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证券交易中的民事责任制度研究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证券交易中的民事责任制度研究](https://www.shukui.net/cover/63/32299953.jpg)
- 赵万一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法律出版社
- ISBN:9787503681899
- 出版时间:2008
- 标注页数:488页
- 文件大小:25MB
- 文件页数:505页
- 主题词:证券交易-民事责任-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证券交易中的民事责任制度研究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公司治理与证券民事责任1
一、资本市场的建立与完善对证券民事责任确立的影响1
二、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的完善是强化公司治理的重要组成部分4
三、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立法的主要目的——保护投资者的合法权益9
上编 基础理论编13
第一章 证券民事责任制度概述13
一、证券民事责任的概念与特征13
(一)证券民事责任的含义13
(二)证券民事责任的特征15
二、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的意义18
(一)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的产生基础18
(二)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的意义21
(三)完善我国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的必要性22
三、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的历史沿革24
(一)外国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的历史沿革24
(二)我国证券民事责任制度的发展和演变27
第二章 证券民事责任的功能30
一、证券民事责任的规范功能31
(一)证券民事责任的补偿功能31
(二)证券民事责任的预防功能33
(三)证券民事责任的惩罚功能34
二、证券民事责任的社会功能35
(一)合理配置资源的功能35
(二)提高经济效益的功能36
(三)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的功能37
三、证券民事责任功能的实现38
第三章 证券民事责任的分类和责任性质41
一、证券民事责任的分类41
(一)证券发行的民事责任和证券交易的民事责任41
(二)证券法上的实际履行救济责任和证券法上的替代性救济责任41
(三)证券法上的明示民事责任和默示民事责任42
(四)证券法上的普通法欺诈损害赔偿责任和证券法上的衡平法解约责任42
(五)保障证券真实性的民事责任和保障证券交易公正性的民事责任43
二、证券民事责任的性质43
(一)有关证券民事责任性质的争议43
(二)关于我国证券民事责任性质的探讨45
第四章 证券民事责任的归责原则48
一、对归责原则的重新认识48
二、归责原则的体系分析49
三、几种主要的侵权责任归责原则52
(一)过错责任原则52
(二)过错推定原则53
(三)严格责任(无过错责任)原则53
(四)绝对责任原则55
(五)公平责任原则55
四、对证券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具体分析56
(一)虚假陈述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认定56
(二)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认定58
(三)市场操纵民事责任归责原则的认定59
第五章 证券民事责任的责任人62
一、虚假陈述侵权行为的责任人62
(一)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立法62
(二)我国证券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65
二、内幕交易侵权行为的责任人66
(一)国外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立法规定66
(二)我国《证券法》对内幕交易主体的规定70
(三)我国相关法律、法规与《证券法》有关内幕交易主体规定的比较分析73
三、操纵市场侵权行为责任主体76
(一)国际组织及各国家、地区关于操纵市场行为责任主体的规定77
(二)我国现行法律中有关操纵市场行为责任主体的规定78
四、侵犯客户合法权益侵权行为的责任人79
五、我国证券侵权行为主体制度中的不足及其完善80
(一)关于证券监管机关的民事责任问题80
(二)关于证券交易所和证券登记结算机构的民事责任问题81
(三)建立和完善我国的受益所有人制度81
(四)关于证券市场侵权行为中实际控制人的责任制度84
第六章 外国及我国台湾地区的证券民事责任制度及其借鉴意义87
一、美国的证券民事责任制度87
(一)明示的民事责任87
(二)默示的民事责任88
二、日本的证券民事责任89
(一)出售非注册证券的责任89
(二)因计划书、申报书等的虚假记载而产生的赔偿责任89
(三)有价证券报告书有虚假、重大遗漏记载的责任90
(四)欺诈性交易的民事责任91
三、德国的证券民事责任91
(一)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92
(二)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93
(三)证券服务业违背提供情况义务的错误咨询的法律责任95
四、我国台湾地区的证券民事责任96
五、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证券民事责任对我国的借鉴意义98
(一)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证券民事责任制度之评价98
(二)世界主要国家和地区的证券民事责任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100
中编 责任类型编105
第七章 虚假陈述的民事责任105
一、虚假陈述之界定105
(一)虚假陈述的概念与特征105
(二)虚假陈述的分类108
(三)虚假陈述的“重大性”(实质性)标准研究111
二、虚假陈述的表现形态115
(一)虚假记载115
(二)严重误导性陈述116
(三)重大遗漏116
(四)不正当披露117
(五)虚假预测117
三、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性质及构成要件122
(一)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性质122
(二)虚假陈述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129
四、虚假陈述中实体法救济制度研究137
(一)赔偿责任主体的范围及抗辩事由138
(二)赔偿权利主体及其举证责任144
(三)赔偿数额及其计算147
(四)诉讼时效150
第八章 欺诈客户的民事责任153
一、欺诈客户民事责任的界定153
(一)欺诈客户的概念153
(二)禁止欺诈客户的法律规定154
二、欺诈客户的民事责任158
(一)欺诈客户民事责任的性质158
(二)欺诈客户民事责任的主体160
(三)欺诈客户民事责任的构成要件162
三、欺诈客户民事责任的承担170
第九章 操纵市场的民事责任175
一、操纵市场行为的概念及其与证券市场其他主要的欺诈行为的关系175
(一)操纵市场行为的概念175
(二)操纵市场行为与证券市场其他主要的欺诈行为的关系178
二、操纵市场行为的主要表现形式179
(一)借虚伪买卖而为之操纵市场行为179
(二)借实际买卖而为之操纵市场行为183
(三)借不实表示而为之操纵市场行为189
(四)安定操作的有关问题191
三、操纵市场中的过错认定194
(一)操纵市场的行为人主观上是否须为故意194
(二)过错要件在操纵市场的民事诉讼中的证明问题199
四、操纵市场行为中的因果关系203
(一)因果关系的两分法及判断标准203
(二)操纵市场的责任成立因果关系在民事诉讼中的证明问题206
(三)操纵市场行为的责任范围212
五、操纵市场民事责任制度在我国的立法完善218
(一)建立操纵市场的民事责任制度的意义218
(二)操纵市场行为是一种特殊的民事侵权行为220
(三)操纵市场行为主观要件的法律完善222
(四)操纵市场行为客观要件的法律完善227
(五)我国《证券法》有关操纵市场行为的其他方面的法律完善229
第十章 内幕交易的民事责任234
一、证券内幕交易制度概述234
(一)内幕交易有违证券市场的基本行为准则235
(二)内幕交易损害了广大投资者的经济利益235
(三)内幕交易造成极大的社会危害236
二、有关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立法政策237
(一)设立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价值思考237
(二)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的立法模式选择238
三、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性质240
(一)契约说之考量240
(二)侵权说之考量241
(三)法定类型说之考量243
四、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的归责理论244
(一)以客观性过错为判定民事责任根据的归责原则244
(二)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归责理论246
五、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之具体规则研究254
(一)过错行为255
(二)损害事实261
(三)因果关系266
(四)抗辩理由270
六、我国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之立法完善272
(一)相关立法例之考察272
(二)我国证券立法的主要缺失277
(三)我国证券内幕交易民事责任制度之完善278
第十一章 逾权发行与逾权交易的民事责任282
一、逾权发行的民事责任282
二、逾权交易的民事责任284
(一)证券公司在经纪业务中的逾权交易284
(二)一般代理人的逾权交易288
第十二章 短线交易归入制度研究290
一、短线交易归入制度的概念及其存在价值290
二、短线交易归入制度规制的主体292
(一)董事、高级管理人员身份的确定292
(二)大股东身份的确定293
(三)识别“受益所有人”身份的重大突破295
(四)主体身份确立的时间299
(五)“代理”理论301
(六)我国相关立法的发展及其完善303
三、短线交易归入制度实施的前提——持股报告制度305
(一)英美国家的持股报告制度306
(二)我国相关立法的发展及其完善308
四、短线交易归入制度适用的豁免311
(一)非传统交易中“科恩规则”(Kern Rule)的适用311
(二)其他豁免情形316
(三)我国现行立法中的有关豁免规定318
五、短线交易归入利润的计算320
(一)短线交易归入利润的计算方式320
(二)短线交易归入利润的范围322
(三)短线交易归入利润的精确化——不同证券的价值转换323
六、短线交易归入权的实现324
(一)行使短线交易归入权的主体325
(二)短线交易归入权行使的客观阻碍326
(三)短线交易归入权实现的制度保障——股东代表诉讼或派生诉讼(shareholder's derivative suit)328
下编 诉讼救济编333
第十三章 证券民事诉讼的理论基础333
一、证券民事诉讼的功能333
(一)民事诉讼的一般功能333
(二)证券民事诉讼的功能336
(三)证券诉讼在我国的发展状况338
二、证券诉讼的既判力341
(一)既判力的本质与根据341
(二)既判力的客观范围343
(三)既判力的主观范围344
(四)证券判决的既判力的范围345
第十四章 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研究347
一、股东代表诉讼制度概述347
(一)股东代表诉讼的含义347
(二)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起源348
(三)股东代表诉讼提起权的性质350
(四)代表诉讼与其他诉讼的区别355
二、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当事人357
(一)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原告357
(二)股东代表诉讼中的被告363
(三)公司在股东代表诉讼中的地位365
(四)股东在代表诉讼中的地位367
三、股东代表诉讼中的程序性规则368
(一)代表诉讼的前置程序368
(二)诉讼费用担保372
(三)诉讼程序的和解和撤回374
(四)代表诉讼的驳回376
(五)代表诉讼中的赔偿责任379
四、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382
(一)对现有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评析382
(二)对我国股东代表诉讼制度的完善384
第十五章 证券诉讼的程序391
一、证券诉讼的管辖391
(一)法院主管证券纠纷的范围391
(二)证券诉讼的级别管辖393
(三)证券诉讼的地域管辖394
二、证券诉讼的原告398
三、证券诉讼中的被告403
(一)证券诉讼的被告与证券民事责任主体403
(二)证券诉讼的被告的范围及条件404
(三)确定证券诉讼被告时必须注意的几个问题406
四、证券诉讼的诉讼形式408
(一)关于证券诉讼的诉讼形式的争论409
(二)我国证券诉讼形式的选择411
(三)引进诉讼担当机制413
五、证券诉讼的前置程序415
(一)《通知》规定的前置程序415
(二)其他前置程序的设置416
第十六章 证券诉讼中的举证责任和抗辩事由418
一、举证责任和抗辩事由的一般原理418
(一)举证责任和举证责任分配419
(二)抗辩事由的一般原理422
二、虚假陈述中的举证责任和抗辩事由424
(一)对损失的举证和抗辩424
(二)违法行为的举证和抗辩425
(三)因果关系的举证和抗辩428
(四)过错的举证责任和抗辩事由433
三、内幕交易中的举证责任和抗辩事由441
(一)过错的举证和抗辩441
(二)因果关系上的举证和抗辩443
(三)损失方面的举证和抗辩444
四、操纵市场中的举证责任和抗辩事由445
(一)过错的举证和抗辩445
(二)因果关系的举证和抗辩447
(三)损失的举证和抗辩449
第十七章 证券诉讼的赔偿范围和赔偿额的确定450
一、证券诉讼的赔偿范围450
(一)证券侵权损害赔偿制度设计的价值取向450
(二)证券损害赔偿的损失界定规则455
(三)证券损害赔偿额的计算方法458
二、各类型证券诉讼赔偿额的确定465
(一)虚假陈述证券侵权诉讼损害赔偿额的确定466
(二)内幕交易侵权行为损害赔偿额的确定474
(三)操纵市场侵权行为损害赔偿额的确定478
(四)侵犯客户合法权益证券侵权损害赔偿额的确定481
后记4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