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生态经济与旅游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 刘啸编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市:中国经济出版社
- ISBN:7501749957
- 出版时间:2007
- 标注页数:304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312页
- 主题词:生态经济-关系-旅游业-发展-研究
PDF下载
下载说明
生态经济与旅游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章 绪论2
第一节 研究区域和范围2
第二节 研究现状5
第三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12
第四节 研究的思路13
第五节 研究的方法、技术线路和程序15
第二章 陕北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区域概况21
第一节 陕北多沙粗沙区的自然地理特征21
第二节 社会经济概况28
第三节 陕北多沙粗沙区区位优势和劣势分析30
第三章 当代区域经济理论综述37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理论37
第二节 我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客观基础39
第三节 中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的整体谋划40
第四节 区域经济发展空间推进的点线面理论42
第五节 促进区域经济协调发展的基本思路44
第四章 水土流失新动向和现有治理措施比较48
第一节 陕北多沙粗沙区土流失的新动向48
第二节 现在经常采用的治理措施和模式55
第三节 现有的水土保持治理措施比较62
第五章 根治水土流失要处理好八大关系70
第一节 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关系70
第二节 国家、地方和人民群众的关系72
第三节 粮食自给与退耕还林还草的关系73
第四节 长远利益和短期利益的关系75
第五节 沟道治理和边坡治理的关系76
第六节 工程措施与自然修复的关系78
第七节 工农业发展与区域经济结构改善的关系79
第八节 保护、创新和开发的关系81
第六章 黄土高原生态恢复目标设定的历史和现实依据83
第一节 目标设定的意义83
第二节 治理目标的确定86
第三节 实现目标的基本思路89
第七章 选择优势植物种群,增加生物多样性94
第一节 选择优势植物的理论根据94
第二节 关于水土保持植物的认识97
第三节 陕北黄土高原多沙粗沙区现有树种考查记录101
第四节 解决问题的建议106
第八章 改善牧草结构,发展草产业,以草促牧110
第一节 草原分布和草本植物利用现状110
第二节 大力发展草产业114
第三节 高质量适度发展草食性畜牧业120
第四节 陕北多沙粗沙区牧业可持续发展的适用模式123
第九章 以发展农村沼气为主,建设庭院生态农业128
第一节 农村能源状况128
第二节 沼气的作用和效益129
第三节 庭院生态农业的基本模式132
第四节 庭院生态农业建设实例134
第十章 生态示范户、村、乡、县建设模式的选定138
第一节 生态户138
第二节 生态村142
第三节 生态镇146
第四节 生态城市147
第十一章 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土保持的耦合关系152
第一节 传统观念中经济发展和水土流失的关系152
第二节 陕北多沙粗沙区经济发展的内在关系155
第三节 经济社会发展与水土保持的耦合关系159
第四节 经济发展带动水土流失治理的实例163
第十二章 陕北多沙粗沙区社会经济发展潜力的理论评价166
第一节 区域经济可持续发展潜力的地理学评价体系166
第二节 多沙粗沙区分区经济发展潜力积分和评价178
第三节 陕北多沙粗沙区生态环境建设的区域布局183
第十三章 发展立体边坡式滴灌农业,优化种植业结构186
第一节 陕北多沙粗沙区农业生产的潜在优势186
第二节 加强农田基建,确保人均良田三亩188
第三节 区内种植粮食作物收益的差异192
第四节 优化农产品结构194
第五节 加强农业新技术的推广196
第十四章 大力发展地方工业,加速工业化进程202
第一节 陕北多沙粗沙区工业经济发展的基本思路202
第二节 工业发展的潜力205
第三节 加快发展地方工业的三大战略207
第四节 六条措施211
第十五章 合理调整人口密度,减轻农村人口压力216
第一节 陕北多沙粗沙区人口分布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216
第二节 农村聚落特点和人口移动方向220
第三节 调整人口密度的必要性和思路225
第四节 人口密度调整措施228
第十六章 陕北多沙粗沙区经济发展的PRED循环和PAI模式232
第一节 资源开发、经济发展、人口和环境的关系232
第二节 陕北经济社会发展的指导思想和战略目标234
第三节 陕北经济和生态环境建设的PAI模式236
第十七章 发展黄土生态旅游的目的和意义241
第一节 生态旅游的功能241
第二节 陕北多沙粗沙区发展生态旅游的意义242
第三节 发展生态旅游的目标244
第四节 发展陕北生态旅游的对策与建议247
第十八章 陕北多沙粗沙区发展生态旅游的资源优势250
第一节 丰富的人工生态旅游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奠定了坚实的基础250
第二节 独特的人文资源为发展生态旅游增加了观赏性254
第十九章 陕北多沙粗沙区发展生态旅游的环境评价、原则和建议261
第一节 陕北多沙粗沙区发展生态旅游的劣势、机遇和挑战261
第二节 陕北多沙粗沙区生态旅游开发的原则264
第三节 一些宏观性的政策性建议266
第二十章 生态旅游食、住、游、购、娱解决方案269
第一节 食269
第二节 住271
第三节 游273
第四节 购274
第五节 娱275
第六节 陕北生态旅游解决方案275
第二十一章 力争建设陕北国家级黄土生态公园279
第一节 建设大型生态公园的可行性279
第二节 基础设施的不断完善为生态公园建设提供了现实性281
第三节 生态公园规划应注意的事项282
第四节 陕北黄土生态公园284
第五节 生态旅游分区285
参考文献289
后记30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