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介绍
太极作曲系统 赵晓生音乐论集PDF|Epub|txt|kindle电子书版本网盘下载
![太极作曲系统 赵晓生音乐论集](https://www.shukui.net/cover/2/30248621.jpg)
- 赵晓生著 著
- 出版社: 北京:科学普及出版社;广州分社
- ISBN:7110013529
- 出版时间:1990
- 标注页数:394页
- 文件大小:14MB
- 文件页数:416页
- 主题词:
PDF下载
下载说明
太极作曲系统 赵晓生音乐论集PDF格式电子书版下载
下载的文件为RAR压缩包。需要使用解压软件进行解压得到PDF格式图书。建议使用BT下载工具Free Download Manager进行下载,简称FDM(免费,没有广告,支持多平台)。本站资源全部打包为BT种子。所以需要使用专业的BT下载软件进行下载。如BitComet qBittorrent uTorrent等BT下载工具。迅雷目前由于本站不是热门资源。不推荐使用!后期资源热门了。安装了迅雷也可以迅雷进行下载!
(文件页数 要大于 标注页数,上中下等多册电子书除外)
注意:本站所有压缩包均有解压码: 点击下载压缩包解压工具
图书目录
第一编 合力论1
二十世纪音乐对浪漫主义的反叛3
第一次变革(1890—1940)——摆脱浪漫主义的影响与对不协和音的解放5
第二次变革(1945—1980)——科技对音乐的渗透与对新音响空间的探求19
二十一世纪音乐与新浪漫主义崛起26
五对概念28
合力论35
音乐空间论41
结论44
附录:方之文:“希望”在合力中升华——对赵晓生在《希望之神》中“合力论”的浅析45
“合力论”产生的原由及其内核53
第二编 太极作曲系统59
太极乐旨61
《太极乐旨》总论61
《太极》六十四卦音集详析72
一、同阈,对阈,音程涵量74
二、太极六十四卦音集表析77
三、四大特性析80
太极乐旨续篇88
《太极》三十二组十二音音列88
一、《太极》六十四卦音集与十二音音列的生成88
二、《太极》三十二组十二音音列与十二音序列结构之异同99
三、以“太极乐旨”规则处理“十二音音列”实例剖析106
“转卦”概念的形成及其系统113
一、“转卦”概念113
二、“转卦”的系统114
三、“综卦”转换——转卦的一种特殊方式118
《嫦娥》(女声独唱)124
“汇流”宣言128
太极作曲系统129
前言129
第一部分:阴阳乐理130
一、阴阳律130
二、《周易》六十四卦图生成之调式音阶与和弦结构“互换圈”133
1.阴阳“调式系统三式”构成之六十四卦式134
2.阴阳“和弦结构三式”构成之六十四卦式136
阴阳调式系统三式137
阴阳和弦结构三式141
第二部分:音集技法144
一、音集的基本概念144
二、音集的四种基本形态145
三、音集的音程涵量147
四、音集的音程涵量强度基率之计算公式149
五、音集对创作思维细胞结构的控制154
六、音集技法的风格兼容量183
七、结语187
第三部分:音场作用188
一、音场概念的提出188
二、决定音场作用的五个因素195
三、音场作用对音乐创作的意义205
第四部分:太极乐旨(新述)207
一、太极和弦207
二、太极律209
三、六十四卦音集211
四、易卦三律224
1.交换律225
2.结合律225
3.分配律228
五、“三、二、一寰轴”232
六、处理太极系统的几点原则234
第五部分:《太极作曲系统》习题集235
第一章 音集的音程内涵及其强度基率236
第二章 用一至两个音写作236
第三章 音集的原型、移位、涵体及补体237
第四章 二重奏写作238
第五章 转卦238
第六章 三重奏写作239
第七章 三、二、一寰轴239
第八章 四重奏写作239
第九章 “周易体”六十四卦音集239
第十章 三维全息双螺旋体对映结构240
总结240
《周易》·符号·音乐241
吾之道——《太极作曲系统》253
我写《太极》255
附录:262
1.赵德义:“展开部”中的异峰突起262
2.陈铭志:“八卦”是怎样控制音乐的265
3.王国伟:与天宇同构270
4.赵晓生:《唐诗乐境》题解275
第三编 音乐杂论277
中国音乐与东方美学论纲279
心境285
现代作曲家的梦呓287
我看“中国风格”的钢琴曲294
有神无形 得神忘形299
威伯恩不协和中的协和与巴赫协和中的不协和305
乔治·克拉姆音乐的抒情性格与戏剧意识310
二十世纪音乐的先行者324
敦煌曲谱是唐大曲结构吗329
《敦煌唐人曲谱》节奏另解337
电子音乐纵横谈346
电子音乐技术概论354
摆脱模仿 贵在创造372
我所喜爱的女钢琴家373
让浓郁的“乡土味”流行再流行383
附录385
1.王建华:啸啸雪兮雪消消385
2.接受障碍:观念的还是生理的——赵晓生与汪济生对话录387
观念与品味390
后记393