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秉镰,韩晶等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66036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295页
- 文件大小:18MB
- 文件页数:309页
- 主题词:地区经济-经济规划-中国;社会规划-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理论与方法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导论1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本内涵1
一、规划的含义1
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本内涵和特征4
三、同区域规划及其他规划之间的相互关系8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产生的原因11
一、市场失灵的存在要求规划来弥补11
二、地区之间的非平衡发展需要规划进行协调15
三、经济的持续快速发展要求规划的保障16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职能定位17
一、新旧福利经济学的基本价值观比较分析17
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职能定位19
第四节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发展趋势22
一、由自上而下强制型规划转向双向互动互求、协商型规划22
二、由经济单目标型规划转向综合目标型规划23
三、由城镇为重点转向区域、城乡整体规划24
四、由面面俱到型规划转向问题型规划24
五、由单方案刚性规划转向多方案弹性型规划25
六、由虚调控型规划转向以空间管制为手段的实调控型规划25
七、由目标终极型规划转向过程实施型规划26
第五节 我国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历史沿革与评价27
一、我国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历史沿革27
二、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在我国经济建设中的作用31
三、当前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中存在的问题33
小结35
第二章 西方区域规划理论的梳理与评价38
第一节 西方区域规划理论的主要流派38
一、理性科学规划理论38
二、倡导型规划理论40
三、新马克思主义规划理论43
四、人本主义规划理论46
五、实用主义规划理论48
六、渐进主义规划理论49
第二节 西方区域规划理论的比较分析及对我国的启迪51
一、西方区域规划理论的比较分析51
二、西方区域规划理论对我国的启迪55
小结56
第三章 主要发达国家区域规划的特征及启示58
第一节 主要发达国家区域规划的实践进程58
第二节 主要发达国家区域规划的特征60
一、英国区域规划的特征60
二、德国区域规划的特征62
三、法国区域规划的特征68
四、美国区域规划的特征70
五、日本区域规划的特征74
第三节 主要发达国家区域规划的启迪79
一、主要发达国家区域规划的特点79
二、发达国家区域规划对我国的启示82
小结84
第四章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基础理论86
第一节 区域空间结构理论86
一、增长极理论87
二、核心——边缘理论93
三、点——轴系统理论98
四、圈层结构理论108
五、梯度推移理论114
第二节 区域发展的社会经济理论121
一、系统论121
二、新制度经济学123
三、区域创新系统理论128
四、科学发展观和协调发展132
五、可持续发展理论136
六、二元结构理论140
七、城市与区域管治理论143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理论对区域规划理念的修正147
一、传统区域规划理念147
二、区域规划新理念149
三、新理念下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应关注的主要内容153
小结156
第五章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主要内容159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总规划159
第二节 区域产业规划160
一、区域主导产业的选择160
二、区域产业结构的优化和布局161
第三节 区域社会规划170
一、区域社会规划的内涵171
二、区域社会规划的内容171
第四节 区域科技规划172
一、区域科技规划的指导方针172
二、区域科技规划的内容173
第五节 区域环境规划175
一、区域环境规划的主要内容175
二、区域环境规划的方法与技术要点178
第六节 区域空间规划179
一、区域基础设施规划180
二、区域城镇体系规划184
小结188
第六章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方法和流程191
第一节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方法的发展历程191
一、西方国家区域规划方法的产生与发展191
二、我国区域规划方法的发展概况192
第二节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方法的分类193
一、系统法193
二、综合平衡方法197
三、投入产出法199
四、比较论证法200
五、数学模拟法202
六、其他方法203
第三节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编制程序207
一、准备工作阶段208
二、具体规划阶段209
三、反馈与循环阶段212
小结213
附录: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文本214
第七章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的评价指标体系构建218
第一节 规划指标体系的建立背景、原则及内容218
一、规划指标体系构建的背景219
二、制定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目的和原则221
三、规划指标体系的设置框架与内容222
第二节 指标体系的研究和处理方法230
一、层次分析法231
二、模糊综合评价法233
三、因子分析法235
四、主成分分析法237
五、熵值法239
小结241
第八章 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实施的制度保障245
第一节 建立健全规划的实施机制245
一、建立分类指导的实施机制245
二、调整和完善政策体系246
三、完善市场机制248
第二节 明确规划的法定地位249
一、规划立法的必要性250
二、规划立法的指导思想251
三、规划立法的基本原则252
四、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立法的内容254
第三节 健全规划管理体系255
一、区域规划的管理主体应随时代变化而调整255
二、建立区域规划管理体系的必要性256
三、区域经济与社会发展规划管理体系的内容257
小结262
第九章 区域发展安全规划研究264
第一节 区域发展安全性研究的必要性及内涵264
一、区域发展安全规划的必要性264
二、传统安全规划的研究内容265
三、研究区域发展安全的内涵266
四、区域发展安全规划的研究意义267
第二节 区域发展安全规划的研究内容269
一、区域发展安全规划的内容269
二、区域发展安全规划的功能定位269
第三节 区域发展危险性因素的评估271
一、区域发展危险性因素的分析271
二、区域发展危险性因素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277
三、区域发展危险性因素的评估280
第四节 区域发展安全规划体系的内容288
一、区域发展安全规划目标289
二、区域发展安全规划原则290
三、区域发展安全规划体系291
小结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