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土壤学 第2版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土壤学 第2版](https://www.shukui.net/cover/27/32441039.jpg)
- 黄巧云 著
- 出版社: 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
- ISBN:9787109226753
- 出版时间:2017
- 标注页数:292页
- 文件大小:67MB
- 文件页数:307页
- 主题词:土壤学-高等学校-教材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全国高等农林院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土壤学 第2版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绪论1
第一节 什么是土壤?1
一、土壤的概念1
二、土壤的物质组成3
三、土壤性质3
四、土壤剖面4
第二节 土壤在农业和环境中的地位和作用4
一、土壤是农业的基本生产资料4
二、土壤是地球表层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5
三、土壤是珍贵的自然资源6
第三节 土壤健康面临严峻挑战7
一、何为健康的土壤?7
二、土壤健康出现了问题8
三、行动起来保护土壤健康9
第四节 土壤学的发展及研究内容9
一、土壤学的发展9
二、土壤学的研究内容12
三、土壤学的研究方法13
四、土壤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14
思考题15
参考文献15
第一章 地学基础16
第一节 矿物16
一、矿物的物理性质16
二、矿物的常见种类17
第二节 岩石19
一、岩浆岩20
二、沉积岩21
三、变质岩24
四、地质年代26
第三节 风化作用28
一、物理风化28
二、化学风化30
三、生物风化31
第四节 主要造岩矿物及其在风化过程中的表现31
一、影响岩石风化作用的因素31
二、主要造岩矿物及其在风化中的表现33
三、主要岩石及其在风化中的表现34
第五节 风化产物的母质类型36
一、定积母质36
二、运积母质37
三、第四纪沉积物40
思考题42
参考文献42
第二章 土壤固相组成43
第一节 土壤矿物质43
一、土壤矿物质的矿物组成43
二、土壤矿物质的化学组成47
三、土壤矿物质的颗粒组成48
第二节 土壤质地52
一、土壤质地分类52
二、不同质地土壤的肥力特点55
三、土壤质地层次性56
四、不同质地土壤的利用和改良56
第三节 土壤有机质59
一、土壤有机质的来源、形态及组成59
二、土壤有机质的转化61
三、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的影响因素63
四、土壤腐殖质64
五、土壤有机质的作用68
六、土壤有机质的调节71
思考题73
参考文献74
第三章 土壤生物75
第一节 土壤生物多样性75
第二节 土壤微生物78
一、病毒78
二、细菌78
三、真菌80
四、藻类82
五、地衣82
第三节 土壤微生物的分布及影响因素82
一、影响土壤微生物的环境因素82
二、土壤微生物的地理分布差异84
三、土壤剖面中的微生物分布84
四、土块中微生物的分布85
五、土壤的异质性与微生物分布86
六、土壤管理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86
第四节 根际微生物87
一、根际微生物的类群87
二、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有益影响88
三、根际微生物对植物生长的不利影响89
四、菌根89
第五节 土壤动物92
一、土壤动物的分类92
二、重要的土壤动物93
三、土壤动物与环境的关系95
第六节 土壤生物在土壤过程中的作用95
一、土壤生物与土壤形成95
二、土壤生物与有机质运输和分解97
三、土壤生物与土壤结构形成97
四、土壤生物与环境净化98
五、土壤生物与病原控制99
思考题99
参考文献99
第四章 土壤物理性质101
第一节 土壤孔性101
一、土壤密度101
二、土壤容重102
三、土壤孔性104
第二节 土壤结构107
一、土壤结构的概念107
二、土壤结构体的类型108
三、土壤结构体的稳定性109
四、土壤团粒结构的形成109
五、土壤结构在土壤肥力及环境中的意义112
六、土壤结构的管理114
第三节 土壤力学性质与土壤耕性115
一、土壤力学性质115
二、土壤耕性118
三、土壤免耕法介绍119
第四节 土壤水120
一、土壤含水量的表示和测定方法120
二、土壤水的类型123
三、土壤水的能量状态125
四、土壤液态水运动131
五、土壤中水的入渗和土壤水的再分布133
六、土壤气态水运动134
七、田间土壤水分平衡和管理135
第五节 土壤空气136
一、土壤空气的含量和组成136
二、土壤通气性137
三、土壤通气性对植物生长的影响及其调节138
第六节 土壤热状况138
一、土壤热量的来源139
二、土壤的热量平衡139
三、土壤的热性质139
四、土壤温度的变化规律142
五、土壤温度状况的影响因素142
六、土壤温度的调节143
思考题143
参考文献144
第五章 土壤化学性质145
第一节 土壤胶体145
一、土壤胶体的表面145
二、土壤表面电荷和电位147
第二节 土壤胶体对阳离子的吸附与交换150
一、阳离子的吸附与交换150
二、盐基饱和度152
三、阳离子专性吸附153
第三节 土壤胶体对阴离子的吸附与交换155
一、阴离子的静电吸附155
二、阴离子的负吸附156
三、阴离子的专性吸附156
第四节 土壤溶液与酸碱性157
一、土壤溶液157
二、土壤酸性的形成与酸性指标159
三、土壤碱性的形成与碱性指标163
四、土壤酸碱性的影响因素164
五、土壤酸碱缓冲性165
六、土壤酸碱性的改良167
第五节 土壤的氧化还原反应171
一、土壤中的氧化还原体系和指标171
二、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影响因素173
三、氧化还原状况与土壤肥力的关系173
四、土壤氧化还原状况的调节175
思考题175
参考文献176
第六章 土壤养分177
第一节 土壤氮素177
一、土壤中氮素的来源及含量177
二、土壤中氮素的形态179
三、土壤中氮素的转化181
四、土壤中氮素的损失184
五、土壤中氮素的调节186
第二节 土壤磷素188
一、土壤中磷素的含量及影响因素188
二、土壤中磷素的形态及分级方法188
三、土壤中磷素的转化193
四、土壤中磷素的调节197
第三节 土壤钾素199
一、土壤中钾素的含量及影响因素199
二、土壤中钾素的形态及有效性199
三、土壤中钾素的转化200
四、土壤中钾素的调节203
第四节 土壤中的硫、钙、镁204
一、土壤中的硫204
二、土壤中的钙和镁207
第五节 土壤中的微量元素208
一、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含量208
二、土壤中微量元素的来源及循环209
三、土壤中微量元素的形态210
四、土壤中微量元素有效性的影响因素212
思考题213
参考文献214
第七章 土壤资源与利用216
第一节 土壤形成与分布216
一、土壤形成因素216
二、成土过程220
三、土壤分布223
第二节 土壤分类225
一、土壤分类的基础和要求225
二、美国土壤系统分类227
三、中国土壤系统分类230
第三节 土壤质量234
一、土壤质量的概念234
二、土壤质量的评价指标235
三、土壤质量的评价方法236
第四节 土壤退化和恢复237
一、土壤退化概述237
二、土壤侵蚀238
三、土壤沙化和土地沙漠化240
四、土壤盐渍化243
五、土壤潜育化244
六、土壤酸化245
第五节 土壤污染与防治247
一、土壤污染的概念247
二、土壤污染的特点与主要污染物249
三、污染土壤修复250
思考题255
参考文献255
第八章 我国的主要土壤257
第一节 东部纬度地带性土壤257
一、砖红壤257
二、红壤258
三、黄壤260
四、黄棕壤262
五、棕壤263
六、褐土264
七、暗棕壤265
第二节 温带经度地带性土壤266
一、黑土266
二、黑钙土267
三、栗钙土269
四、棕钙土270
五、荒漠土270
第三节 垂直带谱土壤271
一、土壤的垂直地带性分布271
二、主要的垂直带土壤272
三、垂直带土壤的化学性质275
第四节 非地带性土壤276
一、潮土276
二、盐渍土278
三、水稻土281
四、菜园土285
五、紫色土287
六、石灰土289
思考题292
参考文献2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