞“公关”340
蒋介石去世341
20世纪70年代中期的台美关系342
福特访问大陆342
抛出防范台美关系变化预案343
中美关系正常化优先343
美国拟采日本模式344
蒋经国给卡特写信345
美国务卿访华345
美国决心加速行动346
美国放出试探气球346
台美“断交”347
“外交部长”成替罪羊348
美国宣布与台湾“断交”的时机348
第三章 两岸关系秘闻350
20世纪80年代台飞行员驾机回归事件350
黄植诚驾机归来350
台“空军英雄”投奔祖国351
林贤顺冒险归来352
卓长仁劫机事件始末355
背景及事件经过355
韩国判决及中韩两国的交涉355
卓犯等人赴台357
事件的起因357
原形毕露在台湾再犯罪358
马拉松式的10年诉讼359
恶贯满盈终有报360
敲开两岸之门的“两航谈判”362
事件始末362
几度折冲终获圆满结局365
美国政府对“两航谈判”三缄其口366
“两航会谈”敲响台当局“三不政策”的丧钟367
海峡两岸破冰之旅——“汪辜会谈”368
千呼万唤始出来368
会谈前的两岸先期磋商369
会谈的基础及前提条件369
会谈的主要内容371
“汪辜会谈”意义非同寻常372
1995~1996年台海危机374
有关背景374
李登辉访美引发两岸、中美之间的政治较量374
引发台海危机的主要原因377
扑朔迷离的枪击陈水扁悬案380
事件及经过380
“3·19枪击案”打断选举进程,严重影响选局381
“枪击案”最大冲击是对选情的颠覆381
“枪击案”引发蓝、绿阵营的激烈政治较量382
民进党敷衍应付384
至今“3·19枪击案”仍是悬案384
蓝营及社会舆论不满台当局的结论386
国民党主席连战大陆行388
喜获邀请388
似曾相识故人来389
盛宴欢叙389
拜谒中山陵390
北大讲演391
历史性握手392
会谈延长一小时392
瀛台夜宴393
隔不断的亲情395
临别致词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