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道德自觉及其实现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道德自觉及其实现
  • 范纯璃著 著
  • 出版社: 汕头:汕头大学出版社
  • ISBN:9787565830280
  • 出版时间:2019
  • 标注页数:214页
  • 文件大小:70MB
  • 文件页数:223页
  • 主题词:道德-研究

PDF下载


点此进入-本书在线PDF格式电子书下载【推荐-云解压-方便快捷】直接下载PDF格式图书。移动端-PC端通用
种子下载[BT下载速度快]温馨提示:(请使用BT下载软件FDM进行下载)软件下载地址页直链下载[便捷但速度慢]  [在线试读本书]   [在线获取解压码]

下载说明

道德自觉及其实现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

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导论1

一、问题提出1

(一)人生发展成长期与道德自觉2

(二)社会思潮多元化与道德自觉4

(三)社会变革关键期与道德自觉5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评述7

(一)国外研究现状7

(二)国内研究现状11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18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20

(一)道德自觉研究思路20

(二)道德自觉研究方法22

四、研究的重难点与创新点23

(一)研究的重难点23

(二)研究的创新点23

第一章 道德自觉研究的现实价值25

一、道德主体发展的必然要求25

(一)道德自觉是完善高尚品质的前提26

(二)道德自觉是构建精神世界的基石28

(三)道德自觉是促进全面发展的动力29

二、道德教育深化的时代探索31

(一)顺应民主平等的道德教育关系31

(二)适应复杂多变的道德教育内容32

(三)达到自我建构的道德教育目的34

(四)回应时代发展的道德教育呼唤35

三、社会持续进步的战略需要36

(一)促进文明和谐社会构建36

(二)深化以德治国方略实施37

(三)推动社会全面持续发展39

第二章 道德自觉研究的理论资源42

一、马克思主义关于道德自觉研究的理论资源42

(一)马克思主义道德根源理论43

(二)马克思主义道德价值理论45

(三)马克思主义道德培养理论47

(四)马克思主义道德升华理论49

二、中国传统关于道德自觉研究的理论资源50

(一)道德自觉主体论51

(二)道德自觉核心论55

(三)道德自觉层次论58

(四)道德自觉形成论60

三、西方关于道德自觉研究的理论资源66

(一)道德发展理论67

(二)价值澄清理论68

(三)道德关怀理论68

(四)道德自由理论69

第三章 道德自觉的本质内涵71

一、道德自觉概念分析71

(一)相关概念梳理71

(二)核心概念辨析73

(三)道德自觉内涵77

二、道德自觉的本质80

(一)道德自觉反映利益诉求80

(二)道德自觉体现利益关系81

(三)道德自觉调节利益取舍83

三、道德自觉的特性85

(一)主体性85

(二)自省性86

(三)选择性88

(四)自律性89

(五)实践性90

(六)超越性92

四、道德自觉的时代要求93

(一)以中华优秀传统道德自觉为底蕴94

(二)以红色革命时代道德自觉为涵养95

(三)以社会主义先进道德自觉为核心96

第四章 道德自觉的形成机理99

一、道德自觉的形成过程100

(一)道德认知:道德意识自觉100

(二)道德认同:道德价值自觉103

(三)道德内化:道德修养自觉105

(四)道德外化:道德践行自觉108

(五)道德升华:道德发展自觉110

二、道德自觉的形成规律113

(一)主客统一规律113

(二)交往互动规律116

(三)渗透融合规律118

(四)内外转化规律123

(五)螺旋上升规律126

第五章 道德自觉的实现路径130

一、主体自省130

(一)良知的唤醒131

(二)自我的内省137

(三)自律的笃行140

(四)慎独的坚守145

二、教育启发148

(一)个体的启迪149

(二)互动的深化152

(三)内容的选择155

(四)方法的创新161

三、人际砥砺169

(一)主体的交往170

(二)人文的关怀173

(三)竞争的激励176

四、制度规范179

(一)政策的导向180

(二)制度的保障181

(三)法制的强化183

五、环境熏陶187

(一)软硬环境并重187

(二)大小环境互促191

(三)虚实环境共治195

参考文献199

后记212

热门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