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新闻事业与中国现代化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新闻事业与中国现代化](https://www.shukui.net/cover/19/32521095.jpg)
- 《新闻事业与现代化建设》课题组编 著
- 出版社: 新华出版社
- ISBN:
- 出版时间:1992
- 标注页数:196页
- 文件大小:15MB
- 文件页数:197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新闻事业与中国现代化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新闻事业与现代化建设》研究项目总报告1
一、我国新闻事业的发展现状3
(一)国内新闻事业的基本现状3
(二)与国际新闻事业的比较10
(三)新闻媒介的国内分布概况14
二、影响新闻事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16
(一)目前新闻事业存在的主要问题16
(二)新闻事业发展的若干制约因素18
三、未来十年的发展目标与所需采取的措施22
(一)发展目标22
(二)对策措施27
四、关于新闻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34
(一)十年来新闻队伍建设和人才培养的回顾34
(二)目前存在的问题37
(三)关于新闻队伍建设的政策建议39
五、新闻宣传的方针政策42
(一)新闻政策的意义和作用42
(二)新闻政策的指导思想和根本依据43
(三)我国新闻政策的基本内容44
(四)关于新闻政策若干问题的思考与建议52
六、关于新闻领域的法制建设56
(一)我国新闻业法制建设的历史概述58
(二)我国新闻法制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61
(三)关于加强新闻法制建设的几点思考64
关于我国报业发展的宏观定量分析73
内容提要73
一、从发展社会生产力的角度看新闻事业74
二、关于我国报业发展的因素分析75
(一)报业发展与诸制约因素的相关分析76
(二)关于报业发展的回归分析82
三、关于报业发展的区域分布85
(一)我国新闻媒介区域分布的两个主要特征86
(二)新闻媒介区域分布差异的因素分析87
四、关于我国报业发展的速度问题89
五、我国报业本世纪末的基本发展目标(略)92
六、对我国报业未来发展的预测(略)92
新闻传播效果研究报告93
一、引言93
二、新闻传播的两类效果94
三、态度的本质及决定态度的社会因素97
四、态度结构和态度体系99
五、态度改变与新闻传播101
六、新闻传播的优化模式104
七、新闻传播效果的一项实证分析108
八、结束语119
关于经济改革宣传效果的调查报告122
一、关于改革的社会心理状况123
二、新闻宣传的实际效果126
三、影响新闻宣传效果的社会心理制约因素130
四、群众对改革宣传的评价及改进意见133
五、若干原则性建议135
关于新闻改革的现状与问题和走向的研究137
一、新闻改革的现状与问题137
(一)对10年新闻改革的评估137
(二)新闻改革以来出现的新情况、新创造、新突破139
(三)新闻改革中的问题148
二、深化新闻改革从哪里入手?160
(一)在理论上,从研究无产阶级新闻事业优良传统入手162
(二)在实践上,从改革新闻媒介的运转机制入手163
附录:上海市广播电视局的体制改革(略)164
1987年全国电视观众抽样调查分析报告165
前言165
一、全国电视观众的基本情况166
(一)全国电视观众总数166
(二)电视观众的增长幅度167
(三)电视观众对三种传播媒介的接触程度168
(四)部分电视观众不常看电视的原因172
(五)电视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方式173
二、电视观众收看电视节目的基本行为174
(一)电视观众对新闻节目的收视行为174
(二)电视观众收看专题、文艺、影视剧节目的依据176
(三)电视观众对不喜欢的电视节目的反应177
三、电视观众的心理感受178
(一)电视观众对电视广告的看法179
(二)对香港和国外影视剧的播放问题需加以引导181
(三)电视观众选择节目类型的意向182
(四)电视观众对有关电视的十三种评论的认知态度184
(五)对电视观众进行“电视发挥作用的满意程度”测试结果186
适应商品经济形势 发展农村广播电视190
一、调查工作概况190
二、不发达地区广播电视的现状和三个差距191
(一)事业建设上的差距192
(二)宣传上的差距195
(三)思想观念方面的差距197
三、存在差距的原因分析198
四、转变指导思想,积极调整政策,促进不发达地区广播电视事业的发展200
(一)指导思想的转变201
(二)进一步明确不发达地区农村广播电视工作的战略布局和重点201
(三)制定政策的原则202
(四)当前亟须解决的具体问题202
关于高层次新闻业务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的研究报告205
前言205
一、多途径培养高层次新闻业务人才的必要性和紧迫性207
(一)目前我国高层次新闻业务人才的现状207
(二)从新闻教育与岗位培训角度看目前人才培养存在的缺陷211
(三)多途径培养高层次新闻业务人才的重要意义213
二、高层次新闻业务岗位的分类和职责216
(一)高层次新闻记者的岗位职责216
(二)高层次新闻编辑的岗位职责217
(三)对高层次新闻业务岗位分类的其他建议219
三、高层次新闻业务岗位对人才的要求220
(一)思想作风220
(二)知识结构221
(三)能力结构223
(四)经历要求225
四、高层次新闻业务人才思想作风、知识和能力获得渠道分析227
(一)思想作风获得渠道227
(二)知识获得渠道228
(三)能力获得渠道230
五、培养高层次新闻业务人才的多种途径232
(一)实践后研究生途径233
(二)实践+培训途径234
(三)第二学士学位途径236
(四)其他途径237
六、对高层次新闻业务人才培养途径多样化的政策性建议和实施措施238
(一)保障多种途径培养新闻高层次人才的基本条件238
(二)加强对新闻界需要高层次专门人才的预测和使用的研究239
(三)建立新闻岗位的定期培训制度240
(四)健全第二学士学位制度240
(五)改革研究生教育制度241
(六)建立新闻业务水平和任职资格考试制度,引入竞争机制242
(七)建立自学考试和论文硕士制度243
报业经营管理若干基本问题分析(注)248
内容提要248
一、报社经营分析250
(一)贯彻“事业单位,企业化管理”的方针,应当以报社作为基本的经济单位250
(二)企业化管理单位的实际251
(三)报社经营类型的分析253
二、报纸价格分析:廉价报纸与广告(略)279
三、报纸成本分析(略)279
新闻媒介广告研究280
一、我国新闻媒介广告的产生与发展(略)280
二、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新闻媒介广告280
(一)建国初期新闻媒介广告概况280
(二)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闻媒介广告281
(三)新闻媒介广告的若干理论问题284
三、我国新闻媒介广告现状分析——对电视广告业的透视286
(一)迅速成长中的电视广告286
(二)电视广告传播存在的问题287
四、我国新闻媒介广告的治理与改革299
(一)正确处理几个关系,刹住行业不正之风299
(二)加强宏观调控,建立自我完善机制311
(三)创造条件,向代理制过渡315
(四)开展学术研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略)318
上海新闻媒介的广告研究319
前言319
一、上海新闻媒介广告经营概述320
(一)新兴的上海广告业320
(二)上海新闻业的发展及其对广告业的影响321
(三)广告是新闻媒介的经济支柱324
二、上海新闻媒介广告经营背景分析328
(一)新闻媒介面临的经济形势328
(二)企业广告投资情况331
(三)新闻媒介在广告经营上特有地位的形成333
(四)新闻媒介的“超权力意识”334
(五)企业对新闻媒介广告的认识335
三、上海新闻媒介广告经营发展中所呈现的矛盾337
(一)新闻媒介对广告的依赖与读者心理承受力的矛盾337
(二)新闻媒介广告的市场需求与广告投入之间的矛盾343
(三)新闻媒介的广告需求与经营水平的矛盾347
(四)新闻媒介与广告专业公司的矛盾356
四、上海新闻媒介的广告经营前景与对策361
(一)新闻媒介广告经营前景分析(略)374
(二)对策探讨(略)374
附录37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