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优化视角的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优化视角的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25/31939644.jpg)
- 马爱玲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管理出版社
- ISBN:7509640555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160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170页
- 主题词:农村剩余劳动力-劳动力转移-研究-内蒙古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 基于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优化视角的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1章 导论1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1
1.1.1 选题背景1
1.1.2 研究意义3
1.2 基本概念界定4
1.2.1 农业、农民、农民工4
1.2.2 农村劳动力、农业剩余劳动力与农村剩余劳动力5
1.2.3 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7
1.3 研究目的8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9
1.4.1 研究思路9
1.4.2 研究方法10
1.5 本书的框架与主要内容11
1.6 创新点和不足之处12
1.6.1 本书可能取得的创新12
1.6.2 本书的不足之处13
第2章 文献综述14
2.1 国外研究动态与述评14
2.1.1 结构主义的理论模型及述评16
2.1.2 新古典主义的理论模型及述评24
2.1.3 国外劳动力转移理论的最新成果与述评29
2.2 国内研究动态31
2.2.1 对我国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算32
2.2.2 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因素的研究33
2.2.3 对农村劳动力转移的经济效应的研究35
2.2.4 产业结构变动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研究36
2.2.5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研究37
2.3 国内外研究动态评述38
2.3.1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38
2.3.2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39
第3章 理论基础41
3.1 产业结构转变理论41
3.1.1 配第—克拉克定理41
3.1.2 库兹涅茨理论42
3.1.3 钱纳里—塞尔昆理论43
3.2 现代产业结构优化中的劳动力转移模式45
3.2.1 劳动力梯度转移模式45
3.2.2 劳动力辐射转移模式47
3.2.3 小结48
3.3 本章小结49
第4章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进程分析51
4.1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历史进程51
4.1.1 改革开放之前的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况52
4.1.2 改革开放之后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概况54
4.2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特征58
4.2.1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基本特征58
4.2.2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产业转移的特征65
4.2.3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乡城转移特征66
4.3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70
4.3.1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牧区劳动力基本现状70
4.3.2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数量的估算72
4.3.3 内蒙古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面临的主要问题78
第5章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演变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研究83
5.1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和就业结构的变动趋势83
5.1.1 内蒙古自治区三次产业产值结构演变趋势83
5.1.2 内蒙古自治区各产业就业结构变动趋势86
5.1.3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与就业结构偏离度的分析88
5.2 内蒙古自治区三次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89
5.2.1 第一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89
5.2.2 第二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90
5.2.3 第三产业内部结构演变趋势93
5.3 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对剩余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影响95
5.3.1 农村剩余劳动力就业结构与产业结构变动的方向偏离95
5.3.2 三次产业内部结构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99
5.4 本章小结107
第6章 产业结构对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的实证分析108
6.1 模型的构建与变量描述108
6.1.1 理论假设108
6.1.2 变量选取109
6.1.3 数据来源109
6.1.4 模型的设定110
6.2 模型的检验111
6.2.1 参数估计111
6.2.2 模型调整111
6.2.3 相关性检验112
6.3 结论与评述115
第7章 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路径118
7.1 立足地区优势,推进农牧业产业化118
7.1.1 农牧业产业化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作用119
7.1.2 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产业化的实现路径121
7.2 促进工业结构优化升级,提高对农村转移劳动力的拉力124
7.2.1 大力发展劳动密集型产业124
7.2.2 推进农村牧区工业化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126
7.3 加快现代服务业的发展129
7.3.1 内蒙古自治区生产性服务业发展的路径129
7.3.2 发展草原文化特色产业,促进少数民族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32
7.4 本章小结133
第8章 促进内蒙古自治区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的政策建议134
8.1 加大产业结构优化和调整的力度134
8.1.1 加快农业内部结构调整,积极发展现代农牧业135
8.1.2 促进工业结构的优化升级136
8.1.3 努力优化服务业结构,促进转移劳动力就业137
8.2 建立城乡统一制度,促进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139
8.2.1 统筹城乡建设规划,走新型城镇化道路139
8.2.2 建立城乡统一的户籍制度140
8.2.3 建立城乡统一的就业管理制度141
8.2.4 推进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改革142
8.3 提高农村牧区人力资本水平143
8.3.1 加大对农村正规教育的投资144
8.3.2 增加对农村牧区成人职业教育的投资145
8.3.3 加快“新农合”建设,提高农牧民医疗保健水平147
8.4 本章小结147
参考文献149
后记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