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分析化学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分析化学](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0189241.jpg)
- 谢庆娟,杨其绛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 ISBN:7117095377
- 出版时间:2009
- 标注页数:281页
- 文件大小:77MB
- 文件页数:302页
- 主题词:分析化学-专业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分析化学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1
第一节 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1
第二节 分析方法的分类2
一、定性分析、定量分析和结构分析2
二、无机分析和有机分析2
三、化学分析与仪器分析3
四、常量、半微量、微量与超微量分析3
第三节 定量分析过程的一般步骤4
一、试样的采取4
二、试样的制备4
三、试样的含量测定5
四、分析结果的表示5
第四节 分析化学的发展趋势及学习方法5
第二章 误差和分析数据处理9
第一节 定量分析的误差9
一、准确度与精密度10
二、误差类型13
三、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13
第二节 有效数字及其应用15
一、有效数字15
二、有效数字的记录、修约及运算规则16
三、有效数字在定量分析中的应用17
第三节 分析数据的统计处理基本知识18
一、可疑测量值的取舍18
二、分析结果的表示方法20
三、分析数据的显著性检验24
第三章 滴定分析法概论33
第一节 概述33
一、滴定分析法的基本术语及条件33
二、滴定分析法的分类与滴定方式34
第二节 基准物质与滴定液36
一、基准物质36
二、滴定液36
第三节 滴定分析的计算38
一、滴定分析计算的依据38
二、滴定分析计算的基本公式及应用示例38
第四章 酸碱滴定法49
第一节 酸碱指示剂49
一、指示剂的变色原理和变色范围49
二、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51
三、混合指示剂52
第二节 酸碱滴定曲线及指示剂的选择53
一、一元酸(碱)的滴定53
二、多元酸(碱)的滴定59
第三节 酸碱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62
一、NaOH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62
二、HC1滴定液的配制和标定63
第四节 应用与示例63
一、直接滴定法63
二、间接滴定法64
第五节 非水溶液酸碱滴定法65
一、概述65
二、基本原理65
三、非水溶液酸碱滴定的类型及应用70
第五章 沉淀滴定法81
第一节 概述81
第二节 银量法82
一、铬酸钾指示剂法82
二、铁铵矾指示剂法83
三、吸附指示剂法84
四、滴定液与基准物质86
第三节 应用与示例86
一、无机卤素化合物和有机氢卤酸盐的测定86
二、有机卤化物的测定87
三、形成难溶性银盐的有机化合物的测定88
第六章 配位滴定法93
第一节 概述93
一、乙二胺四乙酸的性质94
二、乙二胺四乙酸与金属离子配位反应的特点95
第二节 配位平衡95
一、EDTA配合物的稳定常数95
二、副反应与副反应系数96
三、配合物条件稳定常数98
四、配位滴定条件的选择99
第三节 金属指示剂101
一、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102
二、常用金属指示剂102
第四节 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103
一、EDTA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103
二、锌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103
第五节 应用示例104
一、直接滴定法104
二、返滴定法104
第七章 氧化还原滴定法110
第一节 概述110
一、氧化还原滴定法的分类110
二、提高氧化还原反应速率的方法111
三、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112
第二节 氧化还原滴定法的指示剂114
一、自身指示剂114
二、特殊指示剂115
三、外指示剂115
四、氧化还原指示剂115
五、不可逆指示剂115
第三节 碘量法116
一、碘量法基本原理116
二、滴定条件117
三、指示剂117
四、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117
五、应用示例118
第四节 高锰酸钾法119
一、基本原理119
二、KMnO4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120
三、应用与示例121
第五节 亚硝酸钠法121
一、基本原理121
二、指示终点的方法122
三、0.1 mol/L亚硝酸钠滴定液的配制与标定123
四、应用与示例123
第八章 电化学分析法128
第一节 概述128
一、参比电极129
二、指示电极130
第二节 直接电位法130
一、电位法测定溶液的pH131
二、电位法测定其他离子浓度134
第三节 电位滴定法135
一、方法原理和特点135
二、确定终点的方法136
第四节 永停滴定法138
一、原理138
二、应用与示例139
第九章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45
第一节 光谱分析法概述145
一、电磁辐射与电磁波谱145
二、光谱分析法的分类147
三、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的特点148
第二节 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148
一、紫外—可见吸收光谱的产生148
二、透光率与吸光度149
三、朗伯—比尔定律149
四、吸光系数150
五、吸收光谱曲线151
六、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主要因素152
七、紫外—可见分光光度计153
八、测量误差与分析条件的选择156
九、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157
第十章 红外分光光度法简介167
第一节 概述167
一、红外线及红外光谱167
二、红外光谱与紫外光谱的区别168
第二节 基本原理169
一、红外光谱产生的基本原理及条件169
二、红外光谱中的吸收峰类型及影响吸收峰强度的因素170
三、吸收峰的峰位及影响峰位的因素171
四、典型有机化合物的重要基团在红外光谱中出现的重要区段171
五、红外光谱的主要应用172
第三节 红外分光光度计简介172
第十一章 色谱法基本概念及经典液相色谱法177
第一节 概述177
一、色谱法的发展概况177
二、色谱法的分类178
三、色谱过程179
第二节 色谱法的基本概念180
一、色谱图180
二、保留值181
三、分配系数和容量因子181
四、分离参数182
第三节 基本色谱法的分离机制183
一、吸附色谱法分离机制183
二、分配色谱法分离机制183
三、离子交换色谱法分离机制183
四、空间排阻色谱法分离机制184
第四节 经典液相色谱法185
一、柱色谱法185
二、平面色谱法188
第十二章 气相色谱法199
第一节 概述199
一、气相色谱法的特点及分类200
二、气相色谱仪的基本组成及工作流程200
第二节 气相色谱法的基本理论201
一、塔板理论201
二、速率理论202
第三节 气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流动相203
一、气—液色谱的固定相203
二、气—固色谱的固定相205
三、气相色谱的流动相206
第四节 检测器206
一、检测器的性能指标206
二、常用检测器207
第五节 分离操作条件的选择208
一、色谱柱及柱温的选择208
二、载气及流速的选择209
三、其他条件的选择209
第六节 定性与定量分析210
一、定性分析210
二、定量分析211
三、应用与示例213
第十三章 高效液相色谱法219
第一节 概述219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与经典液相色谱法的比较219
二、高效液相色谱法与气相色谱法的比较220
第二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及原理220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的主要类型220
二、化学键合相色谱法221
三、其他高效液相色谱法222
第三节 高效液相色谱法的固定相和流动相及选择223
一、固定相223
二、流动相223
第四节 分离条件的选择224
一、高效液相色谱法中的速率理论224
二、正相键合相色谱法的分离条件225
三、反相键合相色谱法的分离条件225
第五节 高效液相色谱仪226
一、输液系统226
二、进样系统227
三、分离系统228
四、检测系统228
五、数据记录及处理系统229
第六节 定性与定量分析方法230
一、定性分析方法230
二、定量分析方法230
第十四章 其他仪器分析法简介235
第一节 毛细管电泳分离分析法简介235
一、基本原理235
二、毛细管电泳仪的基本结构236
第二节 荧光分光光度法简介237
一、基本原理237
二、荧光分光光度计基本结构239
三、定量方法239
第三节 磁共振波谱法简介240
一、基本原理240
二、化学位移与波谱图241
三、磁共振波谱仪242
第四节 质谱法简介242
一、质谱法的基本概念242
二、质谱图243
三、质谱法的主要用途243
四、质谱仪243
附录246
主要参考文献257
目标检测参考答案258
分析化学教学大纲2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