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饮用水卫生与处理技术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饮用水卫生与处理技术
  • 秦钰慧主编 著
  • 出版社: 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
  • ISBN:7502537872
  • 出版时间:2002
  • 标注页数:510页
  • 文件大小:19MB
  • 文件页数:532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饮用水卫生与处理技术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1.1 饮用水的卫生学意义1

1.1.1 水与人体健康1

第1章 饮用水与健康1

1.1.2 我国饮用水及供水卫生概况2

1.2.1 水体中的主要污染物及来源4

1.2 饮用水可能带来的健康问题4

1.2.2 水体污染引起的主要疾病及健康问题5

参考文献11

2.1.1 制定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原则13

2.1 制定卫生标准的原则和依据13

第2章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13

2.1.2 选择需要确定限值的水质指标的依据14

2.1.3 制定化学物质限值时值得注意的几个问题15

2.2.1 几个基础数据的确定16

2.2 确定化学物质在饮用水中限值的方法16

2.2.2 确定化学物质在饮用水中限值的方法17

6.4.3 制定饮用水中二溴一氯甲烷限值的依据18

2.3.3 《集中式生活饮用水水源选择及水质评价暂行规则》19

2.3 我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的历史回顾19

2.3.1 《自来水水质暂行标准》(修正稿)19

2.3.2 《饮用水水质暂行标准》(草案)19

2.3.4 《生活饮用水卫生规程》20

2.3.5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试行)(TJ20-76)21

2.3.6 《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22

2.4.1 对《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GB5749-85)进行修订的必要性24

2.4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24

2.4.2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产生25

2.4.3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制定原则26

2.4.4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修改的主要内容27

2.4.6 对《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的说明32

2.4.5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32

2.5.1 我国与WTO和美国对饮用水水质规定的比较36

2.5 我国《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与国外饮用水水质规定的比较36

2.5.2 各国和地区饮水水质指标项目的比较41

2.6.1 WHO《饮水水质准则》42

2.6 国外饮水水质标准的发展动态42

2.6.2 美国饮水水质标准的变动情况43

2.6.3 欧盟饮水指令44

参考文献46

2.7 我国农村生活饮用水的管理规定46

附录2-1 生活饮用水水质卫生规范47

附录2-2 农村实施《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准则54

3.1 水源选择及防护的重要性57

第3章 水源选择及防护57

3.2.2 水质良好61

3.2 水源选择的原则61

3.2.1 水量充足61

3.3.1 地面水水源62

3.2.3 便于防护62

3.2.4 技术经济上合理62

3.3 水源卫生防护及其有关规定62

3.3.2 地下水水源63

参考文献64

3.3.3 水源水卫生防护的相关法规64

4.1 饮用水中主要致病微生物及对供水的影响65

第4章 饮用水的微生物污染及指示菌65

4.2.2 常用饮用水微物生物污染指示菌68

4.2 饮用水微生物污染指示菌的选择68

4.2.1 饮用水微生物污染指示菌的意义68

4.3.2 修订后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70

4.3 我国饮用水的微生物指标70

4.3.1 现行生活饮用水卫生标准中的微生物指标70

4.3.3 各种饮用水中微生物指标及检测方法71

参考文献72

5.1.2 对实验动物和体外试验系统的毒性73

第5章 与健康有关的无机成分73

5.1 锑73

5.1.1 在环境中的存在及人群暴露水平73

5.1.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74

5.1.5 参考文献75

5.1.4 在饮水中限值的确定75

5.2.1 在环境中的存在及人群暴露水平76

5.2 砷76

5.2.2 对实验动物和体外试验系统的毒性77

5.2.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78

5.2.5 参考文献80

5.2.4 在饮水中限值的确定80

5.3.1 在环境中的存在及人群暴露水平81

5.3 钡81

5.3.2 对实验动物和体外试验系统的毒性82

5.3.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83

5.3.5 参考文献84

5.3.4 在饮水中限值的确定84

5.4.1 在环境中的存在及人群暴露水平85

5.4 铍85

5.4.2 对实验动物和体外试验系统的毒性86

5.4.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87

5.4.5 参考文献88

5.4.4 在饮水中限值的确定88

5.5.1 在环境中的存在及人群暴露水平89

5.5 硼89

5.5.2 对实验动物和体外试验系统的毒性90

5.5.5 参考文献92

5.5.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92

5.5.4 在饮水中限值的确定92

5.6.1 在环境中的存在及人群暴露水平93

5.6 镉93

5.6.2 对实验动物和体外试验系统的毒性94

5.6.4 在饮水中限值的确定96

5.6.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96

5.6.5 参考文献97

5.7.1 在环境中的存在及人群暴露水平98

5.7 铬98

5.7.2 对实验动物和体外试验系统的毒性99

5.7.4 在饮水中限值的确定101

5.7.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01

5.7.5 参考文献102

5.8.2 对实验动物和体外试验系统的毒性103

5.8 氰化物103

5.8.1 在环境中的存在及人群暴露水平103

5.8.4 在饮水中限值的确定104

5.8.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04

5.9.1 在环境中的存在及人群暴露水平105

5.8.5 参考文献105

5.9 氟化物105

5.9.2 对实验动物和体外试验系统的毒性106

5.9.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07

5.9.5 参考文献108

5.9.4 在饮水中的限值确定108

5.10.1 在环境中的存在及人群暴露水平109

5.10 铅109

5.10.2 对实验动物和体外试验系统的毒性110

5.10.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11

5.10.4 在饮水中限值的确定112

5.10.5 参考文献113

5.11.1 在环境中的存在及人群暴露水平114

5.11 汞114

5.11.2 对实验动物和体外试验系统的毒性115

5.11.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17

5.11.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17

5.11.5 参考文献118

5.11.4 在饮水中限值的确定118

5.12.1 在环境中的存在及人群暴露水平119

5.12 钼119

5.12.2 对实验动物和体外试验系统的毒性120

5.12.4 在饮水中限值的确定121

5.12.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21

5.13.1 在环境中的存在及人群暴露水平122

5.12.5 参考文献122

5.13 镍122

5.13.2 对实验动物和体外试验系统的毒性123

5.13.4 在饮水中限值的确定125

5.13.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25

5.13.5 参考文献126

5.14.1 在环境中的存在及人群暴露水平127

5.14 硝酸盐和亚硝酸盐127

5.14.2 对实验动物和体外试验系统的毒性128

5.14.4 在饮水中限值的确定130

5.14.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30

5.14.5 参考文献132

5.15.1 在环境中的存在及人群暴露水平133

5.15 硒133

5.15.2 对实验动物和体外试验系统的毒性134

5.15.4 在饮水中限值的确定135

5.15.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35

5.16 银136

5.15.5 参考文献136

5.16.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37

5.16.1 在环境中的存在及人群暴露水平137

5.16.2 对实验动物和体外试验系统的毒性137

5.17 铊138

5.16.4 在饮水中限值的确定138

5.16.5 参考文献138

5.17.1 在环境中的存在及人群暴露水平139

5.17.2 对实验动物和体外试验系统的毒性140

5.17.3 对人体健康的影响141

5.17.4 在饮水中限值的确定142

6.1.1 概述143

第6章 与健康有关的有机化合物和农药143

6.1 四氯化碳143

6.1.2 对健康的影响144

6.1.4 参考文献146

6.1.3 制定饮用水中四氯化碳限值的依据146

6.2.1 概述147

6.2 氯仿147

6.2.2 对健康的影响148

6.2.3 制定饮用水中氯仿限值的依据152

6.2.4 参考文献153

6.3.2 对健康的影响154

6.3 溴仿154

6.3.1 概述154

6.4.1 概述156

6.3.3 制定饮用水中溴仿限值的依据156

6.3.4 参考文献156

6.4 二溴一氯甲烷156

6.4.1 对健康的影响157

6.4.4 参考文献158

6.5.2 对健康的影响159

6.5.1 概述159

6.5 一溴二氯甲烷159

6.5.4 参考文献161

6.5.3 制定饮用水中一溴二氯甲烷限值的依据161

6.6.2 对健康的影响162

6.6.1 概述162

6.6 二氯甲烷162

6.6.4 参考文献165

6.6.3 制定饮用水中二氯甲烷限值的依据165

6.7.2 对健康的影响166

6.7.1 概述166

6.7 1,2-二氯乙烷166

6.7.3 制定饮用水中1,2-二氯乙烷限值的依据168

6.8.1 概述169

6.8 1,1,1-三氯乙烷169

6.7.4 参考文献169

6.8.2 对健康的影响170

6.9.1 概述172

6.9 氯乙烯172

6.8.3 制定饮用水中1,1,1-三氯乙烷限值的依据172

6.8.4 参考文献172

6.9.2 对健康的影响173

6.9.3 制定饮用水中氯乙烯限值的依据175

6.10.1 概述176

6.10 1,1-二氯乙烯176

6.9.4 参考文献176

6.10.2 对健康的影响177

6.11.1 概述179

6.11 1,2-二氯乙烯179

6.10.3 制定饮用水中1,1-二氯乙烯限值的依据179

6.10.4 参考文献179

6.11.2 对健康的影响180

6.12.1 概述182

6.12 三氯乙烯182

6.11.3 制定饮用水中1,2-二氯乙烯限值的依据182

6.11.4 参考文献182

6.12.2 对健康的影响183

6.12.3 制定饮用水中三氯乙烯限值的依据185

6.13.1 概述186

6.13 四氯乙烯186

6.12.4 参考文献186

6.13.2 对健康的影响187

6.14.1 概述189

6.14 苯189

6.13.3 制定饮用水中四氯乙烯限值的依据189

6.13.4 参考文献189

6.14.2 对健康的影响190

6.14.3 制定饮用水中苯限值的依据191

6.15.1 概述192

6.15 甲苯192

6.14.4 参考文献192

6.15.2 对健康的影响193

6.16.1 概述194

6.16 二甲苯194

6.15.3 制定饮用水中甲苯限值的依据194

6.15.4 参考文献194

6.16.2 对健康的影响195

6.16.4 参考文献196

6.16.3 制定饮用水中二甲苯限值的依据196

6.17.2 对健康的影响197

6.17.1 概述197

6.17 乙苯197

6.17.4 参考文献198

6.17.3 制定饮用水中乙苯限值的依据198

6.18.2 对健康的影响199

6.18.1 概述199

6.18苯乙烯199

6.19.1 概述201

6.19 苯并[a]芘201

6.18.3 制定饮用水中苯乙烯限值的依据201

6.18.4 参考文献201

6.19.2 对健康的影响202

6.20.1 概述203

6.20 氯苯203

6.19.3 制定饮用水中苯并[a]芘限值的依据203

6.19.4 参考文献203

6.20.3 制定饮用水中氯苯限值的依据204

6.20.2 对健康的影响204

6.21.1 概述205

6.21 1,2-二氯苯和1,4-二氯苯205

6.20.4 参考文献205

6.21.2 对健康的影响206

6.21.3 制定饮用水中1,2-二氯苯和1,4-二氯苯限值的依据207

6.22.1 概述208

6.22 三氯苯208

6.21.4 参考文献208

6.22.3 制定饮用水中三氯苯限值的依据209

6.22.2 对健康的影响209

6.23.2 对健康的影响210

6.23.1 概述210

6.22.4 参考文献210

6.23 邻苯二甲酸二(2-乙基已基)酯210

6.23.4 参考文献211

6.23.3 制定饮用水中DEHP限值的依据211

6.24.2 对健康的影响212

6.24.1 概述212

6.24 丙烯酰胺212

6.25.1 概述213

6.25 六氯丁二烯213

6.24.3 制定饮用水中丙烯酰胺限值的依据213

6.24.2 参考文献213

6.25.2 对健康的影响214

6.26.1 概述215

6.26 微囊藻毒素-LR215

6.25.3 制定饮用水中六氯丁二烯限值的依据215

6.25.4 参考文献215

6.26.2 对健康的影响216

6.27.1 概述218

6.27 甲草胺218

6.26.3 制定饮用水中微囊藻毒素-LR限值的依据218

6.26.4 参考文献218

6.27.4 参考文献219

6.27.3 制定饮用水中甲草胺限值的依据219

6.27.2 对健康的影响219

6.28.2 对健康的影响220

6.28.1 概述220

6.28 灭草松220

6.29.4 参考文献221

6.29.3 制定饮用水中叶枯唑限值的依据221

6.28.3 制定饮用水中灭草松限值的依据221

6.28.4 参考文献221

6.29 叶枯唑221

6.29.1 概述221

6.29.2 对健康的影响221

6.31.1 概述222

6.31 滴滴涕222

6.30 百菌清222

6.30.1 概述222

6.30.2 对健康的影响222

6.30.3 制定饮用水中百菌清限值的依据222

6.30.4 参考文献222

6.31.3 制定饮用水中滴滴涕限值的依据223

6.31.2 对健康的影响223

6.32.3 制定饮用水中溴氰菊酯限值的依据224

6.32.2 对健康的影响224

6.31.4 参考文献224

6.32 溴氰菊酯224

6.32.1 概述224

6.34.1 概述225

6.34 乐果225

6.32.4 参考文献225

6.33 内吸磷225

6.33.1 概述225

6.33.2 对健康的影响225

6.33.3 制定饮用水中内吸磷限值的依据225

6.33.4 参考文献225

6.35.2 对健康的影响226

6.35.1 概述226

6.34.2 对健康的影响226

6.34.3 制定饮用水中乐果限值的依据226

6.34.4 参考文献226

6.35 2,4-滴226

6.36.2 对健康的影响227

6.36.1 概述227

6.35.3 制定饮用水中2,4-滴限值的依据227

6.35.4 参考文献227

6.36 七氯、七氯环氧化物227

6.36.4 参考文献228

6.36.3 制定饮用水中七氯、七氯环氧化物限值的依据228

6.37.2 对健康的影响229

6.37.1 概述229

6.37 六氯苯229

6.38.4 参考文献230

6.38.3 制定饮用水中六六六限值的依据230

6.37.3 制定饮用水中六氯苯限值的依据230

6.37.4 参考文献230

6.38 六六六230

6.38.1 概述230

6.38.2 对健康的影响230

6.39.3 制定饮用水中林丹限值的依据231

6.39.2 对健康的影响231

6.39 林丹231

6.39.1 概述231

6.41.1 概述232

6.41 对硫磷232

6.39.4 参考文献232

6.40 马拉硫磷232

6.40.1 概述232

6.40.2 对健康的影响232

6.40.3 制定饮用水中马拉硫磷限值的依据232

6.40.4 参考文献232

6.42.3 制定饮用水中甲基对硫磷限值的依据233

6.42.2 对健康的影响233

6.41.2 对健康的影响233

6.41.3 制定饮用水中对硫磷限值的依据233

6.41.4 参考文献233

6.42 甲基对硫磷233

6.42.1 概述233

6.43.1 概述234

6.43 五氯酚234

6.42.4 参考文献234

6.43.4 参考文献235

6.43.3 制定饮用水中五氯酚限值的依据235

6.43.2 对健康的影响235

6.44.2 对健康的影响236

6.44.1 概述236

6.44 亚氯酸盐236

6.45.2 对健康的影响237

6.45.1 概述237

6.44.3 制定饮用水中亚氯酸盐限值的依据237

6.44.4 参考文献237

6.45 一氯胺237

6.46.1 概述238

6.46 2,4,6-三氯酚238

6.45.3 制定饮用水中一氯胺限值的依据238

6.45.4 参考文献238

6.46.4 参考文献239

6.46.3 制定饮用水中2,4,6-三氯酚限值的依据239

6.46.2 对健康的影响239

6.47.2 对健康的影响240

6.47.1 概述240

6.47 甲醛240

6.48.2 对健康的影响241

6.48.1 概述241

6.47.3 制定饮用水中甲醛限值的依据241

6.47.4 参考文献241

6.48 二氯乙酸、三氯乙酸241

6.48.3 制定饮用水中二氯乙酸、三氯乙酸限值的依据242

6.49.3 制定饮用水中三氯乙醛限值的依据243

6.49.2 对健康的影响243

6.48.4 参考文献243

6.49 三氯乙醛243

6.49.1 概述243

6.50.4 参考文献244

6.50.3 制定饮用水中氯化氰限值的依据244

6.49.4 参考文献244

6.50 氯化氰244

6.50.1 概述244

6.50.2 对健康的影响244

7.1.2 有害生物学作用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45

7.1.1 概述245

第7章 饮用水的感官和一般化学指标245

7.1 色245

7.2.2 与其他水质指标的关系246

7.2.1 概述246

7.1.3 在饮用水中限值的确定246

7.2 浑浊度246

7.3.1 概述247

7.3 嗅和味247

7.2.3 在饮用水中限值的确定247

7.5.1 概述248

7.5 pH值248

7.3.2 在饮用水中的规定248

7.4 肉眼可见物248

7.4.1 概述248

7.4.2 在饮用水中的规定248

7.6.1 概述249

7.6 硬度249

7.5.2 在饮用水中限值的规定249

7.6.2 有害生物学作用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50

7.7.2 有害生物学作用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51

7.7.1 概述251

7.6.3 在饮用水中限值的确定251

7.7 铝251

7.8.2 对实验动物的毒性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52

7.8.1 概述252

7.7.3 在饮用水中限值的确定252

7.8 铁252

7.9.1 概述253

7.9 锰253

7.8.3 在饮用水中限值的确定253

7.9.3 在饮用水中限值的确定254

7.9.2 对实验动物的毒性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54

7.10.3 在饮用水中限值的确定255

7.10.2 对实验动物的毒性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55

7.10 铜255

7.10.1 概述255

7.11.1 概述256

7.11.2 有害生物学作用以及与人体健康的关系256

7.11 锌256

7.12.1 概述257

7.12 挥发酚类257

7.11.3 在饮用水中限值的确定257

7.13.1 概述258

7.13 阴离子合成洗涤剂258

7.12.2 在饮用水中限值的确定258

7.14.1 概述259

7.14 硫酸性259

7.13.2 在饮用水中限值的确定259

7.15.1 概述260

7.15 氯化物260

7.14.2 在饮用水中限值的确定260

7.16.1 概述261

7.16 溶解性总固体261

7.15.2 在饮用水中限值的确定261

7.17.1 概述262

7.17 耗氧量(以O2计)262

7.16.2 在饮用水中限值的确定262

参考文献263

7.17.2 在饮用水中限值的确定263

第8章 饮用水的放射性指标264

8.1.2 参考水平265

8.1.1 测定意义265

8.1 总α射线放射性和总β射线放射性265

8.1.3 剂量学依据266

8.1.4 参考水平的局限性268

8.2.1 超参考水平水样的进一步放射性核素分析269

8.2 对饮用水放射性指标的评价269

8.2.2 可能导致饮用水中总a射线放射性偏高的实验因素271

参考文献272

9.1.1 饮用水常规处理技术274

9.1 常规处理技术274

第9章 饮用水处理技术现状274

9.1.2 常规处理工艺的局限性275

9.2.1 活性炭吸附278

9.2 深度处理技术278

9.2.2 臭氧氧化279

9.2.3 臭氧生物活性炭280

9.2.4 膜分离技术281

9.3.1 化学预氧化282

9.3 预处理技术282

9.3.2 生物预处理283

9.4 强化混凝技术285

9.5 纯水和净水处理技术286

9.6.1 除铁、除锰287

9.6 特种水质处理技术287

9.6.2 除藻288

9.6.4 过硬源水的软化、苦咸水淡化、海水淡化289

9.6.3 除氟289

参考文献290

10.1.1 胶体的特性291

10.1 混凝291

第10章 饮用水常规处理技术291

10.1.2 铝盐混凝剂、铁盐混凝剂在水中的化学反应292

10.1.4 混凝剂与助凝剂293

10.1.3 水的混凝机理293

10.1.5 混凝过程296

10.1.7 絮凝反应池297

10.1.6 混合设备297

10.2 沉淀300

10.2.1 颗粒沉淀特性301

10.2.2 理想沉淀池特性分析302

10.2.3 沉淀池的基本结构与基本设计参数305

10.2.4 沉淀池307

10.2.5 澄清池312

10.2.6 气浮池314

10.3.1 过滤原理315

10.3 过滤315

10.3.2 滤池的基本构造317

10.3.3 滤池320

10.4.1 消毒概论326

10.4 消毒326

10.4.2 氯消毒328

10.4.3 二氧化氯消毒333

参考文献334

11.1.1 活性炭吸附原理336

11.1 活性炭吸附336

第11章 饮用水深度处理技术336

11.1.2 运行方式与设备339

11.1.3 活性炭在饮用水处理中的应用341

11.2.2 臭氧生物活性炭工艺的流程与优点343

11.2.1 生物活性炭法的发展过程343

11.2 臭氧氧化与生物活性炭343

11.3 膜处理345

11.3.1 反渗透346

11.3.2 纳滤358

11.3.3 超滤362

11.3.4 微滤368

参考文献372

12.1 生物预处理374

第12章 饮用水预处理工艺374

12.1.1 曝气生物滤池375

12.1.2 非颗粒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法386

12.2.1 氯气预氧化法392

12.2 化学氧化预处理技术392

12.2.3 高锰酸钾氧化法393

12.2.2 臭氧预氧化法393

12.3.1 粉末活性炭吸附法394

12.3 吸附法预处理技术394

参考文献395

12.3.2 黏土吸附395

13.1 除氟397

第13章 特种饮用水水质处理技术397

13.1.1 活性氧化铝吸附过滤398

13.1.2 骨炭吸附过滤404

13.1.3 铝盐混凝沉淀405

13.1.4 羟基磷灰石除氟411

13.1.6 电渗析除氟413

13.1.5 电絮凝除氟413

13.2.1 活性氧化铝除砷414

13.2 除砷414

13.2.2 改性骨炭除砷416

13.2.3 铁盐混凝沉淀除砷417

13.3.2 方法420

13.3.1 机理420

13.3 除铁锰420

13.3.3 主要影响因素421

13.3.4 处理工艺流程422

参考文献423

14.1.2 管道分质供水的必要性425

14.1.1 管道分质供水定义425

第14章 管道分质供水处理技术425

14.1 管道分质供水概述425

14.1.3 管道分质供水的现状426

14.2.2 出水水质要求427

14.2.1 原水水质要求427

14.2 管道分质供水的水质要求427

14.3.1 管道分质供水工程的系统组成428

14.3 管道分质供水工程的系统设备428

14.3.2 管道分质供水的工艺431

14.3.4 管道分质供水制水站的卫生要求432

14.3.3 管道分质供水设备材料的卫生要求432

14.4.4 瞬时高峰用水时龙头使用数量433

14.4.3 水龙头使用概率433

14.4 管道分质供水系统计算与部件规格选择433

14.4.1 系统最高日用水量433

14.4.2 系统最大时用水量433

14.4.7 管道龙头总数435

14.4.6 循环流量435

14.4.5 瞬时高峰用水量435

14.4.10 变速泵-净水池系统436

14.4.9 净水设备产水率436

14.4.8 环状管网平差436

14.4.13 净水设备的中间水池有效容积437

14.4.12 循环水泵437

14.4.11 恒速泵-高位水罐系统437

14.5.2 管道分质供水建设单位438

14.5.1 管道分质供水产权单位438

14.4.14 原水水池容积438

14.5 管道分质供水的卫生管理438

参考文献439

14.5.3 管道分质供水管理单位439

15.1.1 细菌总数440

15.1 微生物学检验方法440

第15章 饮水卫生安全性和处理效果的检测方法440

15.1.2 总大肠菌群442

15.1.3 粪大肠菌群449

15.2.1 浑浊度451

15.2 化学检验方法451

15.2.2 总硬度——乙二胺四乙酸二钠滴定法453

15.2.3 铁457

15.2.4 铜460

15.2.5 锌468

15.2.6 挥发性酚类化合物471

15.2.7 氟化物476

15.2.8 耗氧量482

15.2.9 游离余氯486

15.3.1 急性经口毒性493

15.3 毒理学试验方法493

15.3.2 鼠伤寒沙门菌/回复突变试验496

15.3.3 体内哺乳动物骨髓细胞微核试验505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