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刘伯承卷 上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刘伯承卷 上](https://www.shukui.net/cover/56/32309056.jpg)
- 李庚辰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长征出版社
- ISBN:780015601X
- 出版时间:2000
- 标注页数:364页
- 文件大小:47MB
- 文件页数:1237页
- 主题词:刘伯承 中国人民解放军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刘伯承卷 上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892~19193
大事实录3
元帅出世3
“昭昭之明”3
祖籍湖北4
“泥腿文人”的儿子5
最早的“教师”5
启蒙、求学6
最初的教育7
习文练武8
在新学堂11
逐出考场13
被迫辍学16
困苦、傍徨17
“心忧炭贱愿天寒”17
半年巡警19
寻找革命党20
投笔从戎22
参加反对清政府的学生军22
在将校学堂24
“大丈夫当仗剑拯民于水火”25
求精中学的军事教员26
初露锋茫27
“第一仗我有勇无谋,没有打好”27
讨袁战争28
加入“中华革命党”32
“护国战争余只眼”33
被冷落的英雄37
护法建功38
元帅风采40
一生苦学锲而不舍40
通晓我国古代典籍41
血战“鬼城”45
中国军神51
不拘一格用人才52
熟悉民间语汇和民风民俗53
人际世界59
刘伯承与他的父亲59
刘伯承的发妻64
珍闻轶事66
再不让妈妈着急了66
怒惩“小霸王”69
报答国家70
“雅号”贬“忠臣”70
换联骂“走狗”71
义斥“逼债鬼”73
卖春联75
火烧《鲁班书》78
“真能像狗子那样爬,功夫就到家啰!”80
智送炸弹80
1905年82
1906年82
1904年82
1907年82
1892年82
1903年82
1897年82
元帅日历82
1910年83
1911年83
1912年83
1913年83
1914年83
1915年83
1916年83
1918年84
1917年84
1919~193787
大事实录87
川中名将87
驱逐客军87
奉节司令92
援鄂战争93
驱逐杨森97
讨贼战争103
“讨贼之役苦战多”103
刘伯承的辞呈112
重伤下战场114
“不能见旗帜就拜倒”116
冲破旧罗网116
加入中国共产党123
泸顺起义130
起义前的准备130
智取泸州135
顺庆暴动142
整顿泸州149
虽败犹荣155
南昌起义的参谋长164
南昌起义165
一份珍贵的报告170
首任参谋长177
“阿法纳西耶夫”183
留学苏联183
优龙芝军事学院的高材生186
从白区到根据地189
在白区189
第一次遭贬194
红军学校校长195
第五次反围剿201
长征208
遵义会议209
飞夺泸定桥217
胜利会师223
“第三十七计”230
元帅风采230
“请相信中国人的骨头”237
血战泸州240
元帅翻译家253
强渡大渡河265
人际世界273
刘伯承与吴玉章273
“伯承的确是不可多得的人才”——刘伯承与杨闇公285
刘伯承和朱德288
儿子告老子302
在刘伯承领导下——刘伯承与伍修权303
给邓仕俊改名307
彝海结盟308
“骑我的马走吧”312
革命的忠诚伴侣314
与李德的斗争321
“你骑上我的骡子怎么样”323
珍闻轶事326
火烧藤甲兵326
“没有知识和学问是万万带不得兵的”327
刘伯承禁烟328
声讨旧友不徇情330
在校部党支部333
为贺胡子当伙计337
刘伯承题诗谏友338
冤家路窄 猛虎让道339
刘伯承学俄语340
三抗李德344
“挡仗”与“滚仗”345
“她没有使用警卫员的权利”346
“老母鸡要带好小鸡”348
元帅日历350
1920年350
1921年350
1922年350
1923年350
1924年351
1925年351
1926年352
1927年353
1928年355
1929年355
1930年355
1931年356
1932年356
1933年357
1934年358
1935年359
1936年361
1937年362
联合抗日365
抗日誓师365
1937~1949365
大事实录365
石桥誓师369
出征前的准备373
开创晋鲁豫根据地375
首战告捷375
开创太行山抗日根据地379
扎根晋冀豫381
钢铁大军382
虎狼夹击的岁月388
“前门打虎,后门拒狼”388
抗日反顽400
粉碎“囚笼政策”405
百团大战405
正太路战役415
反“蚕食”、反“扫荡”426
扭转困难局面426
“太行山的论持久战”430
精兵简政和大生产438
一个极其重要的政策439
勇渡难关440
敌进我进447
集训敌后武工队448
敌后尖兵452
在延安455
延安整风456
出席党的“七大”459
上党战役462
针锋相对462
平汉大捷466
鏖战冀鲁豫473
出陇海路474
“蒋军必败,我军必胜”479
“战争的胜负,决定于主力之保存或丧失”481
连战连捷485
豫北、晋南反攻战役487
千里跃进大别山492
“狼山战捷复羊山”492
拉开战略反攻的帷幕498
扎根大别山504
大军出山511
中原逐鹿511
襄樊战役516
大战在即517
决战淮海522
“一锅夹生饭”522
围而不阙527
元帅风采538
“人民军队没有人民是裸体跳舞”538
重叠的待伏546
“他具有仁、信、智、勇、严的军人品质”553
以弱耗强,以强灭弱;以散耗集,以集灭散559
日军的“伤心岭”568
我们的作战不但要军事,而且特别要政治572
从“牛抵角”到“回马枪”579
找敌弱点,造敌弱点,打敌弱点584
“形人而我无形”593
锅中点水,不如炉内抽薪595
急袭长乐村604
攻敌所必救612
“利害变换线”思想620
重点主义625
五十大寿629
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637
“王者之师,所向无敌”647
杀鸡要用宰牛刀654
“狭路相逢勇者胜”658
猛虎掏心662
人际世界670
刘伯承与徐向前670
“干革命总是要付出代价的”683
“没有文化是干不好革命的”687
谁也不知道他是刘伯承的儿子693
“刘、邓之间是难以放进顿号的”——刘伯承与邓小平698
借“眼珠子”727
刘伯承与左权730
指挥是向刘帅学的746
刘伯承与陈荒煤753
刘师长和太行民兵756
刘伯承和田牧762
诲人不倦765
“打仗,时间观念非常重要”766
教我办事要严谨770
刘伯承与孔从洲773
“386旅是中国最好的一个旅”776
“主动”这两个字的涵义和重要性777
“人民战士要经得起各种考验”780
“情报工作是最重要的环节”784
“战士是不用眼泪求战的”786
难忘的教诲788
“看到字,就像见到你们一样”794
“遍体弹痕余只眼”800
“这样的军队能不打胜仗吗?”800
珍闻轶事800
“狼的战术”801
“以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802
第一位女参谋的诞生803
“裸体跳舞”805
伯承遣骑追专家806
“你把刘师长搬来,我只好服从”807
喜数家珍808
祝寿也是党的工作809
“我多喝点白开水就行了”810
“我们还是不要一点特殊化”811
“我不敢贪天之功”812
刘伯承送礼813
“打靶”815
“自铭”815
“拔毛也要过称”817
刘伯承与京剧《将相和》818
“你答得实在妙极了”820
师长和棒球运动821
熟视无睹822
“棉衣战”823
一份命令和一封信825
推火车826
不搞灶王爷吃糖瓜那一套828
元帅日历830
1937年830
1938年832
1939年833
1940年835
1941年837
1942年838
1943年840
1944年841
1945年841
1946年843
1947年845
1948年847
1949年850
渡江前的准备853
挥师过大江853
大事实录853
1949~1986853
“将革命进行到底”860
首任南京市长867
就职演讲867
“直开‘总统府’”873
综合治理874
解放大西南880
进军西南的动员880
大迂回,大包围883
整顿西南889
“还是让我去办学校吧”895
“君命召,不俟驾而行”895
《关于创建军事学院的意见书》900
军事学院成立典礼902
向正规化、现代化进军911
整体正规化911
学习新兵种学术918
理论联系实际922
心系朝鲜战场922
朝鲜战场经验的总结927
在全军高干会议上931
三年工作的回顾931
对国防现代化的见解933
组织国家考试935
严格考核935
第一期毕业典礼938
集团军进攻战役940
培养高级将领940
集团军防御战役944
治校有方950
“三更灯火五更鸡”950
“治军必先治校”955
呕心沥血的五年956
反教条主义的风波959
苏共二十大之后960
不公正的评价962
元帅的检讨967
战略小组组长971
指导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971
东北视察979
在“文化大革命”中980
“眼不见心也烦”980
最后的奉献985
“十万军帐哭刘公”986
最后的日子986
“举日九天觅帅星”990
元帅风采994
大迂回,大包围994
毛主席训词1002
最高学府的学术权威1004
临淮关演习1009
教学相长,贯通教授法与学习法1013
送“金钥匙”的人1018
“苏联有苏联的实际,中国有中国的实际”1024
理论联系实践,学以致用1026
“军事翻译必须重视质量”1030
我军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奠基人1033
以敌为师1042
他山之石,可以攻玉1046
给教员行“加冕大礼”1052
人际世界1055
刘伯承与周恩来1055
刘伯承与陈毅1065
刘伯承与叶剑英1078
元帅与翻译1086
“共同学习政治,各自钻研业务”1093
帅门家风1097
陪刘伯承“休假”1100
“老兄,这下你受苦了”1106
“谈谈我们二野在解放战争时期的经历吧”1107
刘伯承与王愿坚1115
“老院长做学问,砧研问题真是细致入微啊!”1119
“当了婆婆不要忘记做媳妇时”1122
刘伯承与肖克1123
父亲对我的教育1126
刘伯承与刘蒙1130
父亲和我——刘伯承与刘弥群1142
“太行是老大,不能带这个头”1146
刘伯承与苏联顾问1149
不忘革命有功人1152
登高不能望远1155
刘帅古稀之年接见我1157
师长与战友——刘伯承与薄一波1161
珍闻轶事1175
诙谐声中话合同1175
“不要说自己是军事家嘛”1176
刘元帅讲《孙子》1176
“刘老太太”的赠书1178
“没脚蟹不好走”1179
“长治号”反轰炸1180
元帅与警卫员的对话1182
“毡帽翻译”1183
严谨1184
替朱老总“受奖”1185
题赠小平1185
元帅日历1187
1949年1187
1950年1189
1951年1191
1952年1193
1953年1194
1954年1195
1955年1197
1956年1198
1957年1200
1958年1201
1960年1202
1961年1202
1959年1202
1962年1203
1963年1203
1964年1204
1965年1204
1966年1205
1967年1205
1968年1205
1969年1205
1973年1206
1975年1206
1974年1206
1971年1206
1972年1206
1970年1206
1976年1207
1977年1207
1978年1207
1980年1207
1981年1207
1982年1207
1983年1207
1985年1208
1986年12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