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从刚性到柔性 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基地改造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从刚性到柔性 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基地改造](https://www.shukui.net/cover/40/32365186.jpg)
- 李清均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经济科学出版社
- ISBN:7505834002
- 出版时间:2003
- 标注页数:310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330页
- 主题词:工业基地-改造-研究-中国
PDF下载
下载说明
从刚性到柔性 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基地改造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前言1
导论篇2
第一章 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基地改造研究的理论和方法2
第一节 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概念及改造内涵2
一、老工业基地主体构成:从国有企业群体聚合角度的定义2
二、老工业基地中的“老”字经济学的解释7
三、老工业基地改造的重要性和必然性11
四、从刚性到柔性: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理论框架16
五、改造方法的描述21
第二节 资源枯竭型的老工业基地社会经济特征及面临的挑战26
一、背景:新情况的描述26
二、变动:体制转轨冲击与现有产业衰退29
三、问题:两难中的困惑33
四、对策:出路的定位与选择35
五、目标:具有柔性的新兴工业基地发展模式构架38
六、对柔性涵义的进一步解释41
第三节 老工业基地改造的研究成果综述44
一、改造主、客体发展历程的基本回顾45
二、老工业基地改造的一些成果综述48
三、几种观点的评析49
本篇注释52
实证分析篇54
第二章 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和现状54
第一节 我国老工业基地的历史回顾54
一、过程:我国老工业基地形成的由来55
二、宗旨:我国老工业基地经济发展功能的政治经济学分析57
三、功绩:客观的评价60
第二节 我国老工业基地状况63
一、历史包袱64
二、现实问题65
三、迎接未来挑战注意的几个问题69
第三章 个案: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改造面临的若干问题74
第一节 改造机遇的涵义75
第二节 存量改革蕴含的潜在优势78
第三节 党的十五届四中全会精神和十六大精神为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改造指明了方向80
第四节 全球产业结构调整对黑龙江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影响82
第四章 黑龙江老工业基地经济衰退的实证分析85
第一节 制约经济发展的宏观原因85
一、经济增长的大起大落85
二、难以承担巨额的改革成本87
三、价格不合理的消极影响89
四、部分企业亏损的无为治理:以阿城糖厂破产为例的说明90
五、通货紧缩导致的需求约束硬化93
第二节 制约经营活力的历史原因95
一、劳动力冗员95
二、企业办社会96
三、高负债率问题97
第三节 制约配置效率提高的管理问题100
一、现有问题100
二、管理滞后的剖析104
三、关于磨账问题的剖析105
第四节 制约适应外部环境的机制问题108
一、所有者、经营者和劳动者的机制缺陷108
二、出资权不明确带来的弊端111
三、机制转换不到位对适应市场竞争的影响112
一、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工业结构为例的分析113
第五节 制约经济运行效率的结构问题113
二、产业升级滞后引起的“产业空洞化”115
三、锁定:新兴产业难以进入的文化背景和历史原因118
四、产业转移与扩张动力不足120
本篇注释122
对策篇126
第五章 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基地改造思路与对策126
第一节 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基地柔性改造总体思路126
一、柔性改造准则126
二、柔性改造的操作机理133
三、柔性改造目标136
四、柔性改造约束条件138
第二节 改造操作(之一):大型国有企业流程再造142
一、改造框架144
二、改造程序149
三、改造步骤152
四、改造检验153
五、改造修正156
六、关于企业核心能力建设157
第三节 改造操作(之二):中小型企业改制166
一、中小企业定义:重新认识这类市场主体166
二、产权变更:构造激励与约束对称的制度框架168
三、机制改造:重塑充满活力的经营管理主体172
四、发展战略:寻找适应未来市场需求变化的新思路173
五、产权激励:经理层融资收购176
六、公司收缩:减资增效的新途径186
第四节 改造操作(之三):技术创新推动传统产业升级191
一、产业升级与发展扩张192
二、产业改造与增长转型197
三、产业关联与分工深化201
四、技术创新与资本聚合206
五、个案:运用信息化改造传统产业的斯达模式213
第五节 老工业基地柔性改造的配套措施215
一、强化中心城市的经济发展功能216
二、完善社会保障功能223
三、积极培育区域要素市场体系228
四、推动政府职能转换231
第六节 解读跨国公司238
本篇注释251
借鉴篇256
第六章 几个发达工业化国家对老工业基地改造的概要256
第一节 英国:引资再造机体256
第二节 美国:创新调整结构259
第三节 德国:以鲁尔区工业改造为例263
第四节 日本:以九州工业改造为例266
第七章 我国老工业基地改造的四个案例269
第一节 沈阳:整体改造269
第二节 武汉:培育支柱277
第三节 枣庄:再造优势283
第四节 阜新:经济转型286
第八章 国内外经验对资源枯竭型老工业基地改造启示290
第一节 科学目标定位290
第二节 突出产业升级和转换292
第三节 强化退出机制作用292
第四节 紧密协作关系296
第五节 加紧配套跟进300
本篇注释304
后记3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