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诗词曲鉴赏通说 中级本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诗词曲鉴赏通说 中级本](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2285367.jpg)
- 万震球主编 著
- 出版社: 海口:南方出版社
- ISBN:780701749X
- 出版时间:2006
- 标注页数:318页
- 文件大小:16MB
- 文件页数:352页
- 主题词:古典诗歌-鉴赏-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诗词曲鉴赏通说 中级本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章 鉴赏掠影——概念的粗交11
第一节 再创般活动——鉴赏的含义13
第二节 连锁般效应——鉴赏的作用18
一、鉴赏可以使人获得美的享受和情操的陶冶18
二、鉴赏可以激发吟咏兴趣,提高吟咏能力20
三、鉴赏可以提高学养,增强艺术感受力22
四、鉴赏能赖以实现古典诗词的社会作用26
第二章 鉴赏准备——知识的回眸(之一)30
第一节 长河般流程——诗词曲的历史33
一、诗歌起源概说33
二、先秦诗歌概说35
三、汉魏南北朝诗歌概说38
四、唐宋诗词概说41
五、金元明诗词曲概说45
六、清代诗词曲概说47
第二节 法律般规范——诗词曲的体式51
一、韵、平仄及对仗52
(一)韵、韵脚及起韵、押韵52
(二)平仄及诗词曲平仄规则56
(三)对仗及诗词曲对仗要求61
1.近体诗的对仗62
2.词的对仗65
3.曲的对仗67
二、诗的基本体式69
(一)五言绝句70
(二)七言绝句72
(三)五言律诗72
(四)七言律诗73
三、词的基本体式73
(一)词牌74
(二)词谱75
四、散曲的基本体式77
(一)宫调78
(二)曲牌79
(三)曲谱80
第三节 甘蔗般底蕴——诗词曲的意境83
一、什么叫意境?84
二、炼意的要求85
(一)新颖86
(二)形象87
(三)深厚88
三、炼意指津89
(一)炼意先炼心89
(二)炼意要学会感悟90
(三)炼意就是努力升华91
第四节 五彩般丰姿——诗词曲的风格94
一、风格的形成及分类94
二、阳刚的风格类型96
(一)清新自然96
(二)阔远飘逸96
(三)雄健豪放97
(四)激越高昂97
(五)忧思悲慨98
三、阴柔的风格类型98
(一)婉约朦胧98
(二)含蓄典丽99
(三)缠绵哀怨99
(四)软媚柔美100
第三章 鉴赏准备——知识的回眸(之二)102
第一节 旋律般节奏——诗词曲的声律105
一、声律当服从于节奏106
二、平仄莫拗节奏点106
三、择韵当注意声调107
第二节 湖水般语势——诗词曲的句法111
一、莫将诗句等闲看112
(一)不少诗句未能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112
(二)不少诗句无法分清主谓113
二、诗句全在反复锤炼114
(一)炼就是为了言简意深、词意兼工114
(二)锻句在于能反复修改117
三、完成“诗句”创作的手段119
(一)大胆省略119
(二)勇于倒装120
(三)据理活用121
第三节 行云流水般篇什——诗词曲的章法123
一、着力开头124
(一)就吟咏的内容而言124
(二)就如何破题而言125
(三)就引起读者兴趣而言126
二、努力承转127
(一)承转就是要起波澜127
(二)承转求起波澜的方法129
三、竭力结尾132
(一)从题目着眼132
(二)从歌咏内容着眼132
四、尽力比兴133
第四节 金子般语言——诗词曲的修辞136
一、炼字修辞136
(一)双关炼字137
(二)叠音炼字138
(三)借代炼字139
(四)移就炼字142
(五)倒辞炼字143
二、锻句修辞145
(一)顶真锻句146
(二)拈连锻句148
(三)对偶锻句150
(四)夸张锻句150
(五)移觉锻句152
(六)用典锻句155
(七)设问锻句159
(八)互文锻句160
三、铸篇修辞161
(一)比喻铸篇162
(二)比拟铸篇166
(三)点染铸篇167
(四)除非铸篇170
(五)层递铸篇172
(六)排比铸篇173
(七)反复铸篇175
(八)映衬铸篇178
(九)列锦铸篇179
(十)仿拟铸篇182
(十一)回文铸篇185
第四章 鉴赏入门——关系的理顺190
第一节 水乳般交融——诗词曲的写景抒情195
一、情是诗的根基和命脉195
二、景是情的躯壳,情是景的灵魂198
三、写景抒情的基本方法200
(一)借景抒情200
(二)移情于景202
(三)组画寄情204
第二节 不即不离般牵扯——诗词曲的托物言志207
一、志乃咏物诗之神魂208
二、托物言志的原则和方法211
(一)体贴物情211
(二)不即不离213
(三)遗貌取神215
第三节 醉翁般意趣——诗词曲的访古咏怀220
一、有寄托是访古诗的精髓221
二、访古抒怀的基本方法223
(一)以古鉴今224
(二)托古自悼225
(三)借古抒怀227
第四节 寓言般寄托——诗词曲的即事明理230
一、叙事诗贵在有理可明231
二、创设理趣的基本方法232
(一)叙中生理233
(二)景中见理235
(三)议中出理237
(四)以喻说理239
第五节 推心置腹般抒发——诗词曲的送别怀人243
一、送别怀人,贵在推心置腹244
二、送别怀人,如何推心置腹247
(一)即景以送别怀人,借景去推心置腹248
(二)托物以送别怀人,借物去推心置腹249
(三)借古以送别怀人,借古去推心置腹250
(四)就事以送别怀人,借事去推心置腹252
三、送别怀人见胸襟253
第五章 鉴赏说略——基本的门径257
第一节 侦察般了解——诗词曲的背景260
一、背景不可错260
二、了解真实背景的原则与方法262
(一)要充分占有材料,还背景以本来面目262
(二)仔细比较和思考,求得真实的背景263
第二节 钻探般读懂——诗词曲的文字266
一、文字理解不可错266
二、读懂文字的几个关节处267
(一)词语的含义267
(二)活用词的理解268
(三)典故的作用269
(四)句子组合的特殊性270
第三节 发掘般弄清——诗词曲的技巧272
一、技巧不可忽视273
二、技巧的发掘点275
(一)传神的诗眼275
(二)感人的妙句277
(三)见奇的写法280
(四)生秀的辞格283
第四节 围网般捕捉——诗词曲的形象286
一、艺术形象不可不捕捉286
二、从相似性与相关性上去捕捉288
(一)对象跟诗人的相似处290
(二)对象跟民众的相似处291
(三)对象与丑恶的相似处293
(四)对象与时势的相似及相关处294
第五节 神游般联想——诗词曲的意蕴297
一、意蕴不可曲解298
二、积极联想,正确领会301
(一)想一想:其形象有比喻意义么303
(二)想一想:其形象有象征性么304
(三)想一想:其形象有影射之意么306
小结309
鉴赏是基于“还原”的再创造(代后记)3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