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福建师范大学内涵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福建师范大学内涵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https://www.shukui.net/cover/9/31997647.jpg)
- 黄汉升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 ISBN:9787040421712
- 出版时间:2015
- 标注页数:597页
- 文件大小:68MB
- 文件页数:621页
- 主题词:福建师范大学-教学改革-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福建师范大学内涵式发展的探索与实践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篇 地方大学要有“国家队”的站位1
1 大学理念3
不辱使命 不负重托3
办学理念决定大学发展6
国内部分大学的办学目标分析7
高师院校的办学定位和特色建设10
发扬师大优良传统13
2 科学发展观与大学发展16
寻求学校发展新的增长点16
解放思想要落实到推动发展上19
机遇是十分宝贵的发展资源21
以科学发展观统领学校改革发展24
高校落实科学发展观就是要坚持内涵发展29
做好“顶层设计”这篇大文章35
关于“十二五”事业发展规划(审议稿)的说明37
理清办学思路 建立促进和保障科学发展新机制44
3 建设高水平大学51
用“211”工程高校的标准建设学校51
以党的十八大精神引领高水平大学建设51
全力推进学校新一轮大发展53
建设高水平大学的“七个新突破”56
没有高质量不可能成为高水平大学60
走在全省高校内涵建设的前头66
4 打好“省部共建”这张“好牌”69
教育部、福建省人民政府共建福建师范大学的协议69
不能守着金山要饭吃71
省部共建的深远影响和有益启示75
推进省部共建工作的三点建议76
附录一 新百年的挑战与超越——访校长黄汉升教授79
附录二 黄汉升:爱拼才会赢93
附录三 内涵建设铸就辉煌五年——福建师范大学喜迎第七次党代会105
第二篇 心中要有学生113
1 人才培养是大学的第一使命115
树立科学的教育观115
提高质量首先要提高教学质量116
把学生当做自己的亲人121
本科教育质量是形成办学品牌的第一要素122
专业建设要扬优、固本、扶新、发展129
以“质量工程”带动提升教学整体水平132
有选择地开展精英教育134
建成具有侨乡特色的教学应用型的知名独立学院138
借奥运东风推动学校阳光体育139
2 打造教师教育“升级版”142
培养教育家的大学也是高水平的大学142
引领·整合·协同——教师教育改革的探索与实践144
处理好“综合性”与“有特色”的关系151
在向“综合性”转型中牢记师范大学的使命152
加强海内外基础教育交流与合作158
附中是福建师大的一张“名片”159
3 对学生的期望161
做“行为正、素质高、能力强”的师大人161
学会做人做事做学问163
诚以立德 学以成业165
独立·协作·担当167
学会思考 学会规划 学会担当170
开辟人生新天地173
与2009—2013届毕业生共勉174
博约结合 知行统一175
志存高远 积厚流广177
大道行思 取则行远178
行成于思 行胜于言179
功崇惟志 业广惟勤181
胸怀天下 崇尚科学183
立志成才 感恩社会184
附录一 实施“质量工程”探索地方院校内涵式发展——访福建师范大学校长、博士生导师黄汉升教授187
附录二 让学生走向卓越——福建师范大学创新本科人才培养模式纪实197
附录三 我们永远,永远是师大人205
附录四 福建师大校长当面解决学生提案211
附录五 三位校学生会主席主持“校长与青年学生面对面活动”的感想213
第三篇 建设“一流文科、高水平理科、有特色工科”221
1 建设高水平大学,核心是建设一流学科223
强校,必先强学科223
学科竞争力在于差异化和特色化225
用统筹办法推进学科建设227
积极发展特色工科231
建好南方宣传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桥头堡232
要跳出师大看学科233
学位点申报与建设同等重要235
第十一批学位点申报取得重大突破和成功经验238
学位与研究生教育面临的机遇与挑战242
加强学位与研究生教育的八条措施244
2 高水平的研究生教育是高水平大学的基本特征249
提高质量是永恒主题249
提高体育学研究生培养质量253
发展专业学位教育是重要趋势254
专业学位教育的五个问题259
专业学位教育的质量问题不能妥协262
要成为师德高尚、业务精湛、学生喜爱的研究生导师263
建成高水平的MPA教育基地266
附录一 福建师范大学:聚力学科建设 推动科学发展275
附录二 学科建设为办学实力“催化加速”——记福建师范大学学科建设的魅力与贡献283
附录三 更快更高更强——我校体育学学科发展纪实293
附录四 福建师范大学教育部高校辅导员培训和研修基地——“专家型”辅导员从这里走出299
第四篇 大学要有创新精神和能力303
1 学术声誉体现一所大学的品牌305
没有学术根基的大学不可能赢得尊重305
师范大学也要注重科研创新313
科研平台是提升创新能力的重要支撑315
重点实验室要给予重点支持317
科研管理要催生创新成果318
铸造竞争力研究品牌321
2 协同创新是战略选择324
要有“先当伙计后当老板”的思想324
大力实施“2011计划”326
优势互补 互惠双赢328
“深度融合”释放技术创新要素329
3 服务社会是大学的价值体现331
我们能为海西建设做什么331
科研要以社会需求为导向334
高校要成为区域创新发展的源头活水335
福建高校首先要服务福建发展339
服务福州是义不容辞的责任341
推动高等教育科学研究繁荣发展344
坚持理论创新导向 服务经济社会发展346
附录一 推进海峡两岸文化发展——访福建师范大学校长黄汉升349
附录二 发挥高校在对台交流合作中的示范和带头作用——访福建师范大学校长黄汉升教授351
附录三 福建师范大学:在海西建设中谋求新作为355
第五篇 “有大师,才有师大”361
1 筑巢引凤——汇聚海内外优秀人才363
人才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最关键因素363
今天人才工作一小步 今后内涵发展一大步365
深入实施“宝琛计划”367
欢迎陈志坚博士、陈骐博士加盟371
人才工作在创新中发展373
2 因势利导——加快培养青年教师375
师大的未来在于你们375
用“望远镜”看待青年教师成长379
师者为师亦为范381
发挥博士后制度在人才强校中的作用385
3 创新机制——激发人才队伍活力392
人才队伍建设的主要问题及原因392
关键要“以用为本”395
扎实做好岗位设置实施与聘用工作398
积极稳妥推进人事制度改革404
人才服务要“弯腰为桥、挺立为梯”410
第六篇 开放办学:在更大的舞台上谋划发展415
1 大踏步走出去 高水平引进来417
站在全球大舞台上谋划未来417
汉语国际教育既是优势也是使命421
学习香港高等教育事业发展经验422
与香港理工大学、香港浸会大学校际合作的几点建议424
走开放式人才培养之路425
两岸携手培养高素质旅游人才427
2 拓展用好社会资源428
启动105周年校庆筹备工作428
校庆要突出“文化”“学术”的特色429
105年栉风沐雨 春华秋实430
105周年校庆的特点与体会433
母校永远是广大校友的家436
校友是学校最宝贵的社会财富437
对校友的凝聚力是办学实力的标志439
加强母校与香港各界的交流与合作444
董事会开辟合作办学新空间446
酒香也怕巷子深455
善于在新媒体环境下传播师大好声音457
附录一 海纳百川 兼容并蓄——福建师范大学坚持走开放办学之路461
附录二 “行走的孔子学院”——记菲律宾红溪礼示大学孔子学院467
附录三 孔子学院:传播中华文化的蒲公英——福建师范大学两所孔子学院发展纪实469
第七篇 高水平大学要有高水平的管理475
1 文化是大学魅力之美477
文化传承创新是大学的重要使命477
追求有灵魂的卓越478
传承过去才能开辟未来481
建成最美丽的大学校园之一484
建设和谐文化487
大学要有文化责任与担当489
2 推进校园治理体系现代化491
向科学管理要效益491
统筹多校区办学493
管理创新的四个着力点495
既要开源更要节流496
生财有道 理财有序 管财有责 用财有效499
后勤社会化改革的探索500
师生所盼就是工作所向503
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八项规定”504
干部是决定因素506
精神状态决定工作状态508
一分部署 九分落实509
警惕“四大危险”510
目标管理 责任到人512
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制度自觉514
附录一 “山水学村”绽放璀璨文明花——福建师范大学加强精神文明建设结硕果531
附录二 福建师大成立教授委员会探索教授治学537
附录三 黄汉升校长2009—2013年新年致辞541
附录四 2008年7月—2013年12月福建师范大学主要事件551
后记59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